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福安楼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232
颗粒名称: 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福安楼下
分类号: K928.5
页数: 6
页码: 171-176
摘要: 福建省福安市溪柄镇楼下村辖楼下、后垄、半兜、大洋中、长富边、鲤鱼边、南山、蛤蟆头自然村。楼下村遐迩闻名,与其所在地柏柱洋息息相关,相得益彰。柏柱洋位于福安市中东部的溪柄镇内,距福安市区30公里,总面积30多平方公里。柏柱洋四周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中间一马平川,良田万亩。因境内山腰有块巨石,中央呈白色柱状,故称“柏柱洋”。星溪、柱溪穿腹而过,汇入茜洋溪。柏柱洋有大小36个村庄,星罗棋布,点缀在柏柱洋上,楼下村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柏柱洋不但风光旖旎,而且自古以来就是一块藏龙卧虎、名人辈出之地。南宋末年,爱国名将郑虎臣,就诞生在这里。郑虎臣在漳州木棉庵怒杀奸相贾似道,此义举为世人所赞颂。
关键词: 宁德市 历史文化 楼下村

内容

一、“闽东的延安”
  福建省福安市溪柄镇楼下村辖楼下、后垄、半兜、大洋中、长富边、鲤鱼边、南山、蛤蟆头自然村。楼下村遐迩闻名,与其所在地柏柱洋息息相关,相得益彰。柏柱洋位于福安市中东部的溪柄镇内,距福安市区30公里,总面积30多平方公里。柏柱洋四周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中间一马平川,良田万亩。因境内山腰有块巨石,中央呈白色柱状,故称“柏柱洋”。星溪、柱溪穿腹而过,汇入茜洋溪。柏柱洋有大小36个村庄,星罗棋布,点缀在柏柱洋上,楼下村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柏柱洋不但风光旖旎,而且自古以来就是一块藏龙卧虎、名人辈出之地。南宋末年,爱国名将郑虎臣,就诞生在这里。郑虎臣在漳州木棉庵怒杀奸相贾似道,此义举为世人所赞颂。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在《三言》中有《木棉庵郑虎臣报冤》章节,更使郑虎臣的英名流传千古。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柏柱洋成为闽东革命老区,是闽东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全国18个红色根据地之一,故素有“闽东的延安”之称,是闽东最负盛名的革命历史纪念地,已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十五个红色景区”之一。
  如今在柏柱洋,中共闽东特委、闽东苏维埃政府、闽东妇联会、共青团闽东特委、闽东红带会总部、红军医院等革命旧址仍保存完好。柏柱洋众多的革命遗址于1985年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楼下村也于2007年12月被评为第三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
  二、古民居群
  走进楼下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古民居群。沿着一条光洁的水泥路逶迤而行,巷道间分布的古民居鳞比栉次,错落有致,高宅深院,飞檐翘角,门楼巍峨,青瓦如鳞,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古建筑艺术特色。这些规模宏大、数量众多、蔚为大观的古民居簇拥在田园阡陌间,散发着古文化的幽香,古民居与树木、溪流、田园、峰峦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楼下古民居,大多建于清代,迄今已有二、三百年。古民居虽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冲刷,但仍保存完好,并都有人居住,收拾得井井有条,设施齐全,十分整洁。楼下古民居里里外外,体现着古朴典雅的人文景观。你看各座民居大门匾额横批就富有特色,如“垂熙累洽”、“保合太和”、“春风和煦”等等,象这座“春风和煦”,门联“禄阁萃仙岩秀气,中山爱鲤屿祥光”,将老房子与周边环境写得充满诗情画意。步入大门,穿过回廊过道,一座“八扇两边厦”的大宅院呈现在眼前,尽管经过岁月洗礼,仍处处古色古香,令人流连忘返。在正座的两边还各有一个“塾厅”,这是昔日读书人埋头攻读的地方,显得十分幽静。透过残留的天井粉壁、砖石构件和花藻雕刻,照壁上有一幅对联:“砚水墨池具有万里江河之势,片言只字宛见千古圣贤之心。”足见当年书生门弟的儒家情景。
  在村西头一座老房子也颇有特色,据说是一位秀才的府第。门首的对联:“此处文峰容架笔,吾家世业本传经。”门边藻池的题诗:“郭南处士宅,门外罗群峰。胜概勿相引,春华令正浓。山厨竹里爨,影藤回舂。对酒云数片,卷帘花万重。岩泉嗟到晚,州县欲归慵。”很有陶渊明的闲情逸致。
  二重门进去,左右廊屋窗棂上方镌刻着许多儒家的处世格言:敏事、慎言、居仁、由义、有典、有则、克勤、克俭等等。
  楼下古民居还处处体现儒家耕读文化,象这首古诗“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抒写的是农耕时代人们对水井的深厚感情。楼下的古民居大多配有水井,有的砌在后花园的草地,有的凿在后厅的天井。古民居里还保存着不少耕读时代的家具摆设。这副“酒担”,是迎接新娘时的必备物品;这个滤酒的架子,是农家酿酒用的器具。这对书橱门面上描金的“劝学诗”仍然清淅可辨:“春读书,春日迟,柳风轻暖浴沂时,闭门经史埋头处,花落花开总不知。冬读书,足三余,髫年须用惜居诸,萤窗雪案攻勤苦,紫阁彤楼定我居”。将读书乐趣和对荣华富贵的向往表达的淋漓尽致。
  楼下古民居中还拥有形式多样的木雕作品,凝聚着古时能工巧匠的精湛工艺。在厅堂、神龛、桌椅,精巧的雕刻随处可见。精美的窗雕更是令人赞叹,每一幅窗雕都富有故事性,如书生苦读、樵夫采薪、渔翁钓鱼、狄青比武、木兰从军、鲤鱼跳龙门等等,形态传神,栩栩如生。楼下古民居蕴藏着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品味,构成了楼下村独特的魅力,吸引国内知名专家前来考察。清华大学建筑系陈志华教授,毕生在研究古民居且颇有建树,不辞辛苦两次到楼下村考察,他说,楼下古民居是个宝,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完全可以申请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台湾东南大学教授带着几十位研究生专程到楼下,对古民居建筑赞赏有加,倍加青睐。
  三、千年古刹——狮峰禅寺
  狮峰禅寺位于楼下村狮子峰下,狮峰现又称虎头山,海拔298米。狮峰禅寺坐西朝东,寺前阡陌纵横,寺后群峰竞秀。周边有狮子峰、金鸡石、卧牛石、双鬓峰、石梯峰、九曲岭、合掌岭、童子拜观音、飞蛇惊、天鹅蛋、仙人岩、老虎岩等景观。
  狮峰禅寺始建于唐景宋元年(892年),明万历壬子年(1612年)重修。狮峰祥寺是福安八大寺之一,虽历经沧桑,仍保持唐代建筑风格。狮峰禅寺建筑面积15550平方米,由弥勒殿、大雄宝殿、般若堂、斋堂、圆通殿等五座殿宇组成,各依势巧布于茂林修竹间,整个寺庙建筑布局严谨,殿堂、楼阁主次分明,错落有致。
  值得一提的是狮峰寺整个建筑施工,未曾用过一枚钉子,尤其是大雄宝殿,面阔一间,左右环廊各一间,抬梁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室内天花、藻井、铺作层表面保留有大量珍贵的明代彩绘图案。有24根长方形石柱,巍然兀立,飞檐画栋,“斗拱托檐”,拱斗式垒叠,轩然奇特。是我国现存寺宇中保持原风貌较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据了解这种无钉千年古刹全国仅存两座,文物历史价值极高。2006年5月经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福安市唯一的国家级文物遗产。
  千百年来,狮峰禅寺独有的建筑和景观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和专家学者,留下了许多诗文墨迹。今弥勒殿外墙上的“广化禅林”相传为明武宗朱厚照正德皇帝所题,并于方池正面墙上留下“方池影动鱼窥客,半岭声来竹引风”之绝对。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于1991年亲题——“狮峰寺”三字,留下珍贵墨宝。历代名人雅士留下不少有关狮峰寺的诗章。如明督学任彦常:“谁谓功名念未休,一经只恐负《春秋》;轺车又向狮峰往,无怪山僧笑白头。”明知县于震:“肩舆行遍绕溪松,穿入南云第几重?莫讶道人新过客,梦魂先已到狮峰。”等等。
  狮峰禅寺还流传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座落圆通殿右侧的一株千年古檀树,树身光洁无皮,相传当年百姓病魔缠身,叩求观音菩萨,菩萨显灵,教用此树皮可治,百姓遵教,取檀树皮熬汤服之,消疾提神,十分见效。消息传开,取树皮者纷至沓来,此树便成无皮树了,树下还有一口泉井,井水清澈如镜,长年不浑、逢旱不竭,炎暑酷夏之时饮之,更是沁凉肺腑。
  四、历史与未来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中,楼下村还因“中农社”和“贫农社”而闻名全国。1954年,福安全县铺开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实行农民自愿结合,土地入股,生产资料公有,劳力统一调用,保留土地私有权,在全社的统一计划下进行生产。楼下村在办社时,原计划将郑连章、李佬同两个互助组合并为一社,李佬同组由2户中农、2户新中农、13户贫农组成。郑连章组由6户中农、4户新中农、7户贫农组成,该组群众认为李佬同组劳力缺、生产资料不足、拖累多,不同意并社。遂在楼下南山(自然)村建立起新原和新福两个初级社,即中农社和贫农社,郑连章、李佬同分别担任社长。1955年8月16日《福建日报》刊载《闽东报》记者写的通讯《中农社和贫农社的教训》。12月,该文以《福安县发生中农社和贫农社的教训》为题被选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毛泽东同志为此文写了400多字的按语,称此事“有普遍意义”,在全县引起强烈反响,也使楼下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村庄一夜间扬名全国。福安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毛泽东同志按语精神,认真分析两个合作社的情况后,制定出推动农村合作化运动的措施,促进合作社运动的深入开展。
  如今,楼下村人民发扬当年创办农业合作社的一股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敢想敢干,在发展农业生产、人居环境整治、提高村民素质等方面有了很大转变。毛泽东同志按语牌附近,500多亩葡萄园绿意绵延,500多亩茶园层层叠翠。特别是村两委注重保护、挖掘该村历史文化内涵,规划建设2至3个上标准、上水平的农业观光园,把红色旅游和农业观光游结合起来,成为楼下村新的增长点。大力推广沼气池,发展循环农业,改善生态环境。不少至今仍住在百年老屋里的楼下人,成为科技致富、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楼下这个福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正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善榕
责任者
廖长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