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教圆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262
颗粒名称: 七、三教圆融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1
页码: 224
摘要: 周宁萧姓子孙世代相传“庵堂庙观,崇尚佛道儒三教圆融,就连祠堂祖宗神龛前的楹联也是,至德圆融福佑后裔:慧根具足光耀先贤,这得从梁武帝萧衍说起。据传是梁武帝创立。三教同源“的理论”萧衍又是一位迷恋于佛教的皇帝,萧氏子孙聚居的村庄,都有庵庙,仅萌源村有相当规模的庵寺3处,神庙3处,且香火旺盛,1950年前。所有寺庙都有田产,仅兴福寺就又水田200余亩,他们所有的田产、山场全是村民赠送的,文革中萌源的庵堂庙观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关键词: 宁德市 萌源村 寺庙

内容

周宁萧姓子孙世代相传“庵堂庙观,萧家一半”,崇尚佛道儒三教圆融,就连祠堂祖宗神龛前的楹联也是:至德圆融福佑后裔,慧根具足光耀先贤。这得从梁武帝萧衍说起。据传是梁武帝创立“三教同源”的理论,萧衍又是一位迷恋于佛教的皇帝,萧氏子孙聚居的村庄,都有庵庙,仅萌源村有相当规模的庵寺3处,神庙3处,且香火旺盛。1950年前,所有寺庙都有田产,仅兴福寺就又水田200余亩,他们所有的田产、山场全是村民赠送的。文革中萌源的庵堂庙观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20世纪80年代初,村中热心公益的村民发起重修,广大群众热烈响应,不几年所有庵堂庙观都基本恢复原貌,成为一道旅游风景线。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