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165
颗粒名称: 一、基本概况
分类号: K928.5
页数: 1
页码: 69
摘要: 长洋村,原名长杨村,始祖徐志亮,宋朝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少保。清朝时,长洋属邵南里四十五都。民国时期,长洋属北长乡。新中国成立后,长洋是大队所在地,曾辖前洋坂、塔洋、前山村。现长洋是一个行政村,属吉巷乡所辖。该村地处古田县北部边界,北接屏南县王林村、甘棠村,东临塔洋,西连韦端,南至北墩。全村200多户,800多人。现有水田1420亩,旱地300多亩,山地4300亩。农业是村的主要经济,几百年来,徐氏子孙开田劈山,从事种植业。主要种植水稻、蕃薯、茶叶、水果、松树、杉树、毛竹等。
关键词: 宁德市 概况 长洋村

内容

长洋村,原名长杨村,始祖徐志亮,宋朝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少保。清朝时,长洋属邵南里四十五都。民国时期,长洋属北长乡。新中国成立后,长洋是大队所在地,曾辖前洋坂、塔洋、前山村。现长洋是一个行政村,属吉巷乡所辖。该村地处古田县北部边界,北接屏南县王林村、甘棠村,东临塔洋,西连韦端,南至北墩。全村200多户,800多人。现有水田1420亩,旱地300多亩,山地4300亩。农业是村的主要经济,几百年来,徐氏子孙开田劈山,从事种植业。主要种植水稻、蕃薯、茶叶、水果、松树、杉树、毛竹等。水田遍布在对面岭、岩前、冈头洋、春暮垅、长垅、吴厝隘、溪坪等地。境内有郁郁葱葱的大松林,有茂密青翠的阔叶天然林上院林。毛竹林主要分布在长林、里竹林、春暮垅等。特别是水仙坪、大坪冈上有大面积的苦椎林,苦椎果可生产苦味食品,有待开发。历史上村民擅长制红粬、做粉干、酿黄酒、造米醋和编竹制品等传统手工生产,不仅自给,还销往邻村、邻县。20世纪80年代又新兴白木耳、香菇、茶薪菇等食用菌种植、加工业。村民历来有捐铺石路、造桥、建亭好传统。长洋有通往塔洋、招地、北墩、吉巷和屏南县甘棠的石路。在通往吉巷的路途建造了石拱桥,还建了歇息避雨的上亭、下亭、溪口亭等。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群策群力,终于修通了长洋经上店、大重峰、北墩、曲斗、山坂洋到吉巷和长洋经塔洋到前洋坂的水泥公路,有货、客车往返,促进经济发展,方便村民生活。社会进步的轮子在村子之外的世界急驰,那些已经跟上时代步伐的徐氏后裔大批走出了大山,融入到外面的世界。而这个村子来不及做太多的改变,依然从容地守着一份古朴和天真,让那些好奇的访客探寻她曾经的新潮与荣耀。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