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化底蕴与民俗风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108
颗粒名称: 二、文化底蕴与民俗风情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
页码: 3-4
摘要: 漈头村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俗民风,因而这里的科举文化、民俗文化、戏剧文化、武术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文物古迹都是远近闻名。历代科举人士达200多名,其中有参与编修明《永乐大典》的黄童,有办案1302起无留牍的河南开封地方检察厅检察官张中士(《屏南县志·民国志》载),最有名的黄姓高士黄童曾参加明朝《永乐大典》的编辑,溪头张姓在康熙、雍正年间就有多人入庠、入监。乾隆年间屏南建县。其孙张步齐先后考取文武庠生,力劝乡人送子入学,漈头村老在村边北山寺办起书院(幼童仍在村中私塾就读)。
关键词: 宁德市 漈头村 民俗风情

内容

千余年的文化积淀,漈头村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俗民风,“屏南好漈头”美名远播。过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商贸比较发达,聚集过不少文人商贾。因而这里的科举文化、民俗文化、戏剧文化、武术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文物古迹都是远近闻名。
  漈头村地灵人杰,英才辈出,居屏南“四大书乡”之首,历代科举人士达200多名,其中有参与编修明《永乐大典》的黄童,有深受林则徐关注的“叔侄两进士”张正元、张方矩,有办案1302起无留牍的河南开封地方检察厅检察官张中士(《屏南县志·民国志》载),有编纂《国音字典》的同盟会会员张赞等。据统计,至2008年12月,有博士生11人,硕士生42人,本科以上学历618人。这些教育成果与该村数百年来秉承“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分不开。
  追溯本村的教育历史,黄姓肇基最早(993年),最有名的黄姓高士黄童曾参加明朝《永乐大典》的编辑,在明天顺四年(1460年)庚辰岁逝世,死后葬在漈头杉岔。
  溪头张姓在康熙、雍正年间就有多人入庠、入监。至张志盛自办私塾,延师执教。乾隆年间屏南建县,其孙张步齐先后考取文武庠生。步齐极其重视教育,力劝乡人送子入学。邑令刘廷翰下访至村,闻里巷早晚书声琅琅,赠以“士林硕望”匾额,嘉其劝导得力,使其子孙及族人贡庠迭起,由此可见其兴学之硕果。
  张维北虽系商贩起家,亦极重视教育,在其住屋之中设塾延师,使子孙入庠入监多人,至张大勋父子建“听雨楼”、“兰言轩”书斋,分“成人”、“举业”、“启蒙”三个班,厚薪敦聘名孝廉陈日煌莅村坐馆多年,后入士入贡多人。
  清道光至咸丰年间,漈头村老在村边北山寺办起书院(幼童仍在村中私塾就读)。光绪年间,北山寺失火,书院迁至慈音寺。那时,漈头文风鼎盛,“叔侄两进士,父子三贡生”名闻遐迩。《屏南县志》卷六载:“开县之初,读书颇少,此一时也,张氏叔侄(指漈头张正元叔侄)发甲之后,城乡远近弦诵之声,洋洋盈耳,可谓盛矣!国家举行新政,庠序气象又复幡然一新”。由此可见,漈头的文风促进了当时全县教育的发展。
  漈头村戏剧,源远流长,被誉为“戏剧之乡”。屏南7种地方戏中有4种发祥于此。早在明末清初,就有戏剧活动,最早流行采茶戏、江湖班,后有至木偶戏、四平戏。至清初漈头张志慎在采茶戏与四平戏的基础上创办了“平讲戏”,张志慎被尊为屏南平讲戏的一代宗师。当时流行的“木偶”与“平讲”,观众喜闻乐见,是实实在在的乡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发扬光大。1957年,以漈头业余闽剧团为基础,成立屏南县专业闽剧团。2006年10月,漈头平讲剧团参加全国四平腔学术研讨会期间演出,受到中外专家的一致好评。2007年8月,应马来西亚砂罗越屏南公会与福州公会邀请,代表屏南县出国演出,受到当地观众和华侨的高度赞扬。2008年6月平讲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5月,导演张贤读也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漈头的武术文化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清雍正帝即位查抄了河南嵩山少林寺,福建泉州南少林寺幸免于难。南少林寺和尚陈云齐(法号铁头和尚)自毁容貌后得以逃脱,至大章山峰院后转住漈头慈音寺,与漈头张宗标成了莫逆之交,并将武功全部传授给张宗标。临终时再三叮嘱张宗标要武德为上、谦卑忍让,学武只可强身自卫,切不可刚愎自用,出手伤人。大师谢世后葬于上村青洋,自此张宗标武术代代相传,今遗址犹存。铁头和尚的练功石、《脉书》等文物仍然保存在慈音寺。漈头武术历代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如“少林高僧避难山峰寺,铁头和尚镇虎大章亭”、“甘乐探功底,大师显神通”、“宗标弃文习武,师父传授真功”…… 漈头村民俗活动多姿多彩,较为隆重的节日有春节、元霄灯节、端午节、中秋节、齐天大圣诞辰节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农历十月廿七日的齐天大圣节诞辰。由于齐天大圣爱憎分明、正气凛然的品德深入民心,所以村民敬之为神灵,过去人们单纯从迷信角度搞些纪念活动,现在化腐朽为神奇,由原来的迷信活动变成村民大联欢的民俗文化节,既提升了品位,又沿续了民俗传统。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