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保意识世代相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180
颗粒名称: 一、环保意识世代相传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
页码: 91-92
摘要: 上黄柏村,地处近海内陆山区,受台风、暴雨灾害影响大。该村游氏开基祖游时、游晔兄弟有很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所在村头及其周边的原始森林一律不砍伐、不开垦,形成一道绿色防护屏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风灾、水灾之害,使游氏在此得以安稳繁衍生息,当地人称之为“风水柴”。上黄柏作为柘荣上万游氏的发祥地,自明朝中叶开始,当地游氏子孙为寻求发展,不断往外迁徙,到了清初,外迁人数已达到一定规模。为了防止外迁族亲回到故里主张瓜分祖山产业,造成生态公益林(风水柴)的乱砍滥伐,破坏祖籍地生态环境。清康熙五十年(1710年)居住在柏峰(上黄柏村)族长游光仪与南阳(下黄柏村)族长游天御等为遵守祖训,又重立保护“风水柴”合约。
关键词: 宁德市 历史文化 黄柏村

内容

上黄柏村,地处近海内陆山区,受台风、暴雨灾害影响大。该村游氏开基祖游时、游晔兄弟有很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所在村头及其周边的原始森林一律不砍伐、不开垦,形成一道绿色防护屏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风灾、水灾之害,使游氏在此得以安稳繁衍生息,当地人称之为“风水柴”。
  为了使“风水柴”得以永续保护,造福子孙。开基祖留下遗训:“后门主山各照所居之处留禄,毋樵采焉、毋牛羊焉”。这种环保意识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到明朝万历间,游时的第十九代孙游朴在外地当官时发现一种对保护生态环境很好的落叶灌木,还特地将该灌木的种籽引到家乡种植,在其故里蝴蝶山周围和游氏聚居地的山头上进行试种。这种小树木适应高海拔山坡地生长,其根径十分发达,树根会在地表上蔓延形成千姿百态的疙瘩,对保护水土流失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在蝴蝶山周围密集生长。因为这种树木是游朴从外地引回故里种植的,所以当地人称之为“游朴柴”或“里楮”。
  春天,嫩绿的“游朴柴”之叶,可以采作“基肥”。改革开放前,在蝴蝶山周边的上黄柏、沙坑里、下黄柏、蒲洋、下坪、软岭和长冠等大队都组织各生产队的劳动力上蝴蝶山采摘该树叶,用竹篮装载挑回队里,堆积发酵,当作“插地瓜”的“基肥”。
  夏天,“游朴柴”将蝴蝶山四周装点成绿色的世界,蓄积着雨水,滋润一方热土。往年的落叶经雨水浸润腐烂后生长出灵芝、红菇和众多可吃的野菇等珍贵菌类,是名符其实的山珍。在改革开放前,每到野菇生长的季节,蝴蝶山中遍野都是采菇人。人们把生长在“游朴柴”树丛中的各种野菇采摘回家晒成菇干保存起来,待过年过节食用或用于招待宾客。改革开放后,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上山采野菇的人也逐年减少了。
  秋天,“游朴柴”之叶由绿渐变成黄色、红色,将山野装点得色彩斑斓,同时,树梢上还结着锥粟形状的树籽,采来可以制成珠串等工艺品。
  冬天,“游朴柴”落叶了,当地百姓就上山砍伐回家当柴烧。
  来年春天,“游朴柴”茎苔上又快速长出枝杆,依然绿满山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柘荣县境内只有游氏祖山长有此树,而其它山头却难得一见。
  “游朴柴”虽然长不成大树,但它在绿化山头,保持水土等综合生态效益中却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今社会提倡环保,其开发利用的前景相当广阔。
  上黄柏作为柘荣上万游氏的发祥地,自明朝中叶开始,当地游氏子孙为寻求发展,不断往外迁徙,到了清初,外迁人数已达到一定规模。为了防止外迁族亲回到故里主张瓜分祖山产业,造成生态公益林(风水柴)的乱砍滥伐,破坏祖籍地生态环境。清康熙五十年(1710年)居住在柏峰(上黄柏村)族长游光仪与南阳(下黄柏村)族长游天御等为遵守祖训,又重立保护“风水柴”合约:“上、下祖山,各相培植,以卫风水,庶几保主山之菁华,可卜人丁之番衍,人文之蔚起……”。这份合约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当地生态公益林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当地游氏民众中养成了注重保护生态公益林的良好习惯,至今尚可发现,柘荣境内大凡游氏民众聚居村落的周边山头都保留了大片的生态公益林。这是与上黄柏游氏开基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一脉相传的。这种源远流长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今天柘荣县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之殊荣,亦有着不可分割的文化传承。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