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里的风物、文物和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184
颗粒名称: 湾里的风物、文物和人物
分类号: K928.5
页数: 8
页码: 99-106
摘要: 楮坪乡湾里村位于闽浙两省三县五乡交汇处,面积4896亩,人口400多人,是柘荣县畲族人口最多的畲族聚居村落和宁德市为数不多的畲族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历史上,人们对畲族来源说法不一。有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武陵蛮说、“南蛮”后裔说和古越人后裔说。公元7世纪,就已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南宋末年,14世纪起,部分迁到闽东、浙南等山区。明、清时期大量出现在闽东、浙南等地山区。清乾隆年间,畲人吴庭桂的长子吴盛宽在一次狩猎中,无意发现了这块后来名谓“湾里”的地方。湾里田地肥沃,林森树茂,静静蛰伏于深山之中,这对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来说,无疑是一处休养生息的好居所。
关键词: 宁德市 历史文化 湾里村

内容

楮坪乡湾里村位于闽浙两省三县五乡交汇处,面积4896亩,人口400多人,是柘荣县畲族人口最多的畲族聚居村落和宁德市为数不多的畲族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历史上,人们对畲族来源说法不一。有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武陵蛮说、“南蛮”后裔说和古越人后裔说。公元7世纪,就已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南宋末年,14世纪起,部分迁到闽东、浙南等山区。明、清时期大量出现在闽东、浙南等地山区。清乾隆年间,畲人吴庭桂的长子吴盛宽在一次狩猎中,无意发现了这块后来名谓“湾里”的地方。湾里田地肥沃,林森树茂,静静蛰伏于深山之中,这对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来说,无疑是一处休养生息的好居所。于是,这位延陵郡吴氏“山哈”的九世传人,当即率领族人垒土筑墙、伐木结寨,从此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隐逸生活。吴庭桂后来先后迎娶了钟氏、石氏为妻妾,繁衍子孙数百余众。湾里原名“三池”,因村内山湾有三个泉水池而得名;又因“池”和“里”畲语同音,后改为“湾里”。湾里《吴氏宗谱》载:湾里肇基祖于公元1522年迁入福安九都桐湾,再由福安桐湾迁往福安社口镇承天后坑卜居二百余载,尔后元凤在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迁移柘洋湾里开基立业。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成立“湾里乡苏维埃政府”;民国二十四至三十八年,设“湾里堡”;1958年10月以后,随公社化社队撤并时成立“湾里大队”;1984年恢复乡镇建制时改为“湾里村委会”,属楮坪乡管辖。
  两百五十多年来,湾里人世世代代,凭着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积攒资金买来山场,上至山脊峰顶分水,下至门口田园。在这块土地上,湾里人辛勤劳动,开山劈坡,建造田园,种粮植树,积淀了独特的畲族文化底蕴,畲族歌谣、舞蹈得到较好传承和保护。
  一、风物
  1.蝴蝶舞。湾里村至今保留着一种较为原始的畲族婚庆礼仪舞蹈——蝴蝶舞。该村“蝴蝶舞”始于宋代,因舞步从开始到结束形成一只“蝴蝶”造型,故名。湾里蝴蝶舞是一种动作简单、规整、全部由男性跳的群舞,是畲族婚礼中一种必不可少的仪式。舞蹈形式虽无史料详细记载,但在畲民中却代代相传。
  湾里畲家传统婚礼有“上半夜拜食、下半夜唱食”佳期酒宴之谓,就是畲族青年举行婚礼,要由男、女双方家长协商择定吉日佳期,是日,男方抬“红轿”带着乐队一路吹吹打打赶到女方家中迎娶新娘。新娘迎到男方家中,要先在厅堂举行“拜堂”,仪式后,接着大摆酒席宴请亲戚、朋友,一直喜闹至半夜,多数宾客才散去休息。下半夜,接着举行“闹洞房”仪式,主人在厅堂正中摆上一桌酒席,名曰“食佳仪”,由事先邀请选定的“佳仪头”(即礼生、伴郎头)、“家仪脚”(伴郎)和“状元爷”(新郎)等10人组成一桌,开宴前,先要迎新郎、新娘、伴郎、伴娘入座大厅两侧,互相介绍认识后,由一男青年端茶配以舞蹈动作敬茶。“敬茶舞”之后,新娘、伴娘等列旁观看,由伴郎表演的“蝴蝶舞”登场,又一次进入婚礼喜庆高潮。
  “蝴蝶舞”由参与闹洞房的伴郎组成,2人、4人或8人一起成双结对,舞步从开始到终止形成蝴蝶状,舞步及动作大致是:舞者成双并肩而立,双手自然下垂,根据站立方向,分别由左脚或右脚先起舞,舞步交叉进行,每迈开两步,舞者要来一个照面并拱手作揖(基本动作是两手五指交叉抱拳,两脚交叉弯曲半蹲步行进,当两手抱拳举至右肩平时,左脚向前跨蹲一步;当两手抱拳举至左肩平时,右脚向前跨蹲一步),如此反复进行。队形是两人并行,先从想象中的蝴蝶眼睛部位起舞,接着沿蝶身、蝶翅等部位舞成双只蝴蝶造型。蝴蝶舞是当地畲族群众代代相传的一种风俗,是畲族青年结婚必行之礼仪,比喻新婚夫妇相亲相爱,白头偕老,就象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身为蝶,比翼双飞,永不分离。据湾里文化站站长吴兴松介绍,畲族始祖大部分都住在偏僻山区,植树时,常常杉松套种毛竹。盖房时用杉木做椽、毛竹做钉,杉木做家俱,就用竹做竹钉;杉木做水楻、水桶,就用毛竹做箍。哪里有杉树,哪里就有毛竹。杉木和毛竹为什么会得这么“相好”呢?举行婚礼时为什么要表演“蝴蝶舞”呢?这和杉松木套种毛竹有关系。传说,梁山伯和祝英台那座墓,左边长出一棵杉树,右边长出一株毛竹。同时墓孔里飞出一对蝴蝶,在空中愉快地飞舞。梁山伯的“伯”字和祝英台的“祝”字以及“竹”字畲族话音是相同的。畲族人喜欢杉木套种毛竹,也喜欢“梁祝”婚姻的真诚、永不分离的情感。由此,湾里畲人仿照了“梁祝化蝶”的故事创编了“蝴蝶舞”。因为大多为四对男女一起翩翩起舞,又称“八卦蝴蝶舞”。目前,“八卦蝴蝶舞”已被宁德市畲族文化抢救办拍摄成电视片;这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细资料已经收入《中华舞蹈大全》(福建卷)。除了“蝴蝶舞”外,该村流传至今的传统婚礼舞蹈还有:“迎八仙”、“敬茶舞”、“安位入席舞”、“取凤凰蛋”等。
  2.畲歌。
  湾里畲民用本民族的语言编出了成千上万首民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泼,压韵悦耳,铿锵和鸣。唱山歌是畲族人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主要活动形式,他们不但在各种节日和喜庆的场合唱歌,即使在日常生活和山间劳动时也以歌当话,互相对答。畲家山歌的歌词都有严格的韵脚:第一、二、四句一定要同韵,他们称不押韵为“不平”,歌编得不平就唱不来。用汉语编的山歌,用畲语就不一定能唱,汉歌一定要翻译成畲语后才能唱。畲家歌手在即兴对唱时,往往能够做到韵脚工整,平仄相对,运用相粘、对仗等形式,并且言之有物,寓意深刻。
  湾里畲族民歌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有情歌、劝世歌、赞歌、开锁歌、小说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畲族人民的历史以及农耕和爱情生活。歌词以畲语方言构成,往往语带双关,以物寓意,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表达鲜明生动、富有韵律、过节换韵、浅显易记、句式灵活。唱山歌是湾里畲族村民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以唱山歌来活跃山村的文化生活。在“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歌谣卷》中选编了一大批采录于湾里村的畲族歌谣。村民吴祥庆、吴立兴迄今依然在积极创作、编撰畲歌。他们与时俱进,写出许多赋予时代新内容,反映新农村建设的杂歌、劝世歌和赞歌;在县文化部门的指导下,湾里村正在继续收集畲族歌谣旧抄本,做好挖掘、保护和传承畲族文化工作。
  3.民间传说。
  湾里村外瓦楼岗100米处有个上千平方米的广场和一座大岩石,石墩顶端平面500多平方米,站在石墩上往东可看到连绵不断山峦的松柏竹林和田野,往前望层层梯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河流山川,风景迷人,周边远客、青年都喜欢到湾里观光做客唱山歌,尤其要看湾里大岩石。这大岩石上酷似一只大石龟,龟背犹如被刀砍裂,龟腹下流淌着一窟泉水,这里有个神奇的传说。据《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柘荣分卷》记载,很久以前,这大石龟是头龟精,在瓦楼岗修炼千年,能呼风唤雨,三更半夜还会窜入畲族人家掏羊猪吃,后来还吃人。山神和土地见了,急忙报上了天廷。玉皇大帝派天将来收拾它,龟精知道了,便从瓦楼岗山洞爬到对面山的大岩石上,呼风吐雾要跟天将拼个高低。天将抽出除妖宝剑,“轰”一声将龟精砍死在大石头上。天将回到天庭复命,玉皇大帝又派了一名天神守在东南山上,后人称为“石人山”;又派两头狮子守在北向山,保护百姓永远平安吉祥,后人称作“狮子山”,又赐一面照妖镜,挂在西山上,不容妖魔在这里作怪,后人称做“月镜山”。从此,妖祸平息,百姓安居乐业。
  湾里的民间故事很多,绝大多数已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收入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柘荣分卷》中。
  二、文物
  湾里的民居古朴庄雅,依山而筑,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兼容了了望与防范的堡垒特征。虽然经过百年的风霜洗礼与战火淬炼,一些土堡战墙已经成为颓垣断壁,但仍保持着横眉屹立的赫赫威势。村庄周围是茂密的风景林,村外有肥田沃土,出产稻谷、茶叶、辣椒等农产品。茂密的森林和富有节奏韵律的山丘田园,形成一幅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画卷。《吴氏宗谱》载,肇基祖吴元凤迁入50年,繁衍子孙,吴登丐一代就有25个堂兄弟。在清乾隆间一年就建造6座房子。八扇八廊屋,四层楼,三面走廊互通,大厅柱子挂着围屏对联,当时人丁兴旺、人才辈出,现有民居大都保持清代民间住宅建筑风格。湾里1号畲家老宅系吴毓琏于清道光年间所建,因房屋地势最高,俗称“顶头厝”。据查阅该村辛酉年重修《吴氏宗谱》(五房小谱)载,“盛闲,字毓琏,行信四、生嘉庆壬申年(1812年)十二月十八日戌时”。据此推算,老宅应建于清道光间(1821—1850),迄今150多年。原建筑为木构穿斗式重檐悬山顶,因地势高,每遇强台风均遭破坏,于1959年进行重修时改矮为单檐建筑。现存建筑坐东朝西,木构单檐穿斗式悬山顶,台基两级,前后天井,通进深19.13米,通面阔18.85米,占地面积360.6平方米。其中下台基进深3.70米,中间门楼,木构单檐悬山顶,大门宽1.45米。正门通到大厅石阶5级,石阶两边天井,左右两侧灰楼,正面夯土围墙;上台基高0.50米,建主楼,面阔5间,明间宽4.25米,次间、梢间宽各3米,两旁梯弄宽各1.30米;进深5间,一进间1.10米,二进间和三进间各1.80米,四进间1.10米,五进间2.65米;前廊1.10米,后廊1.50米;后天井进深2.60米,宽4米,两旁建厨房;后门毛石砌造山墙,素面青石鼓形柱础。
  老宅大厅中堂壁和左右壁上顶梁与下枋之间装饰有雕花雀替。大厅里的六个门窗花格图案精美,质朴拙厚,别具一格,颇有一种“芸窗梅丽影,雅室读书香;斜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的闲情意味。最令人欣喜的是文物干部发现了已历150多年的三对木雕庭柱联板。为防盗损,数十年前,这三副古联板已被吴盛闲曾孙吴明银(现年67岁)从栋梁立柱上取下收藏。尽管这三幅半圆围柱、黑漆金字的古联柱经过百年风雨已然斑驳,但仍焕发文华书香。“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世争让三分天朗地阔”等两副长1.67米,宽约0.23米左右的联柱,明显表达了畲家祖先居安思危、知足常乐、细水常流的农耕思想以及安分守己、宽以待人、伦理清正的处事哲学。其中一幅1.6米×0.25米的短联:“庭馀花色邀文藻,座有蓝言惬素心”。这副对联通过横陈纵立、拆文解字分别可以调味出诸如“兰花素色,庭座有余(馀)”、“兰庭有色,素藻文心”之类意喻深刻、风物传情的妙言佳句,似乎饱藏着古代畲家智者对对子嗣敬尊古训、修养身心的殷切期许。
  湾里村24号古民居建于清光绪间(1875—1908),坐东朝西,建在山坡地上,木构穿斗式重檐悬山顶,台基两级,四周夯土围墙。前后天井,通面阔18.85米,通进深19.58米。其中下台基高约7米,进深3.70米,外墙厚0.45米,中间天井,宽5.15米,两侧建厢房各宽6.85米,土木构穿斗式单檐硬山顶,各6柱两间,左边连通朝南大门;上台基高0.50米,建主楼,面阔5间,明间宽4.50米,次间宽各3米,梢间宽各3.07米,两旁梯弄宽各3.70米;进深6间,一进间1.77米,二进间1.08米,三进间1.40米,四进间1.35米,五进间1.07米,六进间2.45米;前廊1.25米,后廊1.77米;后天井进深4.27米,面阔4.85米,两旁厨房面阔各7米。后门毛石砌造山墙。左侧附建仓楼(防火库),土木构单檐硬山顶,四面土墙,深约6米,宽约5米。整个建筑用材大,挑梁间饰花瓣形木斗,门窗木雕花格图案精美。透过这些可以看出惜日房屋主人的富足。整个建筑保存较好。据现居住在该屋中的房主吴石旺介绍,原来大厅悬挂有木雕牌匾、联板等,文革期间遭破坏。现仅存摆放在中堂前的一张木雕供桌。此外,湾里村还有“活的文物”:“下门口”右侧胸围二丈的二棵樟树和村头的三棵柯树,这五棵树龄都是二百年以上。大树底下冬暖夏凉,村道从中穿过,大道两旁都放着许多光滑石块,以供人们上山砍柴、下田劳动歇凉。
  三、人物
  湾里史上人才不少,第三代吴庭馀、庭柱、第四代吴盛松均恩荣八品冠带。湾里历代畲族歌谣人才辈出,畲族歌会活动丰富多彩。早在清代,该村吴庭柱就能编写畲族山歌、情歌、赞歌等无数,他创作的小说《陈美人》达500多首,在畲民中广为流传。吴开虽未读书,但能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心中有唱不完的畲歌,是个难不倒的歌王。吴阿宝饱读经书、聪明过人,他编写有《三娇美人图》、《月台梦》等1000多首,歌谣内容丰富、通俗好唱,周边村庄的畲民都喜欢唱他编的歌。他不仅善于编歌,而且多才多艺,会算命、择日子等五行学说,还会医术。因为他医术高超,周边的福鼎、福安、霞浦等地,登门求医者络绎不绝,人们都称他为“阿宝仙”。目前该村仍保存有一大批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歌谣手抄本。
  1973年,湾里设立初中班,临近福安县前洋、沙坑等村都有学生前来就读,人数达600多人。1975年,因湾里村扫盲工作成绩突出,宁德地区的扫盲验收交流会在湾里召开。同年,湾里村设立畲族文化站,第一任站长吴红妹。吴红妹积极参与《闽东三套集成》畲族故事卷、谚语卷、歌谣卷收集工作,共录入300多首。1977年,在村文化站筹办下,湾里成立“民间娱乐部”,自编自导畲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节目,演员达80多人。娱乐部经常到湾里周边村落和临近县市邀请巡回演出,影响很大。每年“三月三”组织青年男女到毗邻地区举行畲歌对唱。文化站还积极挖掘与畲族有关的生产生活文物,有多件文物被县文化馆和市畲族博物馆收藏。站长吴红妹因成就突出,在七十年代被推荐为共青团畲族代表,参加中央团代会,受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接见。现年93岁的吴祥庆老人是这个村最老的“蝴蝶”舞者。他30岁开始当村里的主婚人,在婚礼上跳蝴蝶舞,54岁开始学拼音、识汉字,74岁收集整理出1万多字的畲族传统歌本。
  湾里“80后自由诗人”秋槿,现年29岁,原名吴若飞,柘荣一中初中毕业。2005年开始,他一边打工一边创作,写出了一百多万字的散文、小说、诗歌。一些作品被《延安文学》等杂志转载。他的祖父吴明春1931年生,念过两年私塾,当年也是闽东一带畲山中远近闻名的畲家歌手,最擅长的是即兴编唱山歌,年仅十八岁时,就唱遍九乡十八寨,足迹遍布闽浙许多畲族村落。受到许多畲家少女的青睐和仰慕,他当年几乎每到一处畲家村寨,都要与人对唱山歌,他即兴唱对的山歌有很浓郁的畲族特色,运用畲族语言艺术确切生动,富有很强的民族感情。所以常常会被一群畲家的青年男女簇拥着,唱对山歌,通宵不眠。
  湾里畲族故事员吴兴松,1968年出生,初中毕业后曾经当过理发师,做小生意,社会活动面广,现为乡文化站站长。他从小爱听故事,爱讲故事,记忆力很好,复述能力强。故事经他讲述,特别生动。他讲的故事主要是人物传说和生活故事,他常在畲族青少年中讲述民间故事,讲述时常加手势,人物刻划较好,会即兴编唱畲歌,经常注意采录畲家言语。他的业绩被收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柘荣分卷》中,同时被收入的还有他讲述的60多篇民间故事、畲族谚语和他采录的《臭头皇帝朱元璋》、《白蛇法海前世孽》等13篇民间故事。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

相关人物

周贻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