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畲族风情浓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152
颗粒名称: 二、畲族风情浓郁
分类号: K892.457
页数: 2
页码: 57-58
摘要: 富达村至今仍保持畲族文化风俗。人生婚嫁、生育、寿诞、丧葬等都按照畲族传统风俗办理。岁时节令祭灶、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无不按照畲族风俗进行。迎祖祭祖、祈雨抗灾、盘诗对歌,是富达最古老的最具代表性的畲族民俗。
关键词: 宁德市 富达村 民族风情

内容

富达村至今仍保持畲族文化风俗。人生婚嫁、生育、寿诞、丧葬等都按照畲族传统风俗办理。岁时节令祭灶、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无不按照畲族风俗进行。迎祖祭祖、祈雨抗灾、盘诗对歌,是富达最古老的最具代表性的畲族民俗。
   迎祖祭祖 富达蓝姓族人注重崇拜祖宗,每年农历正月初四为祭祖日,庆祝始祖千秋寿诞。这个传统节日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已无从考证,仅在“文革”期间因破“四旧”被停了十多年,于1978年又重新恢复。这是村里一年中最热闹、最隆重的活动。这天,全村人都起得很早,穿戴整齐,一吃过早饭,热心的男女族人不分老幼齐集蓝公府,其中四人肩扛“唐节度使”、“明护侯王”、“肃静”、“回避”牌;众人手擎各种旗、牌,锣鼓喧天,炮声震地,始祖文卿、应潮像由众人抬着,在“八仙”(戏班化妆)和族人及亲友的陪同下,沿着蓝公府—溪尾殿—朱垱一旺垱洋—五景垱—桥头垱—旗杆兜东路—祠堂后门—下路弄一旗杆兜西路—蓝氏祠堂路线,游览村庄与田园,所到之处,各家各户都在门前供桌摆各种果品,点燃香烛,燃放鞭炮,喜庆始祖寿诞,祈求祖宗保佑风调雨顺,合境平安。尔后将始祖供奉于祖祠内,接受族人的朝拜与祭祀,并请来“闽剧团”演戏三至六日,此间亲友及四面八方游客云集富达观光,人山人海。直到正月十五日文卿、应潮神像从祠堂抬回蓝公府内,活动方告结束。 每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全村青壮男女组成祭祖团队,都要到雪峰祭祖。几百人沿途飞舞旌旗,声势浩大,吃住在雪峰寺,开展隆重的祭祖活动,场面热烈庄重。
   祈雨抗灾 富达地方虽好,但为山区平原,每逢大旱之年,灾情较重。当年雪峰真觉禅师得知富达旱年缺水,应允蓝应潮,每逢大旱年到雪峰祈雨,寺院长老必将大力支持,有求必应。从那时起只要富达逢旱,必到雪峰祈雨,每每祈来倾盆大雨,附近村庄和沿途群众因此得益,富达祈雨受到许多群众支持,久负美名。 祈雨先要请道士择定吉日,打锣通知全村男女老幼吃素三日,一切鱼肉之类严禁进村叫卖。要准备二把响铳(俗叫三口灯)配备硝、火药、小铁锤,制就“杉柴尖”数百个;还有香亭一个,旗二把,锣、鼓、小锣、大小钹,木杖二条,糕仔些许。去祈雨的队伍要选择30个体力健壮的人,20人去龙井,10人在家工作,出发前一晚上集中在一起;换上清洁的衣服、裤带,不准带雨具,每人一条手巾,用于包头擦汗。由道士带队,子夜十一、十二点动身,去时不声不响。到雪峰后与寺中的长老结合进行诵经写疏,到第二日凌晨三点动身去龙井“交瓶”。龙井离寺15公里,山路极陡,怪石嵯峨,矮松杂木形奇,籐蔓倒垂,龙潭两崖岩石如削,布满青苔,此地方不能失足。祈雨用的瓶是特制的,瓶口用蜡密封。龙井深七、八丈,用细绳把瓶绑好,瓶与疏同时放入龙井里,长老与道士进行诵经做法;祈雨的人跪在井边呼救,浮在水面的疏与瓶能竖直沉入水中六七丈深。当把瓶提上来时,如果瓶中的水是浑的说明急雨;如瓶中水是清的说明雨可能慢。这时放铳二声,整好队伍马上动身返回(来回都是步行),三人配合二把响铳前行开道,二人扛清道、回避白旗,高大个子二人提旗头杖,沿途如遇有行人头戴斗笠或拿雨伞的示意要脱下,不得戴在头上。道士头包红色螺头布,腰扎围裙,手提铃刀鼓角,经过乡村不管大小,都要吹响号角通过,后面的人轮流挑香亭或打锣鼓,最后二人带着糕仔,因为沿途各村都办有香案烛火,茶水招待,所以要放下二包糕仔以表谢意。富达村民次日下午五点左右,聚二、三百人,每人手握一面小旗,到吉巷、永安、薛后等地接雨,凡接雨与祈雨之人,被雨淋身决不感冒生病。
   盘诗对歌 畲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喜欢唱歌的民族,以歌传言,以歌达意,无人不歌,无事不歌,每年的三月三歌会,一直流传至今。富达人以盘诗对歌表述获取好收成的美好愿望和向往幸福生活的理想追求。盘诗对歌一般以男、女为双方,开展比赛,男方唱,女方和,和不上的就输给对方,然后轮换为女方唱,男方和,再比。三赛二胜定输赢,连输两局,就定为输方。盘诗对歌活动促进男女双方平时的文化学习,许多年青人通过盘诗对歌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