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坪与西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188
颗粒名称: 西坪与西溪
分类号: K928.5
页数: 5
页码: 107-111
摘要: 西坪村位于柘荣县宅中乡西南部,海拔220米,距乡所在地13公里。全村共有土地面积11988亩,人口950多人。西坪溪涧交错,曲水环门,景致优美。西溪是西坪的母亲河,也是西坪治下的一个自然村。西坪境内有林地10304多亩,防护林5047亩,毛竹林147亩,经济林676亩。森林覆盖面积率占70%,绿化程度达到92%。林木主产杉木、马尾松、阔叶林、毛竹等。
关键词: 宁德市 历史文化 西坪村

内容

一、西坪与西溪的地名交融
  西坪村位于柘荣县宅中乡西南部,海拔220米,距乡所在地13公里。全村共有土地面积11988亩,人口950多人。西坪溪涧交错,曲水环门,景致优美。西溪是西坪的母亲河,也是西坪治下的一个自然村。西坪境内有林地10304多亩,防护林5047亩,毛竹林147亩,经济林676亩。森林覆盖面积率占70%,绿化程度达到92%。林木主产杉木、马尾松、阔叶林、毛竹等。南风宫周围系省级生态林。村内历史传统建筑主要有古民居、古街道、水力油坊、古寺庙等,这些建筑最早始于明洪武年间。宅中乡地处三县(柘荣、福安、霞浦)五乡镇(东源、富溪、黄柏、柏洋、溪柄)交界处,距县城34公里,是柘荣县最边远的老区乡镇。有77个自然村,其中有5个老区基点村和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辖区面积36平方公里,共1523户,6453人。有水田3400亩,农旱地2000亩,有林地2.6万亩,茶叶2000亩。
  宅中原名宅里,明清时期属柘洋下里二十九都,清宣统年间属霞浦县上西区柘洋区,民国23年(1934年)为霞鼎泰县苏维埃政府时期,设立西溪等三个乡和西坪等10个村红色政权。1952年-1956年,宅中设立若干个区属乡(柘洋特种区),西溪为其中之一;公社化初期,西溪改为富溪公社一个大队,后又为柘洋特种区属的一个小公社。1965年,宅中设立公社;1984年,恢复宅中乡,西坪为其中一个村委会,西溪则为西坪的一个自然村。
  二、西坪与西溪的经济协
  同早在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西坪就迎来了第一支山地居民缪氏家族。缪氏最早定居茶园弯,明永乐十九年(1422年),来到西坪耕读传家的姓氏又增加了7个,分别为陈、吴、游、叶、袁、杨、邱。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家又开始铺建官道,在西溪建立水力油坊。明正统年间,西坪成为福宁府官道驿站,北承柘洋、南接福安,客栈林立,往来客商络绎不绝,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人民收入明显增加,迁去西坪定居的姓氏也越来越多,史上有记载的姓氏已经达到17个,是当时柘洋全境姓氏最多的一个村庄,号称“百姓村”。当时西坪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油茶,福宁府产油量最大的水力油坊就建在西坪西溪。据说,当年西溪的水力油坊厂房占地面积100平方米,油坊水渠全长250米,由于水资源丰富,落差适中,可24小时生产。榨油机有6个石轮,每个石轮直径为1.5米,边厚10公分,中间厚度为20公分。年产油量可达50吨。
  西溪平日温顺柔美,但是遇到暴雨天气,就水流湍急,容易山洪爆发,因而村民出入城乡,就得看云识天气。史载,明洪武二十一年(1389年),西坪受暴雨袭击,山洪爆发,西溪溪水猛涨,农作物、民房等全部冲垮,缪氏族家族被迫迁居。西坪原本有一条全县最长历史最老的碇步,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山洪冲毁,现在则为过桥路面所替代。后来省城里的领导帮助西坪建造一条过水路面。如今这村口还竖立着一块原省委常委、秘书长黄文麟题写的“康裕桥”碑记。
  “康裕桥”通车后,首先获益的种植大户是被誉为“果痴”的魏住吉。1998年,西坪东西兜自然村的魏住吉凭借多年打工攒下的2万多元,在山上足足种了10亩多的芦柑。“要致富,先修路”,富裕起来的魏住吉感念省里为村里修建的“康裕桥”,决心为家乡办点实事。东溪兜自然村自古以来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西坪主村,落后的交通严重制约了东溪兜的发展。魏住吉踌躇满志带着大家投工投劳,开出了一条2.6公里的简易公路。有了这条路,乡亲们跟着魏住吉学种水果,掀起了发展生产的高潮。如今,西坪不仅村村通路,西溪的水资源还被乡亲利用起来开发水电,不仅满足当地乡村需要,还输送到县电网为城区群众做贡献。
  三、西坪与西溪的人文荟萃
  宅中乡历来重视教育,2000年4月16日设立了“宅中同乡联谊会”,2003年更名为“宅中乡贤助学基金联谊会”,2009年8月改为“宅中乡助学基金会”。“基金会”成立近十年来,累计参会300多人(西坪村乡贤近20人),多渠道筹资20余万元,共资助贫困学生120多人、11余万元,受资助的大学生已经有46人走向社会参加国家建设。其中西坪村受资助的有25名大学生。
  西坪“文昌运”好,出的大学生多,当地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这里的西溪之上有一座明朝旧寺“南风宫”。南风宫始建于明正德十年(1516年),重建于民国三十二年(1944年),座落在“金龙山”半山腰,建筑占地面积80平方米,石木结构,乡民以为它对科考有帮助。求学祈愿的有心人,远远近近的总会在他们认为合适的黄道吉日慕名前来。近来每年高考前夕,总有十里八乡的香客不辞辛劳,风尘仆仆蜂拥而至,蔚为壮观。南风山还被“还愿”的香客尊称为“金龙山”。
  西溪的魅力,远不止于此,游朴也是出自此“深山佳处”的历史名人。若不是亲眼所见游朴题写的“深山佳处”匾额收藏在县博物馆,还真不敢将西溪与游朴联系起来。“神童”游朴小时候在这里念过私塾,也经常在西溪一隅的“普觉寺”里进进出出,后来游朴官至湖广布政司右参政,衣锦还乡的时候,他还来到西溪晾晒心情。游朴少年游历的普觉寺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建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目前建筑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座东朝西,土木结构。
  四、西坪与西溪的旅游双赢 “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森。暖催梅竹早,水落草痕深。”西坪的山不仅有圆滑朗润之美,还有峭立青翠之雄奇。过去,前往西溪的村道曲折泥泞,且多盘桓在山脊山梁之上。而现在的盘山公路俯瞰西溪烟霞,跟着西溪烟云九曲缭绕,游人有一种“人在云中鱼在水”的惬意萦怀。居高临下弥望微雨初歇的西坪山峦缥缈着青丝云带,薄暝微雾里的竹箐这儿一簇,那儿一片,点缀在朦朦胧胧的青山黛痕里,像是云外仙姑勾勒的“梅花烙”。
  西坪的旅游看点多,最精彩之处就是西溪自然村的“鸳鸯林”。枫叶似火,荻花如烟,碇步入诗,泉石亲昵。“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鸳鸯林”其实原始,脚底堆积的树叶盈尺,踩踏上去极为松软,只是缺少人气,周遭依然能闻到朽木枯枝散发出来的腐湿味道。好在林间觅食的鸡雏唧唧喳喳与偶尔飞掠的林鸟啁啾会让有心人体会鸳鸯林的诗情韵味,感受她的闲情逸致。鸳鸯林边,深情的西溪水聚集了一泓“鸳鸯潭”,潭边有“鸳鸯草”。这鸳鸯草,古书《益部方物略记》曾有介绍:“鸳鸯草春叶晚生,其稚花在叶中两两相向,如飞鸟对翔。” 山门下的西溪,那水光潋滟的无疑是七色的“海子”。蓝的水,绿的潭,紫色的溪石,菊色的碇步,还有那青鸟萦绕的红枫树……都让人无法忘怀。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

相关人物

周贻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