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郑公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116
颗粒名称: 一、郑公桥
分类号: K928.78
页数: 2
页码: 16-17
摘要: 村中有座平梁式木构廊桥,因吴天灵儿子为纪念外公郑样而冠名。桥中设三个神龛,中龛祀真武帝,左龛祀陈靖姑,吴氏子孙恪守先祖遗训,敬奉郑样为神明,一年四季香火供奉。北墘村的村名有一番演变过程,据该村《吴氏族谱》记载,吴氏始祖为河南光州固始县崇寿坊第五宅吴俦,南宋初年奉命钦差任福建省宁德县车坑银场治事,任满后回乡而留次子吴谣在宁德黄柏治事。吴氏家族渐渐衰微。吴谣第三子即后来北圪村肇基始祖吴天灵,11岁母亡,先后添了3个孩子。
关键词: 宁德市 北墘村 郑公桥

内容

北墘村的南街,全长约300多米,街面宽不到1.5米,巷道正中接连铺着1026块整齐划一的石板,石板两旁铺以卵石。村中有座平梁式木构廊桥,叫郑公桥,因吴天灵儿子为纪念外公郑样而冠名。此桥建于明朝,7开间32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桥中设三个神龛,中龛祀真武帝,左龛祀陈靖姑,右龛祀郑样。600多年来,吴氏子孙恪守先祖遗训,敬奉郑样为神明,一年四季香火供奉。
  北墘村的村名有一番演变过程,据该村《吴氏族谱》记载,吴氏始祖为河南光州固始县崇寿坊第五宅吴俦,南宋初年奉命钦差任福建省宁德县车坑银场治事,任满后回乡而留次子吴谣在宁德黄柏治事。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后,吴氏家族渐渐衰微。吴谣第三子即后来北圪村肇基始祖吴天灵,8岁丧父,11岁母亡,孤身无靠,到处流浪,适遇莒溪村独女户郑样,招为女婿,从此,吴天灵有了家,先后添了3个孩子。后来,因小孩之间口舌,以致郑样与兄弟间产生歧见。元朝皇庆三年(1312年),郑样为避免纷争,主动带女婿一家迁居下南阳,从阮家让来“八淀”荒田就地安家,“八淀”遂成为村名。后来,以“八淀”的方言谐音改为“北墘”,至今吴氏子孙繁衍26代,历时将近700年。
  历经沧桑的郑公桥,已不单是一座供人行走的桥梁,它承载着郑公的忍辱负重,承载着吴天灵的知恩图报,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为北墘村吴姓子孙心中的一座精神桥梁。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