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祠塾厅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275
颗粒名称: 二、祠塾厅观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
页码: 249-250
摘要: 洋中村中有祠堂四座,他们分别是三房祠堂、四房祠厅、六房祠堂和与文昌阁并列的祖祠,特别是与文昌阁并列之祖祠,始建年代应与文昌阁同,祠为两进一天井式,前部分是戏台,天井边廊沿上架有供女眷看戏的廊庑。洋中孙氏是一个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的家族。村中有私塾四座,分别是文昌阁、奎星阁、池亨、大地厝书馆,一个规模并不大的村落居然有四个私塾,可见其先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其中文昌阁最为突出。文昌阁,在咸村镇洋中村。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后座硬山屋顶,抬梁台式木结构。是县内唯一保存阁式建筑。
关键词: 宁德市 祠塾 洋中村

内容

洋中村中有祠堂四座,他们分别是三房祠堂、四房祠厅、六房祠堂和与文昌阁并列的祖祠,特别是与文昌阁并列之祖祠,始建年代应与文昌阁同,经过多次重修,现保存完好。祠为两进一天井式,前部分是戏台,后部分为祖座,中间连以天井,天井边廊沿上架有供女眷看戏的廊庑。规模宏大,可容纳3000多观众,真可谓咸村第一祠堂。
   洋中孙氏是一个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的家族。村中有私塾四座,分别是文昌阁、奎星阁、池亨、大地厝书馆,一个规模并不大的村落居然有四个私塾,可见其先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其中文昌阁最为突出。文昌阁,在咸村镇洋中村。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1957年重修。阁分前后两座,前座八角造型,三檐斗拱坮梁式,木砖瓦结构,天花藻井,造工精细,彩画优美;后座硬山屋顶,抬梁台式木结构。是县内唯一保存阁式建筑。天井处有银杏树一株,即把此讲课处称为“杏坛”。寓意:银杏多果,希望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成果;银杏挺拔直立,希望学生能养成一种正直的品格;杏仁即可食用,又可入药,希望学生都能学有所成,然后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自建馆以来,为地方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人才。1983年10月23日,县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除此之外,村里村外还有多处标志性建筑,如位于洋中村至下坂路上,建于明末的阁亭桥,石拱木廊,桥宽3米,净跨8米,孔数1,全长12米。土木结构,清光绪十九年建的阁亭;有着580年历史的洋中大厅(可惜近年被毁);建于清道光年间,于民国二年(1913年)重建的桃园观等等;此中最具特色就是孙家里厝即孙翼如故居了。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