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德清县图书馆
湖州德清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湖州德清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练市船拳(省级非遗项目)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守望》
唯一号:
110634020220000504
专题名称:
练市船拳(省级非遗项目)
其他名称:
拳船;打拳船;擂台船
文件路径:
1106/01/object/PDF/110610020220000029/001
起始页:
0200.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练市船拳,练市人俗称“拳船”“打拳船”和“擂台船”。练市船拳始于吴越春秋,盛于明清。 相传旧时太湖湖匪盛行,官府肃匪无措,船民、渔民就自备刀刃,延武师习武,既御匪,又强身,遂发展成为船拳。后世盛匪清,便成为健身和表演而已。船拳表演时把两只农船拼扎一起,用木板铺成平面,船后部挑扎彩楼,挂牙旗,插彩旗,船前部铺地毯为武场,供武士们拳打脚踢,舞枪弄棍,或单打,或双打,或群打,变化无穷。船拳套路丰富多彩,据传有百余套,如“大金枪拳”“三门拳”“四门拳”“石担开四门”等。 练市船拳历为含山蚕花节民间艺术(武术)主要表演项目。年届清明,各村拳船竞发,蔚为壮观。进入含山港,驻舟为营,立即开打,一试高低。自明清以来,从不间断。“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取缔,20世纪80年代初,练市船拳复出。2009年6月22日,练市船拳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知识出处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