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屏南漈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106
颗粒名称: 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屏南漈头
分类号: K928.5
页数: 10
页码: 1-10
摘要: 素有“千年古村”之称的屏南县漈头村,旧属古田县二十六都六保恩惠乡新俗里管辖。悠久的历史给漈头村留下了丰厚的建筑遗产,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情、民俗、民风。古代曾名列屏南“四大书乡”之首,“屏南好漈头”美名远扬。2007年12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关键词: 宁德市 屏南漈头 历史文化

内容

素有“千年古村”之称的屏南县漈头村,旧属古田县二十六都六保恩惠乡新俗里管辖。悠久的历史给漈头村留下了丰厚的建筑遗产,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情、民俗、民风。古代曾名列屏南“四大书乡”之首,“屏南好漈头”美名远扬。2007年12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一、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棠口乡漈头村距屏南县城6公里,屏宁二级公路穿村而过,筹建中的杨贵高速公路屏南互通口设在境内。该村位于屏南县中部,东与小章村相连,南与熙岭乡、黛溪镇接壤,西靠县城,北邻安溪、峰段村,海拔850米,全村总面积31平方公里。现有村民812户4176人,迁居海外与外地的还有千余人。村四周重峦叠嶂,中为盆地,素有“高山假平原”之称。年平均气温15℃,全年无霜期234天,年降水量1858.5毫米,冬无严寒,夏季温湿而不酷热,气候宜人。
  全村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峰龙冈寨,海拔1049.9米,最低点长潭墘,海拔480米。溪流蜿蜒出村东,流经初坑,溪岸曲折,潭漈交替,比较著名的有光明漈、秃头漈、狮潭漈、一龙漈、二龙漈等。这些瀑漈飞珠溅玉,绚丽多彩,倾泻而下汇于金造溪。其行政村驻地在这些瀑漈的源头,前人爱其雄伟壮观,故命名为“漈头”。
  该村分新村区和旧村区两部分,新村区位于东北部,沿屏宁二级公路而建,旧村区沿鲤鱼溪而建。区内大多为明清以来古民居建筑和十几家百年老字号店铺,原貌尚存。这里街巷狭小,鹅卵石道路纵横其间。漈头村的古迹胜景甚多,保存较完好的有古民居群、古墓群(包括高士黄童御葬墓、南少林铁头和尚墓、文武庠生张步齐墓、空宠墓等)、祠堂群(黄氏、张氏祠堂4座)、鲤鱼溪、古牌坊群、慈音寺、拓主殿、齐天大圣殿、龙岗寨、印月潭、日照岩瀑布、“红娘树”、水松林、柳杉群、千年龙井、古廊桥、古凉亭及大量的梧桐柱联、古牌匾、古楹联、清朝“皇帝圣旨”等等。
  漈头村肇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清乾隆前属古田县,称龙漈上境、龙漈下境。龙漈下境曾有宋、蓝、梁等姓氏居住,因历史变迁,均已迁居他处。相继在漈头肇基的还有黄姓和张姓。
  据《黄氏族谱》记载,黄姓是世祖黄宜于北宋淳化四年(993年)同兄黄研暨母刘氏由邵武迁古田县漈川(即屏南县漈头村)肇基,至景泰六年(1455年),十七世祖黄文宾发奋图强成为中兴始祖,屏南各村黄姓几乎都由漈头迁出。至今仍在本村居住者约50多户。
  溪头张姓,从其家谱查证,系张氏第126世祖张谏(进士、官拜朝奉大夫)第八子礼知(官拜宣仪大夫)由屏南甘棠乡浙洋村迁居恩山境(今代溪恩洋村),至132世祖铭首生伦、仪二子。张伦入赘燕坑,张仪又传九世,至仲真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由恩山分支迁居二十六都六保龙漈上境开基,为漈头村溪头张氏肇基始祖。又传十世至张志盛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由龙漈上境移居龙漈下境开基立祠,历十四世,子孙济济,瓜瓞绵绵,至今发展为500余户。
  八家张姓与溪头张氏同祖同宗,系恩山132世祖张铭首长子张伦入赘燕坑,迁南山、硋窑、峰段,后复迁硋窑,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由世祖张景明迁居漈头,与侄廷盛等创立祠堂,后生齿日繁,派衍克昌,至今有100多户。
  漈头地理位置特殊,是旧县治双溪通往省城官道必经之地。民国初年,该村设立团总。民国三十二年,漈头为第四区公所驻地,其他时期均属棠口区公所管辖;1949至1950年漈头村属棠漈乡管辖;1951年至1954年属第三区管辖(区公所设棠口);1955年至1957年属棠口区公所管辖;1958年至1960年属先锋人民公社管辖(公社设棠口);1961年至1983年属棠口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至今属棠口乡人民政府管辖。
  二、文化底蕴与民俗风情 千余年的文化积淀,漈头村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俗民风,“屏南好漈头”美名远播。过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商贸比较发达,聚集过不少文人商贾。因而这里的科举文化、民俗文化、戏剧文化、武术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文物古迹都是远近闻名。
  漈头村地灵人杰,英才辈出,居屏南“四大书乡”之首,历代科举人士达200多名,其中有参与编修明《永乐大典》的黄童,有深受林则徐关注的“叔侄两进士”张正元、张方矩,有办案1302起无留牍的河南开封地方检察厅检察官张中士(《屏南县志·民国志》载),有编纂《国音字典》的同盟会会员张赞等。据统计,至2008年12月,有博士生11人,硕士生42人,本科以上学历618人。这些教育成果与该村数百年来秉承“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分不开。
  追溯本村的教育历史,黄姓肇基最早(993年),最有名的黄姓高士黄童曾参加明朝《永乐大典》的编辑,在明天顺四年(1460年)庚辰岁逝世,死后葬在漈头杉岔。
  溪头张姓在康熙、雍正年间就有多人入庠、入监。至张志盛自办私塾,延师执教。乾隆年间屏南建县,其孙张步齐先后考取文武庠生。步齐极其重视教育,力劝乡人送子入学。邑令刘廷翰下访至村,闻里巷早晚书声琅琅,赠以“士林硕望”匾额,嘉其劝导得力,使其子孙及族人贡庠迭起,由此可见其兴学之硕果。
  张维北虽系商贩起家,亦极重视教育,在其住屋之中设塾延师,使子孙入庠入监多人,至张大勋父子建“听雨楼”、“兰言轩”书斋,分“成人”、“举业”、“启蒙”三个班,厚薪敦聘名孝廉陈日煌莅村坐馆多年,后入士入贡多人。
  清道光至咸丰年间,漈头村老在村边北山寺办起书院(幼童仍在村中私塾就读)。光绪年间,北山寺失火,书院迁至慈音寺。那时,漈头文风鼎盛,“叔侄两进士,父子三贡生”名闻遐迩。《屏南县志》卷六载:“开县之初,读书颇少,此一时也,张氏叔侄(指漈头张正元叔侄)发甲之后,城乡远近弦诵之声,洋洋盈耳,可谓盛矣!国家举行新政,庠序气象又复幡然一新”。由此可见,漈头的文风促进了当时全县教育的发展。
  漈头村戏剧,源远流长,被誉为“戏剧之乡”。屏南7种地方戏中有4种发祥于此。早在明末清初,就有戏剧活动,最早流行采茶戏、江湖班,后有至木偶戏、四平戏。至清初漈头张志慎在采茶戏与四平戏的基础上创办了“平讲戏”,张志慎被尊为屏南平讲戏的一代宗师。当时流行的“木偶”与“平讲”,观众喜闻乐见,是实实在在的乡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发扬光大。1957年,以漈头业余闽剧团为基础,成立屏南县专业闽剧团。2006年10月,漈头平讲剧团参加全国四平腔学术研讨会期间演出,受到中外专家的一致好评。2007年8月,应马来西亚砂罗越屏南公会与福州公会邀请,代表屏南县出国演出,受到当地观众和华侨的高度赞扬。2008年6月平讲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5月,导演张贤读也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漈头的武术文化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清雍正帝即位查抄了河南嵩山少林寺,福建泉州南少林寺幸免于难。南少林寺和尚陈云齐(法号铁头和尚)自毁容貌后得以逃脱,至大章山峰院后转住漈头慈音寺,与漈头张宗标成了莫逆之交,并将武功全部传授给张宗标。临终时再三叮嘱张宗标要武德为上、谦卑忍让,学武只可强身自卫,切不可刚愎自用,出手伤人。大师谢世后葬于上村青洋,自此张宗标武术代代相传,今遗址犹存。铁头和尚的练功石、《脉书》等文物仍然保存在慈音寺。漈头武术历代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如“少林高僧避难山峰寺,铁头和尚镇虎大章亭”、“甘乐探功底,大师显神通”、“宗标弃文习武,师父传授真功”…… 漈头村民俗活动多姿多彩,较为隆重的节日有春节、元霄灯节、端午节、中秋节、齐天大圣诞辰节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农历十月廿七日的齐天大圣节诞辰。由于齐天大圣爱憎分明、正气凛然的品德深入民心,所以村民敬之为神灵,过去人们单纯从迷信角度搞些纪念活动,现在化腐朽为神奇,由原来的迷信活动变成村民大联欢的民俗文化节,既提升了品位,又沿续了民俗传统。
  三、特色餐饮与土特产品
  漈头饮食文化早在清乾隆年间就闻名县内外,较为出名的糕点有七层糕、根豆糕、雪片糕、喷糕、苏州糕;饼有咸馅饼、葱肉饼、炸蛎饼、光饼(即戚继光饼,很多游客买了喂鱼取乐,人们又称鲤鱼饼);米粿有秋菊粿、碱黄粿、七重粿;粽子有糖心粽、肉粽、豆粽等。此外,糯米糖、肉包、鸡髻包、烧麦、水粉、拌面、扁肉……都是远近闻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漈头扁肉,据传在清朝年间,凡知县到漈头都要尝一碗漈头扁肉。漈头扁肉的皮薄、馅鲜、色纯、味香,汤用老鸭、猪头骨熬制,特别清甜。烹饪过程非常讲究色、香、味俱全。当你靠近扁肉店,就觉得香气扑鼻,食欲大增,吃后口齿生津、回味无穷。漈头扁肉还传入港粤地区,香港《成报》以“漈头云吞、滑进喉咙”予以介绍,颇得港粤同胞的喜爱。
  漈头红茶在当地比较有名,乾隆五年编印的《屏南县志》里就有关于茶叶的记载:“各山都有……惟产于岩头云雾中者佳。”清光绪八至九年间,随着茶业生产的发展,出现了茶行。至民国年间,漈头先后办起逢源茶行、启兴茶行、佬红茶行、兴华茶行、公利茶行等。这里山高雾浓,茶质芬香浓郁,醇厚爽口。优质的红茶加上精美的包装,长期畅销国内外。流传至今的品牌有“如来春”、“红上岭”红茶,目前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旅游纪念品。
  漈头村手工业一度非常发达,金银、铜铁、竹木各类工匠齐全,特别是木工有很强的优势,全村最多的时候有300余人从事木匠(时人戏称“三百把斧头大闹建宁府”)。其中许多师傅技艺精湛,堪称能工巧匠。过去建房做家具十分重视木雕,单木雕就分浅浮雕、深浮雕、胶嵌雕、镂空雕等,不但构图精美,雕刻细腻,所刻出的人物花鸟,形态逼真。此种技艺代代相传,现在漈头的根雕艺术远近闻名。
  四、自然景观与奇树异木
  漈头鲤鱼溪别具风格,让人流连忘返。鲤鱼溪原名竹溪,亦称九曲溪,溪流穿村而过达1000余米,遨游着数千尾色彩斑斓、活泼可爱的锦鲤。溪边多埠,溪中修坝,埠供人们在溪边汲水洗涤,坝供鲤鱼栖息避洪。每当人们在溪边洗涤衣物、器皿时,鲤鱼便会成群结队地围拢过来,拖曳抢食,毫无惧意。游客若以鱼食嬉之,则彩鳞翻飞,竞相争食,吞咽之声,唼喋可闻,妙趣横生,构成一幅幅人鱼同欢,天人合一的和谐景观。
  溪中鲤鱼源于何时?有文字可考的记载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屏南建城董首、文武痒生张步齐曾有“高山流水注川流,作队游鳞逐浪浮”的诗句。至清道光年间,张方炬叔侄两进士回乡时,又带回许多新的鲤鱼品种,并奉劝世人惜鱼、爱鱼。相传村民敬鱼如敬神,有诗为证:“齐天大圣赐神鱼,漈水风光景色殊。奉劝世人虞爱护,神明赏罚不含糊。” 漈头村风光秀丽,景观独特。比较著名的有“龙岗插汉”、“马岫超尘”、“文池化鲤”、“锦涧游鱼”、“神台月朗”、“佛寺云深”等“上六景”,“蒲山栖风”、“漈水潜龙”、“金坮挺秀”、“玉树长春”、“南洋夜月”、“北寺晨钟”、“丹源霁日”、“哄岭薰风”等“下八景”,过去许多文人墨客有诗志之,《屏南县志》亦有记载。 漈头村还有许多奇树异木。有位于村西屏宁公路3公里处田垅上的孑遗植物成片水松林,有分布广泛、历史悠久、数量颇多的古老大柳杉,有“飞空而渡,如浮桥坦道”横卧柽树堤上的钓树,还有充满神话色彩的红娘树。红娘树长在慈音寺对面的拓主坪上,为落叶乔木,每年初春萌芽,夏季叶茂,秋分一过,树叶变黄,初冬来临,满树猩红,远观像一堆熊熊篝火,甚是绚丽,树龄长达百年,至今依然枝繁叶茂。此树真实树名无人知晓,村人俗称其为红娘树。相传天廷月老的小女儿红娘偷看了其父掌管的“姻缘簿”,发现达官显贵,富贾豪绅配有三妻四妾,而众多穷苦男子却难娶妻室。她愤然偷改了“姻缘簿”,不料被媒婆神发觉,告到天廷。玉帝欲定其父死罪,红娘挺身招认涂改“姻缘簿”是她所为,玉帝随即将她贬到凡间。红娘子流落到漈头村,得到张生怜爱,死后被安葬在拓主坪西端。不久,她的坟上长出一棵奇树,人称“红娘树”。“红娘树”对面就是慈音寺书院,有很多学子曾在这里读书。学子捡拾“红娘树”的树叶抄写诗文,学业就大有长进,男女青年用树叶传情,婚姻必成,终身幸福。该树现已被视为珍奇异木予以挂牌保护。
  五、文物古迹与民居建筑
  漈头村文物古迹甚多。仅古匾额一项,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堪称屏南之最。读书出仕,金榜题名,仁人志士层出不穷,文明乡风不断弘扬。古人竖匾立牌悬挂在祠堂以及大屋的厅堂之上。这些古匾额来源于“封、诰、赠、立”。据初步统计,全村有各种牌匾160多面,能落实到每个具体人物的有130多面。这些牌匾由于历史原因曾遭浩劫,现仍存有40多面,翰墨香溢全村。
  漈头村的古迹胜景以地面古建筑为主,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这些数量众多的古迹、胜景分别为古街古巷、桥梁路亭、庙宇建筑、民居建筑、古遗址、古墓、古树木、古碑刻等。
  清代以后,由于张姓的迁入,人口迅速增加,经济持续发展,村中富户不断增多。清代后期至民国初年,盗匪丛生,出于宗族发展与社会安全的需要,开始兴建围墙炮楼。围墙总长3206米,均为石基土墙,高低不等却均留有枪眼,开4门,建6座炮楼与之相连。一座在来龙岗左首,连以围墙,下至后村路,上及民房;一座在来龙岗右侧,下及民房;一座在志盛公支祠后横墙上,登梯而入;一座在蒲山麓,八角墙称为八角炮楼;一座在南洋后门山半腰,由地下隧道出入;一座在龙井头前黄土岗东。现存仅来龙岗左边一座,其余都被拆毁,仅留遗址。
  古街古巷,主要有后街、凉亭街、中心街、南洋巷、鲤鱼弄、黄厝弄等,鲤鱼弄还流传着神奇鲤鱼的民间传说。漈头村的古村落格局在明代中期之前已经形成,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时进一步扩建,溪流从村中缓缓而过,民居沿溪两岸而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街巷空间尺度宜人。老街主体称为凉亭街,凉亭至堡里称为后街,齐天大圣殿外称为中心街。民国期间,将新路至中心街进行扩建称为新街,过去街面均用卵石平铺。凉亭街与新街的街面宽约4米,后街宽只有1—2米。最繁华的街市是后街与凉亭街,经营干果、布匹、杂货的有几十间。其中出名的有祥兴号、坤元号、协和号,同兴泰号、恒盛号、全泰号、新兴号、迥元春号等十来间商店。经营糕饼的有双同号、福宜轩号、乾丰号等;经营中药的有迥堂寿号、迥元春号;此外,经营金银首饰、饮食、屠宰、豆腐、香纸、理发、客栈等商店比比皆是。
  村里还保留着一些桥梁路亭。金造桥是屏南境内第四长木拱廊桥,原建于漈头村南部的金造溪上,是屏南县东南方向的交通要道,为旧县城(双溪)通往宁德、古田、福州等地的茶盐古道,也是漈头通往“九团”的必经桥梁。此外还有竹溪桥、过桥、万寿桥、石桥等许多小桥,过去文人墨客都有诗颂之。
  村中凉亭又称福寿亭。相传该亭原系梁姓家族所建,故称梁亭,后梁姓迁徙他乡,又将“梁亭”改为“凉亭”。在八公仓楼门首,面对齐天大圣殿。桥亭位于慈音寺左边80步的垅兜溪与上村小涧汇合处,建起平梁廊桥,人称“桥亭”,桥内祀观音菩萨。此外,漈头村四个方向的路上都建有亭子,如岭岗亭、大章亭、桂树亭、溪头仔亭、三李仔亭、雷岔亭、周地亭等,现大部分已倒塌,仅留遗址。
  寺庙建筑有慈音寺,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漈头上村水尾,始建时间无考,系南少林武功真传遗址。慈音寺主体建筑由前面的门房天井、左右钟鼓楼、后面的大雄宝殿组成,建筑面积约为640平方米。禅林寂静,佛宇清幽,过去曾设书院,为漈头乡培养出了大量人才,也是后人游览观光的胜地。寺旁附建一座观音堂。齐天大圣楼,又称凉亭总门楼,横架于凉亭街石门之上,面对福寿亭。自始祖肇基始建,历千余年。楼亭建筑原系土木结构,画栋雕梁,古朴壮观。拓主殿,碑志云:“吾乡先世肇基于水尾建一神宇,崇奉当境拓主”。殿宽14米,深20米(正厅11.7米,下廊8.3米),三开间五柱,神座上建三族神主,廓下建福寿亭,重檐式,高于正堂滴水,亭基座宽4米多,深5.4米。每年六月,全村村民办祭品做半年福,祈保全村平安。
  漈头村有多处宗祠建筑。黄氏宗祠坐落于来龙岗麓之阳,右邻溪头张氏宗祠,前邻八家张氏宗祠,坐北朝南,面对蒲山文笔峰,宽10.3米,深27米,前为戏台,正厅梁上悬挂黄仲容“翰林院”匾额。重建于明朝中叶。上村张氏宗祠,上村即龙漈上境,溪头张姓始源于此。祠堂建于明朝年间,系三间七柱祠宇,厅上悬挂“九世同居”匾额。大门外7块石板铺地,堂左右阶各23级,旗杆耸立。溪头下村张氏宗祠位于来龙岗麓之阳,坐北朝南,在蒲山小学左侧。建于清咸丰元年,面对蒲山文笔峰,宽9.5米,正厅深16米,下廊至门深16米。正厅三间七柱,神龛分三槛,浮雕精致,神龛前横列供桌,正厅近尾檐处左右耳门通外,下廊两边厢房两层。天井前为戏台,台顶藻井雕刻古朴。厅中牌匾林立,如“士林硕望”、“文魁”、“武魁”、“贡生”等。溪头张氏支祠,原建于西山麓,因风雨侵袭,墙垣倾倒,咸丰辛亥(1851)改迁于宗祠之右边,蒲山小学后面,祠堂宽10.3米,深12.4米,檐前至天井前6米,天井至大门6来,深24.4米。正堂上神龛浮雕精美,内序列祖列宗神位,梁上悬挂着“紫电青霜”、“优贡”、“拔贡”、“恩贡”、“岁贡”、“文魁”、“五代同堂”、“夫妻百龄”、“眉齐五代”等匾额。廊下两边台阶皆二十级,下边左右为厢房,廊前平台可见蒲山叠翠,漈水潆洄。溪头八家张氏宗祠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坐北朝南,门临大路,面对蒲山文笔峰,本系楼层结构。至清康熙丙寅年(1686)正月,周边众人立契题充公祠,因而改建明厅四面围墙,嘉庆四年(1799)张大洪题充房屋添作后庭天井,后路通行。祠堂宽9.3米,上厅梁1.5米,下厅梁13米。上厅三间七柱,柱身甚大,祠宇轩敞。下廊天井边竖一对旗杆,前为戏台。过去正厅悬挂着“南轩硕望”、“会魁”、“文魁”、“武魁”、“拔贡”等等。2005年5月张氏宗祠被评为“八闽名祠”。
  漈头村保存较好的古民居建筑有100多幢,大致分为明末清初、清中晚期、民国三个时期。不同时期建筑各有特色,主要风格体现在厅堂的设计中。清中期之前的民居中间为明厅,厅堂高敞明亮,俗称“厅厝”。清代中晚期以后的民居建筑多数是楼厅结构,这种结构楼层偏高,楼上中间也设厅堂,俗称“楼厝”。从外观上看,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也各不同。明末清初的民居多为土木结构,外墙一般只起围合作用,前有院子并建隔墙式单独门楼。而清中晚期后的民居建筑,四周均修筑兼具承重能力的夯土墙,大门开在前墙中间。至民国时期,夯土墙更显高大,出现了中西结合的炮楼式多层建筑。
  漈头古民居基本上都是明清风格的土木建筑。土墙青瓦、朴实无华的平民住房与粉墙青瓦、雕梁画栋的宅院,相互毗邻密集而居,街巷间隔尺度适宜。它们大都属于江南天井民居,青砖、黑瓦、马头墙。从大门到中门两边的天井、廊庑,大厅及后厅两边的厢房,后边天井左右的廊庑都是对称的。屋里的装修各异,有的精雕细刻,有的古朴粗放,花鸟人物形象逼真。
  漈头古民居院落以一进和二进厅为多,也有少数三进和四进厅。这种结构俗称“前厅里楼”,院主多为官家或富户。前厅用于会客、议事、婚丧喜庆设宴的场所,里屋一般都是眷属居屋。有的富户,隔壁或背后还设小花园,门口旗杆林立。有钱人家的住宅墙饰也非常讲究,墙饰大多在厅堂对面门楼上的墙檐下,分为泥塑墙饰和彩绘墙饰,题材为书法作品或花鸟人物,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潦水路40号旗杆厝,位于溪头鲤鱼溪北岸,系康熙年间(1662—1722)所建,四进厅结构的大宅院,宽20米,深21米,门口两边旗杆林立,现只剩下一排石制旗杆夹。该房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大门,中门(照壁),前天井宽敞,天井花架,两廊院为厢房,拾级而上前大厅为明厅,左右为前厢房,左右靠墙设有墙弄通道直通后厅,封建时代仅供女眷下人出入,称为“女人弄”。厅堂正中为太师壁,上方挂着乾隆三十五年知县刘廷翰题写的“土林硕望”匾额,以赞扬张步齐尊师重教培育人才。太师壁左右及厅堂正柱均悬挂着梧桐木楹联,如“养生谷为宝,继世书流香”等。前大厅用于会客、议事、婚丧喜庆设宴,过去太师壁前喜庆节日时还排着雕刻精美的宽大围屏。以太师壁为界,后厅有两排厢房,后天井两边为两廊庑,作为厢房餐厅之用。后天井中间还盖有小门楼,中间有个中门直通三进和四进。后两进为楼厝,即双层结构,房间专为眷属居住的场所,结构与一进、二进厅一样。
  南洋路4号张氏老宅,位于漈头八景“南洋夜月”附近,原为“公利茶行”,属楼厅格局。老宅宽12米,深16米,建于清朝中期。前大门下面立石门槛,两侧是石门墩。大门口设门楼,上面用斗拱撑托单坡顶雨披,下面是中门。天井中间有通道,两侧亦有廊,通道与廊道之间竖有石制花架,厅堂正中为太师壁,太师壁下面置放“花棱木”精制几桌和八面玲珑仙桌,厅两旁摆着太师椅,太师壁两边悬挂着一副梧桐对联“行仁义事,存忠孝心”。厅前挂着两块“文魁”匾,记录了张家学子分别高中乡试贡生、举人的殊荣。厅堂两边厢房门窗及天井两廊庑中门两侧均有雕饰,至今还保护良好。对联“四壁书声人静后,一帘花影月明初”、“重装墨画数竿竹,长箸香薰满架书”,极具书香气。太师壁后为后厅,两边为两厢房,后天井的两廊庑为厨房,楼上均设厢房,过去左右各有一扇小门通往小花园,后改建公利茶行。
  凉亭路28号后街张氏老宅,建于清中期。房子总面阔16.5米,总进深20.5米,整栋房子的结构与南洋4号张氏老宅一样。但这栋宅屋石雕更为精细,大门口两侧的土墙基座和大门两边的门当、大厅的柱石以及厢房的踏步石,都是从寿山、凤林等处长途扛运经石匠精工细凿而成。前天井两侧和中门两边,以及大厅两厢房门窗的窗雕都经过能工巧匠细心雕刻,各式人物花鸟,构图精美,形象逼真,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破损比较严重。
  漈头村遗留至今的石碑石刻数量较多,主要体现在石牌坊、古墓碑、石门当、石柱上。石雕精美,有深浮雕、浅浮雕、镂空雕(即透雕),雕刻的花鸟人物,惟妙惟肖。
  漈头石牌坊群现被列入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竖立在村北通往旧县城双溪镇的官道两旁,屏宁二级公路100米左右处,共10座,人称“石牌坊群”,俗称“石坊岔”。该村历史上崇儒重教,风气所趋,妇女也矜持节孝。夫早殁,青年守节,终身不嫁。所谓具冰雪之心,立柏舟之操,实为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锁链。坊高5米多,分3层,均用上等花岗岩构成,分四柱与两柱落地两种。封建时代立坊需皇帝下旨旌表方可兴建,所以正上方均嵌刻着精美的皇帝圣旨。在几百户人家的村庄,从乾隆五十七年至光绪十四年,仅96年时间能建起如此规模的牌坊群,实属罕见,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可惜“文革”中被毁坏。
  昔日“漈头八景”,如今古韵新风。现代文明的脚步也悄悄地踏进了这个千年古村。这么大的村庄,这么美的山水,清幽迷人,“古”色可餐。这里钟灵毓秀,众多的古迹,特有的风物,淳朴的民风,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大量村民的迁出,反而无意中保全了这个交通便捷、离县城最近的历史文化名村。纯净的乡土景观,浓浓的民俗风情,将使其逐步成为一个以村为单位的文化遗产博物馆,给长期在此休养生息的村民留下更加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和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书纬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