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湖州琴书,俗称“胡琴书”,简称“琴书”。由于它是湖州滩黄的重要分支,所以也有人把湖州琴书称做为“湖滩”。琴书的形成与湖州滩簧的另一个分支——湖剧密不可分。两者在剧(曲)目、音乐上互为相通,艺人亦常常“搭班做小戏,分档唱琴书”,而又各具特色。1924年,“湖滩”的行会组织“明裕社”成立,标识着湖州滩簧的一个繁盛时期。琴书的艺人亦按地域形成“帮别”,有“湖州帮”“德清帮”“长兴帮”“震泽帮”等。流行在湖州、嘉兴各县及江苏吴江一带。茶馆书场,稻场厅堂,都可以成为琴书的演唱场所。

琴书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用湖州方言音韵。一些艺人为适应观众的需求,吸收了苏滩的念白因素,又使他们的演唱更趋文雅。演唱形式有单档、双档和三个档三种。曲目有开篇和正书两类。

2006年,湖州琴书被收入“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先后将《庵堂相会》中《过桥》《带路》两折摄为录像。2006年6月10日,还参加了在杭州吴山广场举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演出活动。许多历史照片、史料已归档保存。2007年4月,浙江省文化厅公示湖州琴书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湖州琴书是湖州地方的代表性曲艺品种,在湖州文化史上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秀项目。

我的悠扬人生

周芝琴,女,1933年5月出生,湖州吴兴区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湖州琴书”。

我13岁就开始学艺生涯。我的养父蒋佩岩是一位说书大师,生母李玲凤也是一位琴书艺人,从小受家庭熏陶,16岁就独立登台表演。就这样,逐步成长,唱好每一段成为了我努力的目标,从此便开始了我的琴书之路。

早在1945年,年幼的我当时就加入了湖滩的曲艺行会组织“明裕社”学习琴书,尔后拜吴凤珠为师。学艺的时候每天早上4点不到就起床吊嗓子,还要学习口技等基本功。当时和我一起学艺的师兄妹共有18人,不过坚持到最后的只剩下了5个人,回忆起那段艰苦的学艺生涯,我记忆犹新。

学习湖剧至少要练7年,3年徒弟,4年“半作”(指一半时间学艺,一半时间做家务)。既要学习琴技又要练习说唱,学习难度可想而知。说琴书时要模仿小姐、丫头、老生和大花脸的声音,所以吊嗓子的练习很重要,难的还不在这里,因为延长琴书时不能有停顿,表演2个多小时即使喉咙干得冒烟了也不能喝一口水,那滋味常人是难以忍受的。当时师傅很严格,特别是演唱琴书时如果谁喝一口茶,被发现了就处以打头等重罚。我有一次就因为如此被师傅的戒尺狠狠地打了。这也就练就了我后来连续说唱3小时不喝一口水嗓子仍然清脆的技艺。

之后养父就让她徒弟教我拉二胡一个月,其他时间都跟着母亲“跑码头”,边表演边学琴。别看艺人们在台上表演很风光,其实过去常常被人称为“跑江湖”,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是被人看不起的。但是正由于这么多的艰辛一路走来,才有了我对琴书的终生热爱。

解放后,我的生活渐趋安定,艺术上也趋成熟。这期间,大大小小共获得30多次奖项,特别是在1964年,分别获得了嘉兴专区艺人大汇演和浙江省艺人大汇演一等奖,这些奖项带给了当时32岁的我荣誉,更带给了我对琴书的热情和激情。

1966年“文革”,我被迫转业到了湖州城区供销社工作,于是不得不中断了我挚爱的琴书事业。1979年,45岁的我退休,桐乡评弹团随即聘请我为团里培养学徒,这又重新燃起了我的艺术热情,从此我便奔走在江浙沪一带进行表演,推介和弘扬琴书这门传统的说唱艺术。2006年和2007年,我曾两次参加在杭州吴山广场进行的“文化遗产日”演出,被评定为湖州琴书唯一的一位省级传承人。

在2012年,我去上海“龙王庙”大会演表演《白娘娘水漫金山》,连续半个月,获得了较大成功。在衣裳街大舞台也先后表演长篇《双珠凤》《黄金印》《四香缘》《赵匡胤》《刘金锭》《慈云太子走国》,短篇《西厢记》等等。如今我80岁在琴书舞台上还有很多票友来看我的表演,我非常高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相信有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年轻人加入,还有各界人士的齐心努力,湖州琴书一定能够焕发出它的艺术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