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畲族镇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地理名称: 柳城畲族镇
唯一号: 112233020220000013
文件路径: 1122/01/object/PDF/1122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131.pdf
地名类型: 行政区
层级分类: 乡(镇、街道)
隶属: 武义县

参考方位

位于瓯江流域的宣平溪上游,东与大溪口乡、新宅镇相接,南与松阳县和武义县的三港乡交界,西与遂昌县和武义县的西联乡相依,北与坦洪乡、桃溪镇为邻,距县城37千米。

介绍

柳城畲族镇位于瓯江流域的宣平溪上游,东与大溪口乡、新宅镇相接,南与松阳县和武义县的三港乡交界,西与遂昌县和武义县的西联乡相依,北与坦洪乡、桃溪镇为邻,距县城37千米。柳城,春秋属越,战国属楚,秦属闽中郡。西汉属会稽郡回浦县,东汉章和元年(87)属会稽郡章安县。永和三年(138)属会稽郡永宁县,兴平二年(195)属会稽郡松阳县。三国至西晋属临海郡松阳县,东晋至南北朝属永嘉郡松阳县。隋属处州地、括州地、永嘉郡括苍县。唐属括州、缙云郡、处州之丽水县。五代至宋属处州丽水县,元属处州路丽水县。明洪武年属处州府丽水县。明景泰三年(1452)至清末属处州府宣平县。民国元年(1912)属于直属浙江省的宣平县,民国3年(1914)属于浙江省欧海道下属的宣平县。民国16年(1927)废道制。民国21年(1932)6月、10月,属于第十一行政督察区和第二特区下属的宣平县。民国24年(1935)至32年(1943)属于丽水行政督察区、第九行政督察区、第四行政督察区下属的宣平县。民国36年(1947)10月属于直属浙江省的宣平县。民国37年属于第六、第七行政督察下属的宣平县。1949年5月区境解放后属丽水专区宣平县。1952年属衢州专区宣平县。1954年属金华专区宣平县,1958年5月属金华专区武义县,1958年10月属金华专区永康县。1961年10月至1968年10月属于金华专区下属的武义县,1968年10月至1985年5月属于金华地区下属的武义县,1985年5月至2005年属金华市下属的武义县。柳城原名鲍村,清康熙年间(1662~1722),知县张廷祜召集民众在城四周种柳,数年后柳自成围,遂名“柳城”。柳城自明景泰三年(1452)建宣平县,原为宣平县治所在地;民国18年(1930)始建镇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1年武义县恢复建制,改称柳城公社。1983年柳城公社称柳城乡,1985年恢复柳城镇建制,1992年原大源畲族乡并入称“柳城畲族镇”,2001年原竹客、新塘两乡及云华乡并入柳城。柳城是浙江省畲族主要分布地区之一。从明朝末年开始,畲族人民陆续由丽水、云和、松阳、遂昌等县迁入,遂成汉、畲两族人民的聚居地。全镇总面积170.8平方千米,辖53个村,1个居委会,2005年总人口2.9万人,其中常住人口27654人,外来流动人口1346人;常住人口中畲族人口0.35万人,是武义南部地区重镇和经济文化中心。2000年被省政府列入中心镇建设规划。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武义县志(1986-2005)》

出版者:方志岀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武义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前有概述、大事记,中列38编200余章,后有附录、索引。主要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土地与矿产、城乡建设、环保与生态、居民、经济要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