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文物古迹与民居建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111
颗粒名称: 五、文物古迹与民居建筑
分类号: K928.73
页数: 5
页码: 6-10
摘要: 古人竖匾立牌悬挂在祠堂以及大屋的厅堂之上。漈头村的古迹胜景以地面古建筑为主。这些数量众多的古迹、胜景分别为古街古巷、桥梁路亭、庙宇建筑、民居建筑、古遗址、古墓、古树木、古碑刻等。开始兴建围墙炮楼,一座在南洋后门山半腰;主要有后街、凉亭街、中心街、南洋巷、鲤鱼弄、黄厝弄等,民居沿溪两岸而建,老街主体称为凉亭街。凉亭至堡里称为后街,齐天大圣殿外称为中心街,将新路至中心街进行扩建称为新街,凉亭街与新街的街面宽约4米。村里还保留着一些桥梁路亭。金造桥是屏南境内第四长木拱廊桥。
关键词: 宁德市 漈头村 文物古迹

内容

漈头村文物古迹甚多。仅古匾额一项,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堪称屏南之最。读书出仕,金榜题名,仁人志士层出不穷,文明乡风不断弘扬。古人竖匾立牌悬挂在祠堂以及大屋的厅堂之上。这些古匾额来源于“封、诰、赠、立”。据初步统计,全村有各种牌匾160多面,能落实到每个具体人物的有130多面。这些牌匾由于历史原因曾遭浩劫,现仍存有40多面,翰墨香溢全村。
  漈头村的古迹胜景以地面古建筑为主,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这些数量众多的古迹、胜景分别为古街古巷、桥梁路亭、庙宇建筑、民居建筑、古遗址、古墓、古树木、古碑刻等。
  清代以后,由于张姓的迁入,人口迅速增加,经济持续发展,村中富户不断增多。清代后期至民国初年,盗匪丛生,出于宗族发展与社会安全的需要,开始兴建围墙炮楼。围墙总长3206米,均为石基土墙,高低不等却均留有枪眼,开4门,建6座炮楼与之相连。一座在来龙岗左首,连以围墙,下至后村路,上及民房;一座在来龙岗右侧,下及民房;一座在志盛公支祠后横墙上,登梯而入;一座在蒲山麓,八角墙称为八角炮楼;一座在南洋后门山半腰,由地下隧道出入;一座在龙井头前黄土岗东。现存仅来龙岗左边一座,其余都被拆毁,仅留遗址。
  古街古巷,主要有后街、凉亭街、中心街、南洋巷、鲤鱼弄、黄厝弄等,鲤鱼弄还流传着神奇鲤鱼的民间传说。漈头村的古村落格局在明代中期之前已经形成,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时进一步扩建,溪流从村中缓缓而过,民居沿溪两岸而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街巷空间尺度宜人。老街主体称为凉亭街,凉亭至堡里称为后街,齐天大圣殿外称为中心街。民国期间,将新路至中心街进行扩建称为新街,过去街面均用卵石平铺。凉亭街与新街的街面宽约4米,后街宽只有1—2米。最繁华的街市是后街与凉亭街,经营干果、布匹、杂货的有几十间。其中出名的有祥兴号、坤元号、协和号,同兴泰号、恒盛号、全泰号、新兴号、迥元春号等十来间商店。经营糕饼的有双同号、福宜轩号、乾丰号等;经营中药的有迥堂寿号、迥元春号;此外,经营金银首饰、饮食、屠宰、豆腐、香纸、理发、客栈等商店比比皆是。
  村里还保留着一些桥梁路亭。金造桥是屏南境内第四长木拱廊桥,原建于漈头村南部的金造溪上,是屏南县东南方向的交通要道,为旧县城(双溪)通往宁德、古田、福州等地的茶盐古道,也是漈头通往“九团”的必经桥梁。此外还有竹溪桥、过桥、万寿桥、石桥等许多小桥,过去文人墨客都有诗颂之。
  村中凉亭又称福寿亭。相传该亭原系梁姓家族所建,故称梁亭,后梁姓迁徙他乡,又将“梁亭”改为“凉亭”。在八公仓楼门首,面对齐天大圣殿。桥亭位于慈音寺左边80步的垅兜溪与上村小涧汇合处,建起平梁廊桥,人称“桥亭”,桥内祀观音菩萨。此外,漈头村四个方向的路上都建有亭子,如岭岗亭、大章亭、桂树亭、溪头仔亭、三李仔亭、雷岔亭、周地亭等,现大部分已倒塌,仅留遗址。
  寺庙建筑有慈音寺,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漈头上村水尾,始建时间无考,系南少林武功真传遗址。慈音寺主体建筑由前面的门房天井、左右钟鼓楼、后面的大雄宝殿组成,建筑面积约为640平方米。禅林寂静,佛宇清幽,过去曾设书院,为漈头乡培养出了大量人才,也是后人游览观光的胜地。寺旁附建一座观音堂。齐天大圣楼,又称凉亭总门楼,横架于凉亭街石门之上,面对福寿亭。自始祖肇基始建,历千余年。楼亭建筑原系土木结构,画栋雕梁,古朴壮观。拓主殿,碑志云:“吾乡先世肇基于水尾建一神宇,崇奉当境拓主”。殿宽14米,深20米(正厅11.7米,下廊8.3米),三开间五柱,神座上建三族神主,廓下建福寿亭,重檐式,高于正堂滴水,亭基座宽4米多,深5.4米。每年六月,全村村民办祭品做半年福,祈保全村平安。
  漈头村有多处宗祠建筑。黄氏宗祠坐落于来龙岗麓之阳,右邻溪头张氏宗祠,前邻八家张氏宗祠,坐北朝南,面对蒲山文笔峰,宽10.3米,深27米,前为戏台,正厅梁上悬挂黄仲容“翰林院”匾额。重建于明朝中叶。上村张氏宗祠,上村即龙漈上境,溪头张姓始源于此。祠堂建于明朝年间,系三间七柱祠宇,厅上悬挂“九世同居”匾额。大门外7块石板铺地,堂左右阶各23级,旗杆耸立。溪头下村张氏宗祠位于来龙岗麓之阳,坐北朝南,在蒲山小学左侧。建于清咸丰元年,面对蒲山文笔峰,宽9.5米,正厅深16米,下廊至门深16米。正厅三间七柱,神龛分三槛,浮雕精致,神龛前横列供桌,正厅近尾檐处左右耳门通外,下廊两边厢房两层。天井前为戏台,台顶藻井雕刻古朴。厅中牌匾林立,如“士林硕望”、“文魁”、“武魁”、“贡生”等。溪头张氏支祠,原建于西山麓,因风雨侵袭,墙垣倾倒,咸丰辛亥(1851)改迁于宗祠之右边,蒲山小学后面,祠堂宽10.3米,深12.4米,檐前至天井前6米,天井至大门6来,深24.4米。正堂上神龛浮雕精美,内序列祖列宗神位,梁上悬挂着“紫电青霜”、“优贡”、“拔贡”、“恩贡”、“岁贡”、“文魁”、“五代同堂”、“夫妻百龄”、“眉齐五代”等匾额。廊下两边台阶皆二十级,下边左右为厢房,廊前平台可见蒲山叠翠,漈水潆洄。溪头八家张氏宗祠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坐北朝南,门临大路,面对蒲山文笔峰,本系楼层结构。至清康熙丙寅年(1686)正月,周边众人立契题充公祠,因而改建明厅四面围墙,嘉庆四年(1799)张大洪题充房屋添作后庭天井,后路通行。祠堂宽9.3米,上厅梁1.5米,下厅梁13米。上厅三间七柱,柱身甚大,祠宇轩敞。下廊天井边竖一对旗杆,前为戏台。过去正厅悬挂着“南轩硕望”、“会魁”、“文魁”、“武魁”、“拔贡”等等。2005年5月张氏宗祠被评为“八闽名祠”。
  漈头村保存较好的古民居建筑有100多幢,大致分为明末清初、清中晚期、民国三个时期。不同时期建筑各有特色,主要风格体现在厅堂的设计中。清中期之前的民居中间为明厅,厅堂高敞明亮,俗称“厅厝”。清代中晚期以后的民居建筑多数是楼厅结构,这种结构楼层偏高,楼上中间也设厅堂,俗称“楼厝”。从外观上看,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也各不同。明末清初的民居多为土木结构,外墙一般只起围合作用,前有院子并建隔墙式单独门楼。而清中晚期后的民居建筑,四周均修筑兼具承重能力的夯土墙,大门开在前墙中间。至民国时期,夯土墙更显高大,出现了中西结合的炮楼式多层建筑。
  漈头古民居基本上都是明清风格的土木建筑。土墙青瓦、朴实无华的平民住房与粉墙青瓦、雕梁画栋的宅院,相互毗邻密集而居,街巷间隔尺度适宜。它们大都属于江南天井民居,青砖、黑瓦、马头墙。从大门到中门两边的天井、廊庑,大厅及后厅两边的厢房,后边天井左右的廊庑都是对称的。屋里的装修各异,有的精雕细刻,有的古朴粗放,花鸟人物形象逼真。
  漈头古民居院落以一进和二进厅为多,也有少数三进和四进厅。这种结构俗称“前厅里楼”,院主多为官家或富户。前厅用于会客、议事、婚丧喜庆设宴的场所,里屋一般都是眷属居屋。有的富户,隔壁或背后还设小花园,门口旗杆林立。有钱人家的住宅墙饰也非常讲究,墙饰大多在厅堂对面门楼上的墙檐下,分为泥塑墙饰和彩绘墙饰,题材为书法作品或花鸟人物,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潦水路40号旗杆厝,位于溪头鲤鱼溪北岸,系康熙年间(1662—1722)所建,四进厅结构的大宅院,宽20米,深21米,门口两边旗杆林立,现只剩下一排石制旗杆夹。该房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大门,中门(照壁),前天井宽敞,天井花架,两廊院为厢房,拾级而上前大厅为明厅,左右为前厢房,左右靠墙设有墙弄通道直通后厅,封建时代仅供女眷下人出入,称为“女人弄”。厅堂正中为太师壁,上方挂着乾隆三十五年知县刘廷翰题写的“土林硕望”匾额,以赞扬张步齐尊师重教培育人才。太师壁左右及厅堂正柱均悬挂着梧桐木楹联,如“养生谷为宝,继世书流香”等。前大厅用于会客、议事、婚丧喜庆设宴,过去太师壁前喜庆节日时还排着雕刻精美的宽大围屏。以太师壁为界,后厅有两排厢房,后天井两边为两廊庑,作为厢房餐厅之用。后天井中间还盖有小门楼,中间有个中门直通三进和四进。后两进为楼厝,即双层结构,房间专为眷属居住的场所,结构与一进、二进厅一样。
  南洋路4号张氏老宅,位于漈头八景“南洋夜月”附近,原为“公利茶行”,属楼厅格局。老宅宽12米,深16米,建于清朝中期。前大门下面立石门槛,两侧是石门墩。大门口设门楼,上面用斗拱撑托单坡顶雨披,下面是中门。天井中间有通道,两侧亦有廊,通道与廊道之间竖有石制花架,厅堂正中为太师壁,太师壁下面置放“花棱木”精制几桌和八面玲珑仙桌,厅两旁摆着太师椅,太师壁两边悬挂着一副梧桐对联“行仁义事,存忠孝心”。厅前挂着两块“文魁”匾,记录了张家学子分别高中乡试贡生、举人的殊荣。厅堂两边厢房门窗及天井两廊庑中门两侧均有雕饰,至今还保护良好。对联“四壁书声人静后,一帘花影月明初”、“重装墨画数竿竹,长箸香薰满架书”,极具书香气。太师壁后为后厅,两边为两厢房,后天井的两廊庑为厨房,楼上均设厢房,过去左右各有一扇小门通往小花园,后改建公利茶行。
  凉亭路28号后街张氏老宅,建于清中期。房子总面阔16.5米,总进深20.5米,整栋房子的结构与南洋4号张氏老宅一样。但这栋宅屋石雕更为精细,大门口两侧的土墙基座和大门两边的门当、大厅的柱石以及厢房的踏步石,都是从寿山、凤林等处长途扛运经石匠精工细凿而成。前天井两侧和中门两边,以及大厅两厢房门窗的窗雕都经过能工巧匠细心雕刻,各式人物花鸟,构图精美,形象逼真,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破损比较严重。
  漈头村遗留至今的石碑石刻数量较多,主要体现在石牌坊、古墓碑、石门当、石柱上。石雕精美,有深浮雕、浅浮雕、镂空雕(即透雕),雕刻的花鸟人物,惟妙惟肖。
  漈头石牌坊群现被列入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竖立在村北通往旧县城双溪镇的官道两旁,屏宁二级公路100米左右处,共10座,人称“石牌坊群”,俗称“石坊岔”。该村历史上崇儒重教,风气所趋,妇女也矜持节孝。夫早殁,青年守节,终身不嫁。所谓具冰雪之心,立柏舟之操,实为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锁链。坊高5米多,分3层,均用上等花岗岩构成,分四柱与两柱落地两种。封建时代立坊需皇帝下旨旌表方可兴建,所以正上方均嵌刻着精美的皇帝圣旨。在几百户人家的村庄,从乾隆五十七年至光绪十四年,仅96年时间能建起如此规模的牌坊群,实属罕见,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可惜“文革”中被毁坏。
  昔日“漈头八景”,如今古韵新风。现代文明的脚步也悄悄地踏进了这个千年古村。这么大的村庄,这么美的山水,清幽迷人,“古”色可餐。这里钟灵毓秀,众多的古迹,特有的风物,淳朴的民风,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大量村民的迁出,反而无意中保全了这个交通便捷、离县城最近的历史文化名村。纯净的乡土景观,浓浓的民俗风情,将使其逐步成为一个以村为单位的文化遗产博物馆,给长期在此休养生息的村民留下更加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和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