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纯朴民风淳厚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253
颗粒名称: 七、纯朴民风淳厚民俗
分类号: K892.457
页数: 3
页码: 213-215
摘要: 逢年过节仍旧保持旧时代的地方色彩,也许这一过程也包含着驱鬼避邪的目的,灶王庙的灶王爷相传原为天宫中玉帝神厨,灶神爷灶神爷乃一家中主管锅灶之神,然后贴上从街上买来的年画或对联,整个村庄沐浴在一片喜庆之中,灶神爷也开心的笑着上天汇报工作去了。来年一定会给该家带来吉祥幸福,全家人也聚在一起守岁。此时也有一部分人成群结对的到寺庙、祠堂烧香、许愿,请各路神仙保佑来年大吉大利,预先摆上烛台香案。川中村老(福首)组织集中几百人(多则千人)迎请林公队伍”来村演出的大部分是京戏班。
关键词: 宁德市 川中村 民俗风情

内容

川中村,风淳俗朴,村民多数姓汤,都是“一公之子”,老年人常按“长幼有序”的古训称呼,倍加亲切,加强了宗族内部的团结。村民全部信奉佛教,崇拜神佛,逢年过节仍旧保持旧时代的地方色彩。婚丧喜庆,各种习俗正在不断排除陈旧的迷信方式,保持民间先进文化精华。
   掸尘 川中村的新年也是从“掸尘”开始,这时,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冲洗板壁、粉刷墙壁、清洗家具,把家里的各个角落都清理干净,也许这一过程也包含着驱鬼避邪的目的。“掸尘”一过,就到腊月二十四的祭祀灶神爷活动,灶王庙的灶王爷相传原为天宫中玉帝神厨,名为宋无忌。
   灶神爷 灶神爷乃一家中主管锅灶之神,民以食为天,而灶神爷就是管吃的,所以他是家中的主要神灵之一,必须侍候好。于是,吃过晚饭,人们开始收拾碗筷,把锅灶洗得一尘不染,然后贴上从街上买来的年画或对联,摆开香案,排开果品、甜点、面条、酒等等,焚香点烛,燃放鞭炮,这时,鞭炮声此起彼伏,整个村庄沐浴在一片喜庆之中。在这举家欢庆之时,灶神爷也开心的笑着上天汇报工作去了,来年一定会给该家带来吉祥幸福。
   守岁 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也聚在一起守岁。有的人在看联欢晚会,但大部分人在聊天,因为分开一年时间了,有许多话要讲,有许多经验需要交流,有许多计划需要进一步评估,还有调查市场、协商融资等等。事情很多,但时间有限,所以只好争分夺秒了。大年三十是全家团聚的日子,也是新一年工作酝酿的开始。一过12点,全村都响起鞭炮声,此时也有一部分人成群结对的到寺庙、祠堂烧香、许愿,请各路神仙保佑来年大吉大利。到第四天下半夜另时,村里一声铳响,全村村民自觉停止赌博,各自安排新一年的计划了。
   接春 以时刻为准,预先摆上烛台香案,供上新鲜水果,家酿美酒。时辰一到,燃放多多的鞭炮,意为一年四季春为首,春到人间福进门。也是岁的开端,要珍惜光阴。春节四天为期,老小同乐,尽情唱歌、跳舞、下棋、赌博。
   请林公 正月十五本是元宵节,放花灯。现在川中村是迎请林公,叫月半节。林公名亘,生于宋代,周宁县杉洋村人,汤家女婿。为民除虎患有功,死后被尊为神。在明朝正德年间敕封“忠平候王”。每年正月十四,川中村老(福首)组织集中几百人(多则千人)迎请林公队伍,到杉洋林公宫,十五日早晨返回,抬着香亭,敲锣打鼓,铳炮齐鸣,龙腾狮舞,热闹非凡。
   戏类 川中村的汤氏宗祠、大众厅等都有戏台,演出活动也比别的村多,一般在冬至左右。来村演出的大部分是京戏班,也有用周宁方言演出的评讲班,闽剧班和挑戏(即提线木偶戏),村民也自编自演一些京戏。这些演出由喜首负责,村民及领村村民可免费观看。也有商业性演出,叫卖戏。请来的戏班,艺术水平较高,行头也较新,一般都连续演出三、五天。此外,还有庆祝某为神的生日,成道日或求某神保佑而请戏班演出的叫“神戏”,免费给大家看,频繁的宗教祭祀活动往往伴随着戏剧的演出,俗信要获得神灵的欢心和庇佑,除了献上丰盛的祭品和虔诚的礼拜外,还要“演戏酬神”、“演戏媚神”、“演戏娱神”。对于百姓而言,演戏的主要目的则在于祈求神灵保佑,祈福禳灾。到土改前后,自编自演主要将现成剧本改为京剧演出,如将歌剧《白毛女》、话剧《血泪仇》改为京剧,经两三天排练即可演出。
   盘诗 川中村的小孩的盘诗也是较突出的,一些人能即景成诗。所盘的童诗其平仄律接近于绝句。要求一、二句压韵而第四句则可不一定压韵。小孩还喜欢讲故事,听事故,“填奎”(猜谜)及结土灶(过家家)、铸锅、踢键、拿蒙(捉迷藏)、跳绳、老鹰抓小鸡、打奎(女孩玩石子)、钩香脚、学做戏、坐轿、娶亲等游戏。大一点的男孩会自制一些乐器玩,如哨笛、笛子、萧、京胡等;大一点的女孩则学绣花、学哭嫁等。
   此外,还有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习俗。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