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红军独立师坂头战斗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蕉城红色遗址》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019
颗粒名称: 闽东红军独立师坂头战斗遗址
分类号: E297
页数: 1
页码: 30
摘要: 1935年春,在国民党残酷“清剿”之下,闽东苏区大部沦陷,保安队、民团、反动刀会屡次进犯宁德梅坑、桃花溪中心苏区,烧杀抢掠,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1935年1月之后,中共宁德县委积极贯彻闽东临时特委洋面会议精神,把苏区变成游击区,使游击队保存了实力。1936年1月,叶飞、陈挺率闽东独立师一部,在梅坑坂头村伏击来犯的反动大刀会二三百人,当场击毙20余人,并乘胜进行瓦解工作,大大削弱了梅坑、桃坑游击区的反动大刀会势力。至1936年2月,游击区空前发展。尤其是梅坑地区,更是凭借高山峻岭、地势险要的有利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成为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闽东党和红军游击队的大后方。
关键词: 抗日 红军 宁德

内容

1935年春,在国民党残酷“清剿”之下,闽东苏区大部沦陷,保安队、民团、反动刀会屡次进犯宁德梅坑、桃花溪中心苏区,烧杀抢掠,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
  1935年1月之后,中共宁德县委积极贯彻闽东临时特委洋面会议精神,把苏区变成游击区,使游击队保存了实力。游击区也波浪式地得到恢复和发展。1935年12月,叶飞率领独立师一部转战到梅坑林后洋村,召集坚持斗争的池陈旺等人开会,调整充实了党组织和游击队。会议决定:大力建党,恢复与扩大游击队,建设红军大后方。
  1936年1月,叶飞、陈挺率闽东独立师一部,在梅坑坂头村伏击来犯的反动大刀会二三百人,当场击毙20余人,并乘胜进行瓦解工作,大大削弱了梅坑、桃坑游击区的反动大刀会势力。至1936年2月,游击区空前发展。尤其是梅坑地区,更是凭借高山峻岭、地势险要的有利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成为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闽东党和红军游击队的大后方。
  (区党史研究室)

知识出处

蕉城红色遗址

《蕉城红色遗址》

本书记述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闽东苏区的主要根据地和游击区)的红色文化遗址。全书共分八章,即: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宁德、闽东独立师在宁德、闽东国共两党宁德和谈、宁德苏区、红色名人故(旧)居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