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灯龙会李墩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304
颗粒名称: 板灯龙会李墩村
分类号: K928.5
页数: 8
页码: 285-292
摘要: 周宁县李墩村依山傍水,背靠巍巍的龙岗山,面临悠悠的六蒲溪。发源于圣银楼山麓的六蒲溪在李墩村的河道划出了一个美丽的“水流玉带”弧形,使李墩村三面绿水环绕。古时李墩先民在村前土墩上遍植桃树,桃花盛开时节,宛如进入了陶渊明笔下“桃源境”,李墩村又俗称“桃源水北境”。据1981年福建省考古队在李墩陈厝牛岗山考古发现印纹硬陶等文物古迹,李墩六蒲洋早在三千五百年前的商周时期就有先民在居住。这里就是有许多传奇色彩唐岳王李璟的故居地。据李氏族谱记载,李氏始祖定居李墩村,至今已繁衍36代,有千余年的历史。李墩村唐代时称“六峰”、“桃源水北境”。宋、元时又称“六蒲”、“李村”,属于宁德县青田乡管辖。
关键词: 宁德市 历史文化 李墩村

内容

一、历史沿革
  周宁县李墩村依山傍水,背靠巍巍的龙岗山,面临悠悠的六蒲溪。发源于圣银楼山麓的六蒲溪在李墩村的河道划出了一个美丽的“水流玉带”弧形,使李墩村三面绿水环绕。古时李墩先民在村前土墩上遍植桃树,桃花盛开时节,宛如进入了陶渊明笔下“桃源境”,李墩村又俗称“桃源水北境”。据1981年福建省考古队在李墩陈厝牛岗山考古发现印纹硬陶等文物古迹,李墩六蒲洋早在三千五百年前的商周时期就有先民在居住。这里就是有许多传奇色彩唐岳王李璟的故居地。据李氏族谱记载,李氏始祖定居李墩村,至今已繁衍36代,有千余年的历史。
  李墩村唐代时称“六峰”、“桃源水北境”。宋、元时又称“六蒲”、“李村”,属于宁德县青田乡管辖。明代时析东洋里十五都至十八都,设东洋分县,由宁德县丞驻治,“李村”属于东洋里十七都二图,一直沿袭至清末时“李村”属于东洋里十七都二图。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中共福安中心县委詹如柏率领下,中共党员李宏伦等人在李村成立李村苏维埃政府,李村属于李村苏维埃政府管辖,李村苏维埃政府驻地。同年11月李村苏维埃政府转入山中,随后被迫解散。民国24年(1935年)废都图,始设周墩特种区下辖周墩、七步、李墩等七个联保时称“李墩”,“李墩”村名延续至今。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李墩”属于李枣乡管辖,民国31年(1942年)“李墩”属于蒲溪乡管辖。
  1949年6月,周宁和平解放。1950年4月,废除保甲制度,设区乡建制,李墩改称李墩乡属于七步区(第四区)管辖。1955年全县设四区五十八个乡镇,原七步区和礼门区会并成立李墩区,李墩乡属于李墩区管辖,李墩是区公所驻地。1963年3月李墩改称李墩公社,属于李墩区管辖,李墩还是区公所驻地。1966年8月撤销小公社,李墩改称李墩生产大队属于李墩公社管辖,为公社驻地。1984年4月李墩公社改为李墩乡,李墩村属于李墩乡管辖。1993年李墩乡撤乡建镇,李墩村是镇政府驻地。
  李墩村位于周宁县西南部,海拔842米,是个典型的山间冲积盆地,村落位于周宁县第二大平源—六蒲洋中部。境内气候凉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光秀丽,年平均气温15.1℃。地貌东如“官船进港”之形,南似“水流玉带”缠身之姿,西显“龟蛇聚会”之象,北呈“丹风展翅”之势;青翠龙岗之山盘西北,玉带六蒲之水绕东南,溪有水未知出入,山有脉而不识由来,可谓旅游之胜地,避暑之佳境。李墩村东和本镇东山村交界,南与七步镇郭洋村相连,西和本镇陈厝村接壤,北与浦源镇毗邻,距县城15公里。如今宁武高速公路从李墩西山角穿境而过,今后宁武高速路的李墩连接线直达县城仅8公里。全村面积14553.4亩,860户,3850人,辖一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
  李墩村村民有李、阮、陈、何、叶、魏、孙、张等十多个姓氏,其中以李姓、阮姓氏居多。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现有副厅级干部和博士、硕士共40人。改革开放以来,村内基础建设逐步改善,村内1.5公里主街道已经拓建,自来水改造已经完成,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观。村内办起了玩具厂,产品畅销海内外,村里建起了多个农民合作社组织,带动了全村农民发展蔬菜业,面积达1000多亩,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此外,劳务输出势头强劲,村在沪、苏、粤的企业家就有百来位,全村有一千多人在外经商办企业。其中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百万元以上的30多家,全村私人小车90多辆。村民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美丽传说
  李墩村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迹遗址传说甚多。特别是宁德霍童至周墩周边一带许多古迹和传说都和唐岳王—李璟有千丝万缕关系。
  如今住在周宁县境的李墩、仕本、王宿地、坂头、梅洋(田洋)、池原等村的李姓家族,都认其始祖为唐岳王。据李墩、仕本《李氏宗谱》记载:李褆(唐昭宗十六子颖王,哀帝之弟。后梁907年太祖朱温篡位,颖王为了避难,又改名璟,称岳王)天祐二年受封颖王,越三年朱温谋篡,兵荒马乱,唐皇室亲族四散逃命。由二亲臣携一支人马拥着十三岁的唐岳王,南逃入闽。经连江、罗源往宁德。在宁德境内经埔村(今七都村)、务本(今九都村),传信至霍林(今霍童村)福城节度使黄悦(由隐居在霍林的隋谏议大夫黄鞠的后人)。黄悦遣家人至岭头迎接时,岳王肚饥进食噎住,因号此岭为“噎岭”,今音讹为“邑岭”。王迎入黄大夫家中,留宿三日,又夜行至咸源(今周宁咸村)受到朱文立挽留款待(相传,岳王这支人马,深夜到一个村庄,三更半夜,村人正大好睡,鼾声如雷。唐岳王听了,不禁脱口说:这是“鼾村!“此后,这里就取名叫“咸村”)次日入山。笫二天早晨上路,眼前是座又高又陡的山岭,就称为“早岭”,现又叫“枣岭”。此山界山高路险,人马难行,军士前进很难。岳王认为人马太多,太招摇,行迹大,岳王就将银五千余两分给士兵,让他们回家谋生。后来这里就叫“兵散岭”。他又令将士将携带的刀枪,集中起来就地埋了,以后这里就有了“刀枪墓”,分给兵卒后他将佘银两埋藏起来,还在水壑边竖了一块石碑,刻上:银存三屈下,吃水对门山。后来这里就叫“金井岭”。爬上岭头,唐岳王全身流汗,前后看看,感到十分荒凉。忖了忖,伤心透了,轻声呤道:龙入浅水乏鱼力,凤落深山没鹊威!当晚,这支逃亡的王室人马,露宿松林之中,后来称那里为“王宿地”(今王宿)。岳王散尽人众,时知乱军追王紧,自易名璟。由亲臣陈梅枢领他至六峰,又遇旧臣陈七。陈梅枢使其弟陪王在北山下牧羊掩蔽。过半年时,天下仍纷乱,亲臣又指教东洋刘、周二将,谋求岳王藏身之所。岳王遂至东洋见刘、周二将。周光力劝刘光念君臣之义,故国之恩,刘光遂将女配王为妻(即刘妃)。岳王在银屏峰下(后人称为“马岭”)以马代耕一年,乱军又寻讨。刘将岳王埋名隐姓,称一郎携妃刘氏至长溪潘公家居住。时王年方十九,居三年生一男名昌,又三年(915年,后梁末帝乾化三年)重回六峰桃源境水北之墩,龙坛头定居。再育次子晃。昌生二子,长子德四居李墩,次子聪五迁居坂头;晃开基仕本,育三男,曰应六、愈七、态九。态九迁居寿宁修竹。以上就是遁居宁德周宁的唐岳王,在亡国前夕,为保全李氏唐室血脉,冲越重围,入闽来到李墩这一方土地上,生息繁衍,至今瓜绵椒衍,支派繁衍宁德(蕉城)、福安、霞浦、福鼎、政和、建瓯、建阳、武夷山等地。李墩至今有岳王墓(地点在李墩后门山生态林边‘漈岭头’,刘妃葬大墓林)。
  三、古街商业
  李墩村街弄布局、发展到当今高楼林立的李墩中心街、六埔大街,从中可看出这个有千年历史村庄演变由来。这些遗存的古街、古巷和大量古建筑,强烈反映民族属性、地域特征、时代烙印,成为李墩村难以再生的历史人文景观。李墩最早开基先人是依山傍水而居,二进四扇土木建筑的众厅(又称大厅)(万历年间建后失火,又于同治六年十月重修)就建在李墩后门山下,这里是村民议事、理事、年初岁末祭祀、唱戏场所。古弄古巷由众厅开始呈东西、南北排列,有山边弄、亭下弄、祠堂巷等。这些古弄古巷比较窄小、弯曲。古老的李氏各房宗祠、忠平王林公宫,当时一些店铺就分布在这弄堂两边。现在村中仍能看到古时店铺遗迹和各房宗祠等古建筑。
  李墩村自古就是周宁、屏南通往福安、宁德古道必经之地,再加上宋代当时最大银矿“宝瑞银场”(据《宋会要辑稿》、福州宋代《淳熙三山志》卷14和《乾隆福宁府志》卷8资料,宝瑞银场元祐年间(1086—1094)开始开采,最高产量达44万两)和“宝丰银场”就在李墩村一山之隔的郭洋村和芹溪村,使李墩成为当时交通枢纽,成了平阳、穆阳、赛岐、屏南等周边地区的重要客流、货流、物流的集散地。
  到了清末、民初。李墩街区布局就呈东西走向,就有象样街面模样、规划。目前仍保留较完整的漂洋街(如上图)(据考;原称“标扬街”是为了纪念李氏标五公和光扬公,他们两人捐献自己田地来供人修建,后因村中人漂洋过海经商而改的或说口误),全长达1公里。据说由李墩威望人仕李宏芳提议,聘请当时李墩学堂宁德籍教师黄式林设计,两傍民居按明清骑楼风格建造。街面宽达3.5米,统一风格、统一高度。下设统一暗沟,路中间铺鹅卵石,两边路肩铺上大青石板,晴雨天在漂洋街行走都不用撑伞。漂洋街西段(街头)当时已建成,漂洋街东段(街尾)民国时称为中山路。当时漂洋街两侧有碓寮、米行、布行、木器行、酒坊、盐铺店、杂货店、豆腐店、、扁肉店、、糕饼店、剃头店、客栈、染坊等店铺。有些店铺还有商号,如“礼记”、“恒吉”、“福升”,其中“李万春”商户还发行自己商号的“行票”,在市面上流通、兑现。仅从仍保留较完整的漂洋街(街头)来看,还能从中领略到古街修建者智慧和超前眼光,以及当时每日商贾往来,络绎不绝,热闹非凡景象。
  四、北路戏剧
  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北路戏,俗称“福建乱弹”,系清中叶以来盛行于闽浙赣一带的一个地方剧种,也是全国珍稀剧种之一。明崇祯十年(1637年),寿宁知县冯梦龙撰写的《寿宁待志》中记载:“西溪人多习戏,然力不能具行头,多往浙合班。大家有庆喜好事者,则于福安迎之演戏。”。可见当时闽东北各地的民间戏曲颇为兴盛。北路戏由浙江流入周宁后,最早便活跃于有着深厚民间文化传统的李墩乡一带。清康熙、乾隆时期,由于清王朝采取了“与民生息”的措施,农业经济得到恢复之时,商品经济也得到发展,使得活跃于民间的“乱弹诸腔”得以繁盛到广泛流行。闽东乱弹班社层出不穷,在当时民间便有了“上路班”、“下路班”、“南路班”、“北路班”之称。由于活动于闽北一带的“北路班(李墩班、黄埔班)”影响最大,其他各班相形见绌,于是都纷纷沿用″北路班″的名号,解放后重新整理这一剧种时,才正式定名为北路戏。周宁北路戏(指是:李墩班和黄埔班)在闽东北民间名噪一时。
  民国初年,周宁北路戏最为红火时期。当时李墩、黄埔出三位著名艺人:林起红(俗称:红师)、林积茶、李景图、阮亦经(俗称:戏状元)和同时来自浙江平阳:曹兆北师、来自屏南:德春、积春(姓氏不详)等师傅,聚集李墩同台献戏,坐班带徒教戏。李墩许多十一二岁儿童成为他的得意门生、带出李墩村至今仍活跃北路戏舞台的李大许、陈翠玉夫妇,李寿福、李龙增、李孙经等一批很有影响的艺人。红师还被邀请到寿宁县廷加洋坐班教戏,培养出廷加洋萧向同等一批很有影响的艺人。
  李大许、陈翠玉这对老艺人夫妇,他们13岁学戏,表演功底扎实,能演难度很高的剧本,至今从艺六十个春秋,是远近闻名名生名旦,也是周宁北路戏最权威的传承人。他们等人所办李墩班,为闽东地区北路戏名班之一。据他们说:李墩北路戏是由京腔演变而成的地方戏,它以京腔杂糅闽东方言,唱腔优美,表演风格别具特色,形成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剧种,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从上辈传承到他们已有五代了。在闽东北一带农村,李墩北路班被很多人所熟知,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北路戏已溶入老一辈山区民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目前,他们尚能演50多个剧目,大戏有《薛仁贵征西》、《薛丁山父子征西》、《三请樊梨花》、《狸猫换太子》、《包丞救銮驾》、《五王大闹开封府》、《斩孙秀》等;小戏有《齐王哭将》、《五鼠闹东京》、,《金鸡山》、《北汉王》、《取长沙》等。提起北路戏他们精神特好,特别是回忆起民国四年(1924年),李墩班在建瓯和浙江绍兴班对台16夜,演32本戏,最终平分秋色。六十年演艺生涯里他们被邀请到建瓯、政和、福安、霞浦等地坐班带徒,为福建闽东北一带培养无数北路戏传承人。
  随着各种文化的交锋、冲击并受市场、经费投入等因素影响,李墩北路戏自90年代以来便陷入困境。戏班举步维艰,前景暗淡,北路戏在悄无声息中渐渐从人们视线中远去。不少艺人流失在外或弃艺从商,北路戏几近被人淡忘,只有逢年过节时听到那久违而熟悉的声音。
  五、板灯龙会
  李墩村民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一年一度的元宵祭祖板灯龙会,已沿袭千百年之久。
  每年元宵期间,当年众事理事们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传统迎灯(板灯龙)活动。每家每户要做一板灯。板灯龙造型巧妙奇特,一条“板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合而成。龙头用竹篾结成,外面裱上透明五彩色纸,灯里安装灵活的蜡烛架,点上蜡烛,栩栩如生。迎灯(舞龙时),龙的嘴,龙大嘴可张可闭,红红的龙舌可以伸缩。龙身是用一块长三尺、宽一尺的木板为架,扎两盏六角圆灯竹骨架,每盏灯体都有18个正方形,12个三角,用红、黄、白、绿四种透明灯纸糊裱,整盏灯贴满各种吉祥图案的民间剪纸作品,套在灯板上,龙身就是由这样一块块木板凿上两个洞,然后灯板用木棍串联起来,迎灯的人就在灯板下举着木棍。龙尾也是用竹篾扎成空骨架,粘上白纸,外贴红龙甲,迎灯时龙尾只能左右摇摆。同时,还要制作一个直径约1米的大龙珠,外型酷似现在的地球仪,可自由滚动,点上蜡烛,红彤彤的惹人喜爱。元宵夜迎灯时,整条龙身上的剪纸作品,就是一幅艺术长廊,能使人眼花缭乱,得到美的享受,也是各家主妇展示才干各显神通机会。
  正月每夜迎灯时还是按传统一套仪式开始,先是理事们在大厅门口按一定时间放神铳三响。傍晚的第一响给主妇们准备煮饭,夜幕来临时第二响是通知各家各户灯要来大厅集合、串联,等两条板灯龙准备就绪,排在前面是旗幡队、紧跟着是抬每夜“巡游”神轿队(神轿内安放每夜巡游神明木雕宝像),垫后的锣鼓队,这各队人马各就各位了。待第三响神铳就鸣放意味着开始起轿迎灯了,板灯龙按历史沿袭路线迎龙。这时每家每户主妇们都手持香、鞭炮于门口迎候,祈求各路神明保四季平安。
  李墩板灯龙会从正月十二日夜迎“岳王灯”开始,十三日夜迎“奶娘灯”,十四日夜迎“林公、许、马公灯”,到正月十五元宵夜迎“大王、黄三公灯”。十五夜大厅里还要请法师做“年头平安青醮”,各家各户敬备供品和香、纸、烛、蔬文、摆放案桌上。元宵夜迎灯也达到高潮,元宵夜两条龙灯在大街上来回穿梭,龙珠由两个减为一个,演绎着双龙抢珠,你追我赶的精彩纷呈场面,整晚迎灯青年人可说狂欢至极。板灯龙会期间人们家门口还悬挂着莲花灯、五星灯、走马灯、如意灯等风格式样各异花灯,整个村庄就象个灯的海洋、灯的世界,村中男女老幼也手持各式各样小灯笼,聚集、尾随迎龙队伍前后、左右,热闹非凡。每当迎灯时候,周边村庄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迁居外地的亲友也举家回乡,观灯和迎灯的人们都欢呼、沉醉在龙腾虎跃、歌舞升平庆太平喜悦之中。
  李墩板灯龙会历年不断,不管每年正月时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都照就迎灯,这还和一个传说有关。据说有一年正月十五迎“大王、黄三公灯”时,大雪封路,理事们宣布该晚休灯,可是到夜晚时候黄三公灯路上有两条板灯龙,在那蜿蜒盘旋,上上下下,来回穿梭。东山村民看后感叹说:“李墩人干劲真足,下大雪还在迎灯啊!”。这事情第二天就传到李墩,全村人惊讶了,都认为是“大王、黄三公”显灵,那晚是神明自己在迎灯。从这以后李墩人就雷打不动,更坚定按传统日子和灯路迎灯了。
  六、一村五祠
  宗族文化是也宗祠文化或(称祠庙文化),它是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也是同宗同族人将祖先崇拜和血缘关系有机结合在一起,已成为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核心,可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宗祠提倡“尊祖敬宗,弘扬祖德,敬老尊贤,孝亲睦邻,感恩报本”。可说宗族中宗教、社会、政治和经济中心。李墩民俗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一村一宫五祠,成为一道亮丽和谐的人文景观。
  唐岳王宫岳王宫座落在李墩后门山麓,景色怡人的风水生态林下,宫殿坐北朝南,依山面水。采用中国传统宫殿风格设计建筑,全部构件均为水泥混合而成,横梁、抬梁上有精美龙形彩绘。建筑面积768平方米,占地1080平方米,于1999年峻工,总投资70多万元。宫殿悬山屋顶下竖挂一块“唐皇始祖”牌匾,是典型皇室后裔象征,正厅走廊八根大理石柱,上书福建省书画界名人撰制楹联。中门上悬“唐岳王宫”楷书木匾,为北京著名书法家李延声题字。殿内四周墙上悬挂繁衍各地支派精雕细刻匾额,但正厅堂前墙上只准悬挂族中有威望人仕的匾额,如“三十裔孙博士后李玲教授”等牌匾。这成了唐岳王宫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意在勉励子孙发奋图强,力争上游。大厅四根红色圆柱直架九龙龙身盘蟠的殿顶,气势恢宏,富丽堂皇,古色古香,寓含天圆地方,皇室至尊地位。殿内雕塑有唐高祖、唐太宗、唐岳王等宝像。岳王宫现已成为李氏子孙缅怀祖德的圣地,也是当地著名的人文景观,并被列入周宁县旅游景点。
  李氏宗祠李氏宗祠座落在李墩村中央,靠近中心街边,是李墩最繁华地带。始修建于1948年(文革期间曾改为李墩会场、电影院),后于2001年重建,坐北朝南,为二进一天井,砖木建筑物,面宽21米,纵深36米。由门楼(连接戏台)、正厅、后堂组成。门楼面阔三间,进深五间。歇山顶下竖挂一块“李氏宗祠”牌匾,整个建筑飞檐露脊,巍峨壮观。祠堂建筑面积达600多平方米。祠内悬挂李氏繁衍宁德(蕉城)、福安、霞浦、寿宁、福鼎、政和、建瓯、建阳、武夷山等地宗亲题赠牌匾。祠前广场300多平方米,铺盖各色大理石,广场中央矗立雕刻精美两座龙凤石园柱。祠临村中,这里现已成为李氏族人宗教场所、交际场所、村民娱乐场所。
  阮氏宗祠李墩村阮氏先祖碧升公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由阮家洞迁居并肇基李墩,至今已达237年。阮氏迁入李墩后团结邻里、和睦各族、勤俭持家、弘扬竹林风节,而今枝繁叶茂。阮氏族亲为上承祖泽,下启后昆,缅怀先辈,继往开来,1994年在李墩村中筹建“阮氏宗祠”上座,2009年又集资百万续建下座,现已竣工。阮氏宗祠面宽16.66米,纵深30.61米,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山门上书福建省著名书法家陈奋武题赠“阮氏宗祠”、“竹林世裔”。
  李氏支祠(下厝祠堂) 修建于清乾隆十五年李氏支祠,座落下厝池边,坐北朝南,为间二进一天井,土木建筑物,面宽16米,纵深22米。是李墩最早修建祠堂之一。据说:由李氏先人李梓盛(俗称:横山公)修建,当时宁德县丞张章,途经李墩得悉横山公一家六子,人丁48口,五代同堂,和睦相处,非常感动。为了褒扬其和睦家风,特赠送“高年硕德”匾额。横山公为了悬挂此匾,遂领子孙修建该祠。可惜“高年硕德”等许多匾额在文革中被毁。目前祠内还高悬有咸丰十一年福宁府八次郎郑题赠给若本公九十寿辰“洛社耆英”匾额一块,后面恢复民国年间宁德海军陆战队队长题赠“慈竹长春”匾额一块。
  李氏支祠(上厝祠堂) 座落七斗科边李氏支祠,始修建于清乾隆年间李氏宗祠,坐北朝南,为间二进一天井,土木建筑物,面宽16米,纵深21米。后于2008年重修,改为水泥混合结构式,门柱都为大理石。装饰更为华丽与精美。
  李氏支祠(前厝祠堂) 座落下厝祠堂边李氏支祠,建于清乾隆年间李氏宗祠,坐北朝南,为间二进一天井,土木建筑物,面宽14米,纵深21米。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