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渊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290
颗粒名称: 一、历史渊源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
页码: 267-268
摘要: 上洋村位于仙风山麓,东洋溪畔,宁德市十大最美乡村”南与中华奇观——鲤鱼溪隔洋相望。西有310省道穿境而过,村落海拔917米。于宋代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由屏南甘棠(旧古田辖)迁居仙风山上之天池(葭池潭)旁,有一位童颜鹤发的老叟登门对张开元曰,可迁徙东洋风水之地,翻越麻岭。张开元见此处地势平坦,山清水秀,相峙竞秀,银屏卓立(银屏峰)于南,峭拔壮观,仙山灵岩(仙风山)居北,天池胜迹(葭池潭)、鳌头擎天(回首峰)、祥云捧月、天马回旋,故取名——上洋,因原始松林里,生息、繁衍着仙鹤。
关键词: 宁德市 历史文化 上洋村

内容

上洋村位于仙风山麓,东洋溪畔,地理位置优越。2008年被评为“宁德市十大最美乡村”。南与中华奇观——鲤鱼溪隔洋相望,北靠省级森林公园——仙风山,距县城6公里,西有310省道穿境而过。村落海拔917米,最高峰——仙风山海拔1494米。 据家谱和传说,上洋德政境肇基始祖张开元,于宋代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由屏南甘棠(旧古田辖)迁居仙风山上之天池(葭池潭)旁。景德三年,有一位童颜鹤发的老叟登门对张开元曰:“此处仙境,非君兴居之所,可迁徙东洋风水之地,那里才能使君子孙繁衍,世代昌达。”张开元遂依老叟之言,翻越麻岭,来到东洋。张开元见此处地势平坦,水土肥沃,气候温和,山清水秀。玉髻双朝(双笔峰)现前,相峙竞秀,作镇西方;伏狮守境(狮子山)控后,伏守殿境,主山之辅;银屏卓立(银屏峰)于南,峭拔壮观,卓立云端;仙山灵岩(仙风山)居北,嵬然冲天,点缀东洋;天池胜迹(葭池潭)、鳌头擎天(回首峰)、祥云捧月、天马回旋,共合八景环布,美弗胜收。择此东洋最大最上一洋,坐东向西,鼎新堂构,开辟田园,安居乐业,故取名——上洋。因原始松林里,生息、繁衍着仙鹤,又名松鹤之乡。 全村现有人口2983多人,596多户,分设1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936亩,林地面积2309亩,茶园面积1126亩,黄金梨等果园面积1015亩。村庄依山傍水,人杰地灵,有博士生导师1名,博士生5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达60多名。此外,勤劳的上洋人民外出创业人数逐年俱增,仅在上海就有500多人。 上洋村先后被省绿化委员会授予“省级园林式村”;省文明办授予“敬老模范村”;周宁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村”、“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