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德清县图书馆
湖州德清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湖州德清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湖州琴书(省级非遗项目)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守望》
唯一号:
110634020220000498
专题名称:
湖州琴书(省级非遗项目)
文件路径:
1106/01/object/PDF/110610020220000029/001
起始页:
0163.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湖州琴书,俗称“胡琴书”,简称“琴书”。由于它是湖州滩黄的重要分支,所以也有人把湖州琴书称做为“湖滩”。琴书的形成与湖州滩簧的另一个分支——湖剧密不可分。两者在剧(曲)目、音乐上互为相通,艺人亦常常“搭班做小戏,分档唱琴书”,而又各具特色。1924年,“湖滩”的行会组织“明裕社”成立,标识着湖州滩簧的一个繁盛时期。琴书的艺人亦按地域形成“帮别”,有“湖州帮”“德清帮”“长兴帮”“震泽帮”等。流行在湖州、嘉兴各县及江苏吴江一带。茶馆书场,稻场厅堂,都可以成为琴书的演唱场所。 琴书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用湖州方言音韵。一些艺人为适应观众的需求,吸收了苏滩的念白因素,又使他们的演唱更趋文雅。演唱形式有单档、双档和三个档三种。曲目有开篇和正书两类。 2006年,湖州琴书被收入“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先后将《庵堂相会》中《过桥》《带路》两折摄为录像。2006年6月10日,还参加了在杭州吴山广场举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演出活动。许多历史照片、史料已归档保存。2007年4月,浙江省文化厅公示湖州琴书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湖州琴书是湖州地方的代表性曲艺品种,在湖州文化史上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秀项目。
知识出处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