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制第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禮記》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7755
颗粒名称: 王制第五
分类号: K892.9
页数: 11
页码: 一-二十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的爵禄制度,包括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候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二五象五行刚柔十曰禄所受食爵秩次也上大夫曰卿天子之田方千里象曰月之大亦取晷同也此谓县内以禄公卿大夫元士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候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皆象星辰之大小也。
关键词: 礼记 礼仪 古代

内容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諸侯
  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
  等
  二五象五行剛柔十曰祿所
  受食爵秩次也上大夫曰卿
  天子之田方千里
  象曰
  月之
  大亦取晷同也此謂縣
  内以禄公卿大夫元士
  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
  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
  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視公侯
  天子之卿視伯天子之大夫視子男天子
  之元士視附庸
  皆象星辰之大小也不合謂不朝㑹也
  小城曰附庸附庸者以國事附於大國
  未能以其名通也視猶比也元善也善士謂命士也此地殷所
  因夏爵三等之制也殷有鬼侯梅伯春秋變周之文從殷之質
  合伯子男以爲一則殷爵三等者公侯伯也異畿内謂之子周
  武王初定天下更立五等之爵増以子男而猶因殷之地以九
  州之界尚狹也周公攝政致太平斥大九州之界制禮成武王
  之意封王者之後爲公及有功之諸侯大者地方五百里其次
  侯四百里其次伯三百里其次子二百里其次男百里所因殷
  之諸侯亦以功黜陟之其不合者皆益之地爲百里焉是以周
  丗有爵尊而國小爵卑而國大者唯天子
  畿内千里不増以禄羣臣不主爲治民
  制農田百畝百
  畝之分上農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
  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農夫食五人庶人
  在官者其禄以是爲差也
  農夫皆受田於公田肥
  墽有五等收入不同也
  庶人在官謂府史之屬官長所除
  不命於天子國君者分或爲糞
  諸侯之下士視上
  農夫禄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
  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卿四大夫禄君十
  卿禄次國之卿三大夫禄君十卿禄小國
  之卿倍大夫禄君十卿禄
  此班禄尊
  卑之差
  次國之
  上卿位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
  大夫小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下卿中當
  其上大夫下當其下大夫
  此諸侯使卿大夫觀聘
  並㑹之序也其位爵同
  小國在下爵
  異固在上耳
  其有中士下士者數各居其上之
  三分
  謂其爲介若特行而並㑹也居猶當也此據大國而言
  大國之士爲上次國之士爲中小國之士爲下士之數
  國皆二十七人各三分之上九中九下九以位相當則次國之
  上士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小國之上士當大國之下凡非命
  士亦無出㑹事
  春秋傳謂士爲微
  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州
  建百里之國三十七十里之國六十五十
  里之國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國名山大
  澤不以封其餘以爲附庸閒田州州二
  百一十國建立也立大國三十十三公
  也立次國六十十
  六國也立小國百二十十二小
  卿也名山大澤
  不以封者與民同財不得障管亦賦稅之而巳此大界方千
  里三三而九方千里者九也其爲縣内餘八各立一州此殷
  制也周公制禮九州大界方七千里七七四十九方千里者四
  十有九也其一爲畿内餘四十八八州各有方千里者六設法
  一州封地方五百里者不過四謂之大國又封方四百里者不
  過六又封方三百里者不過十一謂之次國又封方二百里者
  不過二十五及餘方百里者謂之小國盈上四等之數并四十
  九一州二百一十國則餘方百里者百六十四也凡處地方千
  里者五方百里者五十九其餘
  方百里者四十一附庸有地
  天子之縣内方百里之
  國九七十里之國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國
  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國名山大澤不以紛
  其餘以禄士以爲閒田
  縣内夏時天子所居州界名
  也殷曰畿詩殷頌曰邦畿千
  里維民所止周亦曰畿畿内大國九者三公
  之田三爲有致仕
  者副之爲六也其餘三待封王之子弟次國十一者鄉之田
  六亦爲有致仕者副之爲十二又三爲三孤田其餘六亦待
  封之王
  子弟國六十三大夫田十七亦爲有致仕者副
  之爲五十
  四其餘九亦以待封王之子弟三孤田不副者
  以其無職佐公論道耳雖其致仕猶可即而謀焉物讀爲班
  凡
  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國天子之元士諸侯
  之附庸不與
  不與不在數中也春秋傳曰禹㑹諸侯於
  塗山執玉帛者萬國言執玉帛則是唯謂
  中國耳中國而言萬國則是諸侯之地有方百里有方七十里
  有方五十里者禹承堯舜而然矣要服之内地方七千里乃能
  容之夏末旣衰夷狄内侵諸侯相并土地減國數少殷湯承之
  更制中國方三千里之界亦因九州
  而建此千七百七
  十三
  國焉周公復唐虞之舊域分其五服爲九其要服之内亦方七
  子里而因殷諸候之數廣其土増其爵耳孝經說曰周千八百
  諸侯布列五千里内此文攺周之法關盛衰之中三七之間以
  爲說也然此說之意五五二十五方千里者二十五也其一爲
  畿内餘二十四州各有方千里者三
  其餘諸侯之地大則未得而聞
  天子百里之内以
  共官千里之内以爲御
  謂此地之田稅所給也官
  謂其文書財用也御謂衣
  食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爲屬屬有長
  十國以爲連連有帥三十國以爲卒卒有
  正二百一十國以爲州州有伯
  屬連卒州猶聚
  也伯帥正亦長
  也凡長皆因賢侯爲之殷之
  州長曰伯虞夏及周皆曰牧
  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
  六十八帥三百三十六長八伯各以其屬
  屬於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爲左右曰
  二伯
  老謂十公周禮曰九命作伯春秋傳曰自
  陜以東周公主之自陜以西召公主之
  千里之内
  曰甸
  服治田
  出榖稅
  千里之外曰采
  州之内地取其
  美物以當穀稅曰流
  謂九州之外也夷狄流移或貢或不
  禹貢荒服之外三百里蠻二百里流
  天子三公九卿
  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志
  夏制也明堂位曰夏
  氏之官百舉成數也
  大
  國三卿皆命於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
  十七人次國三卿二卿命於天子一卿命
  於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小國
  二卿皆命於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
  七人
  命於天子者天子選用之如今詔書除吏矣小國亦三
  卿卿命於天子二卿命於其君此文似誤脫耳或者
  欲見畿内之
  國二卿與
  天子使其大夫爲三監監於方伯
  之國國三人
  使佐方伯
  領諸侯
  天子之縣内諸侯禄也
  選賢置之於位其國
  之禄如諸侯得丗
  外諸侯嗣也
  有功乃封之使之丗也
  冠禮記曰繼世以立諸
  侯象
  賢也
  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則賜也不過九
  命次國之君不過七命小國之君不過五
  命
  卷俗讀也其通則曰衮三公八命矣復加一命則服龍衮
  與王者之後同多於此則賜非命服也虞夏之制天子服
  有曰月星辰周禮曰諸公之
  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
  大國之卿不過三命下
  卿再命小國之卿與下大夫一命
  不著次國之
  卿者以大國
  之下互明之此卿命則異大夫皆同周禮公侯伯之
  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子男之卿再命其大夫一命
  凡官民
  材必先論之
  論謂考其
  德行道藝
  論辨然後使之
  辨謂考
  問得其
  定也易曰
  問以辨之
  任事然後爵之
  爵謂正
  其秩次
  位定然後禄
  之
  與之以
  常食
  爵人於朝與士共之刑人於市與衆
  弃之
  必共之者所以審愼之
  也書曰克明德愼罰
  是故公家不畜刑人
  大夫弗養士遇之塗弗與言也屏之四方
  唯其所之不及以政亦弗故生也
  屏猶放去也
  巳施刑則放
  之弃之役賦不與亦不授之以田困乏又無賙餼也虞書曰五
  流有宅五宅三居是也周則墨者使守門劓者使守關宫者使
  守
  内
  刖者使守
  囿髡
  者使守積
  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
  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比年每歲也小聘使大夫
  大聘使卿朝則君自行然
  此大聘與朝晉文霸時所制也虞夏之制諸侯歲朝
  周之制侯甸男采衛要服六者各以其服數來朝
  天子五
  年一巡守
  天子以海内爲家時
  者虞夏之制也周則
  一
  巡省之五年
  十
  二歲一巡守
  歲二月
  東巡守至于岱宗
  岱宗
  東嶽
  柴而望祀山川
  柴祭
  天告
  至
  也
  覲諸侯
  覲見
  也
  問百年者就見之
  就見
  老人
  命大
  師陳詩以觀民風
  陳詩謂采其
  詩而觀之
  命市納賈以
  觀民之所好惡志淫好辟
  市典市者賈謂物貴
  賤厚薄也質則用物
  貴淫則侈物貴民之志
  淫邪則其所好者不正
  命典禮考時月定曰同律
  禮樂制度衣服正之
  同隂
  律也
  山川神祇有不舉
  者爲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
  舉猶
  祭也
  宗廟有
  不順者爲不孝不孝者君絀以爵
  不順者謂
  若逆昭穆
  變禮易樂者爲不從不從者君流
  流放
  也
  革制
  度衣服者爲畔畔者君討
  討誅
  也
  有功德於民
  者加地進律
  律法
  也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嶽如
  東巡守之禮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嶽如南
  巡守之禮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嶽如
  西巡守之禮歸假于祖禰用特
  假至也特特牛
  也祖下及禰皆
  一牛
  天子將出類乎上帝冝乎社造乎禰諸侯
  將出冝乎社造乎禰
  帝謂五德之帝所祭於南郊
  者類冝造皆祭名其禮亡
  天
  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事謂
  征伐
  考禮正刑一
  德以尊于天子天子賜諸侯樂則以柷將
  之賜伯子男樂則以鼗將之
  將謂執以致命柷
  鼗皆所以節樂
  諸侯賜弓矢然後征賜鈇鉞然後殺賜圭
  瓚然後爲鬯未賜圭瓚則資鬯於天子
  得其
  器乃
  敢爲其事圭瓚鬯
  爵也鬯距酒也
  天子命之教然後爲學小學
  在公宫南之左大學在郊
  學所以學士之宫尚書
  傳曰百里之國十里
  之郊七十里之國九里之郊五十里
  之國三里之郊此小學大學殷之制
  天子曰辟廱諸侯
  曰頖宫
  尊卑學異名辟明也廱和也所以明
  和天下頖之言班也所以班政教也
  天子將出
  征類乎上帝冝乎社造乎禰禡於所征之
  地
  爲師祭也爲兵
  禱其禮亦亡
  受命於祖
  告祖
  也
  受成於學
  定兵
  謀也
  出
  征執有罪反釋奠于學以訊馘告
  釋菜奠幣禮
  先師也訊馘
  所生獲斷耳者詩曰執訊獲
  醖又曰在頖獻馘馘或爲國
  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
  田一爲乾豆二爲賔客三爲充君之庖
  三田
  者夏
  不田蓋夏時也周禮春曰蒐夏曰苗秋曰攝冬曰
  狩乾豆謂腊之以爲祭祀豆實也庖今廚也
  無事而不
  面曰不敬田不以禮曰暴天物
  不敬者簡祭
  祀略賔客
  天
  子不合圍諸侯不掩羣
  爲盡
  物也
  天子殺則下大
  綏諸侯殺則下小绥
  綏當爲綏綾有虞氏
  之旌旗也下謂弊之
  大夫殺
  則止佐車佐車止則百姓田獵
  佐車驅
  逆之車
  獺祭
  魚然後虞人入澤梁豺祭獸然後田獵鳩
  化爲鷹然後設罻羅草木零落然後入山
  林昆蟲未蟄不以火田鲰
  物必順時候也梁絕水取
  者罻小網也昆明也明蟲
  者得陽而生
  得隂而藏
  不麛不卵不殺胎不殀夭
  重傷未成
  物殀斷殺
  少長
  曰夭
  不覆巢
  覆敗
  也
  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
  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
  制國用如今度
  支經用杪末也
  用地小
  大視年之豐耗
  小國大國豐凶之年各以歲
  制其用多少多不過禮少有
  锨
  收入
  殺
  以
  三十年之通制國用量入以爲出
  通三十年之
  率當有九年
  之蓄出謂
  所當給爲
  祭用數之仂
  筭
  今
  年一歲經用
  之数
  用其什一
  喪三年不
  祭唯祭天地社稷爲越紼而行事
  不敢以卑
  廢尊越猶
  躐也紼
  輴車索
  喪用三年之仂
  喪大事用三
  歲之什一
  喪祭用不
  足曰暴有餘曰浩
  暴猶耗也
  浩猶饒也
  祭豐年不奢凶
  年不儉
  常用數
  之仂
  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
  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
  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
  之食以三十年之通雖有凶旱水溢民無
  菜色然後天子食曰舉以樂
  菜色食菜之色民
  無食菜之飢色天
  子乃曰舉
  樂以
  食
  天子七曰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曰
  而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曰而殯三
  月而葬
  尊者舒卑者速春秋傳曰天子七月而葬同軌
  畢至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踰
  月外
  姻至
  三年之喪自天子達
  下通庶人於父母
  同天子諸侯降期
  庶
  人縣封葬不爲雨止不封不樹喪不貳事
  縣封當爲縣窆縣窆者至卑不得引紼下棺雖雨猶葬以其禮
  儀少封謂聚土爲墳不封之不植之又爲畢無飾也周禮曰
  以爵等爲丘封之度與其樹數則士以上乃皆封樹貳之言二
  也庶人終喪無二事不使從政也喪大記曰大夫士旣葬公政
  入於家旣卒哭弁絰
  帶金革之事無辟也
  自天子達於庶人喪從死者
  祭從生者支子不祭
  從死者謂衣衾棺椁從
  生者謂奠祭之牲器
  天子
  七廟三昭三穆與大祖之廟而七
  此周制七者
  大祖及文王
  武王之祧與親廟四大祖后稷殷則六廟契及湯與
  昭二穆夏則五廟無大祖禹與二昭二穆而巳
  諸侯五
  廟二昭二穆與大祖之廟而五
  大祖始封之君王
  者之後不爲始封
  之君
  廟
  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大祖之廟而三
  大
  祖
  別子始爵者大傳曰別子爲祖
  謂此雖非別子始爵者亦然
  士一廟
  謂諸侯之中士下
  士名曰官師者上
  士二
  廟庶人祭於寢
  寢適
  寢也
  天子諸侯宗廟之祭
  春曰祖夏曰禘秋曰甞冬曰烝
  此蓋夏殷之祭
  名周則改之春
  曰祠夏曰礿以禘爲殷祭詩小雅曰礿祠
  烝甞于公先王此周四時祭宗廟之名
  天子祭天地諸
  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
  五祀謂司命也中霤也門也行
  也厲也此祭謂大夫有地者其
  無地祭
  三耳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
  四瀆視諸侯
  視視其牲
  器之數
  諸侯祭名山大川之
  在其地者
  魯人祭泰山晉
  人祭河是也
  天子諸侯祭因國之
  在其地而無主後者
  謂所因之國先王先公有功德
  冝享丗祀今絕無後爲之祭主
  者昔夏后氏郊鯀至杞爲夏後而更郊禹
  晉侯夢黃熊入國而祀夏郊此其禮也
  天子犆杓袷
  禘祫甞袷烝
  植猶一也袷合也天子諸侯之喪畢合先
  君之主於祖廟而祭之謂之裕後因以爲
  常天子先袷而後時祭諸侯先時祭而後袷凡袷之歲春一礿
  而巳不袷以物無成者不殷祭周政夏祭曰於以禘爲殷祭也
  魯禮三年喪畢而袷於大祖明年春禘於
  羣廟自爾之後五年而再殷祭一袷一禘
  諸侯礿則不
  禘禘則不甞甞則不烝烝則不礿
  虞夏之制
  諸侯歲朝
  廢一
  時祭
  諸侯杓植
  互明植
  杓文
  禘一犆一袷
  下天子也
  拾歲不禘
  甞袷
  烝袷天子社稷皆大牢諸侯社稷皆少牢
  大夫士宗廟之祭有田則祭無田則薦
  有
  田
  者旣祭又薦新祭以首時薦以仲月士薦牲用特豚大夫以上
  用羔所謂羔豚而祭百官階足詩曰匹之曰其早獻羔祭韭
  庶人春薦韭夏薦麥秋薦黍冬薦稻韭以
  外麥以魚黍以豚稻以鴈
  庶人無常牲取與
  新物相冝而巳
  祭天
  地之牛角繭栗宗廟之牛角握賔客之牛
  角尺
  握謂長
  不出膚
  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
  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故謂
  祭饗
  庶羞不踰牲
  祭以羊則不
  以牛肉爲羞
  燕衣不踰祭服
  寢不踰廟古者公田藉而不稅
  藉之言借也借民
  力治公田美惡取
  於此不稅民
  殷人七十而
  锨
  所自治也
  周人百亩
  艋
  子曰夏后氏五十而貢
  徹則所云古者謂殷時
  市廛而
  不稅
  廛市物邸舎稅
  其舎不稅其物
  關譏而不征
  譏譏異服識異言
  征亦稅也周禮國
  凶札則無門關
  之征征猶譏也
  林麓川澤以時入而不禁
  麓山
  足也
  夫
  圭田無征
  夫猶治也征稅也孟子曰卿以下必有圭田治
  圭田者不稅所以厚賢也此則周禮之士田以
  任近郊之
  地稅什一
  用民之力歲不過三曰
  治宫室城
  郭道渠
  田里
  不粥墓地不請
  皆受於公民不得私
  也粥賣也請求也
  司空執度
  度地
  司空冬官卿掌邦
  事者度丈尺也
  居民山川沮澤時四時
  觀寒煖燥濕
  沮謂萊沛
  量地逺近
  制邑井
  之處
  興事任力
  事謂築邑
  廬宿市也
  凡使民任老者之事食壯者之食
  寛其力
  饒其食
  凡
  居民材必因天地寒煖燥濕
  使其材執
  堪地氣也
  廣谷
  大川異制
  謂其
  形象
  民生其閒者異俗
  謂其所
  好惡
  剛
  柔輕重遲速異齊
  謂其情
  性緩急
  五味異和
  謂香臭
  與鹹苦
  器
  械異制
  謂作務
  之用
  衣服異冝
  謂氈裘
  與絺綌
  脩其教不
  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冝
  教謂禮義
  政謂刑禁
  中國戎
  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
  地氣使
  之然
  東
  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
  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雕文謂刻其肌以
  丹青涅之校趾足
  相鄉然浴則同川臥則僢
  不火食地氣煖不爲病
  西方白戎被髮衣皮有不
  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
  食者矣
  不粒食地氣
  寒少五穀
  中國夷蠻戎狄皆有安
  居和味宜服利用備器
  其事雖異
  各自足
  五方之民
  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
  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
  皆俗
  聞之
  名
  也
  锨
  其事類耳鞮之言知
  兾部有言狄鞮者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
  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參相得也
  得猶
  足也
  無曠土
  無游民食節事時民咸安其居樂事勸功
  尊君親上然後興學
  立小學
  大學
  司徒脩六禮以
  節民性明七教以興民德齊八政以防淫
  一道德以同俗養耆老以致孝恤孤獨以
  逮不足上賢以崇德簡不肖以絀惡
  司徒地
  官卿掌
  邦教者逮及
  也簡差擇也
  命鄉簡不帥教者以告
  帥循也不循
  教謂教很不
  孝弟者司徒使卿簡
  擇以告者卿屬司徒
  耆老皆朝于庠元曰習射上
  功習鄉上齒大司徒帥國之俊士與執事焉
  將習禮以化之使之觀焉耆老致仕及鄉中老賢者朝猶㑹也
  此庠謂鄉學也鄉謂飮酒也燕禮春秋射國蜡而飮酒養老
  不變命國之右鄉簡不帥教者移之左命
  國之左鄉簡不帥教者移之右如初禮
  中年
  考校
  而又不變使轉徙其居觀其見新人有
  所化也亦復習禮於鄉學使之觀焉
  不變移之郊如
  初禮
  郊鄉界之外者也稍出逺之
  後中年又爲之習禮於郊學
  不變移之遂如初
  禮
  逺郊之外曰遂遂大夫掌之又中年
  復移之使居遂又爲習禮於遂之學
  不變屛之逺方
  終身不齒
  逺方九州之
  外齒猶録也
  命鄉論秀士升之司徒
  曰選士
  移
  夫
  酩
  於司徒也秀士卿大
  考有德行道藝者
  司徒論選士之秀
  者而升之學曰俊士
  可使習禮
  者學大學
  升於司徒者不
  征於鄉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
  不征
  不給
  其繇役造成也能
  習禮則爲成士
  樂正崇四術立四教
  樂正樂官之長
  掌國子之教虞
  書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崇高也髙尚其術以作教也㓜者教
  之於小學長者教之於大學尚書傳曰年十五始入小學十八
  入大
  學
  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順
  此四術而教
  成是士也
  春
  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
  春夏陽也詩樂者
  聲聲亦陽也秋冬
  隂也書禮者事事亦隂也
  互言之者皆以其術相成
  王大子主子羣后之大子
  卿大夫元士之適子國之俊選皆造焉
  皆以
  四術
  成之王子王之庶子
  君羣后公及諸侯
  凡入學以齒
  皆以
  長
  幻受
  學不用
  尊卑
  將出學
  小胥大胥小樂正簡不帥教者以告于大
  樂正大樂正以告于王
  此所簡者謂王太子王
  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
  子
  羣
  適
  子大胥小胥皆樂官屬也
  出學謂九年大成學止也
  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
  皆入學不變王親視學
  亦謂使習禮以化之不變
  王又親爲之臨視重弃賢
  者子孫此習禮
  皆於大學也
  不變王三曰不舉
  去食樂
  重弃人
  屛之逺
  方西方曰棘東方曰寄終身不齒
  棘當爲僰僰
  之言偪使之
  偪寄於夷戎不屏
  於南北爲其大逺
  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以告
  于王而升諸司馬曰進士
  移名於司馬司馬夏官
  卿主邦政者進士可進
  受爵
  禄也
  司馬辨論官材
  辨其論官其
  材觀其所長
  論進士之賢
  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論
  各署其
  所長
  論定然後官
  之
  使之
  試守
  任官然後爵之
  命
  之
  位定然後禄之大
  夫廢其事終身不仕死以士禮葬之
  以不任
  大夫也
  有發則命大司徒教士以車甲
  乗兵車衣甲之
  儀有發謂有軍
  師發
  卒
  凡執技論力適四方羸股肱決射御
  謂
  擐
  衣出其臂脛使之射
  御決勝負見勇力
  凡執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
  醫卜及百工
  言技謂
  此七者
  凡執技以事上者不貳
  事不移官
  欲專其事
  亦爲不德
  出鄉不與士齒
  賤也於其鄉
  中則齒親親
  也
  仕於家者出鄉不與士齒亦戝司寇正刑明
  辟以聽獄訟
  司寇秋官卿掌
  刑者辟罪也
  必三剌
  以求民情斷其
  獄訟之中一曰
  訊
  羣
  臣二曰訊羣
  史
  三曰訊万民
  有旨無簡不聽
  簡誠也有其意无其
  誠者不論以爲罪
  附從輕
  附施刑也求
  出之使從輕
  赦從重
  雖是罪可
  重猶赦之
  凡制五刑
  必即天論
  制斷也即就也必即天論言與天意合閔子
  曰古之道不即人心即或爲則論或爲倫
  郵
  罰麗於事
  郵過也麗附也過人罰人當各
  附於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
  凡聽五刑
  之訟必原父子之親立君臣之義以權之
  權平
  也
  意論輕重之序愼測淺深之量以別
  之
  意思念也淺深謂俱
  有罪本心有善惡
  悉其聦明致其忠愛以
  盡之
  盡其
  情
  疑獄汜與衆共之衆疑赦之必察
  小大之比以成之
  小大猶輕重巳
  行故事曰比
  成獄辭史以獄
  成告於正正聽之
  史司寇史也正於周鄉師之
  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
  正以
  獄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聽之棘木之下
  周禮鄉師之屬辨其獄訟異其死刑之罪而要之職聽於朝司
  寇聽之朝王之外朝也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
  子
  男
  位焉面三
  槐
  三公位焉
  大司寇以獄之成告於王王命三
  公參聽之
  王使三公復與司寇及正共平之重
  刑也周禮王欲免之乃命公㑹其期
  三公以
  獄之成告於王王三又然後制刑
  又當作宥宥
  寛也一宥曰
  不識再宥曰過
  失三宥曰遺忘
  凡作刑罰輕無赦
  法雖輕不赦
  之爲人易犯
  刑者
  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
  心焉
  變更
  也
  析言破律亂名攺作執左道以亂
  政殺
  析言破律巧賣法令者也亂名攺作謂變易
  官與物之名更造法度左道若巫蠱及俗禁
  作淫聲
  異服竒技竒器以疑衆殺
  淫聲鄭衛之屬也異服
  若聚鹬冠瓊弁也竒技
  竒器若公輸
  般請以機窆
  行僞而堅言僞而辯學非而博順
  非而澤以疑衆殺
  皆謂虚華捷
  給無誠者也
  假於鬼神時
  曰卜筮以疑衆殺
  今時持喪葬築蓋嫁取十
  數文書使民倍禮違制
  此四
  誅者不以聽
  爲其爲害大
  而辭不可明
  凡執禁以齊衆不
  赦過
  亦爲人
  將易犯
  有圭壁金璋不粥於市命服命
  車不粥於市宗廟之器不粥於市犧牲不
  粥於市戎器不粥於市
  尊物非民所冝有戎
  器軍器也粥賣也
  用器
  不中度不粥於市兵車不中度不粥於市
  布帛精麤不中數幅廣狹不中量不粥於
  市姦色亂正色不粥於市
  凡以其不可用也用器
  弓矢耒耜飮食器也度
  丈尺也數
  針縷多少
  錦文珠玉成器不粥於市衣服飲
  食不粥於市
  不示民以奢與
  貪也成猶善也
  五穀不時果實未
  孰不粥於市
  物未成
  不利人
  木不中伐不粥於市
  伐之
  非時
  不中用周禮仲冬斬
  陽木仲夏斬隂木
  禽獸魚鼈不中殺不粥於市
  殺之非時不中用月令季
  冬始漁周禮春獻鼈蜃
  開執禁以譏禁異服識
  異言
  開竟上門
  譏呵察
  大史典禮執簡記奉諱惡
  簡記
  策書
  也諱先王名惡
  忌曰若子知
  天子齊戒受諫
  歲終羣臣奏歲事
  諫王當所政爲也
  司㑹
  以歲之成質於天子
  司㑹冢宰之屬掌計要者成
  計要也質猶平也平其計要
  冢
  宰齊戒受質
  賛王
  受之
  大樂正大司寇市三官以
  其成從質於天子
  大樂正於周宗伯之屬市司市也
  於周同徒之屬從從於同㑹也
  大
  司徒大司馬大司空齊戒受質百官各以
  其成質於三官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以
  百官之成質於天子
  百官此三
  官之屬
  百官齊戒受
  質
  受平
  報也
  然後休老勞農
  饗養
  之
  成歲事
  斷計
  要也
  制
  國用凡養老有虞氏以燕禮夏后氏以饗
  禮殷人以食禮周人脩而兼用之
  兼用之備隂
  陽也凡飲養
  陽氣凡食養隂氣陽
  用春夏隂用秋冬
  五十養於鄉六十養於國七
  十養於學達於諸侯
  天子諸侯養老同也國國中小
  學在王宫之左學大學也在郊
  此殷制
  明矣
  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
  十使人受
  命謂君不親饗食
  必以其禮致之
  五十異粮六十宿
  肉七十貳膳八十常珍九十飲食不離寢
  膳飲從於遊可也
  粮糧也貳副也
  遊謂出入止觀
  六十歲制七
  十時制八十月制九十曰脩唯
  絞紟
  今衣宣
  死而后制
  絞紟衾
  冒一曰
  三曰
  而
  可爲者
  五十始衰六十非肉
  不飽七十非帛不煖八十非人不煖九十
  雖得人不煖矣
  煖
  温
  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
  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九十者天子
  欲有問焉則就其室以珍從
  尊養
  之
  七十不俟
  朝
  大夫士之老
  者揖君則退
  八十月告存
  每月
  致膳
  九十曰有秩
  秩
  常
  也有
  常膳
  五十不從力政六十不與服戎七十不
  與賔客之事八十齊喪之事弗及也
  力稍衰
  也力政
  城道之役也與及也八十不齊則
  不祭也子代之祭是謂宗子不孤
  五十而爵
  賢者命
  爲大夫
  六
  十不親學
  不能備
  弟子禮
  七十致政唯衰麻爲喪
  致
  政
  還君
  事
  有虞氏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
  庠夏后氏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
  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周人
  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庠虞庠在國
  之西郊
  皆學名也異者四代相變耳或上西或上東或貴
  在國或貴在郊上庠右學大學也在西郊下庠左
  學小學也在國中王宫之東東序東膠亦大學在國中王宫之
  東西序虞庠亦小學也西序在西郊周立小學於西郊膠之言
  糾也庠之言養也周之小學爲有虞氏之庠
  制是以名庠云其立鄉學亦如之膠或作縁
  有虞氏皇而
  祭深衣而養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養
  老殷人㖊而祭縞衣而養老周人冕而祭
  玄衣而養老
  皇冕屬也畫羽飾焉凡冕屬其服皆玄上
  纁下有虞氏十二章周九章夏殷未聞凡
  養老之服皆其時與羣臣燕之服有虞氏質深衣而巳夏而攺
  之尚黑而黑衣裳殷尚白而縞衣裳周則兼用之玄衣素裳其
  冠則牟追章甫委貌也諸侯以天子之燕服爲朝服燕禮曰燕
  朝服服是服也王者之後亦以燕服爲之魯季康子朝服以縞
  僭宋之禮也天子
  皮弁以曰視朝也
  凡三王養老皆引年
  巳而引户校
  年當行復除
  也老人衆多非
  賢者不可皆養
  八十者一子不從政九十者其
  家不從政廢疾非人不養者一人不從政
  廢廢於
  人事
  父母之喪三年不從政齊衰大功之
  喪三月不從政將徙於諸侯三月不從政
  自諸侯來徙家期不從政
  自從
  也
  少而無父者
  謂之孤老而無子者謂之獨老而無妻者
  謂之矜老而無夫者謂之寡此四者天民
  之窮而無告者也皆有常餼
  餼廩
  也
  瘖聾跛
  躃斷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
  斷謂支節絕
  也侏儒知人
  也器
  能也
  道路男子由右婦人由左車從中央
  道有
  三塗
  逺別也
  父之齒隨行兄之齒鴈行朋友不相踰
  廣敬也謂
  於塗中
  輕任并重任分斑白者不提挈
  皆謂
  以與
  少者雜色曰斑
  君子耆老不徒行庶人耆老不徒食
  徒猶
  空也
  大夫祭器不假祭器未成不造燕器
  造爲也
  方一里者爲田九百畝
  一里方
  三百歩
  方十里者
  爲方一里者百爲田九萬畝方百里者爲
  方十里者百爲田九十億畝
  億今
  十萬
  方千里者
  爲方百里者百爲田九萬億畝
  萬億今
  萬萬也
  自恒
  山至於南河千里而近
  兾州
  域
  自南河至於江
  千里而近
  豫州
  域
  自江至於衡山千里而遙
  荊州
  域
  自東河至於東海千里而遙
  徐州
  域
  自東河至
  於西河千里而近
  亦兾
  州域
  自西河至於流沙千
  里而遙雍
  州
  西不盡流沙南不盡衡山東不
  盡東海北不盡恒山凡四海之内斷長
  補短方三千里爲田八十萬億一萬億畝
  九州之
  大計
  方百里者爲田九十億畝山陵林麓
  川澤溝瀆城郭宫室塗巷三分去一其餘
  六十億畝
  以一大國爲率其餘所
  以授民也山足曰麓
  古者以周尺八
  尺爲歩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爲歩古者百
  畝當今東田百四十六畝三十歩古者百
  里當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歩四尺二寸二
  分
  周尺之數未詳聞也案禮制周猶以十寸爲尺蓋六國時
  多變亂法度或言周尺寸則歩便爲八八六十四寸以
  此計之古者百畝當今百五十六畝二
  十五歩古者百里當今百二十五里
  方千里者爲方
  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三十國其餘方百
  里者七十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爲方百
  里者二十九方十里者四十其餘方百里
  者四十方十里者六十又封方五十里者
  百二十爲方百里者三十其餘方百里者
  十方十里者六十名山大澤不以封其餘
  以爲附庸閒田諸侯之有功者取於閒田
  以禄之其有削地者歸之閒田天子之縣
  内方千里者爲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
  九其餘方百里者九十一又封方七十里
  者二十一爲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二十
  九其餘方百里者八十方十里者七十一又
  封方五十里者六十三爲方百里者十五
  方十里者七十五其餘方百里者六十四
  方十里者九十六諸侯之下士禄食九人
  中士食十八人上士食三十六人下大夫
  食七十二人卿食二百八十八人君食二
  千八百八十人次國之卿食二百一十六
  人君食二千一百六十人小國之卿食百
  四十四人君食千四百四十人次國之卿
  命於其君者如小國之卿天子之大夫爲
  三監監於諸侯之國者其禄視諸侯之卿
  其爵視次國之君其禄取之於方伯之地
  方伯爲朝天子皆有湯沐之邑於天子之
  縣内視元士
  給齊戒自絜清之
  用浴用湯沐用潘
  諸侯丗子丗國
  謂縣内及列
  象賢也
  大夫不丗爵使以德爵以功
  國諸侯爲天
  子大夫者不丗爵
  未賜爵視天子之元士以君
  而丗禄辟賢也
  其國
  列國及縣
  丙之國也
  諸侯之大夫不丗爵禄六禮
  冠昏喪祭鄉相見
  鄉鄉飲
  酒鄉射
  七教父子兄弟夫
  婦君臣長幼朋友賔客八政飲食衣服事
  爲異別度量數制
  飲食爲上衣服次之事爲謂百工
  技藝也異別五方用器不同也度
  丈尺也量斗斛也數百
  十也制布帛幅廣狹也

知识出处

禮記

《禮記》

漢鄭玄注,宋金履祥批評。履祥有《尚書注》已著録。此書爲宋淳熙四年撫州公使庫鏝刻,漢鄭玄注本,末有清顧廣圻嘉慶丙寅題跋,云:「此撫州公使庫刻本《禮記》,是南宋淳熙四年官書,於今日爲最古矣。末有名銜一紙,裝匠誤分入《釋文》首,不知者輒認以爲舊監本,非也。」又有澗蘋題記一通,祇叙此書重雕始末。然此書天頭有手批,凡一千二百九十五條,識斷精到,非出庸儒手。二《跋》皆未言批評爲何人。考批語有「履祥按」者有五:卷三《檀弓下》於「工尹商陽」上批注:「程子不(亦)以爲然。《家語》此章之下,子路怫然而進曰:『人臣之節,當君大事,唯力所及,死而後已,夫子何善此?』子曰:『然,如汝言也。』吾取其有不忍殺人之心而已。履祥按:《家語》所載詳備,程子似不必疑。」卷三《檀弓下》末批云:「虞氏中云:此篇乃漢文帝博士諸生所作。李氏曰:劉氏《七略》,其《本制》、《兵制》、《服制》等篇,今但有一篇。疑小戴所删。履祥按:文公《儀禮》有《王制》十篇,蓋得古意。」卷四《王制》於「凡四海之内」上批曰:「封建、制禄。文公曰:漢儒之說只是立一箇算法,非惟施之當今不可,求之昔時,亦有難曉者。且如九州之地,冀州極闊,雍州亦闊,若青、兖、徐、豫,則疆界有不足者矣。設是夏時封建之國,革命之後,不成地多者削其國以予少者,如此則彼未必服,或以生亂。又如周王以原田與晉文公,其民不服,至於伐之。蓋世守其地,不欲從它人。若封王子弟,必須有空地方可封。履祥按:方百里惟以田計。青、兖、徐、豫,山少田多,故疆界若狹。冀與雍田少山多,故疆界其闊。」卷五《月令》於「是月也不可以稱兵」上批曰:「禁兵:或問:『孟春行夏令等處,不知是天行令,是人行令?」文公曰:是人行此令,則召天之災。履祥按:《月令》每月自有當行之政,若不行當月之政,而行他時之政,則他時之氣應之,而災異至矣。」卷十四《祭義》於「氣也者,神之盛也」上批曰:「文公曰:夫子答宰我問鬼神一段,好。陰陽乍離之際,彷彿如有所睹。昭明,所謂光景者。焄蒿是升騰氣象,悽愴是令人感動模樣。墟墓之閒未施哀於民而民哀是也。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正謂此。履祥按:『洋洋乎』二句是說昭明,焄蒿、墟墓之間是說悽愴。「履祥者,即金履祥也。其為朱學四傳,故批評引文公說最多。如於《曲禮上》「禮聞來學,不聞往教」上批評曰:「文公曰:取於人是有朋自遠方來,童蒙求我:取人是好爲人師,我求童蒙。」又《檀弓上》「其慎也」上批曰:「慎引,文公謂此處未可曉。」前後凡十八處,蓋本承師說也。其所引者有胡明仲說,明仲,宋高宗時人,宗程子學,官舍人,嘗知嚴州。有呂氏說,即呂祖謙也。有劉瓛說:瓛,南齊時人也。有陳止齋說,止齋,陳傅良也。有李氏心傳說,有伊川程子說,皆履祥以前之人。觀其字迹端正不苟,與履祥遺墨對比,似未分軒輊,其爲金履祥所作無疑也。别引有嚴陵方氏、香巖李氏,皆莫可考。據履祥所批者,或總括其義,其於《禮上》首簡總評曰:「劉氏《别錄》屬制度,禮之本。」於《檀弓上》總評曰:「《檀弓》上下篇多記喪禮,疑出子游之筆及其門人所記。」或解句義,其於「鸚鵡能言,不離飛烏」上批曰:「人異於禽獸者以禮。」又於「使人以有禮,知自别於禽獸」上批曰:「交際之禮。」又於「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上批曰:「年德之節,通解八學。《禮·少儀》。」又於「謀於長者」上批曰:「事長之禮。」於「凡爲人子之禮」上批曰:「事親之禮。」於「年長以倍,則父事之」上批曰:「事長。」於「先生與之言則對,不與之言則趨而退」上批曰:「游謁之禮。」於「言不聞則不入」上批曰:「入户之儀。」於「摳衣趨隅」上批曰:「入六門至寢門之儀。」於「侍坐於先生」上批曰:「侍坐之儀。」於「毋側聽,毋噭應「上批曰:「凡起居之儀。」於「男女不雜坐」上批曰:「男女之儀。」於「名子者不以國」上批曰:「名字。」於「凡進食之禮」上批曰:「賓客飲食之禮。」於「餃餘不祭」上批曰:「餕餘之物不以祭,父不以是祭子,夫不以是祭妻。」於「君子抱孫不抱子」上批曰:「尸,必以孫:孫幼,使人抱之。」於「知生者弔,知死者傷上批曰:「因居喪及弔禮。」於「弔喪弗能賻」上批曰:「因弔贈及遺饋。」於「君子戒慎,不失色於人」上批曰:「在車之容。」於「天子不言出」上批曰:《春秋》書法。」於「凡祭,有其廢之」上批曰:「通論。」於「天子死曰崩」上批曰:「吉凶名號。」於「孔子蚤作」上批曰:「夫子之終。或問此章,文公曰:《檀弓》出於雜記,恐未必得其真。」於「君子曰謀人之軍師」上批曰「死亡之義。此處或作『軍邦』,句亦通。《家語》,子路問於孔子曰:『臧武仲率師與邾人戰於狐鮐,遇敗焉,師人多喪而無罰,古之道也。然與?』孔子曰,『謀人之軍師』云云,古之正也。」卷二《檀弓上》於「先王制禮」上批曰:「立適,古人不必親相與言,以禮相示而已。然亦是文子則可,若他人責之,亦不喻也。」於「拜而後稽顙」上批曰:「《家語》,子張有父之喪,公明儀相焉,門稽顙於孔子,孔子曰『拜而後稽顙』云云。」蓋評說皆以此類爲主,不勝其舉也。或說以句法,其以爲「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幼」下、「弱」下、「壯」下皆宜斷句,稱「陸司農句,文公是之」。或說字音字義,於卷一《曲禮上》「長者不及,毋儳言」上批曰:「儳,倉鑒切。蹔雜也。《唐書》儳路,音同。」於「舂不相」上批曰:「相,助杵之聲,如謳歌然,以志勞也。」於《曲禮下》批曰:「朱子曰:《曲禮》必别有一書,叶韻如《弟子職》之類。如篇首『若思』、『定辭』、『民哉』及『上堂』、『聲揚』,『入户」、『必下』,皆叶韻。今上下篇却是後人補凑而成,不是成篇做底。」於「何居」上批注:「何居,猶《書》云『何其』。」或説上下文關節,於「孔子少孤,不知其墓」上批曰:「上文『孔子既得合葬於防』,宜在此章下。」於「夏后氏尚黑」上批曰:「三代所尚之色。」或於句間標音,《曲禮下》「武車綏旌」之「綏」字旁注「而追」二字,「史載筆」、「則載青旌」之「載」字旁注「戴」。或批注於下方,卷五《月令》於「止訟獄」鄭注「省減」下批曰:「省,察也。」其尤難能可貴者,不默守師説,廣覽博取,未主一家。卷七《禮運》一篇,朱子以爲類《莊子》,「非聖人之書」。履祥引胡明仲説,是「子游所作」,而不主朱子也。於「以姑息」上批曰:「姑息,王介甫曰:且止也。」則取王安石説。此書今藏於江西省圖書館,稀世珍寶也。

阅读

相关人物

鄭玄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