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浙边界古名村——周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217
颗粒名称: 闽浙边界古名村——周山
分类号: K928.5
页数: 10
页码: 148-187
摘要: 东海之滨,“海上仙都”太姥山胜景如画,另有一座与之交相辉映的远山——人称“小太姥”的福鼎佳阳乡天湖山。海拔近800米,山上风光无限,山麓树密林幽,怀藏着一个古老的村落:周山。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集建筑文化、红色文化、牡丹文化、宗族文化、民俗文化、汉畲文化等多元文化于一处,所以,周山也被外界称为“闽浙边界文化第一村”。周山村于2008年列入宁德市历史文化名村。
关键词: 宁德市 历史文化 周山村

内容

东海之滨,“海上仙都”太姥山胜景如画,另有一座与之交相辉映的远山——人称“小太姥”的福鼎佳阳乡天湖山。海拔近800米,山上风光无限,山麓树密林幽,怀藏着一个古老的村落:周山。
  周山,全称周佳山(或周家山),因周姓族人聚居于此而得名,系闽浙边界千年历史文化名村,曾是粟裕、刘英、叶飞、龙跃等革命先辈战斗过的革命老区,有着一系列的美誉和重要称号:“进士村、秀才村”、“南国牡丹之乡”、“中共鼎平县委”诞生地、闽东和浙南重要革命根据地、边界“红色堡垒”、边界“红土地”、“福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鼎市中小学生实践基地”、“中国小记者福鼎实践基地”。
  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集建筑文化、红色文化、牡丹文化、宗族文化、民俗文化、汉畲文化等多元文化于一处,所以,周山也被外界称为“闽浙边界文化第一村”。周山村于2008年列入宁德市历史文化名村。
  一、历史积淀深厚
  周山村位于福鼎东北部,坐落于闽浙交界的天湖山下,西北与“世界矾都”浙江苍南矾山接壤,东北与苍南马站镇为邻。南向有一条宽敞的水泥公路直通佳阳乡集镇。周山村隶属于佳阳乡,全村面积556公顷,总人口18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37户270多人。
  周山处于山中腹地,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古树名木成林,有千年古樟树冠大如盖,树姿雄伟,被村人尊为“神树”和“革命之树”。西坑古树群和后门山枫树林,蔚为壮观。周山同时具有多元的民俗文化内涵。“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乾隆皇帝御赐的“牡丹”是周山族人的一大骄傲,这里已形成一年一度的牡丹文化节,吸引众多的来宾前来观看。
  开村的周姓鼻祖周创久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从河南固始县迁徙而来,择居于天湖山下,至今已逾千年。据史载,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多次造访过周山的“一甲探花、刑部尚书、翰林院编修”孙希旦曰:“周佳山在福鼎之东偏,环山临海,深邃窈窕,山川灵秀之气磅礴郁积,周氏聚族居之,为县中巨姓。”可见,周山历史昌达,声名远播。周山景致优美,开村先祖便“以其山之佳故名为佳山”(引自乾隆年间的《周佳山族谱序》),又因这里是周姓聚居之所,后来就有了周佳山,或周家山,现在习惯叫“周山”。周山原属福宁州(府)劝儒乡。清乾隆四年(1739年),福鼎置县,周山隶属二十都。民国时期隶属前岐区(镇)。民国24年,为推动闽浙边革命斗争,闽东特委在周山成立“中共鼎平县委”,同期,上东区苏维埃政府也在周山成立,周山成为了闽东、浙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2001年1月起,隶属佳阳乡。
  周山是个地灵人杰之所,文风鼎盛。周姓族人向来崇尚读书,“以读为进,学以教化,优则为仕”,诸多的先贤光耀周族史册。族谱记载,清代出周国镗、周青云等4名进士,贡生、太学生、庠生等达一定规模,人才辈出。得到乾隆皇帝敕封的,有五品同知1名、六品儒林郎2名、安人4名等,可谓显赫一时。旧时的周山设有“私塾”,至今还有“内书堂”、“外书堂”的地号。周山先人向来“重诗书,勤课诵”,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诗词遗作,家谱上记载的主要有:《佳山吟》、《十景诗抄》、《武夷山歌》、《赴北“秋闱”道经分水关五言古律》、《名公诗赞》、《游风文树下诗》、《登龙凤山律》、《游林泉艺苑律》、《庐山吟》、《读佳山吟有感》、《赵公赠言》、《历代集传》等。有一先贤周绍灵,生于明万历已酉年(1609年),“好诗书”,作“绝句数十余首”,如《迁界》、《过界》、《移居北港》、《过吴家溪祖业有感》、《佳山》、《春日》、《偶咏》、《游石岩》等,其中《佳山》诗曰:“祖筑佳山数百年,浮名不事乐天然。耕云亦有登云路,一派书香历世传。”另外,也出现了一位女诗人周秀眉,有名作《香闺集》传世。上述诗作,是后人了解族史和先祖精神的重要资料,是珍贵的宗族文化遗产。
  周山原有较多的明清民宅,其中,周氏宗祠左向600米外内书堂,其四进式祖宅,规模最为宏大,现四进式建筑格局遗址尚存。保存较好的明清民宅是周氏宗祠围墙右边外的民宅院落,民宅有10多间,一字摆开,占地1000多平方米,是周建生烈士的故居所在处。民宅庭院建有门楼,上配有寄托着族人人文气息的门楣题词,院内有花有草,居屋一般装有格子门窗,四季花卉、图案或吉祥鸟兽雕刻其间。户接户,屋连屋,保存有明、清、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使用过的生活和生产用具。众多的文物古迹见证着周族的荣光和生生不息的文脉,也体现了周山千年的文化积淀。
  二、宗祠气势磅礴
  周山周氏宗祠是福鼎市文物保护单位,于2002年7月入编福建省文化厅编撰的《八闽祠堂大全》,吸引不少古建专家和历史学家来此参观考证。周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癸酉年(1573年),迄今430多年。清乾隆年间扩建,民国时期进行部分整修,属中轴线对称分布的三进府宅结构,面阔7间,五级递进,级级深入,总进深近70米,占地面积3300多平方米,由120支木柱和精雕的大梁组成,规模宏大,华丽气派,文物荟萃,堪称周山“古建文物博物馆”。周山祠堂重要匾额有:1、乾隆皇帝御赐“圣旨”匾进士出身的周山先贤周国镔,曾官洛阳候选州同,“从政清廉,遵例急公,家教有方”。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朝廷旷典”,“封赠名公钜卿”,当年十二月初十曰,乾隆皇帝颁发圣旨进行勒封:封赠周国镔祖父周佳谟、父亲周增为“儒林郎”;封赠周国镔祖母王氏、母亲苏氏、继母高氏及生母廖氏为“安人”。御赐圣旨匾至今仍存挂于周氏宗祠第三进正堂上,圣旨匾上“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等所有文字清晰可辨,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2、乾隆五十年(1785年),大学士蔡新题匾“绳泽式茂” 周邦熏(植),秉性好学,在福宁府科考中名列前甲,于乾隆壬寅年(1782年),进入国子监(官方最高学府),成为“贡生”,并有幸成为了大学士蔡新(1707-1799)的得意门生。因其敦厚勤学、聪颖广博,甚得蔡新喜欢。乾隆五十年(1785年),蔡新特为周邦熏家乡的周氏宗祠授“绳泽式茂”匾额。此匾存挂于周氏宗祠“太子亭”内,匾额上落款有“太子太师、文华殿大学士蔡新拜赠”等字样。蔡新为福建漳浦人,《四库全书》馆正总裁之一,担任过刑部、工部、兵部、礼部、吏部五部尚书,曾是嘉庆皇帝的老师。
  3、刑部尚书孙希旦题赠“瓜瓞绵绵” 孙希旦(1736-1784),浙江瑞安人,是清代温州籍人中最早获得功名且地位最高者,中过一甲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曾多次造访过周山,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45岁的孙希旦第三次来到周山,恰逢“周氏修家谱”,受托写了《福鼎周佳山族谱序》。三年后为周山题赠“瓜瓞绵绵”匾额,祝愿周山子孙昌盛。匾额“瓜瓞绵绵”四字浑朴大气、隽永义长,落款为“刑部尚书孙希旦赠”,此匾存挂于周氏宗祠“太子亭”内,是重要文物。
  4、四库全书编撰者陈科捷题赠“世德堂” 陈科捷,福建安溪人,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中进士,任四库全书编撰。为表彰周山纯朴乡风、文明礼教,根据乾隆皇帝的口谕,陈科捷特为周氏宗祠题赠“世德堂”匾,匾额的时间记载是“清乾隆丙戊年”(1766年),落款为“陈科捷拜题”。此匾存挂于周氏宗祠“太子亭”内。“世德堂”乃祠堂的堂号。堂号是一个宗族的标志,可以区别姓氏,区分宗派,教育族人。“世德堂”是以道德伦理作堂号,可以劝善惩恶,激励后人。其实,周氏宗祠的原本堂号是“爱莲堂”(是周姓特有的堂号,源于北宋理学鼻祖、廉洁爱民的周敦颐)。
  5、翰林院侍读学士阿肃题赠“文元” 阿肃,满洲镶白旗人,字敬之,乾隆甲戌进士,任詹事府(培养教育太子的机构)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任提督福建学政,为周山先贤周漌题赠“文元”匾。据族谱载,周漌,即周应汉的学名,乾隆十七年入“太学”,后为“贡生”。此匾现挂于周氏宗祠第二进大堂上,题匾上主要有“钦命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提督福建学政加二级阿肃为贡生周漌立”等字样。
  6、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大理寺卿蓝应元题“楷模多士” 蓝应元,福建漳浦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登进士,任过《四库全书》纂修兼分校官,后任礼部侍郎。作为文化名村,周山自古人才辈出。清乾隆四十九年,被“赐进士第”、时任大理寺卿的蓝应元特为周山题“楷模多士”匾。由于年岁久远,相对于其它几个匾额,“楷模多士”四字稍显模糊。
  7、温州知府张慎和赠匾“贤助芳声” 张慎和,福建晋江人,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进士,官至吏部主事,乾隆五十一年外放温州知府,几年后任道台。著有《暇日诗草》等。乾隆五十七年乃先贤周锡朋(国学生)之母王氏“大寿”之年,时供职于温州的张慎和为周山题赠“贤助芳声”匾。
  8、福宁府知府李拔题匾“淳朴可风” 李拔,四川犍为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二十四年春起,任福宁府(治在霞浦)知府。在任期间,大胆革新,功绩显著。周山先贤周佳隆生三男,家教有方:长子,太学生;次子,庠生;三子,官至“卫守府”(武官)。周佳隆急公好义,办事廉洁公正,多行善事,名声在外。族谱有载:“福宁府主嘉其优行,旌奖额曰:淳朴可风”。“淳朴可风”四字是对周山民风民情的高度评价。
  周氏宗祠建筑构件颇有讲究,诸如木雕、石雕、砖雕等作品,精刻细凿,各自的表现手法因建筑部位的不同而相异,砖雕可见于宗祠门额,石雕多见于柱础、抱鼓石,木雕多见于梁枋、雀替、门板、窗棂,技艺纯熟,悦人心目,让人叹服。周氏宗祠中“木雕”作品主要有三种类型:1、单面雕。比如在宗祠第二进大厅的隔板上,就有整齐排列的单面木雕作品,每副木雕图案都取材于《三国演义》或者《水浒传》的故事片段。外人比较容易识别的有:“刘备三顾茅庐”、“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诸葛亮巧设空城计”等凹凸分明的图案,富有文化气息和趣味性。
  2、双面雕。在宗祠第二进大厅左右屏风上都有明清的“双面雕”作品。屏风门板厚度不大,但是前后两面都有精细的雕刻,图案多是代表吉祥富贵的花草鸟兽,构图精美,刀法一流,能完好地保存到现在,让人叫绝。
  3、立体雕。宗祠内的木柱雀替和部分木梁,多为立体雕,作品有龙头、松鼠、葡萄等,形象生动,十分逼真。其中的立体雀替雕,既有承重作用,又有装饰美化效果。
  周氏宗祠内,除了有清代重臣名儒的题词匾额,在正堂的三十六扇窗门上,还书刻着王锡龄、“梅灵主人”等许多明清文人墨客所遗诗词和赠言,如“梅灵主人”为周氏宗祠赠诗:“牡丹开五福,芍药报三春”。在每一进的木柱上,都有体现家族文化的长句楹联,如:“继先贤启汝南子孝孙思典范,携俊秀承歧北宗亲祖德遗风”;“名山育名人名祠出名花名驰四海,圣前昭圣意圣地香圣迹圣史千秋。”这些既是诗词佳作,也是书法佳作。
  周氏宗祠雕栏画栋,在“太子亭”的藻井和正堂的天花板上,是形态各异的彩绘,题材涉及传统戏曲、民间故事以及渔樵耕读、宴饮、乐舞等生活场景,文化气息浓厚,给人视觉的冲击和艺术的享受。清代石狮栏杆,整排石构,全长近10米,位于周氏宗祠大门外2米处,是周氏宗祠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家谱记载,这一排栏杆是清乾隆年间扩建宗祠时安设的,有近300年的历史。栏杆的特色之处就是上面的2头石狮子,它们的造型精致灵巧,活灵活现。左边的石狮子特别可爱,它张着嘴,嘴里头还含着一个可以滚动、但不会掉出的圆石珠。石狮子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吉祥兽,为石栏杆增添了“文化味”和“趣味”。
  周氏宗祠的建造是古代建筑思想和建筑技艺的缩影,比如:从科学性角度看。宗祠外围砖墙瓦顶,是基于中国南方多雨潮湿,砖墙瓦顶便于挡雨排水;宗祠内围设四个“四水归堂”的内天井,方便采光、通风、排水。从审美角度看。宗祠整体为三进五级布局,统一规整,墙连瓦望,蔚为壮观;宗祠内局部木雕,既有朴素的原木纹理,又有精美的雕刻图案,相得益彰,格外典雅。
  此外,周氏宗祠的建设也颇具古代建筑风水学特色。周山山环水绕,锦峰簇拥,乃风水宝地,从高处看,周山村落四围山峦连绵重叠,整体形似开放的莲花,而周氏宗祠就坐落在“莲花心”上。村落总体规划以周氏宗祠这一“莲花心”为核心,结合周围自然环境,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定好村落的风水乾坤:“金、木、水、火、土”,渐渐形成了2600米长的环村“书堂古巷”。这样的选址,体现出周氏祖先非同一般的营造思想。
  从现代科学理论来看,风水学是水文地质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建筑学、宇宙星体学、地球磁场方位学、气象学和人体信息学合一的综合性科学,不能简单地把风水学等同于封建迷信。周氏宗祠所折射出的古代建筑思想值得今人考究。
  以上这些数量众多的周氏宗祠文物,是周族人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绽放在闽浙边界宗祠文化花园里的艺术奇葩,增添了古祠文化内涵。
  三、社戏古风犹存
  周山古戏台与周氏宗祠同时始建于明万历癸酉年(1573年),至今已有430多年历史。一直以来,周山的戏台演出比较经常,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锣鼓响,脚底痒”,说的是,每当周山的演出锣鼓响起,总会吸引着十里八乡的人们来这里观看,热闹非凡。如今的古戏台古韵卓绝,旧貌依然,是重要的保护文物。“明清古戏台”在距离周氏宗祠2000多米的斜对面,坐北朝南,整个建筑群占地1500多平方米,主要由主戏台、东西两侧观戏楼台(现又俗称雅座、包厢)、主戏台正对面的土地宫所组成,中间围成一个天井,光线通透,空间宽敞。主要建筑文化有:1、主戏台主戏台为单檐歇山顶建筑,图案精致,雕工精细,刀法流畅,风格独特。戏台内的正上方是放射状的藻井(即古戏台内顶部的圆形穹顶,也俗称“鸡笼顶”),木质构件精致纤巧。这种“鸡笼顶”不仅有建筑装饰上的承重和美化的作用,而且在声学上,对戏台演唱具有拢音效果,产生共鸣,增加音量。戏台内左边是“出将”的上场门,右边是“入相”的下场门,两门上方分别写着“清歌”、“妙舞”等字,左右门正中上置一块明代匾额,上有“裕社咸宁”四字,这些字寓意巧妙,运笔流畅洒脱,是很有审美价值的书法作品。
  2、土地宫土地宫长50米,宽18米。按民间说法,戏曲演出可以酬谢神灵,祈求神灵保佑。所以,土地宫与主戏台正面相对。土地宫的正前方有6级石台阶,分新旧两层三级石台阶。土地宫的建筑历史有相关的文字证明。在土地宫的两根木梁上,有这样的记载:一是“原建:乡饮宾周显承捐银二百两”;二是“重建:乡饮宾周孟坤捐银五百两”。这样的记载富有趣味,有研究价值。
  多数乡村古戏台建于宗祠之内,而周山古戏台则独立建在宗祠之外,且规模大,可同时容纳近千人看戏,足见周山旧时的兴旺发达。
  由古戏台演绎的民间习俗文化有:1、“福戏”习俗 “保平安、盼热闹”是周山乡亲最朴实的需求,所以,在春播前、秋收后等重要的时节,村人往往会请来戏班在古戏台进行公演,祈求福佑。本村和邻村的乡亲纷纷赶来,“看福戏、许福愿、赏福灯、吃福食”,场面非常热闹。“吃福食”就是大摆酒宴,开销由众人均摊。“福戏”也俗称“做福”,代代承袭。
  2、练武之风在闽浙边界的历史上,既有过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也有过兵戎相见、刀光剑影,从而催生了该区域的尚武传统。旧时的温州武术盛行,平阳广设“拳坛”,有“温州的拳窝”之称,受之影响,邻近的周山也渐渐成为了文武郁集之邦,至今,尚存于周氏宗祠附近的一“练功石”,就是明证。据载,周山先贤周亨坦,曾科取福鼎县学第三名,官至“卫守府”(武官),文武兼资,智勇双备。此外,周山还有流星公善耍“流星锤”(一种带有金属锤头的软兵器)的历史传说。如今,周山的“练武之风”犹存。许多老人时常向年轻的后生传授“二步半”等拳术套路,可谓“老少同乐”。目前,周氏后代中的“武术文化”代表者是周义旦,以及2位在外省发展的武校总教练。
  3、民间曲艺周山位处闽浙交界,汉畲相融,民间文化交流频繁,出现了独特的民间艺术,涌现出一些民间艺人。
  布袋戏。布袋戏即掌中木偶戏,剧目丰富,有武打戏、宫廷戏、审案戏等,说唱语言是闽浙边界腔调的闽南语,多在农闲时到各个自然村流动演出。其代表艺人是周招程,因演出用口语化的“地方话”,风趣幽默,闻名乡里。
  澎澎鼓。也是一种说唱曲艺。周山澎澎鼓由温州地区传入,村中上了岁数的老人大多会“露两手”。该曲艺形式源于清末流行在闽浙边区的民间曲艺“莲花落”,用闽南语演唱。演出道具有一截长80厘米、端口蒙着薄油膜的空心毛竹筒(即“鼓”);一对长10厘米的竹片(即“拍”)。表演时拍“鼓”会发出“澎、澎”之声,故名“澎澎鼓”。
  马灯舞。福鼎马灯舞也称“打马灯”,表演时有舞有跑有唱,场面热闹壮观,相传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历史上,周山先人曾和前岐、焦宕一带的乡亲一起组建过马灯表演队,活跃于各个乡镇。如今,周山还有2位能制作马灯、表演马灯舞的老艺人,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四、鼎平革命摇篮
  周山是远近闻名的闽浙边界红土地。
  为进一步开展闽浙边革命斗争,闽东特委于1935年6月在周山成立中共鼎平县委(辖今福鼎、平阳、苍南一带),本村周建生担任委员。同年,上东区苏维埃政府也在周山成立,组织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1936年初,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粟裕、刘英的领导下挺进鼎平地区,革命力量不断壮大。国民党八十师曾在周山建起炮台长期驻扎清剿,周山根据地人民惨遭严重摧残,有87户人家113间民房先后被烧毁,近30位群众被杀害或刑残。在长达16年(1933—1949)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周山涌现出10多位革命烈士、老红军和新四军、3位县委书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周照弗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奋战在朝鲜战场,在1952年的一次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时年仅28岁(后追认为烈士)。“红旗不倒”和“保家卫国”的光荣革命历史,让周山名震八方。
  现存革命遗址有: 中共鼎平县委旧会址和红军挺进师驻扎地:周氏宗祠。周氏宗祠占地面积3300多平方米,活动空间大,是重要的革命场所。
  上东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周山后门山,距周氏宗祠1000米。1935年初,“上东区苏维埃政府”在后门山周钦明家成立,公开挂牌,领导革命斗争。该处民宅后被国民党反动派烧毁,今这一多开间的遗址尚存。
  红军练兵场旧址:柯头坪,距周氏宗祠3000米。此处是一块山中平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是比较隐蔽的革命据点,原有4间民宅,已被国民党反动派烧毁。现遗址周围是茶园。
  红军洞旧址:位于西坑上首半山腰,周围有草木遮掩,内可藏八九人。在反“围剿”的艰苦日子里,不少红军战士藏匿于此,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送水、送饭、送情报。
  周山革命陈列馆是周山革命老区的标志性建筑,面阔3间,高3层,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于2005年建成开馆。内有图片、文字以及实物等资料。此外,还有龙跃、郑丹甫等人办公旧址(西坑)、红军泉、红军岭(千年古道)、红军殉难处(丰门台千年古树下)、国民党八十师炮台旧址、周建生烈士故居等革命遗迹,保存均比较完好。
  “中共鼎平县委”旧址纪念碑亭,纪念碑亭距离周山革命陈列馆1200米,1995年由浙江苍南、福建福鼎两县市人民政府,在纪念“中共鼎平县委”在周山成立60周年时共同出资建成,对闽浙边界老区人民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纪念亭的中间是“中共鼎平县委”纪念碑,碑上的“中共鼎平县委员会旧址”几个大字是由叶飞同志亲笔题写。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

相关人物

冯文喜
责任者
周问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