五、板灯龙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309
颗粒名称: 五、板灯龙会
分类号: K892.1
页数: 2
页码: 290-291
摘要: 一年一度的元宵祭祖板灯龙会,每家每户要做一板灯。灯里安装灵活的蜡烛架,迎灯(舞龙时),整盏灯贴满各种吉祥图案的民间剪纸作品,龙尾也是用竹篾扎成空骨架,迎灯时龙尾只能左右摇摆。还要制作一个直径约1米的大龙珠,先是理事们在大厅门口按一定时间放神铳三响。夜幕来临时第二响是通知各家各户灯要来大厅集合、串联,神轿队(神轿内安放每夜巡游神明木雕宝像),这时每家每户主妇们都手持香、鞭炮于门口迎候,十五夜大厅里还要请法师做“各家各户敬备供品和香、纸、烛、蔬文、摆放案桌上。
关键词: 宁德市 李墩村 迎灯活动

内容

李墩村民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一年一度的元宵祭祖板灯龙会,已沿袭千百年之久。 每年元宵期间,当年众事理事们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传统迎灯(板灯龙)活动。每家每户要做一板灯。板灯龙造型巧妙奇特,一条“板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合而成。龙头用竹篾结成,外面裱上透明五彩色纸,灯里安装灵活的蜡烛架,点上蜡烛,栩栩如生。迎灯(舞龙时),龙的嘴,龙大嘴可张可闭,红红的龙舌可以伸缩。龙身是用一块长三尺、宽一尺的木板为架,扎两盏六角圆灯竹骨架,每盏灯体都有18个正方形,12个三角,用红、黄、白、绿四种透明灯纸糊裱,整盏灯贴满各种吉祥图案的民间剪纸作品,套在灯板上,龙身就是由这样一块块木板凿上两个洞,然后灯板用木棍串联起来,迎灯的人就在灯板下举着木棍。龙尾也是用竹篾扎成空骨架,粘上白纸,外贴红龙甲,迎灯时龙尾只能左右摇摆。同时,还要制作一个直径约1米的大龙珠,外型酷似现在的地球仪,可自由滚动,点上蜡烛,红彤彤的惹人喜爱。元宵夜迎灯时,整条龙身上的剪纸作品,就是一幅艺术长廊,能使人眼花缭乱,得到美的享受,也是各家主妇展示才干各显神通机会。 正月每夜迎灯时还是按传统一套仪式开始,先是理事们在大厅门口按一定时间放神铳三响。傍晚的第一响给主妇们准备煮饭,夜幕来临时第二响是通知各家各户灯要来大厅集合、串联,等两条板灯龙准备就绪,排在前面是旗幡队、紧跟着是抬每夜“巡游”神轿队(神轿内安放每夜巡游神明木雕宝像),垫后的锣鼓队,这各队人马各就各位了。待第三响神铳就鸣放意味着开始起轿迎灯了,板灯龙按历史沿袭路线迎龙。这时每家每户主妇们都手持香、鞭炮于门口迎候,祈求各路神明保四季平安。 李墩板灯龙会从正月十二日夜迎“岳王灯”开始,十三日夜迎“奶娘灯”,十四日夜迎“林公、许、马公灯”,到正月十五元宵夜迎“大王、黄三公灯”。十五夜大厅里还要请法师做“年头平安青醮”,各家各户敬备供品和香、纸、烛、蔬文、摆放案桌上。元宵夜迎灯也达到高潮,元宵夜两条龙灯在大街上来回穿梭,龙珠由两个减为一个,演绎着双龙抢珠,你追我赶的精彩纷呈场面,整晚迎灯青年人可说狂欢至极。板灯龙会期间人们家门口还悬挂着莲花灯、五星灯、走马灯、如意灯等风格式样各异花灯,整个村庄就象个灯的海洋、灯的世界,村中男女老幼也手持各式各样小灯笼,聚集、尾随迎龙队伍前后、左右,热闹非凡。每当迎灯时候,周边村庄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迁居外地的亲友也举家回乡,观灯和迎灯的人们都欢呼、沉醉在龙腾虎跃、歌舞升平庆太平喜悦之中。 李墩板灯龙会历年不断,不管每年正月时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都照就迎灯,这还和一个传说有关。据说有一年正月十五迎“大王、黄三公灯”时,大雪封路,理事们宣布该晚休灯,可是到夜晚时候黄三公灯路上有两条板灯龙,在那蜿蜒盘旋,上上下下,来回穿梭。东山村民看后感叹说:“李墩人干劲真足,下大雪还在迎灯啊!”。这事情第二天就传到李墩,全村人惊讶了,都认为是“大王、黄三公”显灵,那晚是神明自己在迎灯。从这以后李墩人就雷打不动,更坚定按传统日子和灯路迎灯了。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