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光绪]嘉兴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 卷六十二至卷八十八》 古籍
唯一号: 110520020230000152
颗粒名称: 經部
分类号: Z838
页数: 17
页码: 一至三十三
摘要: 本卷記錄了嘉興府經部藏書方面的情況。
关键词: 古籍 目录 经部

内容

經部
  
  三國 陸績周易注十五卷 隋書志新舊唐書志 並作十三卷經典釋文作周易述
  十三卷會通一卷 四庫全書著錄陸氏易解一卷案陸氏注已亡鹽邑志林載有一卷乃明海鹽姚士粦
  采李氏集解陸氏釋文及績注京房傳彙成之 國朝平湖孫堂正誤補遺刻入二十一家易注為周易述
  京房易傳注三卷 書錄解題 案錢氏述古堂書目作陸績易解三卷明常熟毛氏刊入津
  逮祕書 書錄解題又有積算雜占條例並云陸績注
  晉 于寶周易注十卷 隋書志 王應麟曰寶之易學以卦爻配月或配日時傅諸人事以
  前世已然之迹證之訓義頗有據 屠曾序略曰干氏易有注者僅三十卦卦惟乾備六爻餘止一彖一爻而
  已要皆自古易類萃中摘抄 案今存一卷即元海鹽屠曾所輯刊入胡氏鹽邑志林孫氏二十一家易注
  周易宗塗四卷 七錄 周易爻義一卷 隋書志 周易問難
  二卷 周易元品二卷 並見册府元龜 經義考此四種竝云佚
  
  唐 陸元朗周易文句義疏二十四卷 周易大義二卷
  新舊唐書志 通志略 經義考云佚 案文句義疏本傳作二十卷大義從隋書志唐志作文外大義
  宋 魯訔易說二十卷 周必大魯公墓誌 經義考云佚 趙彥肅復齋
  易說六卷 四庫著錄莊 仲方曰其書即象明理取義密而為說精 案今刻入通志堂經解
  林至易裨傳二卷 四庫著錄 宋史志作一卷書錄解題又有外篇一卷 莊仲方曰上
  卷三篇曰法象本之太極曰極數本之天地之數曰觀變本之揲蓍十八變下卷一篇論反對相生世應互體
  納甲變爻動爻卦氣八事 案至字德久官至祕書省正字此書今刻入通志堂經解 輔廣周
  易注釋 杭氏歷代藝文志 衛富益周易集說 王氏續通考經義考云佚
  衛謙讀易管窺三十卷 王氏續通考經義考云佚
  明 鮑恂學易舉隅三卷 四庫存目 明史志 嘉禾徵獻錄作大易鉤元二十卷
  
  采集書鐖曰首卷論易之原中卷論讀易法末卷論卦爻義例各條舉一二十則 案此書甯王權序而梓之
  更名大易鉤元 四庫全書提要云仍其舊名於義為近 易大傳義 卦爻要義
  嘉禾徵獻錄 姚綬大易天人合旨十卷 王氏續通考 明史志 朱
  綬易經精蘊二十四卷 明史志 經義考 自序略曰周子曰聖人之精畫卦以示聖
  人之蘊因卦以發易有理象數理即蘊之發象即精之寓數因一以積畫卦示象之吉凶繫辭論理之吉凶數
  之吉凶觀象玩辭聖人體易君子學易以成盛德大業至矣非專作卜筮書也 鍾繼元四易
  高佑釲曰一曰易窾二曰易準三曰易考四曰易原 案經義考及吳志窾作竅原作占 袁顥周
  易奧義八卷 杭氏藝文志 陳言易疑四卷 經義考 四庫存目三卷 自
  序畧曰易非聖人卜筮之書孔子之易先義理而托象數者也學者索卜筮於卦爻之外參程傳於本義之中
  斯孔子之易備矣 胡震亨序略曰觀所為說大都因象以顯理不援占以傳象撮紫陽氏之勝而絀其主卜
  筮者成為一家言則作者大指云爾 張大雅易卦緯論 經義考 許聞至
  易經微言 兩浙名賢錄 袁仁大易心法 經義考 一作周易大義 沈
  懋孝周易程朱傳義箋 自序略曰疏易義者惟程朱二書並垂余更擇兩先生平日所
  為易與其弟子所說者名箋所作傳義下雖言或重複旨有出入要以旁詣互見無所不極 周易
  四聖象詞 案自序謂宋儒談易有交易變易之義大父曾語余曰養吾之眞仜彼之假守吾之正咎
  彼之邪而交相化焉此交易之義也凶者轉而為吉昝者轉而為祥此變易之義也可以見其大指矣 又案
  自序謂晚而好易抱其圖象卦象為一卷彖爻之詞為一卷孔子之贊為一卷藏之笥中似書為三卷
  周易博義 案自序謂首述象辭以備四聖之文二述箋文箋程朱平日語也三述古疏兼存漢晉下
  注疏也四述孔子贊疏文循孔子贊義疏其文也五述補義持疏所闕自成一氏言也六述蒙引補輯他氏論
  以補蔡介夫書也七述儒論論周子太極易通邵子皇極經世張子西銘易傳正蒙及楊敬仲已易等書八述
  
  博義以圖書八卦六十四卦等圖考其義也 任惟賢周易義訓十卷 明中志
  經義考 自序略曰本義所有者加之訓釋辨惑解疑期於至當而勉齋黄氏節齋蔡氏雲峰胡氏諸儒之說
  亦擇而取之 高世泰曰惟賢字功懋黄陂大嘉靖庚子鄉舉知茌平縣改廪延中蜚語謫嘉興教諭著五經
  注釋以傳 黄洪憲周易集說四卷 明史志 經義考作三卷 一作學易詳說
  黄正憲易象管窺十五卷 明史志 四庫存目 采集書錄曰多詮義理不及
  象占 案其自記有云易之占乃吾心觀省之占所謂幾者動之微吉凶之先見者也豈專主卜筮哉其大指
  亦可見矣 岳元聲易說三卷 明史志 經義考 朱彝尊曰石帆先生談易一曰觀易
  圖記二曰觀象微言三曰探策初籌四曰探策通五曰學易數贊六曰壁記私譚七曰環中指掌圖訣八曰玩
  易巵譚九曰問易采風述十曰知止方言十一曰參疑十二曰研幾私乘十三曰譚易 袁黄周
  易補傳四卷 河圖洛書解一卷 經義考 嘉善志有袁氏易傳十卷 朱
  
  鶴齡曰黄著作甚富多散佚說書義解多與儒先抵啎然其砭訛發覆則俗學所未有也 馮洪業
  易羨六卷 經義考 嘉禾徵獻錄 錢士升周易揆十二卷 明史志
  四庫存目提要曰是書用注疏本雜采前人之說斷以己意任明人易解中持擇尚為精審 子棻跋曰此書
  因爻探象因彖觀爻别二卦於一卦定主爻於六爻至於互體側體靡不該盡 許譽卿序謂是書卦前設互
  卦後設對卦兩說分合直舉氣與理與象兼融而並攝之以其明於變通錯綜之故也 錢繼登
  易簣三卷 明史志 曹勳易說三卷 嘉善楊志本傳著述門又作學易初編
  徐世湻易就六卷 明史志 經義考 四庫存目提要曰其書似儒家之語錄又似禪
  家之機鋒非說經之正軌也 李奇玉雪園易義四卷 圖說一卷
  四庫存目 明史志作六卷 曹勲序曰其觀象玩辭則一本乎說卦其觀變玩占則兼取乎中爻 案奇玉
  為高氏攀龍弟子故多本師說而推演之 陸基仁易元 杭氏藝文志 馮存貞
  
  中天易 經義考作大明中天易 沈瑞鍾廣易筌四卷 四庫存目 經義考
  作周易廣筌二卷采集書錄亦作二卷云總論卦義及爻象大旨 四庫全書提要曰自序言先嘗為易意筌
  十九卷後復為廣易筌書中稱家先生古筌則述其父之說多主人事不取象數之學自宋李光楊萬里多以
  史事證易義是書蓋亦是意 姚士勳易賸義 經義考 錢棻讀易緒
  言三卷 四庫存目 經義考采集書錄並作二卷 徵之序曰我家仲芳更歷世變卓然於古今治亂
  之故其著易上以明陰陽之消長下以審君子小人進退之幾而殷殷扶抑之義情見乎詞 陳梁
  易說五卷 經義考 繆泳曰所為易說有箋易三篇温易二篇易屑二篇易論二卷易頌一卷
  陳藎謨易傳 杭氏藝文志 呂濬易類辨疑 經義考 案吳志作易數辨疑
  陳許廷周易注傳 嘉禾徵獻錄 張綸易說一卷 河圖
  洛書說 三極圖說 經義考 宋咸易說 檇李詩繫 陸山太
  極解三卷 經義考作一卷 李公柱讀易述餘四卷 經義考 錢
  士馨古文易二卷 經義考 李天植易經疏義 尤氏明史藝文志
  徐世湜易參一卷 經義考 屠肇芳周易大旨 太極
  圖說 浙江通志 吳蕃昌大易圖說 杭氏藝文志
  國朝 俞汝言京房易圖一卷 經義考 周宏起大易集義四
  卷 案經義考作大易三義嚴沆序云三義者疏義通義要義也疏義取疏通本義而止通義順文鋪敘要義
  研勘異同五相發明 李鏡周易參義三卷 經義考 案鏡字無塵李良年曰晩歲精
  易著有周易參義 屠焯周易大義 浙江通志 孫鍾瑞易學心符
  浙江通志 徐昌治周易旨 徐震亨周易圖說二卷 周
  易象意 孔自洙序略曰理則原於太極數則本於河洛象取則宗諸聖人之所取而一以繫辭為斷據
  
  主以朱子參以諸儒而集其成 讀易隨錄 烏青文獻 沈進文言會粹二
  卷 經義考 繆泳序略曰文言孔子十翼之一也言古易者分十翼以復孔氏之舊於文言傳僅錄乾坤二
  篇不知散入於繫辭者尙多也山子取繫辭諸卦類乎文言者附於乾坤之後又以論語戴記諸書文義相近
  者增益之 徐善四易十二卷 經義考 朱彝尊序略云一曰天易二曰羲易三曰商易
  四曰周易凡三十卷其於圖書博采諸家之論而一本乎邵子程子張子及朱子之初說 采集書錄寫本二
  册云推究天人象數之原迥異章句家言 案天易以闡圖書羲易以敘八卦商易以辨十辟周易以明四正
  八交之旨經義考目作十二卷序云三十卷殆後編定成書為十二卷歟 易論 四庫存目 錢
  龍珍臆易四卷 經義考 于琳易經參同九卷 又名周易義參節錄
  本義於前以已說參附於後故也四庫存目采集書錄寫本並作六卷 廣變四卷 象
  告二卷 浙江通志 金式玉三易通 經義考 陸攀易義韻譜
  
  伊志 沈廷勱身易實義五卷 經義考 四庫存目自序謂以心言易未若以身
  體之為實以身體易又必以見諸用之為實也六十四卦既有大象闡發卦意以著其用若三百八十四爻之
  用則尚闕焉乃即小象之意放大象之例以補之附於箋注之末使人知爻之理加詳於卦而切於日用也其
  於宋明各家閒有采集則取其同於程朱者或程朱之所互異則深研之以求其一是焉 馮昌齡
  易學參說二卷 四庫存目 采集書錄云分内外編内編於圖書推五行之原外編於干支究
  五行之用 陸奎勳陸堂易學十卷 四庫存自 前有發凡十八條圖說一卷
  楊燮易論一原一卷 周易或問二卷 伊志 張仁浹周
  易集解增釋八十卷 四庫存目 采集書錄寫本曰是書體大語詳其中集解居十之七
  自注疏以降所集不下二百家增釋居十之三皆前人所未發者 諸錦曰宋房審權之義海久亡得此可以
  無恨 曹庭棟易準四卷 四庫存目 采集書錄曰詳於洛書而略於河圖推數衍說凡
  
  五十一篇 李榮昌易學微言 沈塾易彙十二卷 桐鄕李志曰摘
  京房卦驗焦氏易林參同契而融其旨 陳泰初易緯四卷 崔學淇讀
  易偶得三卷 伊志 沈之泓周易井觀二十卷 桐鄕李志曰以啓蒙
  本義為宗參以王注程傳 沈潛周易思通圖說 顧光序略曰遯谷沈子所著思通三
  十六圖說具言天地否泰水火升降陰陽剝復動靜安危進退死生存亡盈虚消息之旨使圖書卦書理氣象
  數無通非思無思不通 唐柷周易實義六卷 陶澍序略曰談名理而不入元渺述
  象數而不失支離其中偶有一二新義要皆確有所本 徐甘來周易 于補吳志 陳
  唐易學 于志 馬俊良易象要旨 于志 曹鈺章易理粹言
  十二卷 于志 王元啟周易講義 倪象占周易索詁十
  二卷 卷首列卦目圖反對圖八卦立體圖八卦運行圖陰陽變化圖卦變彖主圖大卦圖十辟圖互卦圖
  其復蔣樗書云據翼傳以求彖爻拘經例而不拘各家之注例其自序又謂按圖以檢之據變以索之援象以
  校之因名指事彖經爻緯數極循環而文之所由乃確然可會蓋已道其所自得也 案象占號九田任嘉善
  訓導卒於官 王琨周易鄭注考證 丁子復王君墓誌銘案琨字次瑤先世居杭
  琨自成安解官歸遂居秀水 朱廣川周易繹義 未刊 朱緒曾序略曰參用王輔嗣
  李資州以乾坤文言分隸二卦後以序卦冠各卦之首又以說卦為易之凡例雜卦為易之撮要兼取苟九家
  之象移此二傳於前其說以十翼為主與沈氏孔義集說宗旨相近而詳略則異其於鄭虞程邵亦不苟同也
  鍾晉周易學四卷 周易象義觀通十二卷 徐士芬跋曰書
  凡十三卷言象宗仲翔居多言義宗伊川居多而貫串諸家别裁穿鑿附會之說眞能觀其通者也 筮
  占古例一卷 並未刊 孫燾周易虞氏義補十一卷 于志
  方本恭易學象數述四卷 陳經國讀易傳義會通 陳氏
  
  家狀 馬金章易學探原 問天樓集 郭咫顔易義指掌 徐熊飛郭
  君墓誌銘 周□易庸四卷 其書以說卦序卦雜卦為易之大旨學者所當先明移列首卷
  又創為雜卦圖以六十四卦分而為八一方各配八卦自謂即用伏羲圓圖對待逆行之象上下經後取文言
  别為一卷以繫辭列於後 方坰讀易日識六卷 錢泰吉曰所著僅至无妄而止多反
  躬實得之言 孫堂漢魏二十一家易注三十卷 第一册子夏孟喜京
  房馬融荀爽各一卷第二册鄭元注三卷補遺一卷劉表宋衷陸績董遇各一卷第三册四册虞翻注十卷第
  五册王肅姚信王廙張璠向秀干寶蜀才翟元各一卷九家集注一卷劉瓛義疏一卷凡二十一家傳注述章
  句集解義疏悉依釋文序錄 胡祥麟虞氏易消息圖說一卷 是書近潘
  侍郎祖蔭刊入滂喜齋叢書其序云治虞氏易者張皋文後有劉氏申受易表李氏尙之易例得孝廉此書以
  求消息發揮旁通矣 李富孫周易集解賸義三卷校異二卷 莊仲
  
  方曰取李鼎祚三十六家言易之未及者自漢唐至宋凡遺文賸義蒐輯成編 校異自序曰盧氏栞本為元
  和惠氏棟所校往往據别本改易然資州傅采衆家異同並列未嘗嫥主一說況諸家師承各異詎可私肊突
  改且其所據鄭虞本並从釋文亦有不盡从鄭虞體例復參錯不一兹復合舊刻諸本參校並取唐宋易義所
  引讐勘頗有增渻不同明未氏毛氏本皆據宋刻影鈔亦多譌胡氏本尤舛脫閒有勝於諸本者著之為校異
  二卷 案李氏易解賸義石門顧氏刊入讀畫齋叢書 易異文釋六卷 未栞 倪
  以植易說異同考 張元煦周易集說 施啓人周易
  闡義 郡守成世瑄序 鍾文烝河圖洛書說一卷
  右易
  宋
  黃幹尚書說十卷 杭氏藝文志經義考云佚 輔廣尙書注 經義考云
  佚
  
  明 貝瓊中星考一卷 鄭曉尙書考二卷 經義考 未彝尊自書考
  一册得之公家失其上卷中多辨證古文之非 禹貢圖說一卷 明史 志四庫存目又有
  禹貢說一卷 采集書錄曰列圖於前而依經為說於後亦附及明代地制 陳言書疑 經義
  考 自序略曰於蔡傳比而同之不為黨攛而正之不為嫌以成紫陽之遺而暢未盡之旨命其草曰疑疑之
  者翼之也 樊光遠尙書解三卷 經義考 李儒烈尙書啟蒙
  一卷 嘉禾徵獻錄 湯日新尙書錄 吕穆書經講意 陸
  相儒尙書正說 並載經義考 袁仁尙書砭蔡篇一卷 四庫著錄
  目序略曰國朝典令書主古疏兼蔡傳未嘗專主蔡也因博考先儒舊說參以已意正其謬誤 案曹氏學
  海類編有尚書蔡注考誤一卷當即是書 俞鯤百家尚書彚解 經義考 禹
  貢元珠一卷 四庫存目 鍾庚陽尙書傳心錄七卷 明史志 嘉禾
  徵獻錄作十卷 張雲章曰庚陽父名天才老於經學曰授庚陽而述之為書 盛楓曰即今所行吳縣申文
  定之會編 案王堂跋有云檇李說經者屠氏之研幾鄭氏之題旨皆能味經之腴不囿宿見惜皆失傳
  陸光宅尙書主說 經義考 陸基仁尙書傳鉢 浙江通志 平
  湖志無鉢字 馮夢禎尙書大意 經義考 沈自邠尙書衷引
  經義考 陳泰交尙書注考一卷 四庫著錄 案是書糾正蔡傳之訛凡前後互
  異同字異解者並錄之使人自見經義考作陳泰來誤 袁黃虞書大旨 經義考 案吳
  志有皇極考 范應賓壁業 經義考 項德楨尙書說要 尙
  書别錄 書經釋 嘉禾徵獻錄 賀燦然書略 經義考 陳泰
  甯尙書集解 禹貢圖考 吳志 趙維寰尙書蠡四卷
  陸鍵尙書傳翼十卷 明史志 四庫存目 采集書錄曰意以翼蔡亦舉業家言
  
  袁儼尙書百家彚解六卷 明史志吳江沈志 夏允彝禹貢古
  今合注五卷 經義考 四庫存目 采集書錄曰前列四十六圖於古今輿地分合及河渠原委
  頗詳有陳子龍序及自序 孫宏祖尙書詮注 經義考 沈希仲尙書
  印宗 浙江通志 陸又機尙書集解 陸萬達尙書講略
  沈澣尙書印六卷 繆泳曰舉業書也 姚之鳳尙書定解 以上並載
  經義考 邵璜禹貢通解一卷 經義考四庫存目 尙書說統 新溪
  文鈔
  國朝 莊日思尙書說準 經義考 沈嗣選尙書傳四卷 浙江通志
  經義考 自序略曰微言大旨為前賢所未發者每篇作一論其章句之閒有獨得者亦疏而記之
  錢煌壁書辨疑六卷 經義考 案是書專攻古文尙書之僞 嚴觀禹貢
  
  輯要一卷 陸敷樹禹貢注一卷 經義考 趙沺禹貢新
  書一卷 經義考 案是書每節下雜列衆說而加案字發揮己意其議論精闢處有為前人所未到者
  張天植尙書心印 伊志 張雍敬書經參注 靈雀軒著書目
  陸隴其古文尙書考一卷 學海類編四庫存目 朱彝尊古文尙
  書辨一卷 學海類編 陸奎勳今文尙書說三卷 四庫存目 采集書
  錄曰專釋今文能補蔡氏漏義不襲舊解後有古文尙書辨二篇附刊 郭兆奎心園書
  經知新八卷 四庫存目 采集書錄曰於蔡傳中有相沿承訛者為辨析以發其義 金
  鑾尙書馬鄭注抄 案是書因馬融鄭元尙書注散失已久博采群書手輯成編 顧
  民珩尙書通解 盛百二尙書釋天六卷 自序謂集傳不免承襲訛
  謬因取書之涉於歷象者以集傳為主旁采諸書而疏證之 案任城書院刻本後有補遺二則為陸氏世儀
  
  月道圖說九道圖解末附分野考 朱廣川禹貢輿圖考 未刊 朱緒曾序謂視蔣
  氏地理今釋記載尤詳 王錫圭禹貢地理考證四卷 于志 周用
  錫今文尙書正義二十八卷 于志自序 吳東發尙書後案
  質疑 書序鏡 梁同書吳侃叔傳 時樞禹貢詳注二卷 于志未刊
  李富孫尙書異文釋八卷 自序略曰所釋異文祇今文二十八篇其依託晩出
  之古文疑而闕如亦尊信古初之意也 李遇孫尙書隸古定釋文八卷
  馬錦跋曰漢孔安國以科斗文難知取伏生今文次第之為隸古定宋辥季宣因之成古文訓金瀾又以隸古
  文難知引說文諸書疏通之輯為釋文譌者正疑者闕可為孔氏功臣 計朱培尙書外
  傳 松陵詩徵 案朱培東從孫桐鄕縣學生是書仿韓詩外傳體為之凡若干卷三易稿而成臨没猶沈吟
  訂正某句呼其孫改訖而目始瞑
  右書
  三國 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二卷 隋書志 四庫著錄 莊仲方
  曰時去古未遠於物之今昔異名考核頗確 案是書鹽邑志林有之
  宋 輔廣詩童子問十卷 四庫著錄 經義考作二十卷采集書錄作八卷是書首列綱
  領及師友粹言其說多補朱傳之未備 詩經協韻考異一卷 學海類編
  明 陳言詩疑 自序略曰序有原乎詩意而詩無證乎序辭者朱子以為非而我疑其是也故命曰
  詩疑 詩序傳 案言自述謂先王之詩各論其世悉依時代為次故首商頌次二南以下及於王風
  諸侯之詩依春秋列國序次首魯頌次及邶□衛唐鄭齊秦諸風而終以陳檜曹 黃洪憲學
  詩多識 經義考云佚 陸垹詩傳存疑一卷 經義考 自序略曰晦庵詩傳
  學者當以為主至其改易古說閒有意未能遽曉者則以諸家參之 朱彝尊曰簀齋詩說至衛詩而止今附
  
  集中未成之書也 沈槩詩經漫語 浙江通志 袁仁毛詩或問二
  卷 明史志 學海類編 四庫存目 自序略曰余讀詩不廢序說亦不純主序說舉其所服膺者設為或
  問以發之 董穀國風解一卷 經義考作國風辨一篇 徐必達南州
  詩說六卷 明史志 經義考 俞汝言曰其書為舉子業而作 戴鳳儀詩經纂
  義 浙江通志 沈萬鈳詩經類考三十卷 四庫存目 沈思孝曰仿王伯厚詩
  攷㫄引博稽别門相附凡類三十而卷亦同焉 案是書卷一古今論詩考卷二逸詩考卷三音韻考以下分
  天文時令地理列國人物宗族官制飮食服飾宮室器具珍寶禮樂井田封建賦役刑獄兵制四夷禽蟲草木
  諸考卷二十六分國風異同小雅異同大雅異同三頌異同考末為群書字異考 陸基仁詩
  說纂元 浙江通志 趙琮葩經約說十卷 明史志 浙江通志 經義考
  高承埏五十家詩義裁中十二卷 明史志 經義考自序略曰明道程子
  
  謂詩學必於大序中求伊川則云序非聖人不能作蓋序所云發乎情止乎禮義無邪之說也本乎孔子集傳
  去序言詩求詩人之志於千載之上以意逆志之說也本乎孟子因二者而裁其中於國風淫奔諸詩仍存舊
  序其餘則以朱子為歸而五十家之義附之
  國朝 顧玘徵十五國風疏一卷 經義考 繆泳曰說鄭衛詩不盡泥朱子傳
  錢龍珍毛詩正義八卷 經義考 顔鼎受誦詩弋獲四卷
  六義辨一卷 國風演連珠一卷 高士奇毛詩講
  義三十卷 鍾淵映詩序證一卷 經義考云佚 繆泳曰引左氏内外傳暨
  周秦子書以證之惜没後稿佚矣 朱彝六詩學緒餘五卷 伊志 陸奎
  勳陸堂詩學十二卷 四庫存目 案是書論詩不取正變之說前有讀詩總論 魯詩
  補亡二卷 伊志 諸錦毛詩說三卷 四庫存目 采集書錄作毛詩說二
  
  卷通論一卷 自識曰小序採其首句從欒城例也隨筆不拘篇數從歐陽張宛邱例也先左證而後發明毛
  鄭諸子而外有佳說則采之有奥義則補之廣益也 沈青崖毛詩明辨錄 伊志 桑
  調元序略曰貫穿諸經又身歷邊地考古風俗之遺辨析名物即音韻亦細與折中而大旨發明朱子之集傳
  陸以諴毛詩鳥獸草木本旨十三卷 于志 張紹曾毛
  詩鳥獸草木詁四卷 孫燾毛詩說三十卷 于志 陸錫
  謨詩經異文考證二十二卷 詩經句讀考證一卷 于志
  竝未刊 朱廣川毛詩廣訓 朱緒曾序略曰詩毛氏訓詁傳廣義冠鄭譜於前每章專
  用毛傳采漢以來諸說注釋於下於鄭箋孔疏朱傳無所偏癈皆取於毛無所抵悟者以發明之引典確實說
  理曉暢 馮登府三家詩異文疏證六卷補遺三卷續補
  遺一卷 自序略曰王伯厚詩考只存條目通釋闕如余即王氏所引三家異文略為疏證與傳箋互相
  發明所列條目悉依原文稍加訂正至異字異義與毛氏異者不能確指為誰氏采坿於後仍王氏例也
  三家詩遺說翼證二十卷 未刊 案登府舊有三家詩異文綜補六卷異義綜補四
  卷此當是合編成之 李超孫詩氏族考六卷 案此書海甯蔣氏刻入别下齋叢書
  李富孫毛詩異文釋十六卷 自序略曰瀏覽經史以及說文傳注諸子百家
  漢唐石刻不惟三家之文有與今毛詩異者羅薈萃紬繹其誼或異或同一一詮解而疏證之並依古人之
  文吕正逡儒及今本之譌閒有王氏詩考所未及者 李貽德詩經考異 詩經
  名物考 均未刊 鍾晉毛詩學 徐士芬漱芳閣集 時樞詩經說
  志 未刊 錢泰吉曰秋鶴治詩於唐宋儒先之說采詳備大旨以毛傳為宗閒出新意 顧廣
  譽學詩詳說三十卷 正詁五卷 案是編初名學詩求是錄後改今名自序
  謂志反約也倣毛公故訓傳釐為三十卷而别出其專論字句異同者為正詁五卷 又自序略曰衷之毛鄭
  
  陸孔朱呂以正其端參之歐陽蘇李范嚴以究其趣博采宋元明 國朝諸家以暢其支擇其合於經者取之
  違者去之說似可通而實乖正義者辨之或申或駮務直陳所見將以窺尋四始六義之本而無失乎孔子編
  詩垂教之心
  右詩
  晉 干寶周官禮注十二卷 隋書志 經典釋文作十三卷 經義考云佚 答周官駮難五卷 新唐書志 隋書志
  周官禮駮難四卷孫略撰舊唐書志周官駮難五卷孫略
  問干寶答 陸德明曰宮正以下鄭總列六十職序干注則各於其職前列之 經義考云佚
  宋 聞人宏周官通解十卷 王氏續通考經義考云佚 葉時禮經會
  元四卷 四庫著錄 莊仲方曰書凡百篇首總序次駮漢儒之失末篇補冬官之亡餘九十七篇皆括
  禮經以立論能闡體國經野之深旨 周禮衍義 經義考 案是書嘉善錢賀以葉氏本删梓之
  
  明 朱大啟考工記輯注一卷 采集書錄曰融會舊解順文詮釋頗簡而明
  吳昂周禮音釋 經義考 吳志 錢士馨周禮說一卷 周禮
  荅疑三卷 冬官補亡三卷 經義考 朱彝尊曰說周禮者言冬官不亡散五官
  中故自臨川俞氏而後多以意取五官之屬强補冬官獨平湖錢氏据尚書大小戴記春秋内外傳補亡凡二
  十有一不襲前人之言 曹津周禮五官集傳五卷 經義考 案此書闕考工
  記不解以其譌也
  國朝 吳治周禮彚斷五卷 未刊 案自序謂班固藝文志周官六篇則河閒獻王所上五
  官而附以考工記五官為全經非有闕也自宋俞廷椿作復古編謂冬官錯簡五官之内於是以意移補而五
  官大亂然世遠文湮有疑闕之形名不相中者作私論以駮辨之古本不可不存也 考工記集
  說一卷 未刊 並載經義考 自序略曰此記既不同周禮體例於設官本意又無與然為古書無疑
  
  治復正五官古本不没其舊仍以此附後有所晦通而釋之有所見表而斷之 浦越喬周禮
  冬官補 自序 訂正考工記 自序略曰周禮六官三百六十而五官所存者三百四十有餘則四十
  有餘皆冬官也非錯簡而何余故取五官之餘以補冬官而復將考工記如其目而次第之六工
  亦遂有條矣考工記之文本不足以補一官而且猶有雜亂者况五官之屬數倍於考工者乎余因考工之有
  錯簡而可訂正也益以信冬官之不亡 陸隴其禮經會元疏釋四卷 案先
  生嘗語及門曰禮經會元一書將周禮分門别類融會貫通最為有益但指斥康成有過當處於是手自圈點
  逐段分疏焉 張庚周禮封建井田疆域考 朱辰應張先生行狀 盛百二
  張徵君墓誌銘 盛百二周禮句解 自序略曰取廬陵朱氏尚書之例為之句解專以後
  鄭為去取其司農及杜子春與鄭異義者别表出之注或簡古閒以疏參之 周震榮周禮
  萃說四十二卷 伊志 朱鴻考工記車制參解圖說 朱氏家傳
  未刊 陸士杰周禮類略 于志 李貽德周禮賸義 時孫星衍纂集
  十三經佚注延貽德分任之因成是書 以上周官禮
  宋 趙彥肅士冠士昏饋食禮圖 王氏續通考 黃幹續儀禮
  經傳通解二十九卷 四庫著錄
  元 龔端禮五服圖解一卷 阮元曰此書載絳雲樓及述古堂書自朱氏經義考云未
  見端禮祖頤正嘗著服圖端禮又復參考越十載成書其例以五服列五門每門立男女己未成人之科分正
  加降義四等之服畫圖分章展卷釐然足為參考禮制之助泰定元年嘉興路牒呈此書於江浙行省移咨中
  書省
  明 聞人詮飮射圖解一卷 明史志 盛楓曰詮本嘉興人入籍餘姚督南京學政
  譚貞良儀禮名物考八卷 經義考 朱彝尊曰詮其名物度數便學者誦習惜
  
  避地漳州之琯溪失於寇 陸贊居喪撮要 兩浙名賢錄 錢士馨儀禮
  說一卷 經義考
  國朝 諸錦饗禮補亡一卷 四庫著錄 采集書錄曰以饗禮尙缺舉周官賓客之事聯而
  比次之并取傳記中相發明者條注其下以補焉 盛世佐儀禮集編四十卷
  四庫著錄 采集書錄曰凡注或連傳經為傳隔之類悉為更定於鄭賈及楊氏之圖有失者胥正之前列綱
  領二卷末附勘正監本石本補顧炎武張爾岐之闕庶幾經之功臣 莊仲方曰采古今說儀禮者凡一百九
  十七家而斷以己見考據詳明 朱建子服制圖考八卷 四庫著錄伊案是書集
  歷代喪服禮制每條下分古有今無古無今有古重今輕古輕今重四目後為雜問篇凡三十九條所引經傳
  禮書及諸家文集頗稱該洽亦車垓内外服制通釋之類 王廷桂儀禮義疏酌要
  曝書雜記以上義禮
  
  宋 輔廣禮記解 衛湜曰取注疏方氏馬氏陸氏胡氏諸說倣呂氏讀詩記編集閒有已說
  岳坷小戴記集解 經義考云佚 衛湜禮記集說一百六十
  卷 宋史志 四庫著錄 魏了翁序略曰平江衛氏世善為禮正叔又自鄭注孔義陸釋以及百家之所嘗
  講者薈萃成書 朱彞尊曰衛氏挼引解義凡一百四十四家不專采成書如文集語錄雜說及群經講論有
  涉於禮記者皆裒輯焉 伊案自明以來府志湜與其兄涇並著列傳有其先避亂居秀州之語故浙江通志
  已收是書
  明 陳言禮疑 經義考 自序略曰於陳氏注有可分繫有可互發者取裁於程朱博采於鄭孔旁
  研曲證救偏補遺他日就緒不妨為陳氏一忠臣爾 聞人德潤禮記要旨補十
  六卷 明史志 經義考 四庫存目作十卷德潤作德行 伊案德潤本嘉興人入籍餘姚 黃
  洪憲讀禮日抄 經義考 周履靖投壺儀制一卷 經義考
  
  余心繩禮經摉義二十八卷 明史志 經義考 黄洪憲序略曰大都為制舉作
  近世伯魯集注詳於訓故而不為䌓公之摉義主於會要而不為略均有功於禮經 案心繩黃岡人為嘉善
  令卒于官 陸基仁禮經删注導窽 浙江通志 案吳志平湖王志本傳無删注字
  朱泰禎禮記意評四卷 明史志 四庫存目 采集書錄曰每節舉其指歸而略
  於考證似僅為科舉設者 朱元弼禮記通注 鹽邑志林祇存一卷 李天植
  禮記疏義 尤氏藝文志 錢士馨禮記申惑一卷 王制說
  一卷 沈皡日曰大指謂漢文時博士雜取虞夏舊文并集秦漢之事總四代而為說不獨存周人一代之
  經 月令說一卷 朱彝尊曰錢氏謂月令於劉向别錄屬明堂陰陽記則是篇本古明堂遺
  制呂氏從而錄之中閒雜以秦官無足怪也錄舊文於首以為綱附以入覽六論為目 緇衣說
  一卷 經義考作一篇 中庸說一卷 並載經義考
  國朝 陸隴其禮論一卷 經義考作四卷 周篔投壺譜一卷 經義考
  宋瑾禮記集注 伊志 陸奎勳戴記緒言四卷 四庫存目 自
  敘大意謂衛正叔集說捃摭已備故第舉每篇作小序以辨其為周為秦為漢之文其先儒之說有足正陳氏
  舛誤者錄之尙有遺義則就已見論定焉 諸錦夏小正詁一卷 四庫存目 采集書
  錄曰專釋名物以經詁經 陳熷樂記逸篇 拜經樓藏書題跋記吳壽暘曰秀水陳氏熷
  補亾凡十三篇丁學博校訂並書所引各書於逐條上且云所不知者尚四五條擬寄吳君兔牀付梓以傳
  吳瀛禮記衍脫錯考一卷 濮錄 李聿求夏小正注四
  卷 自序略曰自漢至唐經傳相雜兼以時本改竄字句今以傅崧卿本為主又以鄭郭孔賈諸人所引校之
  而附以釋 許燿夏小正經傳集證 于志 沈可培夏小正注
  一卷 李富孫禮記異文釋八卷 自序略曰據鄭注及陸氏釋文唐開成石
  
  經㠯至經傳所稱引者校異考誤旁通曲證别是非而訂得失所以闡前人之異誼辨古今之文字音聲與假
  借通用之義類俾學者廓所見聞也 海甯蔣氏刊入别下齋叢書 張昌衢禮記地理
  考 曝書雜記以上禮記
  晉 干寶後養義五卷 隋書志
  明 袁仁三禮穴法十八卷 千頃堂書目 經義考 自序略曰聖人列為章服物采
  其儀章可陳其制度可測其精神統會若藏之有穴者竊謂三禮之穴總在一中喜怒哀樂未發者是也聖人
  因喜而為吉禮因怒而為軍禮因哀而為喪禮因樂而為賓嘉之禮然皆末也非所謂未發也識情未動廓然
  太虛斯為未發之中故不著喜怒哀樂之情然後可以行吉凶軍賓嘉之禮予彙三禮為一帙隨文演義而總
  之以中為本領 三禮要旨 浙江通志 案此疑即三禮穴法一書 屠明靖考
  定三禮疏解 杭氏藝文志
  
  國朝 徐晨全三禮考一百卷 檇李詩繫 陸隴其讀禮志疑六
  卷 四庫著錄 張伯行序略曰先生於古今之名物位號吉凶饗祭之品物序次皆精究㴱考又折衷於孔
  鄭注疏務明古人之精意而皆衷以考亭之書 沈文崶四禮守約 案是書所論皆民間
  冠昏喪祭之禮取其䌓簡適中者大抵本朱子家禮而變通之 曹庭棟昏禮通考二
  十四卷 四庫存目 采集書錄曰前列今制昏禮别為一卷以下援据群籍分條目六十以經為綱先
  列儀禮大小戴記左傳等文而引史傳各家文為目臚於後 徐作霖祭物祭器考
  陳經國三禮證訓 陳氏家傳 王元啟祭法記疑二卷
  蔣元喪祭雜說 丁子復蔣大始傳 郭咫顏喪制考 徐熊飛郭君墓誌銘
  顧廣譽四禮榷疑八卷 未刊 自序略曰禮時為大一執古義以㮣近今則施諸
  事容多格閡故變通者法守之善則也默持此意又折衷於通禮之書以明當今之所尚詮次之為四禮榷疑
  
  案廣譽初成家行四禮一書先載儀節各繫集說終以附論後復更正芟削耑存附論 以上三禮
  右禮
  晉 于寶春秋左氏函傳義十五卷 隋書志 舊唐書作春秋義函傳十六卷
  新唐書作春秋函傳十六卷 春秋序論二卷 隋書志 新唐書作一卷 晉書寶有春
  秋左氏義外傳經義考云並佚
  宋 輔廣春秋注 王氏續通考 趙崇度左氏常談 于志補纂
  元 潘著春秋聖筆全經 經義考云佚 貢師泰曰澤民從吳朝陽氏受春秋有聖筆全
  經一編發明春秋微旨甚悉
  明 袁顥春秋傳三十卷 明史志經義考 袁祥春秋或問四卷
  經義考云一作疑間 子仁狀曰以大父菊泉所著春秋傳有獨得其奥而人不易明者因著春秋疑問四卷
  以發其微旨 陳言春秋疑十二卷 浙江通志 盛楓曰義例主經文取紫陽直書
  其事美惡自見之說言草易疑前後二十餘年春秋疑亦十有二年始成 吳國倫春秋世
  譜十卷 明史志 經義考 陸元輔曰其書以春秋列國事實見於史記及他書者分國為諸侯世家
  徐晟左氏摘事 沈啟原麟經考 浙江通志 袁仁春秋
  胡傳考誤一卷 四庫著錄明史志 經義考皆作春秋鍼胡編 案學海類編作胡傳考異
  徐泰春秋鄙見 海甯衛志 吳志 經義考云佚 黃洪憲春秋左
  傳釋附二十七卷 明史志 經義考 自序略曰考訂其全文略采諸家箋釋而擇公穀之
  有文者附之 黃正憲春秋翼附二十卷 明史志 經義考 四庫存目 采
  集書錄曰正憲謂前人拘拘於日月爵氏為裦貶曲為正例變例及美惡不嫌同辭之類愈繁愈晦兹特取其
  不詭於筆削之旨者錄之所采於明人王樵季本之說較多 沈堯中春秋本義四
  
  卷 經義考 自序略曰孔子修春秋據事采人斷以大義其諸筆削凡以存王迹而已聖人之精義先儒謂
  朱晦翁得之而未有成書爰采各傳附以己意一以經意為主而鑿者不與焉亦竊比晦翁之意云爾
  陳懿典讀左隨筆一卷 四庫存目學海類編並作漫筆 陳許庭春秋
  左傳典略十二卷 經義考四庫存目 徐世淳春秋會編 嘉禾徵獻
  錄 陸基仁春秋刪補胡傳 浙江通志 馮伯禮春秋羅纂
  十二卷 明史志 沈經德左傳彚事 吳志 朱泰貞公穀二
  傳箋 嘉禾徵獻錄 卜無忌春秋講義 卜氏著述考 錢士馨春
  秋志禮八卷 經義考朱 彝尊曰其綱為吉凶軍賓嘉吉禮之目八郊望雩考烝嘗禘大事凶禮
  之目五喪荒弔救災禬軍禮之目四大閱治兵大蒐狩賓禮之目十一朝周朝魯公如他國外諸侯相朝内大
  夫如周聘列國聘周諸國來聘内大夫聘列國諸侯諸侯相聘周來聘周聘諸國嘉禮之目七飲食冠昏賓射
  
  燕饗脤膰賀慶錫命有三曰周來錫命周命列國周命諸大夫其一為雜記 姚斌春秋辨
  義 于志 顧朱春秋本義 于志
  國朝 俞汝言春秋平義十二卷 四庫著錄 采集書錄寫本曰朱彝尊稱其能取宋
  儒之論平反解釋惜未刊刻流傳 春秋四傳糾正一卷 四庫著錄案所糾正者
  其自序云有六端一曰尊聖而忘其僭二曰執理而近于迂三曰尙辭而鄰于鑿四曰億測而涉於誣五曰稱
  美而失情實六曰摘瑕而傷鍥刻 春秋正月辨一卷 經義考 周拱辰
  公羊墨史二卷 錢儀吉序略曰其治公羊有特見大義則書之凡一百四十事名曰墨史取繩
  墨誠陳不可欺以曲直也 案是書道光間七世孫桂始刊行 徐善春秋地名考略
  十四卷 浙江通志 四庫著錄 朱彝尊序略曰吾鄕徐處上善所輯考迹疆理多所釐正簡而能周
  博而有要 采集書錄曰援据各書以證杜注兼補其闕所考最為詳核此書當時借刻於高氏故今本署士
  
  寄名 張雍敬春秋義 左傳平 春秋長歷考 靈雀軒著書目
  高士奇左傳姓名同異考四卷 四庫存目 春秋屬辭比
  事記四卷 春秋講義三十卷 朱氏小萬卷樓書目 沈岸登春
  秋紀異 伊志 徐庭垣春秋管窺十二卷 四庫著錄 采集書錄寫本曰
  謂春秋與禮經相表裏禮存其體春秋著其用魯史記注本周公遺制史書舊章卓然俱有法式因以左傳質
  經以經之異同辨例於公穀二傳蓋於漢晉唐宋諸儒之說皆不肻為苟同者 春秋類辨十
  卷 嘉興司志 自序略曰前著管窺依經順次散而不比覽者非遍考經傳審其同異即難遽定其是非茲
  復著類辨一編事從類分各臚經以列傳而因事考文得辨異而察同庶幾先後瞭然如在指掌支離剌謬自
  無所容與管窺相為表裏 陸奎勳春秋義存錄十二卷 四庫存目 采集書
  錄曰雜采經傳子緯為佐證不專主胡氏首列綱領三十條別撰春秋或問一篇附 盛九鼎春
  秋說 沈青崖春秋三傳明辨錄 桑調元序畧曰通三家之郵啓全經之奧
  金甌春秋正義經傳刪本十六卷 四庫存目 朱乾春秋
  纂傳 朱氏家傳 朱廣川春秋三傳異同考 陳經國春秋
  四傳糾正 陳氏家狀 周用錫公穀正義二卷 于志 孫燾春
  秋公羊說十一卷 于志 鍾晉春秋往例質疑三卷 顧廣譽序
  畧曰杜氏所撰左氏集解分正例變例非例以蔽全經之條貫先生於三者分條為之疏證辨難者十之八九
  其中或有意求疵未盡平允然所駮之義剖析亦多入微 春秋夷庚 徐士芬漱芳閣集
  張紹曾春秋經傳考異三卷 費鑒如張君墓誌銘 方坰春秋說
  四卷 于志未刊 陳謨春秋約旨 書凡四册未刊 讀左摘論一卷
  後附刻古文六篇 周春秋集義六十卷 案是書於三傳及胡氏文存其要者
  
  集義則采前人之說以己意聯貫之亦自有見末二卷載王朝列國世次興廢考國圖便考氏族支圖
  李富孫春秋三傳異文釋十二卷 自序畧曰三傳之文最為錯雜兹就經史
  傳注諸子百氏所引以及漢唐宋石經宋元槧本校其異同或字有古今或音近通假或沿襲乖舛悉據古誼而
  疏證之而前儒之論說並為蒐緝使正其訛繆辨其得失折衷以求一是 海甯蔣氏刊入別下齋叢書
  李貽德春秋左傳賈服注輯述二十卷 劉恭冕曰漢儒注左氏者
  以賈逵服䖍為最備自杜氏集解孔氏疏出而二家遂亡近金谿王氏謨始有輯本先生輯此稍後而搜采較
  多抉擇尤慎於義有未安者亦加駮難 錢儀吉穀梁說四卷 未刊 鍾文
  烝春秋穀梁經傳補注二十四卷 案與俞編修樾書自云於范注載全楊疏
  擷要而指其違謬於墜文佚注則從他籍弋獲於二傳國語管晏史記則舉其可相補備辨其大相乖剌者於
  羣經及唐以前諸書苟相出入必備援證於董何賈服韋杜諸說及徐孔二疏與啖趙以來百餘家一字可用
  
  亦必摘采其畧例云凡春秋中不決之疑今悉決之
  右春秋
  宋 黄幹論語注義問答通釋十卷 宋史志 趙希弁曰勉齋通釋晦庵集注
  或問之書也 輔廣論語答問 經義考 袁捔論孟答問總序曰輔公此書直彰其義衍
  者隱之幽者暢之文理炳著不别為標的微文小義簡焉以釋經為急其子季章刻於武岡兵禍散佚其從孫
  政與其子華亭丞友仁復刻於家塾 魯訔論語解十卷 周必大魯公墓志 浙江通志
  明 沈懋孝論語類求 經義考 自序畧曰學六籍者宜以魯論為衡必類求其故然後六
  籍可論百家之統紀可得而一其弟子之言與其所記列之後簡使各成家不相淆亂其因問以對因事以發
  者又自為一類以觀聖人接物應機之槩 袁黃論語箋疏十卷 浙江通志 經義考
  陳懿典論語貫義二卷 經義考 自序畧曰論語注疏各篇之首有正義論次一篇次
  
  第之意孔頴達所著也朱子傳注亦間有之予偶為推廣聯貫始於微子一篇後因漸演積久成帙考之曾子
  有子兩家弟子序次之意未必盡合不無牽强聊用以發明分篇之意而已 鍾韶論語逸
  編三十一卷 采集書錄曰首載與列國君臣問答之語其與門弟子問答者則自顔曾以降俱以
  聖言分系於各人焉海鹽圖經作論語逸篇一卷 陸山論語集疑 王建中陸孝子祠碑
  國朝 沈嗣選論語沈氏傳 浙江通志 馮登府論語異文考證
  十卷 李富孫序畧曰以異文之散見於經史傳注諸子百家以逮石刻蒐羅遺佚幷援前人之說稽其同
  異之恉以闡明古義偁引既博詮繹亦復精審 沈濤論語孔注辨僞二卷 自序
  畧曰其詮義膚淺徵典舛誤有不待明眼人而知者蓋因鄭學盛行平叔思有以難鄭恐人之不信於是託於
  西京博士闕里裔孫以欺天下後世有不得不辨者也 萬籛齡論語別解一卷
  案籛齡自錢塘遷居嘉興 戈銑鄕黨釋典四卷 顧廣譽江氏鄕
  黨圖攷補正四卷 未刊 鍾文烝鄕黨集說備考一卷 未刊
  右論語
  唐 褚无量刪正孝經疏 蘇頲褚公神道碑
  宋 黄幹孝經本旨一卷 宋史志 陸元輔曰朱子嘗欲掇取他書之言可發孝經之旨
  者別為外傳未及屬草勉齋繼其志輯孝經本旨二十四篇
  明 陸山孝經正義一卷 經義考 沈㮣孝經刊誤 陳藎
  謨孝經疏傳 浙江通志 蔣芬孝經疏義 魏學濂序
  國朝 葉鉁孝經注疏大全一卷 經義考 曹庭棟孝經通釋
  十卷 四庫存目 自序畧曰取古文與今文章第及字句有同異者悉注于本章本節之下其採錄諸說
  則自漢唐以降凡九十家 朱鼎鉉孝經補注 檇李續詩繫 屠焯孝經
  
  補注 盧生甫孝經注 盧譽士上諸草廬宫贊書所著又有論孟偶舉 李集
  孝經後傳九卷 從孫超孫跋曰首列今文十八章畧取注疏坿陶黃二贊為一卷次列聖孝一
  卷次采各史孝行悉依世次分處常處變割股廬墓内行弟道為六卷末坿物類一卷蓋當時命超孫分任編
  訂云 許雄孝經坿錄 于志
  右孝經
  宋 黃幹孟子講義一卷 經義考 案此係守漢陽時與士子講說者止二十章見幹自
  述 輔廣孟子答問 經義考
  明 陳懿典孟子貫義二卷 經義考 自序畧曰大學中庸本皆一篇朱子析為章句
  其次第貫通脈絡自在不必添說論語孟子注疏集注於一章下有小引而有無詳畧不同予曾為論語衍其
  義又演孟子七篇 陸山孟子廣義 王建中陸孝子祠碑記 譚貞默孟
  
  子編年畧一卷 經義考
  國朝 沈嗣選尊孟小傳 浙江通志
  右孟子
  唐 陸德明經典釋文三十卷 四庫著錄 莊仲方曰首序錄次易書詩三禮春秋
  三傳孝經論語老子莊子時孟子尙不列經而老莊固時尙也音義畢詳異同兼載後人鑚研古學者注疏而
  外獨推是書
  宋 黃幹六經講義一卷 宋史志 輔廣五經注釋 正德崇德縣志
  浙江通志吳志並作六經集解 經義考云佚 岳珂刊正九經三傳沿革例
  一卷 四庫著錄 目述曰世所傳九經自監蜀京杭而下又有建余氏興國于氏二本為善廖氏又合諸
  本參訂為最精元板不復存懼其無傳爰命良工悉调其舊且與明經老儒分卷校勘又證以許慎說文毛晃
  
  韻畧不使有毫釐訛錯視廖氏世綵堂本加詳焉 莊仲方曰以廖剛本九經加三傳校刊為相臺家塾本此
  其總例也其目有七一書本二字畫三注文四音釋五句讀六脱簡七考異參訂詳而考據博實足是正後學
  葉時對制談經十五卷 經義考 杜涇序畧曰舊文百篇散出無緒今立十五門
  分統之便簡閱也以其可資制作之用命之曰對制談經云
  元 汪逢辰七經要義 經義考 黃虞稷曰逢辰字虞卿歙人元崇德州教授 陸
  正七經補注 海鹽文獻志 經義考云佚
  明 支立五經解 經義考 姚思仁五經疏注 嘉禾徵獻錄 卜
  大有經學要義五卷 經義考 黄虞稷曰正集四卷補遺一卷 章察五經
  纂要 浙江通志 沈堯中學弢經籍說三卷 經義考 王文祿
  經疑條陳 海鹽文獻志 項夢原項氏經荑 嘉禾徵獻錄 屠明
  靖易詩書三經注解 杭氏藝文志 陳龍正朱子經說十四
  卷 經義考 自序略曰朱子語類略定無憾惟說經一類占且大半實傳注之餘别為一書使窮經者尤便
  考證 顧朱詩書易解 于志 孫茂芝讀經疑 于志 沈起墨
  庵經學 無卷數 四庫存目 采集書錄閏集曰凡六種一大易測二春秋經引三春秋傳引四詩說
  五詩逆偶存六四書慎思錄總名墨庵經學
  國朝 郭兆奎心園說二卷 四庫存目 張雍敬六經餘論二十
  卷 靈雀軒著書目 朱□尊經義考三百卷 四庫著錄 陳經曰每書先列撰人
  姓氏書名卷數次列注存佚闕與未見次列原書序跋諸儒論斷及其人爵里而先生考正案語載於後覽者
  不必盡讀原書而大旨瞭如指掌 矣案太史元孫休承曾輯續經義考數十卷没後為人取去無從摉求又
  桐鄉馮浩亦有續輯本稿已散佚以為坿記於此 張庚五經臆三卷 盛百二張徵君
  
  傳未刊 陸費墀經典同文十六卷 自序略曰諸經文字舊多岐互爰依厚齋
  王氏詩考體例取諸傳本不同者依篇疏列首標 武英殿奉 敕校刊本而他本條系焉凡所采摭上
  究先秦下逮唐止若宋人之帙百一而已 吳瀛詁經欣賞集 于志 孟晟五
  經集釋 于志 汪世楨十三經翼注九十三卷 于志 高亮
  功五經問答 于志 沈可培濼源問答十二卷 案此係主講山東濼
  源書院時取經史詩文旁稽曲證著為是編其前八卷都辨經義故列入經部 吳東發群經
  字攷十卷 案易書詩論孟侃叔手自詮次三禮春秋則屬草未定其子本履編成之又有讀經筆記
  見梁同書所撰傳 馮登府十三經詁答問十卷 未刊 石經補
  攷十二卷 阮元序略曰雲伯精於叔重之學撿漢魏唐蜀兩宋及 國朝石經詳加校勘間採予撰
  十三經校勘記晰其古今通借之原洵能補所未備 馬應潮九經古義疏證 曝書
  
  雜記 未刊 石經續考 金石學錄 李遇孫曰聚諸家之說加案語以補其缺而正其非
  李遇孫北宋石經補考一卷 張昌衢經義咫聞 曝書
  雜記 未刊 譚封衆郛考辨四卷 胡芝生經義豹窺
  錢炳奎讀書劄記 顧廣譽曰論學問論禮樂具徵心得 章全考正古微
  書三十六卷 自序略曰七緯之文火於魏絕於隋今所傳者微乎微耳此孫氏所由以古微名也
  夫微而欲其顯必取資乎徵引而孫氏原書既難得傳鈔者又復舛錯微者不益晦耶爰取經史百家之文急
  為校讎沿波討源謬誤者蓋已什去其七八矣
  右群經
  宋 黃幹大學聖經解一卷 大學章句疏義一卷 並載經義
  考 四書集義 明内閣書目 四書紀聞 經義考 輔廣四書
  
  纂疏 正德崇德縣志 案明浙江通志載有四書問答因沿論孟答問而誤 衛富益四
  書考證 經義考云佚
  明 沈珒四書口義 經義考 鄭曉四書講義六卷 四庫存目 采
  集書錄曰官南太常時所作 朱綬四書補注三卷 經義考 胡憲仲
  四書講義 浙江名賢錄 周寅四書音考 經義考云佚 朱元弼
  中庸通注一卷 大學通注一卷 經義考 湯彬四書心
  解 兩浙名賢錄 董穀碧里疑存二卷 經義考 鄭玥曰皆說四書 毛
  尙忠四書會解十卷 經義考 四庫存目 周炳謨序略曰其中自悟自信之語十三用
  前人之語十七間有兩解而互發者亦並存之不嫌於異同也 采集書錄作四書答講曰條論大旨分章以
  釋之 沈懋嘉四書說槩 經義考 施鳳來四書㩦囊集 經義
  考 沈槩四書贅言 浙江通志 張綸四書原 經義考 綸汶上人隆慶
  間官秀水訓導 陳懿典四書緯一卷 嘉禾徵獻錄 陸鍵四書傳
  翼 經義考 宋鳳翔四書證學錄十三卷 經義考 沈澣學
  庸䝉筏二卷 經義考 沈堯中古文大學集注 劉志 問從
  龍大學遵古編一卷 李日華序略曰世所傳石經不知何所本楊止庵少宰痛排之而先
  生良有當焉何居全書不分經傳以六所謂溯繹而上知首章即已備格物無俟更補又詠淇澳詩知文武心
  法乃在武公定為子思居衛時作 朱尊曰周氏誤信石經大學為古文名曰遵古不知非古也 伊案石
  經大學係明豐坊僞撰 中庸發覆編二卷 陳懿典序曰茲編訂定如武周達孝繼述
  二條次於作述之下纘緒之上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一條次於在下位一條之下天道人道之上其中與傳
  注不同者什之九 李日華大學心詮一卷 袁黃中庸疏意
  
  二卷 石經大學解一卷 並見經義考 嘉善楊志曰石經大學耿楚侗表章以為
  全書黃節分而句解之 陸基仁四書說元 陸鼇四書標旨
  沈瑞鍾四書戅 浙江通志 葉祺□大學臆說一卷 中庸
  臆說二卷 經義考 吳麟瑞大學通 吳氏家乘 屠肇芳四書
  孝弟編 浙江通志 譚貞默四書見聖編一百卷 經義考四庫存目
  作三經見聖編一百八十卷 高佑釲曰先生五經皆有解詁惟此書鏤版白門以論語中庸大學為孔經謂
  中庸大學皆子思所作也以孟子七篇為孟經 陸隴其曰見聖編未見全書讀其論語考目及孟子總論辨
  旨大略二篇亦足見其大槩其最謬者謂儒佛無二義謂自漢唐北宋以前曰回由曰由賜至南宋始謬起顏
  曾之稱然曾非顔匹其最是者謂讀書必論世就事質言則辭實而意長因言析事則指顯而義定然所謂就
  事質言因言析事其的確者固有其穿鑿坿會者亦不少
  
  國朝 張履祥四書語類鈔三十六卷 屠焯四書大義 浙江
  通志 馬廣軨四書讀 四書提鉤 經義考 周宏起四書
  集義 乍浦志 陸隴其序稱其排斥姚江有功考亭 祝文彥四書通解 吳志
  陸隴其松陽講義十二卷 四庫著錄采集書錄 曰係宰靈壽時與諸生講授四書
  之義共一百十有八條自為序 四書講義六卷 是書為門人趙鳳翔所輯 增訂
  四書大全四十卷 四庫存目 困勉錄三十七卷續困勉錄
  七卷 四庫存目 莊仲方曰删彥陵張氏講義而剟其精要益以明季諸家之說復以己意參焉蓋其得
  朱子之學㴱故其抉擇最當所著分學問思辨行五門續錄則專解四書 顧廣譽曰困勉錄正續之刻陸蒿
  庵據公手稿錄以成書即以當晚年所思輯書之名然實悉遵原本一無增損其間 見聖編訂
  正 未刻 趙鳳翔跋曰譚氏見聖編喜與程朱抵啎國初嘗燬其板不欲迷學者之見聞也我師特因其
  
  取材富有援据詳洽嘗以博雅君子稱之癸丑客武林加之訂正辨其穿鑿之失存其精確之論每條之下必
  衷以己見其論理之謬既不足以惑人而其考訂之詳適足以補集注之未備惜原本至萬章上篇而止是我
  師鈔撮有所未竟爾 徐昌治四書旨 陳起隆四書辨疑 浙江通志
  金松四書講四十卷 自序謂元氣之無盡藏大文與集注一也於無盡藏中探其無
  盡未嘗於大文集注外另有聰明意見也於前人講說所未到必極力闡發之前載看書十則尤為學者切要
  之言 顧天健四書一貫講十九卷 自撰例言謂是編雖本大全諸書而實折
  衷於朱子或問語類曾與陸君公鏐參訂困勉錄一書故所載其說居多 後坿松陽劄記為陸公鏐於清獻
  公靈壽任時問答之語可與松陽日鈔並傳 張雍敬四書參注 四書講
  義箋是 靈雀軒著書目 陸邦烈聖門釋非錄五卷 四庫存目 吳
  元音四書宗朱明辨大全四十卷 丁子復吳遜牧傳 雷鋐序 李
  寅學庸要旨 松陵詩徵 案寅號東崖秀水歲貢生晩年粹於性理之學著學庸要旨張中丞伯
  行為序稱許之 錢霑四書大全合纂 松陵詩徵 案霑字上沐秀水歲貢生
  祖功四子書衆說異同條辨 盧生甫中庸安溪私記
  四記纂 顧廣譽盧仲山先生傳 陳梓四書質疑五卷 餘姚志 李
  祖惠虹舟講義二十卷 四庫存目 采集書錄曰分章總詮多自抒所得不襲訓詁
  陸燿大學合鈔 伊志 案燿木吳江人官濟南布政使時以母病請歸侍養買宅郡城花
  倉里 徐棖四書集說 見堂文鈔 孫志錫四書隨講節錄二
  卷 于志 王元啟四書講義十卷 朱來棻四書大全辨
  譌 朱乾四書集成 朱氏冢傳 徐甘來四書口義 于志 周
  大用四書章句解 于志 王鈺四書闡注 于志 楊殿銓四
  
  書彚解 曹鳳熹四書質疑 桐溪詩述 周四子書說約
  冷廬雜識 陸以湉曰舅氏固軒先生所著書說約尤為精粹間有與朱子集注異者月謂非敢矜奇惟求歸
  於至當以闡明聖道而已 倪以植四書諸說異同考
  右四書
  宋 李如篪樂書一卷 宋史志
  元 陸正樂律考 王氏續通考
  明 錢薇樂律 杭氏藝文志 冷謙太古正音一卷 尤氏藝文志
  岳和聲大成樂舞圖說一卷 明史志 沈堯中音律啟䝉
  千頃堂書目 陳藎謨樂律希聲 杭氏藝文志 周續之黃鍾律
  吕音四卷 浙江通志 李景孟明朝正音 吳志
  
  國朝 金式玉律呂新書注 平湖張志 陸奎勳古樂發微 張雲錦陸
  堂先生傳 朱廣川樂章律吕編 朱緒曾松溪經學三書序
  右樂
  陳 顧野玉玉篇三十卷 四庫著錄 隋書志作三十一卷新舊唐書志書錄解題文獻
  通考並作三十卷 案今世所行為唐孫强增字宋陳彭年等奉敕重修非復顧氏原本矣 爾雅
  音 陸德明釋文序錄
  宋 婁機班馬字類二卷 宋史志 四庫著錄 陳振孫曰取二史所用古字及假借通
  用者以韻類之 漢隸字源六卷 宋史志 四庫著錄 莊仲方曰凡漢碑三百有九魏晉
  碑三十一依韻略分二百六部次為五卷首卷則碑目也多存古音古字足資考證 廣千祿字
  書五卷 書錄解題 文獻通考 宋史志 馬端臨曰取許慎說文及諸家字書按以蔡伯喈五經備
  
  體張參五經文字田敏九經字樣與經典釋文子史古字參以本朝丁度集韻為廣干禄字書 王應麟曰參
  校字書凡一字數義一義數字較其同異並載本源總為字七千六百 李曾伯班馬字
  類補編 愛日精廬藏書志 張金吾曰是編以原書列前補遺即坿每字之下洵可與婁氏書相輔而
  行借藏本絕稀 錢泰吉曰婁公於二史假借之字第識首出已見於經子則疏於下然亦有漏略覃懷李曾
  伯可齋為補一千餘字自序稱隨先君入蜀時與老儒王揆共成之可齋為丞相邦彦之孫南渡後流寓嘉興
  故於婁公稱鄉先生云 海昌蔣光煦曾以鈔本重刊印本亦少流傳
  明 莫藏五音字數辨訛 案吳志作五等字書辨訛 周履靖漢隸正
  宗四卷 杭氏藝文志 駱文衡字學源委 浙江通志 卜二京秦
  漢篆文講義 伊志 陸堯封歷代鐘鼎文考 浙江通志
  國朝 譚吉璁爾雅廣義五十一卷 經義考 案㰎李詩繫作爾雅綱目一百二十
  卷 吳震方讀書正音四卷 四庫存目 毛奇齡序曰自一音異讀分類考辨而
  外凡字音字義有與音聲相離合者更溯其源流互相推暨至于奇文祕字又因韻分之而尋常字義時師亦
  多訛謬復總釋之洵有功於字學 案于志孫□有重訂本 張翊清倉史原文
  古今字辨 靈雀軒著書目 陸奎勳字音舉要 平湖張志 陸炯音
  義叶通 說文類編 戴錡漢隸字源訂譌 伊志 曹庭
  棟隸通二卷 伊志 謝墉書學正說 伊志 畢宏述六書通
  畢星海六書通摭遺 于志 吳東發六書述 商周文
  拾遺 鐘鼎款識釋文 石鼓文讀 書不分卷次第為七種一釋文攷異
  二石鼓章句三石鼓辨四石鼓鑒五釋文考異或問六石鼓爾雅七敘鼓 張燕昌石鼓文
  釋存一卷 燕昌重摹北宋本石鼓文因著此釋 吾祖望方言考畧于志
  
  田朝恆增訂金壺字考十九卷續編二十一卷補錄一
  卷補注一卷 葉楓六書分類 沈叔埏頤綵堂文集 張龍光六
  書約旨 張躍鱗當湖人文逸續編 周震發說文字原 沈可均唐
  隸辨五卷 張廷濟桂馨堂集 張宏牧增注篆韻二卷 濮錄 陸
  沅字學辨譌 朱王林陸君事狀 李賡芸炳燭編 案此係總編有經訓錄一
  卷急就訓纂一卷文字證古編一卷漢書地理志藝文志考誤二卷古書脱誤一卷古書糾誤錄一卷易文辨
  正說文例不一說文脱字省文入聲配合考同聲借字轉音相近音均類韻考聲均述聞六書述聞讀書識小
  錄漢書發揮稻香叢筆八甎佳䛡雜著凡二十二種均未刊行以其多小學考訂之書故列於此 王
  琨爾雅正義刊誤 是編匡邵氏晉涵之闕 說文編韻讀 是書各從義以
  補徐氏朱氏之音 並見丁子復王君墓志銘 胡重說文字原韻表 校正
  干祿字書 曝書雜記 未刊 沙木藝文備覽一百二十卷 後坿
  補詳字義十四篇 案是書初名通覽以地支十二字分部部各十卷每字先列正書次分書次篆文所詳音
  義具有原木末閒坿以案語尤能刊謬訂訛 李富孫說文辨字正俗八卷
  錢泰吉曰自序謂世俗相承之文多違古義今所假借通用說文自有本字有得通借者有不容通借而為俗
  誤者援據經典以相證契大旨多折衷於金壇段氏之注而亦有段注所未及者 沈濤說文
  古本攷十四卷 未刊 錢寶惠說文義緯 曝書雜記 錢泰吉曰金壇段
  氏謂說文以形為經義與聲緯之苟取義之相同相近者各比其類為一書精密富過爾雅子萬因名其書曰
  義緯自為序例末坿聲類二篇亦有序 張廷濟清儀閣集古款識考 金石
  學錄 未刊 徐同柏從古堂鐘鼎款識學 稿本四册家藏未刊 李遇孫
  曰同柏為張叔未孝廉之甥能識奇字叔未每得款識之難辨者屬其細意融會即豁然通解 程文
  
  榮鐘鼎款識校誤一卷 漢隸續補一卷 均未刻 朱美
  鏐文字辨正 唐壎通俗字林辨證 錢景朗小學人
  物考十二卷 依于志坿列於後
  右小學
  元 黄玠纂韻錄 王氏續通考
  明 陳藎謨皇極圖韻一卷 四庫存目 自序略曰從康節先生聲音倡和之說而推
  衍之闡其幽元銓其遺複條舉源委之圖五十有八審定河洛之韻三十有六冀韻學若網在綱學者得門而
  入爾 采集書錄曰遠本皇極經世之說而推衍之以闡聲音字韻之原 元音統韻二十
  二卷 四庫存目作二十八卷合坿刊字彚補六卷 莊仲方曰同里門人胡邵瑛續凡通釋二卷類音六
  卷統韻十卷古韻疏唐韻疏各二卷藎謨言古人有訓詁之學有偏旁之學有音韻之學此書能兼三家之長
  然辨別等韻時有所得而於音學源流則考核猶未精也 後六卷字彚補為吳任臣纂康熙間范廷瑚刊坿
  國朝 張翊清文聲存古 自注云與字彚異 三聲古音古韻 三
  聲定音 周易古音 詩經古音 老子古音 楚詞
  古音 靈雀軒著書目 吳景晰韻類經緯二百卷 沈不負韻
  鈔四卷 伊志 萬光泰轉注緒言二卷 漢音存正二卷
  遂初堂類音辨一卷 詞科掌錄 案吳江潘耒著有類音八卷光泰為之辨正
  吳元音音學條辨 丁子復吳遜牧傳 郁文普字母證十二卷
  自序略曰正音莫如反切反切全憑字母茲集成字母全圖其閒取周易陰陽分兩儀調聲於四象則母中音
  韻各得其所且便於聲取其字反切之義即標射之中的也有發而不中得之左右者即濁聲之舊法或遇左
  右皆空必歸庶母古名隔標繼韻位之不虛則借字圈其身以全反切之道又作五行為部首立于母以明章
  
  亦可以字取其聲排字體之相似者可免於認非與順非之傳誤也 孟晟音韻集考 于志
  馬俊良韻通 于志 朱履中叶韻考正十六卷 于志 王
  琨集韻正 丁子復王君墓志銘 案是編糾曹氏刊本之失 吳甯榕園詞韻
  周春序略曰取廣韻之字依紐編入正沈毛兩家之誤 屈為詩音分部集證
  小雲廬文稿 方本恭等子述 周介人序略曰等子作於唐舍利溫首座其原實出梵書
  於圖例為最備山子幼通反切自華嚴而外閲大藏經及諸家言韻者甚多因存其是汰其非條分縷析彚合
  成編而圖之全例乃一一見其指歸 朱珊元音韻表辨微 未刊 朱鴻聲
  音譜 聲字薈錄 朱氏家傳 未刊 錢寶惠唐韻聲類 曝書雜記
  未刊 朱嘉金韻學闡奥五卷 未刊
  右韻書

知识出处

[光绪]嘉兴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 卷六十二至卷八十八

《[光绪]嘉兴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 卷六十二至卷八十八》

出版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地:北京

[光绪]嘉兴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清许瑶光修,清吴仰贤等纂,清光绪三至四年(1877—1878)嘉兴鸳湖书院刻本。前有许瑶光、吴仰贤所作序言及修志衔名。首两卷为巡典及天章,余八十八卷分图说、星野、建置、疆域、城池、桥梁、公署、学校、坛庙、山川、古[光绪]嘉兴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清许瑶光修,清吴仰贤等纂,清光绪三至四年(1877—1878)嘉兴鸳湖书院刻本。前有许瑶光、吴仰贤所作序言及修志衔名。首两卷为巡典及天章,余八十八卷分图说、星野、建置、疆域、城池、桥梁、公署、学校、坛庙、山川、古蹟、坊表等类目。此书是现存内容最为丰富的嘉兴地方志书。蹟、坊表等类目。此书是现存内容最为丰富的嘉兴地方志书。

阅读

相关地名

嘉興府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春秋
相关专题
論語
相关专题
孝經
相关专题
孟子
相关专题
羣經
相关专题
四書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小學
相关专题
韻書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