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廊桥气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176
颗粒名称: 二、廊桥气韵
分类号: K928.78
页数: 3
页码: 84-86
摘要: 东源桥,又名水浒桥,座落于东源村水尾,为贯木拱廊桥,气势恢宏,横跨柘霞古官道的水碓溪上,是古代三沙港途经柘荣通往浙江泰顺和丽水地区的跨省区交通干道桥梁,也是闽浙一带建筑风格最为独特的一座木拱廊桥。但村口两侧南溪北涧,当时村中壮丁屡屡夭寿”浪铺篾梗一桥遮“溪对岸的西宅是。整个桥体的主要受力结构由第一系统的三节苗(即入字撑)和第二系统的五节苗交错相叠组成。其结构不仅与宋《清明上河图》中的流水虹桥一致,将虹桥构件间的绑扎改为榫卯,只用垫木和榫头。增强了拱桥的稳定性、实用性和外观上的美感,所有构件如三节苗、五节苗、大小牛头、剪刀撑、立柱等历数百年风雨沧桑。
关键词: 宁德市 东源村 东源桥

内容

东源桥,又名水浒桥,座落于东源村水尾,为贯木拱廊桥,气势恢宏,横跨柘霞古官道的水碓溪上,是古代三沙港途经柘荣通往浙江泰顺和丽水地区的跨省区交通干道桥梁,也是闽浙一带建筑风格最为独特的一座木拱廊桥。据说东源村南北东三面环山,但村口两侧南溪北涧,如同两条轿杠直送而出,其间缺少关栏曲折,从村居需要选择“山环水抱”的吉处角度说,东源只拥“山环”并无“水抱”,俗称“裂锅地”,当时村中壮丁屡屡夭寿,让人心悬。故而以《易》“万物滋生,乃顺承天”的道理,在村口建桥当“骑钉”,弥补“裂锅”的缺陷。就此吴孙十在《柘东溪水》中吟道:“前溪缺陷未为嘉,恨不斜流庶稍差;水自龙潭三漈落,浪铺篾梗一桥遮”。之所以又借典于水浒,有一个说法,就是东源地舆上属“猪地”,溪对岸的西宅是“虎地”,东北的溪门里有煞气,故建水浒桥镇虎制煞。不管哪种说法,建桥除了方便交通,还有保护村中“风水”,确保人丁兴旺的目的。据《柘荣县志》记载,东源桥建于元至元六年(1335年),后经数次重修。又据《延陵郡柘荣吴氏族谱》载,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由吴中立发起建造,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吴思泰为首重修,1944年由吴珊素主持再次整修。
  1、桥身。东源桥南北走向,桥长43.2米,高8.2米,宽6.9米,廊屋18扇17阁。2006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源桥属典型的贯木拱桥形式,整个桥体的主要受力结构由第一系统的三节苗(即入字撑)和第二系统的五节苗交错相叠组成,桥身形如长虹卧波。其结构不仅与宋《清明上河图》中的流水虹桥一致,更有所发展创造,将虹桥构件间的绑扎改为榫卯,不用钉、铆,只用垫木和榫头,并加盖廊屋,增强了拱桥的稳定性、实用性和外观上的美感。东源桥的桥身内部结构清晰、简洁、完整,所有构件如三节苗、五节苗、大小牛头、剪刀撑、立柱等历数百年风雨沧桑,洪峰恶浪冲摧,官道车马乃至载重车辆碾轧,依然坚实如初,保存基本完好,反映出贯木拱这一造桥技术的科学性、实用性与耐久性。
  2、桥柱。东源桥的桥面廊屋为通用的二面坡悬山顶,左右17间,每间梁架由中部的五架梁与两旁的各二间侧廊、挑檐组成,抬梁之下用作通途,内侧廊左右相贯,外侧廊设置条凳。其中内、外侧廊的设计每扇6立柱的结构形式,在目前所知风雨廊屋桥中极少见。东源桥桥身立柱108根,雄伟壮观,民间又称水浒桥。立柱与《水浒传》梁山好汉中的108将各有对应,如桥墩壁与棋盘架底座千钧樑间的四根顶柱是水浒四大天王柱,分别代表王伦、晁盖、宋江、卢俊义四位首领,乌桕柱是天煞星黑旋风李逵,松木柱是天伤星行者武松等。单孔跨度25米,距水面8.5米。
  3、桥塔。桥北立有元代石构方形泗洲文佛塔一座,三层方形,高2.85米,座宽1.15米,塔基须弥座,佛龛石刻浮雕佛像,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与科研价值。桥梁附近有成片国家珍稀树种南方红豆杉,树形高大,掩映桥身,桥下溪水潺潺,终日不绝。廊桥从构造上看,它是遮风档雨,避雷防晒的“风雨桥”;从民俗上看,它是古往今来善男善女共仰的“风水桥”,每逢节祀,四面八方虔诚的百姓就赶来朝拜,一时间,桥内桥外香烟袅袅,好不热闹。东源桥周围四水含归,三溪交合,左马右狮双辅卫,南溪北涧两交襟,环境幽雅,景色迷人。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