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嘉興府志卷六十二

道原於黃老而佛始於莊列謹觀

國朝子史精華一書釋部註稱列之視聽不用耳目即佛之

圓通三摩地莊之秋毫大太山小即佛之芥子須彌閻

浮棗葉是矣舊志云嘉禾多古寺刹羽客緇流勤修不

少因以附列傳後乃今觀所傳或以詩或以畫雖皆文

藝之流亞不必盡符彼教之本意要以資考證助雅談

固無不可也志方外

嘉興縣

南北朝

張元之嘉興人陶隱居弟子建武中勅為宗元館主又于

菌山澗上築臺以居時有白鶴來止遂名鶴臺茅山志

僧伽大師西域人曾卓錫嘉禾靈光寺見民家漁梁矰弋

交午苦諭宜別圖生計改業者甚衆既行化至長安漸

露神異或身長二三尺或現十一面觀音相景龍二年

中宗迎入内道場尊為國師尋出居薦福寺頂上有一

穴以絮塞之夜去絮香從穴出光照滿室先是於泗州

臨淮縣乞地建伽藍標下掘得古香積寺銘并金像一

軀上有普照王佛字中宗以天后廟諱改為普光王寺

御書額賜之後漆身供養寺中神僧傳

法相姓俞氏吳郡長水人大歷中於上京習毘尼道諸部

同異無不該綜傳法東歸請學者如林吳郡太守奏于

開元寺置戒壇相預臨壇之選有異鳥棲于座側講畢

後翻然入雲會昌元年二月十日告弟子清濬清高曰

吾當㓕矣累足右脇而逝建塔于來蘇鄉之原高僧傳

元慧平原内史陸機裔孫髫齡穎悟長而溫潤辭親出家

空王寺受具住嘉禾之建興持三白法諷誦五部曼挐

羅咸通中隨送佛中指骨舍利往鳳翔重眞寺慧于佛

前鍊左拇指以為供養口誦法華不輟火盡灰飛色無

撓沮其指不踰月復生如故未幾示寂建塔于吳會之

間為三白和尙佛祖通載

德誠初參灃州藥山宏道儼禪師儼云子以後上無片瓦

下無錐地大闡吾宗與道吾雲巖二人為道契自離藥

山乘小舟往來松江朱涇以綸釣度日人號船子和尙

夾山善會禪師住京口鶴林寺道吾過之知其所得淺

令參船子會至朱涇見誠大契宗旨辭行回顧再四誠

喚會回立起橈曰汝將謂别有處邪迺覆舟而逝咸通

十年僧藏暉即其處建寺焉有撥棹歌二十九首呂益

柔為序而刻之載機緣集傳燈錄

光範為童子時事靈祐學通經紀初居嘉興空王寺更居

靈光寺與其徒講贊數言百流會歸之說自吳南北郡

邑緇衣咸來受法人人自得著釋會章句十五卷續文獻通

希運嗣法百丈演化水西寺唐宣宗潛龍時依師為沙彌

值師上殿禮佛問曰當何所求再問師便掌彌曰太粗

生師曰這裏是甚麽所在說粗說細隨後又掌嘗行腳

至天台遇二僧與俱行阻大溪師趺坐水次二僧履水

如陸以手招之曰渡來師叱曰這自了漢吾早知當斫

汝脛僧嘆曰眞大乘法器也言訖不見宣宗即位賜號

斷際禪師後開法黄蘗法席冠天下實為濟宗之祖義

元其法嗣也

國朝雍正十二年奉

勅加封正覺斷際禪師致祭一次舊浙江通志

錢朗字内光南昌人以五經登科歷宦有清直聲官至光

祿卿後隱居廬山師東嶽道士徐鈞得補腦還元服煉

長生之術唐昭宗時彭城王錢鏐慕朗得道長年乃迎

就錢唐師事之開耀閒居嘉興魏塘鎭之神仙宮年一百

五十餘歲尸解去有遺詩于壁 神仙通鑒參檇李詩繫

五代

普明唐季人後晉天福年間移錫嘉禾建普明禪寺有牧

牛十頌復系之以圖明雲棲宏禪師為之序 嘉興湯志

文偃嘉興人姓張氏幼依空王寺志澄律師出家後抵靈

樹參如敏禪師繼如敏開堂後漢高祖親臨請益文偃

曰目前無異路高祖大加欣賞文偃倡道靈樹雲門凡

三十年機緣語句立雲門宗之始乾德元年雄武推官

阮紹莊夢雲門禪師令上奏乞開塔有旨韶州守臣開

視見師眞身如生乃迎赴闕供養逾月送歸山中謚大

慈元眞宏明禪師

國朝雍正十一年勅封慈雲匡眞宏明禪師 十國春秋參佛祖統紀浙江通志

皓端姓周氏嘉禾人九歲捨家入靈光精舍師授經法恍

如宿習於四明阿育王寺遇希覺律師盛揚南山律端

一聽旋有通明武肅王錢氏召於羅漢寺演訓復令於

眞身塔寺宣導于時有台教師者彼宗號為第十祖端

依附之果了一心三觀遂撰金光明經隨文釋十卷由

是兩宗法要一經路通忠獻王賜紫衣别署大德號崇

法焉後誓不出門慕遠公之不渡虎溪也著述傳錄記

讚七十許卷 高僧傳

李道人紹興初往來秀州或求藥則以涕和垢膩為丸與

之病立愈因目為李鼻涕劉延仲寓秀州道人過之有

美酒恡不與告曰今日適無酒為禮道人笑曰何不出

牀頭珍珠泉待客劉大笑呼童取樽道人曰但將一空

瓶來瓶至索紙覆之頃時香氣外溢座中皆醉明日劉

有他客啟珍珠泉空無涓滴一日詣劉别曰後二十年

某月日當於眞州相見至期劉卒於眞州 續文獻通考

湯道亨自號赤腳道人宋季引一猱云自金陵來猱大如

人能主給使亨夜坐時舒光邦人推異爭飯之豐薄不

謝第言分定云施與日多因構庵以居名曰太古以延

竚四方雲水之客久之有軍士戲烹其猱食之亨即齎

咨與所親訣别手偈云八十一年饒舌終日化緣不歇

重陽時節歸家一路清風明月遂端居而化 劉志

魯沐元風格高亮氣息深穩宋治平中從海南來與人不

交一言默對終日時有白鶴旋遶空中學士范公鎭建

來鶴軒以居之至元初猶存年三百餘歲 嘉興湯志

遇賢長洲林氏子母夢吞大珠而孕貎怪口容雙拳七歲

沉大淵而衣不潤遂去家師嘉禾永安院可依往參龍

華球公發明心印歸居明覺院惟事飮酒醉則成歌警

世時號林酒仙祥符二年上元凌晨浴罷就室握拳以

右舉左張其口而化鐵網珊瑚載張即之書酒仙詩一

卷于淳祐八年刻石歷陽吳寛謂其詩意有高絕處若

寒山子之流 嘉興湯志參檇李詩繫

惟正秀州人住杭州淨土院跨黄犢出入巾鉢悉挂角上

杭守蔣侍郎與為方外友每至郡庭下犢談笑終日有

錦溪集冬不擁爐以蘆花作毬納足其中夏秋好玩月

盤膝大盆中浮池上自旋其盆唫笑達旦生平不談禪

曰徒費言語煩萬衆為敷演耳皇祐元年泊然而逝 吳志

惟湛義烏宋氏子父母逢異僧曰汝生子六人第五者宜

令出家後入道雙林覃思得度首謁神照復往依廣智

嘗白智曰師所從者我無疑焉若圓頓絕待之旨當須

自得後敷講於雲間超果大揚化道天台一宗振於三

吳自湛始熙甯六年三月趺坐而逝 劉志

淨曇嘉禾人晩住錢塘之法慧紹興丙寅夏辭歸付院事

四衆擁眎揮扇久之書偈曰這漢從來没縫罅五十六

年成話霸今朝死去見閻王劍樹刀山得人怕遂打一

劉相曰嗄一任諸人鑽龜打瓦收足而化 五燈會元

慧光若訥字希言初依竹庵刻志苦學久而嬰心病叩大

士口誦秘章夢大士灌以靈液寤失其疾嘗蒙内召講

經稱旨恩待甚隆壽八十二謚宗教廣慈法師 嘉興湯志

淨眞秀州僧嘉熙三年錢江岸傾民將魚鼈浄眞以偈呈

安撫趙端明曰海沸江河水接連民居衝蕩益憂煎投

身直八龍宮去要止驚濤勢拍天遂投于海三日而返

謂衆曰我在龍宮說法龍神聽受此塘不復崩矣語訖

復入于海安撫與民感德具述其事聞于朝勅賜護國

眞法師立祠于杭之會靈祠 劉志

淨觀住嘉興寂光庵修淨土懺法十餘年謂弟子曰我後

二十七日行矣至期入龕端坐命衆念佛頃之脫去 吳志

師一號水庵東陽人俗姓馬少師法雲有異人目之曰僧

中龍也後住淨慈人謂臨濟再世投老嘉禾報恩寺入

寂書偈云平生要用便用死蛇偏解活弄一拳打破虚

空佛祖難窺罅縫茶毘得五色舍利齒拳不壞 嘉興湯志

劉卞功紹興丁卯七月衣青衣至嘉興府治東南隠眞道

院自言姓劉居濱州留數日去雲堂柱間題四十三字

字畫透柱如點漆刮墨和劑能療人疾乾道間眞人復

來住望吳門外畫工家自起藁繪其像後為伶人王綺

所得一夕綺夢眞人叱之曰汝留我在此許時如何綺

驚寤訪諸隱眞始知顚末遂歸焉徽廟時屢詔不起守

臣奉旨寫眞眞人即自題一詩於上特授高尙處士 劉志

參檇李詩繫

賣柑老人端平間寓禾中日出金柑易醉主人怪而窺之

見鼎盛柑種之即垂實從求其術老人曰此太上養道

法不可泄也主人拜乞間忽萌貪心老人已覺之遂不

肯授辭去明年或見老人在廬州賣枇杷 劉志

文長老佚其名蜀眉州人住秀州本覺寺蘇文忠三度過

訪皆留詩末有三過門前老病死之句後人因立三過

堂勒詩於石 至元志

案至元志有文及翁字時敏號本心宋末蜀人來守嘉興嘗追和東坡三過堂第一首韻柳志趙圖記俱誤指

為文長老詩于是以郡守之姓名移作長老之姓名檇李詩繋等書遂謂文及翁字本心住秀州本覺寺即以

為文長老誤矣

法常開封人丞相薛居正之裔初依長沙華嚴元軾下髮

徧遊叢席政和七年自湖湘至萬年謁雪巢機契命掌

牋翰後首衆嘉禾報恩室中唯一矮榻餘無長物庚子

九月語寺僧曰一月後不復留此十月二十一日將曉

書漁父詞于室門就榻收足而逝詞曰此事楞嚴嘗露

布梅花雪月交光處一笑寥寥空萬古風甌語迥然銀

漢横天宇蝶夢南華方栩栩斑斑誰跨豐千虎而今忘

卻來時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鴻飛去 續傳燈錄

子璿號長水法師秀州人初依洪敏師學楞嚴經至動靜

之相了然不生有省聞瑯琊惠覺禪師重當世趨往至

其門值其上堂致問豁然大悟覺謂曰汝宗不振久矣

宜勵志扶持以報佛恩璿如教後住長水衆幾一千以

賢首宗旨述楞嚴經疏十卷夏文莊公奏于朝號楞嚴

大師後跏趺示寂以兩甕合之葬于眞如後烏珠兵至

發視之手爪繞身復瘞之去 佛祖通載參眞如寺古蹟記

寶安徽州人姓夏深明宗旨親運土石于精嚴寺立五臺

院時已八十餘歲不衣絲縷寝卧亂草寂後肉身不壞

闍維時空中忽現祥雲有鶴飛舞 續文獻通考

唐介壽號隱梅西塘人居于蕩岸得異術能役使鬼神咸

淳二年海潮衝齧錢塘介壽用朱符投之江患遂卻詔

授道錄以其所居為福源宮 劉志參名勝志

坱圠子姓蔣氏嘉興人蓬首垢面動靜不羈元至正初抵

松江坐太古園室已則歷市㕓狂走人盡呼為風子一

夕叩沈蒲團門大叫曰將蒲團來坐我沈異之導詣蔬

圃中坐地沈有所省發遂委俗傾身服役為弟子由是

四方崇向爭施與以其地為庵嘗有問者曰近思錄定

然後始有光明是金丹否坱圠子曰賢且去味中庸又

嘗手書示沈曰不偏不倚立于中不着西邊不着東超

出東西南北外一毫頭上釣蒼龍一日語沈日吾乘化

盡矣言絕而蛻 兩浙名賢外錄

得喜 案嘉興湯志作得嘉誤 姓錢氏童丱時依興聖權公薙染及長

登天目山叩中峰禪師獲元旨歸結庵北花園鑿基得

古碣刻錢喜二字中峰遂大書喜見二字匾其庵人以

喜菩薩稱之至順中遷盤龍塘不三年遂成勝刹及卒

緇白送葬者數千人火後舍利晶瑩得之者如至寶爭

分互奪或拾片骨取撮灰襲藏供禱則舍利纍纍而生

至穿劚火所以求之 劉志

本誠一作本成又名文誠字道原號覺隱嗣法於陵虛谷

與天隱笑隱友善世號三隱 案吳志誤以三隱為本誠號 至正間

住嘉興興聖本覺二寺姚綬作記稱其善書畫寫竹有掀

簸之態有文集行世至正七年嘉禾城西有鳥數千營

巢於地圍八尺崇五尺未幾大盜弄兵海上紅巾繼起

本誠著鳥城誌五百餘言宋濂愛其文刪之以附集中

檇李詩繋

智寛字裕之號雲海吳郡人元末住秀州三塔寺築愛松

軒曰哦詩其中明武初曾被召至京師其詩散佚

可多見 至正庚申唱和集

吳彌陀不知何許人元季居魏塘東林庵值海塘崩䧟有

司艱于修築彌陀一日佩戒牒詣其所瞑坐危石須臾

風浪遂息後歸東林卒火之齒與目睛如石不化

周元眞字元初居嘉禾紫虛觀從李拱瑞為道士拱瑞南

谷杜眞人高弟也授元眞勅召鬼神之術尋受靈寶大

法於曹桂孫郡縣請禱輒有奇應洪武元年京師旱李

善長迎元眞至設留壇冶城山硃書鐵符投揚子江中

波濤遽興元眞夜半斗下存神窈冥雷電達旦明日握

劍上壇召風師霆伯誓之俄陰雨翻盆大風拔木元眞

曰未也明晨當再霑足至期黑蛇蜿蜒見西方迨午始

霽元眞不獨有術事父母至孝云 兩浙名賢外錄

朱艮庵初住郡東太古院遇異人授以黃白秘術不以屑

意時南宮院燬于火道衆俱散艮庵過之惻然流涕趺

坐其處不食者七晝夜士庶感動為聞于有司清隱占

百餘畞信施駢集宮遂復興壽九十有三端坐而化 劉志

沈道甯字野雲烏程人寓居鬱秀道院初趺坐黃龍洞後

隨四十二代天師沖虛子入龍虎山學道法道甯不習

文字惟精于心契故其法異于人永樂間累召禱雨輒

應賜三品服及湛然純一圖書封至道高士 西吳里語參嘉興湯

金宗周字歸儒正德間為玉樞道院道士徧游名山歸即

樓居寒暑一裘髮結如氊指甲如鉤或數日不食或幷

日而食嘗有鼻筯下垂須臾復上大雪時趺坐庭中四

旁尺許纎毫不染人呼為金仙能出陽神化形至西湖

滸遇唐太史荆川與之化席曰我玉樞院中人唐不答

偶登岸入院見一道士坐定身下席為火所灼後倭寇

至見其入定羅拜而去嘉靖中作詩化去 吳志參檇李詩繫

沈嵩高字嵩隱秀州象賢鄕人幼從蔣大方學五雷法居

清眞觀為道士成化間郡大旱知府徐霖召嵩高用虎

骨攪潭不旋踵大雷雹雨霑足霖喜以詩謝之乂范教

諭官舍晨夕空中抛擲瓦礫嵩高曰此土怪也溫元帥

掌之書二符與之即止其他治病伏邪多驗姚御史綬

為作傳 劉志

郁從周字泰初神骨俊爽嘗闔門靜坐時時吟咏亦善鼓

琴登嘉靖乙酉鄉薦再上春官不第即棄去瓢衲出遊

或數年一歸省其母嘗至南嶽遇異人有所指授後遇

張紫陽授大丹訣要乃還武林賣藥市中人無識者萬

歷壬午春期往建昌煉丹藥忽云吾丹道垂成而塵劫

已滿吾將去矣遂瞑目而逝有詩賦一卷行于世人稱

為雲陽先生 吳志

朱棲林受道于張復陽善屬文工吟詠與考功豐南禺上

林頂少岳衲子冬谿結社城西之項園夜坐鼓氣作運

雷聲聲聞數里大學士鵝湖費宏趣召艤舟西水聞聲

尋之得之松下時世廟方注意元修費許以薦聞棲林

笑不答費贈詩云赴召仍迂霅水舟塵途深媿雪盈頭

譚元邂逅蓬瀛侣一笑相忘對白鷗年八十有五而化

嚴頭陀武林人與朱棲眞盟契憩止南宮二十餘年鹽官

孝廉郁雲陽嘗從問道有得遂棄公車事修煉一日郁

與飮湖上既醉履行水面十餘丈已而雲陽入武夷頭

陀隱句曲每登岸步虛有識者呼之不應或遙拜則搖

手大笑授道于崔光頭囑曰南宮我嘗神依之汝當居

以繼我志

金懒仙別號心齋道人復陽五代孫精通三教理兼得望

氣之術與太宰陸五臺居士施靜村談禪交契力行利

濟之事崔光頭養丹吳興山中為鮫水衝漂浮海面者

七日至四明漁舟援之登岸懶仙望有異氣迎歸事之

盡得嚴頭陀之道每夜分起坐人視其面如月輪光照

一室雲間許侍御久病夢呂祖示云有懶仙可療汝疾

物色得之教以靜坐疾果卻侍御為買田築室留養終

道濟字法舟嘉禾張氏子少爽拔未嘗入鄕校而議辯宿

成年十八忽猛省白父母求出家勿許日夜趺坐不事

生產遂入天甯寺為行者後依吉庵祚禪師偶行廊廡

間聞佛殿磬響豁然契悟繼謁古印雲峰諸師日益深

奥至長安覺王寺受請為第一座後徙鹽官俱胝故院

尋徙武康雙髻禪庵由金陵還檇李天甯寺靈光諸刹

入湖之弁山復自弁山歸天甯禪堂遂終老焉 以上嘉興湯志

藴空號寂曉姓沈嘉定人祖練為沂水令師幼業儒從父

培遷檇李十九始祝髮與其徒築數椽郊外名楞伽室

苦修梵行諷覽經文會極旨歸嘗謂南北藏典部分重

單日就譌舛于是著法藏司南四十五卷又謂大般若

經有二十萬頌世誦惟金剛般若一卷餘皆久晦藏函

更參酌晉唐著箋注五十五卷嘗兩渉天台一詣徑山

恒居裹足杜門未嘗踰户限也一日病篤法輩問師病

體何如答曰薪盡火滅不知所苦遂合掌瞑逝 袁志

性沖號古湛又號無幼俗姓張嬰時每啼不止唯以供且

列于前即輟既娶生一子每嘆曰塵勞膠固曷得出離

會業師方硯山指師看佛經即留心內典往參無趣老

人趣曰吾待子久矣誨以教別外傳之旨朝夕參究有

所契入母棄世後始剃染欲結庵徑山往辭趣趣囑曰

于緣在水邊今姑從汝志隨傳衣法趣入滅師住徑山

三年後終于車溪 嘉興湯志

正勉字道可嘉興人俗姓孫早孤祝髮於長水廣福寺從

雲棲受具猛肩瓢笠走名叢林後結茅郡之白苧村水

芝庵讀書談道儒典梵筴靡不淹貫兼工詩法卒於天

啓辛酉有蕉上編香牙團草古今禪藻集 檇李詩繫參譚貞默水芝

庵稿序

圓信字雪嶠别號青獅翁鄞人俗姓朱與天童悟禪師同

為禹門法嗣棄家縛茅雙髻峰後遷徑山千指庵又移

禾之東塔寺詩清矯拔俗盛遠選其作與宋林逋合刻

名林雪集又著有語風稿 石瀨山房詩話

海明號破山蜀蹇氏子住東塔三年百廢具舉張獻忠破

蜀多殺人相傳破山嘗勸賊帥李止殺賊帥以羊豕進

曰和尙食此吾當封刃破山遂食之 袁志參靜志居詩話

通門字牧雲號楞叟吳郡張澄宇子薙度於洞聞和尙為

天童玉林法嗣崇禎末開法梅里古南院一時儒士咸

親法會古南遂成名刹通門凡七主叢林實為臨濟龍

象工詩詞有懶齋集 梅里詩輯

國朝

文可字通復別號冬關老人嘉興胡氏子博通内外典尤

擅詩名入少陵之室隱居南湖之滸初地庵高簡絕俗

惟與文士作支許游嘗禮南華祖塔賦詩盈篋遠近傳

誦 秀水任志參檇李詩繫

淨範字為則得法於三宜為人坦率以眞實為修行工詩

文善書法住東塔起造大佛閣 吳志

智遯又名剖雪字天山號拙崖族姓沈甲申後棄諸生為

僧住梅里別溪精舍自題門聯云繞屋四圍都是水隔

林一片不多山王方伯庭李徵士良年諸人多與之交

詩筒詞版一時傳為盛事既殁即瘞骨于別溪或指為

吉壤毁庵而發其龕體堅不壞髮長數丈手爪繞身十

餘帀遂懼而焚之其人暴死智遯詩格蒼老王文簡士

禎亟稱之 梅會詩選

詮勝字大山嘉興人俗姓孫名肩順治初祝髮梅谿有甲

乙詩記

大燈字同岑嘉興人項襄毅裔孫住洞庭西山有洞庭詩

槀 以上兩浙詩鈔

智解字大梅白蓮寺僧與周篔屠廷楫遊寺東偏樓曰橘

鶴三人恒相對成詩 鹿干草堂集 按曝書亭集屠東蒙詩序以大梅為大燈誤

行筏字懸崖陸氏子薙度于天童密雲和尙為古南通門

法子因選地于古南北百武築精舍三面臨流最為幽

勝通門名之曰觀瀾後住古南院數年退老西溪之上

終焉著有觀瀾白雲等草 梅里詩輯

心印字椶林梅里靈源寺僧寺為元王學士昶故宅殿宇

崇宏屋舍深心印愛客喜論詩庭有老杮號所居曰

分柿山房文士能詩者多與之遊著有觀樹草 梅里詩輯

超嶼號浪山俗姓陳湖南監利人少酷愛内典喪母後遂

往潛之大佛寺祝髮旦升禪師開示宗旨一日閲楞嚴

經頓覺胸次浩然徧走江浙參石庵于金粟一見投契

居歲餘偶過長安宿覺王寺聞二僧論產難因緣疑不

能寐忽瑠璃燈花一爆乃大悟復返金粟受印記康熙

乙亥主普明講席越二年呼弟子曰我於某日將歸矣

因微笑而逝著有語錄延青堂集 高輿浪山禪師塔銘

行彌字芥子住錫梅里眉庵清修梵行工行楷書能詩著

有語錄若干卷法嗣超源字自覺學博李自明從弟後

住靈源寺亦工詩 梅里詩輯

行圓姓高原名時英明季諸生工書畫康熙初歲飢散家

貲周里黨年五十二忽棄家遊普陀剃度為僧其子訪

尋遇于金陵天龍禪寺勸歸不許一日徧告衆僧示寂

口吐白蓮數朵後茶毘時見火光中復湧蓮不絕子抱

骨歸築塔干藏錫庵之西

超基字紹昇俗姓金里仁鄉人業農一日於田間遇僧十

餘人怪其急行問之答曰我輩淨相寺僧金粟避難去

叩以何日歸則曰俟汝來次日寺之三角殿為火所焚

遂有感出家金粟繼住淨相寺康熙戊午歲大旱邑令

延師祈禱刻期而雨書神通甘露額獎之尤善逐疫治

病遇有鬼祟師至無不遁者嘗信手拈一草根與病人

服之立愈雖未嘗讀書能通釋典著語錄一卷其徒隱

禪亦有戒行後人並為塑像寺中

行鑒字孤雲姓宋新城鎭人初不識字義出家于能仁寺

給樵汲役適費隱和尚過使參禪忽大悟並能詩即付

拂焉後歷金粟福原黃山諸名刹有人自武林來遇費

師問何往曰到天台問何獨往曰孤雲就在後面是日

孤雲對衆曰吾師見招與衆别矣即坐化于福原寺 新纂

名一字雪樵海鹽人薙髮于新豐鎭南院後從明中遊歷

主白蓮漏澤方丈兼工書畫有田衣詩鈔又輯

國初以來一百七十餘家刊行名曰禪林詩品

誠非不知其姓太平寺行腳僧雖盛暑其所收之供經月

不壞人家休咎無不預知日在寺中而里人有於普陀

見之者歸而詰之更遁去往金粟繼有僧蓮潔能以三

昧法治病臨化時兩鼻垂玉筯尺許

密安嘉興褚氏子名嵩剃染于梅會里自在院實力焚修

積久弗懈雅慕里中諸前輩重其後裔有貧者招至院

讀書其中能詩工繪事不輕與人今亦散軼無存 以上伊志

靜淵原名超默字靖菴嘉興人脫白於石佛寺受息乾禪

師付法置飯僧田成頃繼主楞嚴寺講席又住金粟祖

亭與天岸和尙問答頗稱警捷投老武原隱菴尹處士

廷蘭稱莫逆交 同上

一訥字西能號白𤜐又號琴嘯頭陀嘉興方氏子少依東

麓老人授天台教晚興漏澤教寺禾人目為願菴和尙

同上

一超號納些嘉興姚氏子受天台宗開法䢴江天甯寺以

事引去走京師晚歸退居新篁里太平寺示寂焉工書

墨竹著有歸去來詞三十首 石瀨山房詩話

大全字雲浪姓趙氏改姓薛年十四覩雲棲遺像決志出

家寓皋亭龍居苦心參究見松針墜地廓然有省初住

嘉興之碧雲後住湖州之東藏性落拓不事威儀見解

既高於世無染素直言翹人過順治己亥冬為蜚語所

中擠狴犴端坐微笑而逝年五十八 汪曰楨南潯鎭志

周科耀一名道昱字靜涵嘉興人初居武康昇元觀後住

南潯廣惠宮清靜自修習青符五雷秘法雍正癸丑夏

大旱延科耀登壇禱雨立應知府唐紹祖褒以詩并序

知縣羅愫給為霖潤物扁額手輯昇元觀事自元人戴

表元以後名士之記序題詠都為一集著有補閒吟草

四卷 汪曰楨南潯鎮志

尼行剛字祇園處士胡日華女嫁諸生常公振未期而寡

中歲出家為石車通乘禪師弟子師以如意付之住梅

會里伏獅院實力焚修講明秘典朱檢討彝尊云祇園

威儀醇朴無論空門行業即以節婦論亦宜存其片言

以當鳳樓新誡有語錄若干卷 明詩綜參曝書亭集

智緣字常一嘉興荷花地蔡氏女年十七皈依明巖為師

十九歲披薙住嘉興保壽院向上勤修南潯有萬善庵

康熙癸巳潯上諸善女人延主方丈駐錫數十年 汪曰楨南

潯鎭志

明修嘉興寶珠庵尼俗姓陸年十五字於關為待年婦踰

歲關殤陸願守貞誓不去姑命以夫兄子為後已相安

矣越三年夫兄忽欲嫁之數以微詞諷陸不得已歸父

母夫兄仍興妁謀猝舁婚輿欲暮夜强致之陸覺而逸

迎婚人揚炬大索陸輒覘火光轉徙得匿以免念姻家

女有為尼孫庵者乃急走就之關猶索不已陸慷慨誓

死族人有義之者為白其事於縣始罷後祝髮於寶珠

庵為人明敏通曉世故有丈夫氣不僅以貞節著也年

七十九卒 沈對薇撰傳

秀水縣

冷謙字啓敬武陵人寓春波門内洪武初為恊律郎郊廟

樂章多其所撰有友貧不能自存謙于壁間畫一門令

其友入恣取金錢以出而不覺遺其引他日内庫失金

守吏持姓名迹捕之因并執謙謙渴求飮拘者以瓶汲

水與之謙躍入瓶中拘者惶急謙曰無害第持瓶至御

前上呼謙瓶中輒應擊碎之片片皆應竟不知所在後

有人于蜀中見之 湖廣通志

張大倫號仲彝童年入道往來龍虎山煉五雷法以符水

治疫多效手錄九幽懴皇經書法工妙有申時行文震

孟陳繼儒韓敬徐必達沈思孝姚思仁朱國祚序其首

嗣孫范含沖號瑞川鼓琴賦詩亦為世重 吳志

克新字仲銘號雪廬自稱江左外史鄱陽人宋尙書左丞

余襄公九世孫始業科舉朝廷罷進士乃更為佛學博

通外典務為古文元末住秀州資聖寺與楊廉夫顧仲

瑛遊明初召至京命克新等三僧往西域招諭吐番圖

其山川地形以歸初著南詢稿燬於兵今惟雪廬集行

世 至正庚申倡和集

寂然薙髮於錢塘老僧月江密雲主育王天童多所印可

然不見聲彩於育王掌樵爨於天童理畚鍤即同參莫

測所為也晩卓錫于法華山青芝塢結茅種松自號由

庵所著隱庵集選燔剩集及散語行世 舊浙江通志

萬金字西白號白庵吳郡人早從寶積院衍道原祝髪後

入虎林謁銘古鼎於雙徑至正末住持秀州天甯寺築

孤雪庵以奉母帝師大寶法王授以圓通普濟禪師之

號洪武初詔主天界寺開善世院統領釋教集三宗名

僧建廣薦法會于鍾山命金總持齋事五年復敕建會

大駕臨幸詔金闡揚第一義諦靡不悦服六年舉泐公

自代以母老辭歸有西白語錄澹泊齋稿 宋濂白庵禪師碑銘參禪

林詩輯

方澤字雲望後稱東溪族姓任嘉善人入精嚴寺薙染嗣

法於濟法舟稟性穎拔日誦萬餘言詩偈文字下筆無

碍有華嚴要略内外詩集

智舷字葦如號秋潭瓶錫舊地在金明寺湖天海月樓東

有老梅橫窗日吟詠其下後移郊西之黃葉庵村深水

曲物外蕭然善行草書造請滿户限上人亦不憚煩有

求者必應著黃葉庵集 以上明詩綜傳

悟進字介庵幼遊諸寺院依依不忍去弱冠習舉子業常

繙内典一日書偈于壁出走見鴛湖大師示人語曰道

在是矣師往閩即從其嗣萬如剃度又嘗謁天童密老

間道後受法于鴛湖依興善居晚住金明寺將示寂遍

辭相識沐浴更衣而逝有語錄及拈誦行世 王庭介庵禪師誌銘

如空自號無趣老人秀水人俗姓施未出家時留心内典

同友濟法舟參訪八年適野翁曉禪師寓東塔寺如空

往謁盡闢夙解日夕趺坐翁遂付衣鉢居敬畏庵萬歷

己卯付法于弟子性沖曰明歲仲秋五六之期吾欲遠

行子宜來及期沖至果示微疾說偈而逝 嘉興湯志參檇李詩繫

通微字萬如秀水張氏子年十九出家興善寺歷參名宿

路傍叱小厮云看汝藏在那裏去不覺躍然大悟得法

于密雲老人主曹山龍池後住持東塔崇禎間開法於

城南如如庵有語錄行世 吳志參檇李詩繋

心傳號受囑濮鎭董氏子創建碧光庵當明末時有鎭將

服其高潔難民數百人賴以保全後住持楞嚴寺 吳志

炤德字不孤初業儒後遇出庵老人言下有契乞剃度嘗

遊普陀禮九華五臺以蜀亂不得抵峨嵋為恨晚歸禾

中建默庵閉關三十年不出臨殁召故人敘别盥漱而

逝有水邊居詩稿山中草 舊浙江通志參秀水任志

石柱血影僧不知名號明末居西郭外岳武穆王廟乙酉

六月土寇擾境餘黨多駐廟中掠婦女數十人繫神座

前囑僧扄門護守寇既出僧悉縱之安坐以待既歸問

婦女所在僧曰已縱之矣諸寇大怒縛之門外坊石柱

上亂箭射死血影深沁石裏宛然髠頂跣足裸身受箭

狀歷今七十餘年殷紅若新灑石上者 吳志

國朝

高天禧字錫純吳江人幼穎悟讀道德南華深暢厥旨年

二十八道居城隍廟清逸山房與屠廷楫盛遠項奎結

香火社其徒張愛樸亦能詩善書

王蘅字湘草又號鶴巢居靈觀道院工詩文善書法其人

馴雅絕俗嘗慕湘中山水搆軒曰吾山清響張徵君庚

繪圖一時諸名流俱為題詠錢侍郎汝誠稱禾中方外

無出其右者著有湘草詩稿 以上伊志

淨心字了蘊智耕字道充智和字純如俱修持眞實不事

文飾初住梵受後住幻居庵幻居僻小非叢林比而杭

湖間頗識其名以三人者曾住也 吳志

超述字尊古香嚴寺僧臨濟高庵和尙法嗣康熙初親侍

天童宏覺師于紹興宏化寺四十四年

聖祖仁皇帝巡幸浙江超述于嘉善九里灣迎

駕呈進宏覺師書偈章一幅全錄一部又恭頌

聖駕南巡詩軸

召對移時復詣蘇州恭送

回鑾

賜午齋兩次并

命賦香篆詩一首

御書香嚴寺額以賜 南巡恭紀錄

成衡號湘南香海寺僧戒行精嚴兼工書畫後主天津海

波寺方丈康熙六十年恭迎

聖駕

恩賜香海寺額并紫衣一襲萬壽爐一座心經一卷

御書金扇一柄海甯查編修慎行嘗贈之以詩復歸香海終焉

明慧字楚雲罄山玉琳國師四世孫住報忠寺眞實修持

雍正十一年奉

旨訪玉琳師裔明慧入都

召見

勅封悟修禪師

賜帑重建報忠並

御書覺海寺扁額復

命住京城萬壽寺踰年示寂蒙

賜哈噠并

諭祭一次 以上伊志

演中字大恒後改明中又字烎虛桐鄕施氏子七歲出家

楞嚴寺師祖含明教之讀儒釋兩家書雍正十二年遊

京師受具

皇戒

世宗憲皇帝於千僧中選留有根器者二十二人侍講佛樓師

在其列復于二十二人中選得四人師又在其列

特旨住吉祥苑池南參究禪學

賜手勅數千言發明本地工夫及杖鉢如意法帖等物乾隆初

元許各還本籍旋主席西湖聖因寺移上天竺十六年

翠華南幸和

御製七言律并進

聖駕南巡具奏頌上中下三竺皆土人習稱懇

賜寺額後住淨慈

聖駕三次幸浙並蒙

賜紫并

御製詩一首前此住僧所未覯 杭世駿烎虛大師塔銘

僧能字宏道俗姓沈少孤披剃于精嚴雲隱房受内典即

默有見解及長通儒書工文詞武原士大夫慕其名延

主資聖方丈受學者甚衆歸復隱于精嚴後主東禪講

席得衣鉢者大雲慧順慧倫等俱有戒律 汪雲宏上人傳

淨憲字匡雪秀水浦氏子開法梵受禪院出愚庵老人門

下山水摹董巨然五言得唐賢風調著有棲賢詩集 續檇

李詩繫引田衣詩話

海鷗字閒若吳江人儒家者流少與潘太史耒鈕大令琇

張處士雍敬交出家能仁寺潛心聲律不墮禪障著有

臥雲詩集 新溪詩鈔

際源字學川秀水沈氏子

世宗憲皇帝賜紫衣主席武康報恩寺著有禪餘集 續檇李詩繫

明涵字蒼石秀水朱氏子得偈莂於別崖禪師為浮石老

人四世僧出住鳯林遷徑山移金粟終於海鹽壽生寺

著語錄一册 同上

實然字融菴自號苎村懶夫居長水庵與諸宮贊錦張徵

士庚友善錦嘗稱其詩能通禪理著禪餘集 同上

乘誠字書田秀水計氏子出家嘉興德水禪院風標清癯

好游覽嘗北至京口探金焦南溯曹娥江登天姥峰游

赤城山清涼寺諸名勝瓢笠所經題詠繁富著有西竺

軒稿谷水集天台行草 檇李詩繫續

達鑒字可聞號鈍隱秀州新塍卜氏子好讀嗜詩畫所居

室曰雲塢後示寂壽生寺有雲塢詩存 同上

心香字無隱秀水人居吳城東月聲庵著有聽月詩稿 同上

文峰字性恬號笑溪愛親文士詩有警句吳枚庵陸鐵簫

沈雲巢徐山民諸吟叟見輒加禮嘗自言語言文字非

本分事因名其集曰未悟編晩主積慶寺募修未就得

疾以逝陶琯梓其詩烏程孫愈愚為之序 聞湖詩續鈔

續昌字永參聞湖計氏子少孤貧多兄弟遂立願出家依

見性禪師於精嚴寺參究釋典後長兄如川遠賈兄弟

相繼殁惟老母楊氏存時以旨甘饋奉母殁哀毁日誦

楞嚴懴悔逾年圓寂 聞湖詩續鈔

陳復古吳江化成菴道士嘉慶戊辰長虹橋圯復古勸募

諸巨室里中踴躍捐助至乙亥落成又攜所餘楹架木

於盛湖築禦風墩搆舍居之曰化成庵蜕化於此 聞湖詩續

嘉善縣

徐福號碧雲以樂舞生聘居京師數歲以老病還山善祈

禱凡赴齋醮輒有報應出所蓄搆老君堂于玉虚觀後

嘗與雪樵道人等談論終日蓋邃于內養者 嘉善戈志

許拱盟修眞于清風涇仁濟觀巡撫侍郎周忱以其誠恪

每過輒艤舟問修煉之術稱其行眞道熟為羽流中翹

楚 嘉善章志

魯質楊匯村民每食餅糗輒碎以飼蟻于家窑多蚊質往

居三年夜不設帷裸以受嘬蚊害頓減一日詣所親客

至乏魚質探袖中出魚既而語人曰鶴來我即往矣一

日俄有鶴翔其上火從口出自焚 袁志

徐謙字自牧世居武塘明地理精五星尤善吟咏澹于世

味晚悟參同理得導引法顔如童行步如飛人稱地仙

云 嘉善章志

普明字寂照嘉興人出家嘉善妙常庵後居杭西山每靜

坐蛇鼠鳥雀嬉遊于前客至輒納諸懷以衣覆之一日

歸妙常語弟子曰待桂枝香我西遊也屆期弟子來送

明方掃地曰汝不來我幾忘矣遂鳴鐘集衆作偈而化

檇李詩繫

法會胥山鄕人也薙髮大雲寺年十七遊天甯遇濟法舟

策發之遂攜錫遊方至陽羨見古林禪師教參一歸何

處語豁然有省晚歸大雲萬歷二年冬主三陳禪會擇

日端坐瞑目而逝入龕五日迎歸大雲怡然如生 袁志

如谷字日海初號慧空思賢里人初聞雲谷倡教于栖霞

潛往參焉後遊荆山月庭講席名震叢林攜鉢遊天台

走廬山歸而閉關于景蓮精舍三年詣臺山不數月安

坐而逝其後海音分其骨之半以歸塔于荒墩庵之左

檇李詩繫參袁志

行峻字崇已歸安人俗姓施薙髮于邑之慈雲入天童參

密祖有契徧歷天台諸講席鄙為義學歸金粟復參密

祖九旬得悟受古南牧雲囑付為臨濟三十四世密祖

住天童首座三年後主鎮江鶴林香大闡法道晩年隱

居邑之祖燈庵臨寂示法要自作封塔語稱眞解脫焉

法本字幼余薙髮大勝寺參學于紫柏大師忽然有得開

講諸方兼通宗教隨紫柏入京為神宗母后供養五臺

山妙德庵及歸賜金字經三卷袈裟一襲仍住大勝無

疾而逝 以上嘉善章志

方明號佛日靜慧禪師奉賢鄕人幼讀書了大義父母没

投法相西生師薙染一日念佛眞切忽擲魚子笑曰不

特西方可生東方亦可生矣師曰未是汝到家處已隨

本師參雲門得力付斷拂一枝自號斷拂子嗣為洞中

三十三代繼謁黃蘗有禪師歸主顯聖又主寶壽龍門

東塔會兵燹交搆僧寮俱作行營衆惶懼師示以安心

靜守卒相戒勿犯有闢邪說傳于藂林

僧海號宿峰溧水薛氏子不習文字轉徙傭作垂三十年

見古林律師受五戒祝髮遇三比邱受大悲咒普門品

心經便能成誦詣檀那會其愛子殤于痘氣已絕海朗

誦大悲咒應聲復活因禮請暫止大勝寺為建四十八

願道場慈雲寺久圯海建堂接衆百廢具舉年五十五

坐逝 以上伊志

國朝

許至震字東山得正一眞人法能驅役鬼神所祈多有奇

效邑中錢氏有火殃降屋上求震解禳震為結法壇貯

水一缸置庭中作法收火殃入缸内時正隆冬水熱幾

不可探後遂無恙一朱姓者出外歸忽得癡疾其子乞

震為救震命淨竈洗釡貯水其中仗劒作法後其家人

開視忽見有黑魚長尺在釡内大驚放之水中震頓足

曰是怪也吾將手劒之奈何放去疾殆不可治矣後果

顛狂數月而死兼善寫眞得虎頭之神 吳志

周宗奭字棠野符籙道法傳自施亮生天師授為贊教以

行優品潔題其堂兼善岐黄祈禱治病有奇驗亢旱祈

雨立至徒孫盛勳字眞峰克承師法募葺文昌閣晴雨

祈求皆有應為道會司二十餘載法教森然 嘉善楊志

吳永磐字行堅吳江人受教淩霄宮陳煉師隱中作苦食

力專事内養師功行高超殿工未竣磐募化告成又建

三元殿規模宏敞改名長春宮嚴守清規道風卓邁壽

八旬復募造斗母閣後作偈端坐而逝 嘉善戈志

婁近垣號朗齋少慕長生之術隸道士箱于仁濟觀警悟

異常自教典外及經史百家罔不通曉遊龍虎山事三

華院道士周大經經精修煉術嘗夜坐視垣頂上熊熊

有光知有根器乃授以五雷正法及祈禳符篆丹訣之

秘經卒遂嗣其職為上清宮提點雍正中入都會

詔命禮斗垣齋心祓慮執事有恪

上嘉其誠授上清宮四品提點欽安殿住持鑄印賜之十一年

詔封妙正眞人

賜字曰三臣住大光明殿乾隆初遇

覃恩封祖父皆三品前後

賜予甚多而垣道行益高有所祈禱厭劾往往著奇驗 甯郡

王疾垣書符飲之立愈元年旱禱立雨八年復旱奉

命禱黑龍潭赤日當午升壇禹步畢風雷交作甘霖帀野禾盡

起其神異如此性沖靜工詩詞年八十九端坐而化 于文

襄婁鍊師墓誌銘

顧膺字元禮晚號玉池道人少習舉子業志尚淡泊出家

于太平道院研求道藏修鍊精勤張眞人過禾面試煞

炁一論大加獎賞顔其室曰五氣參霞禳疫驅邪歷有

神效酷嗜咏吟兼工八法又能節嗇作院中功德年七

十五示疾手書四偈坐化

張聞皋一手不仁俗呼張捩臂住神仙宮符籙丹訣傳自

天師府能驅役鬼神雍正中大旱衆延之禱皋曰必至

某日乃雨禱之無益强之皋升壇作法風雷立至俄而

杲然日出烈如火皋伏壇上輒有黑雲一片如席承日

下似蔭皋者卒如所期而雨有司以惟誠斯感額褒之

史漢霄字逸宗幼禮丁遠沾為師秉性高潔不涉塵事及

師入京虔奉祖傳符篆丹訣精勤習鍊得呼吸風雷之

旨乾隆五十年邑大旱衆延請登壇祈禱輒得甘霖他

如勅勒之術亦屢著神驗 以上伊志

明方字石雨武塘陳氏子投法相薙染閲楞嚴我眞文殊

無是文殊義通身汗下參雲門澄得印授以斷拂子一

柄遂號斷拂子主寶慶過龍門順治戊子春示寂弟子

奉其龕丈室中未幾山寇突至欲燬龍門見師龕儼然

舁出之竭百夫力莫能舉驚以為神捨去寺賴以存後

闍維牙齒數珠不壞頂糝五色舍利有雪蕉集 舊浙江通志

浄挺字俍亭武林徐氏子明季諸生擅文名後祝髮為三

宜高弟住慈雲寺有詩文等集 吳志

本沖字息庵四明楊氏子母夢老衲授橘而孕順治丙戌

依天童宏覺剃度受具遍參叢席悟後復依天童授拂

主五峰寺衲子響應移錫般若園後住風涇圓明禪院

康熙乙酉聖駕南巡

特召奏對

賜改圓明為性覺寺復予淨域長齡匾及對聯丙戌秋沐浴趺

坐自書封龕諸佛事畢遂化去壽八十四 袁志

研幬字綠天俗姓沈湖州人披剃于雲林清隱房精大悲

懴工詩字與武林諸名公為方外遊居武塘最久魏學

渠錢瑛極重之相繼延于家乙未歲坐脱異香滿室 吳志

普常字恒修俗姓顧少業耕及壯薙染禮懴晝夜千餘拜

持咒起人急病康丙辰冬閉關慈雲實行焚修臨化

走别檀越云某日歸山至期沐浴趺坐而逝 嘉善崔志

眞化字别傳又名清梵嘉興屠氏子通三藏受具足戒主

光福法席晩退息柳洲北破屋數椽顔曰不退結淨業

社間作詩畫檀那遺襯悉以濟窮放生示寂時盛暑七

日顔色不變茶毘得堅固子 嘉善戈志

靜暹字幻悟號懶堂黃氏子脫白于幽瀾寺搜求教典實

修實證或遺以絲帛輒易粟以飯僧不以被體也時有

靈巖退翁和尙鉗錘毒辣諸方崇仰往參再四針投機

契隨侍有年將歸省退翁以偈送之老于東郊之默居

維摩示疾索浴更衣自說封龕舉火法語趺坐而逝邑

人魏學渠銘其塔

明毓號喬松海鹽沈氏子列庠序有聲一日與子六如同

往探親未及呼渡猝然大風覆渡舟無一生者遂大悟

攜六如薙髪于金粟寺精求律學道行卓堅及來慈雲

方丈景附者衆得建大樹法堂後圓寂□坐龕中當暑

蠅蚋不集數日不壞先是六如參花山雲岫長老付法

歸喬松喝曰汝愛野鶩厭家雞耶速還後六如重至花

山雲岫已知其意後亦領慈雲寺事病瞽然心體湛然

洵為叢林法器

月印于梅花庵祝髮性樸誠不解塵事後住楊家莊送子

庵年三十餘目瞽入華嚴關募修白水塘之送子橋遠

近高其行爭助之清修十餘載預示人順寂期即于關

中端坐而化越數日顏色如生 以上伊志

元璿字睿石號荆山翁太倉陳氏子受晦山顯禪師付法

武塘魏青城慕其名聘主東塔著荆山秀州二集脫禪

家窠臼先是盛遠曾選雪嶠詩與林處士合編名林雪

集至是復選刻荆山詩曰續林雪其為高士推重如此

續檇李詩繫

達尊字顯相主慈雲寺方丈修佛閣廊廡工書畫預知死

日先别知交至期趺坐而逝 魏塘人物志

德因福善庵僧精持戒律不肯披薙人為徒壯年募修大

橋數座受錢放生奔走風雪烈日中不以為苦有嘉興

人以二十金寄屬放生者發其書則素未謀面也其為

人信如此 魏塘人物志

天寥蘆墟人姓吳氏名鵾五十始薙髮入西塘雁墖寺少

習縫人曾出入靈芬館取架上詩讀之輒能吟咏有性

情語頻迦昆季假借嘆賞之寥益自奮家貧落拓為博

徒為逋客為傭保後乃為僧與頻迦退庵諸詩人相往

來卒後郭丹叔為銘墖刻其詩有天寥遺集二卷 新纂

本白字楚蘅號漱冰祝髪幽蘭禪院行腳遍名山晚歸圓

寂啟篋衣缽外惟詩册精手談熟內典郭頻迦與見於

黃退庵齋中謂其立若植鰭而吐詞含氣有無礙之才

寄虛上人從湖北四祖寺來招往游雙峰惜已蛻化手

錄二竹軒詩竟焚和南太息而去 參靈芬館石瀨山房詩話

道詁俗姓陳楓涇農家子性戅直聞鄰童習章句輒厭薄

之繙梵夾乃如素習出家住持福善庵漂榆大賈持千

金來曰為吾師養乞誦楞嚴百卷硃點為識問何用

曰籍以鎭壓海舶風濤耳卻其金而誦經如數道光二

十一年謂付法弟子曰大海一漚我將逝矣遺命茶毘

觀察陳大溶謂其卓行異凡僧勒石為記 新纂

海鹽縣

三國吳

康僧會赤烏間自康居國來江東設像行道吳人以為妖

異以狀上聞孫權召會問佛有何靈瑞曰佛晦靈迹遺

骨舍利應現無方權曰何在曰佛神迹感通祈求可獲

權曰若得舍利當為興寺經三七日至誠求請遂獲瓶

中旦呈于權光照宮殿權執瓶瀉于銅盤舍利下衝盤

即破碎權大驚異乃立塔寺名為建初改所住地名佛

陁里後遊方至金粟寺施茶因名茶院後立化於天禧

寺其眞身一現永欣再現金粟奇骨瘦露眉間時放光

明顯靈異之迹明洪武二十年詔移歸金陵天禧供養

法苑珠林

道人不知姓名常齎一杖一箱自隨忽詣縣向令乞一人

給使自選取守鵝鴨小兒形服最醜者將去時已逼暮

道人令小兒捉杖行但聞足下波浪倏忽間至一山山

上有屋屋中有三道人相見欣然共語以一小甌食與

小兒狀如熟艾食之饑止向瞑道人欲還屋中人作書

付道人云寄廣陵白土埭上史宗道人以書付小兒比

曉便至縣令呼小兒問知道人先所經并說山中人所

寄書尙在衣帶令開看多不解乃令人將此小兒至白

土埭訪史宗送之宗開書大驚曰汝那得蓬萊道人書

耶宗著麻衣身多瘡疥性調不恒在白土埭凭埭謳唱

引䋏得直隨以布施人棲憩無定時或隱或顯後遊吳

會止上虞龍山不知所之先道人與山中三道人共語

謂宗謫限將滿矣亦小兒云 陶淵明梁慧皎記

南北朝

陸逸沖字敬遊陶隱居弟子誠慤恬澹志遠棲逸齊永明

中隱居遯蹟茅山偕逸沖于西嶺立華陽館七年而後

成逸沖之力也隱居嘉其勤勩名為棲靜處士作十賚

文策之許長史碑陰手書上清衆館弟子亦以逸沖稱

首焉

法寵姓馮氏納妻半歲捨家入邑之光興寺後出都徧學

經論採元析奥音吐蘊藉名學罕不倒戈號上座法師

初都下有法願道人善相術謂寵年滿四十當死惟禮

懴可免遂還海鹽光興禮懴至四十歲暮夕覺兩耳腫

痛彌信死促忽聞户外有人言曰君死業已盡開户無

見及審耳痛乃是生骨後壽七十四歲 以上海鹽圖經

慧開姓袁氏海鹽人初出家為宣武寺寵公弟子仍從學

阿毗曇及成實論建武中游學上京住道林寺歷聽藏

旻二公經論後移住鼓城處衆演教咸慶新聞同寺有

曇儁者以游學顯名通貫衆經兼勤禮誦侍中王慈司

徒長史江革並與之朋游焉 續高僧傳

慧因姓干氏晉太常寶之後出家開善寺又造長干辨法

師所禀學三論窮實相之微言宏滿字之幽旨辨後歸

靜山林以學徒相委受業弟子五百餘人踵武傳燈傳

三十載陳僕射徐陵尙書毛喜咸歸導首隋仁壽三年

起禪定寺奉為知事上座訓肅禪學唐初居大莊嚴寺

預十大功德之選嘗感冥司召講大品般若經七夕蘇

云有兩束絹為襯遺學徒檢箱内果得之以貞觀元年

卒于莊嚴寺春秋八十有九 高僧傳

徐彎少有道術能收伏邪精錢唐杜氏女患邪彎為作術

召魅即見丈夫著白裌葛單衣入門彎一叱之即成白

龜一日與群從兄弟數人登石崎山斫春柴日暮彎獨

不返明旦尋覓見彎在山上腋挾鐮倚樹不動或向前

拖惟有空殻今天僊湖即彎故居也 張君房雲笈七籖洞仙傳

馬湘字自然鹽官人常指溪水令逆流食頃指柳樹隨溪

水走指橋令斷續有告以病者但以杖頭指之口吹杖

頭如雷鳴便愈遊越州洞巖禪院二僧慢之湘去二僧

不能下牀追懇乃免卒于宣宗大中十年東川奏湘白

日上昇勅發棺驗之一竹杖爾 吳志

良準大中咸通間法喜寺僧也司空曙有寄準上人詩業

四分律慧行精通有墖葬本寺棲鳥不止時放瑞光 海鹽

圖經

慧稜姓申屠 海鹽圖經作姓孫 本邑人吐言質朴談理入微時人

號為得意稜童齔日於通元寺登戒後游閩嶺謁雪峰

頓明本性閩主召往長樂府長慶院號超覺大師得度

者不減一千五百衆 高僧傳參海鹽圖經

五代

譚峭字景升國子司業洙之子師嵩山道士十餘年得辟

穀養氣之術周遊無所不之夏則服烏裘冬則綠布袍

或臥于風雪霜中經日人謂已斃視之氣怵怵然邑中

有譚仙嶺相傳是其煉藥得道處仙鑒載峭詩線作長

江扇作天靸鞵抛向海東邊蓬萊原是無多地只在譚

生拄杖前此尤其寄蹟海嶠之證成化間遷善橋居人

陸麒樓懸仙翁像一日鄰人滕晟見仙從樓窗上冉冉

向東北乘雲渡海去 筆叢參海鹽圖經

若愚海鹽人馬氏賜號法鑒學教于辨才號稱夙成群以

南屏興教延之不就奉辨才杖履間居龍井者六年後

于湖之仙潭營長堂接待建大閣造西方像結道俗念

佛嘗數百人三十年中預會者多蒙佛接之瑞靖康丙

午九月謂其徒曰我夢神人告曰汝同學則章得普賢

行願三味已生淨士彼方待汝曷可淹留即命衆諷觀

音經甫畢乃云聖相現前吾其往矣即留偈而逝闍維

得舍利數百粒塔於東廡初入道夢白衣女授七十二

策後壽果及其數 佛祖統記

蔣十八居士與其妻念二孺人日誦大乘經斷除嗜欲積

四十年同日洗漱更衣焚香書頌而終 海鹽圖經

茂實可舒二僧住持資聖寺建炎間寺煨燼為瓦礫荆刺

之墟二僧與其師履常由一金一縷之施積累以成凡

為錢三千一百萬有奇視向之祇園精舍功與齊而力

倍之 李正民集

竹筒和尙鹽官人入徑山講論禪教後因觀為溜以杵通

竹節有聲豁然開悟其徒因號為竹筒和尙

朱智標鹽官人感夢為僧參賢首宗教紹興間住常川華

嚴院禱雨有應孫尙書覿記之卒建塔于審山 以上趙圖記

慧辯字訥翁賜號海月傅氏子剃度普照教寺中得法于

明智智命代講八年遂領寺事時蘇軾作倅高其行嘗

為撰敘言辯容止端靜不蓄長物有盜夜入其樓脫贈

以衣使從支徑去後隱草堂將示寂遺言須軾至方可

闔龕四日軾果至見其端坐如生頂尙溫遂作三絕以

弔之 劉志參平湖朱志

敏秀魯氏子賜號法雲年十五參慧 案舊志作慈誤 辯命與首座

抗論竟為所屈紹聖初主杭菩提寺元符寺遷孤山六

一泉樞密蔣之奇聽闡楞嚴大旨欽服之後還當湖庵

居紹興七年寂去後十八年以其地為延祥觀遷塔闍

維貌如生出舍利百種如菽 吳志

妙普字性空華亭鄉人結庵青龍之野善吟咏好吹鐵笛

稱鐵笛禪師建炎初徐明叛經烏鎭肆殺戮師荷䇿而

往賊怒欲斬之師曰大丈夫要頭便斫去奚怒為因索

筆作自祭文訖大呼斬斬賊駭異稽首謝過廬舍免焚

紹興庚申冬造大盆穴而塞之致書雪竇持禪師曰我

將水葬矣壬戌持至嘲曰拙哉老性空剛要餧魚鼈去

不索性去只管向人說師白待兄來作證明耳遂至海

濱盤坐盆中順潮而下口吟曰船子當年返故鄉沒蹤

跡處妙難量眞風徧寄知音者鐵笛橫吹作散場以笛

擲空而沒後三日于沙上趺坐如生迎歸闍維舍利甚

多 平湖朱志參柘上遺詩

可觀字宜翁號竹庵華亭戚氏子十三祝髮十六具戒依

南屛精微師聞車溪擇卿聲振江浙負笈從之一日聞

舉唱般若寂寥忽有悟八建炎初主嘉禾壽聖遷當湖

德藏居閲世堂乾道七年丞相魏杞請主北禪適當九

日指座云胸中一寸灰已冷頭上千莖雪未消老步只

宜平地去不知何事又登高復歸當湖搆山月池松風

臺以樂餘年無疾而逝壽九十一著有楞嚴說題楞嚴

集解補註蘭盆補註金剛通論事說圓覺手鑒山家義

苑竹庵草錄菊坡集等書 柳志參佛祖通載

案可觀墖在德藏寺西北隅嘗自製塔銘明嘉靖間為築城所毁知縣謝良弼夢一紫衣老僧曰我竹庵和尚

也以塔累公旦日因為繕治立石表之培銘自敘春秋九十一僧臘七十八微疾而化檇李詩繫作九十九誤

從進早歲聰辯久依超果貝得其道出主德藏講訓有法

作楞嚴解尤高妙示寂留龕月餘容色不變及從火浴

舌根不壞若紅蓮華 當湖宋元高僧錄

隱峰俗稱長爪師葬圖澤庵西竹林下人或啓之見師端

坐如生十爪盤旋于腹者數圍衆驚急掩之因塑師像

于佛殿祈禱輒應 平湖程志參吳志

張興材龍虎山天師三十八代孫至元中潮嚙鹽官海鹽

兩州為患特甚奉詔以術治水一夕大雷電明日見物

魚首龜形磔于水澨潮患遂息 元史

案張與材元至元時人吳志誤以至元為貞元遂列于馬湘之下今正之

明本號中峰錢塘人住持佑福禪院即今海門寺也聰明

博覽士大夫從游者甚衆仁宗賜號廣惠禪師文宗賜

諡智覺元統中命學士揭奚斯序其廣錄入梓 澉水志

彭素雲汝陽人大德丁未年十二禮劉月淵為師稍長遊

武當時張眞人集雲水三千餘人于紫霄宮素雲求執

厨役汲水苦行三年得授棲神鍊氣之旨走青城八武

夷陟天目凡古仙過化處歷覽殆遍洪武辛酉至當湖

華亭鄉結茆居之一日旦起沐浴更衣趺坐翛然而逝

七日顔色如生 劉志

清珙字石屋常熟溫氏子出家海鹽崇福寺遍游天目淮

陽遇二高僧參悟禪旨及庵嘗語衆曰此子乃法海中

透網金鱗也元統間住持當湖福源禪寺歸隱太湖至

正間詔降香幣賜金襴衣後示寂于湖州雲霧山建塔

焉又因高麗國王表達詔諡佛慈慧照禪師有上堂法

語山居詩 柳志參檇李詩繫

眞諦德藏寺僧執樵汲役一日楊璉眞伽率衆過寺將往

發雲問陸左丞女朱提舉夫人墓時楊衆百餘名執畚

鍤利器蜂擁左右眞諦忽現神力大怒叫呼掣韋䭾尊

者所執杵躍身丈許亂擊之狀如隼撇虎騰不可抵禦

衆盡傷諸械亦寸斷楊以為神不敢問徑去墓竟得全

諦後行腳峨嵋不知所終 海鹽圖經

道隱字仲儒號月澗俗姓李工畫蘭石師趙子固墨竹宗

王翠巖 平湖程志

壽量資聖寺僧有戒行至天目傳法於中峰大師行脚歸

隱禪室題曰大隱時宣城貢師泰為總管以張氏陷平

江脫身易姓名為端木氏嘗寓寺與量相得甚懽因為

作大隱記 新纂

蘇應元明成化間棲眞觀道士也清修勤恪為邑士大夫

所重雲谷朱祚作詩贈之 伊志

梵琦字楚石小字曇曜象山人姓朱氏出家天甯永祚寺

吳興趙文敏器之為請牒得薙詣徑山元叟端禪師諮

決不假辭色令自證會元英宗詔令金書藏經聞譙樓

鼓聲豁然大悟由是徧主法席名滿海内晩歸天甯築

西齋退老明興再被詔徵說法蔣山恩禮甚隆洪武三

年復徵八問鬼神事館天界寺忽趣左右具浴更衣書

偈而逝奉詔歸葬賜謚佛日普照慧辯禪師宋濂為撰

塔銘著有楚石語錄 載明史藝文志 和陶諸詩北遊鳳山西齋

三集姚廣孝謂梵琦於淨業一門至老力行不倦雲棲

宏禪師亦推為明朝宗師第一 海鹽圖經參檇李詩繫

惟則字天眞姓費吳興人夢異僧而生因名曰僧寶七歲

棄俗出家受業于佑福元林壽公為師薙染受戒二十

五歲往匡廬參無極禪師始得啓發元奥後開法於海

門佑福禪院洪武初召天下高僧作大法會師預是列

以足疾賜歸海上示寂有冰蘗禪師語錄行世 海鹽仇志

高林善壽寺僧天眞惟則師也住佑福庵後勅賜海門禪

寺開廣故址搆殿宇置佛世尊像演法授徒天眞徒景

南東濟繼之淨業益卓 張甯集

法聚資聖寺僧嘗結庵澉湖荆山芝產座下人號玉芝和

尙後移錫武康天池示寂聚初投偈于王陽明先生陽

明有答人問良知詩即聚也晩參夢居禪師于金陵問

如何不落人圈繢居與一掌聚即大悟開講天池應機

接引與王畿蔡汝楠等共證儒釋大同之旨 海鹽圖經

案檇李詩繫法聚號月泉嘉興人出家海鹽資聖寺嘉靖間嘗結庵澉湖荆山云云吳志于嘉興有月泉法聚

海鹽又有法聚俱云問道于陽明是誤以一人為二人矣

寶林和尙常遊杭嘉二郡冬夏一衲乞食自活宿無恒居

平時惟念佛不絕口人喚之纔應答即連聲念佛更無

雜語後于海門寺忽若顚狂者將半月餘僧呵曰爾平

生實行當與世人作眼目何得乃爾珠曰既如是吾行

矣索浴畢安然立化 雲棲往生集

覺軒靈隱書記僧行端望重為覺林主寺事毅然以興修

為己任乃裒衆施解槖市材建造殿閣規制大備遂請

于朝賜額覺林禪寺因舊名也 呂學士集

善明陳性從幼持齋辭俗居天妃行宮時慈會將傾明從

衆請主寺敝衣糠食益修苦行遐邇捐金濟其所需而

寺遂興後金粟寺僧惠欽復繼明而大振之 陳善集

秀碧峰者天甯寺僧自幼即不茹葷每日五鼓起誦經禮

佛無間寒暑衆中最名有戒行嘉靖壬寅秋忽得疾臥

牀月餘終日酣睡自言甚適忽一日起沐浴衣新衣跏

趺端坐念阿彌陀佛數十聲既而止呼佛字亦數十聲

與徒衆言别而逝越三日神色不變左手捻中指作字

右手仰開指猶軟頸骨挺然 西園雜記

明秀字雪江出家天甯巨目闊吻面骨巉岩肖枯木怪石

無一毫澤媚態少時即好為詩晩年縛茆勝果山之石

門郭公泉側居久之夜夢陳姓者揖曰西有月岩請觀

前生所為詩旦乃求之蓁莽中果得月岩刻元人詩題

曰雪江陳天瑞與和尙號正同因悵然若有所悟有雪

江集 董穀集

圓悟字密雲荆溪人過桐棺山頂豁然大悟遍參諸方上

天台探禹穴繼席龍池遊匡廬之南嶽住天台通元寺

遷海鹽金粟山廣慧寺緇素雲集檀施山積大厦鴻構

食堂常萬指上舍朱上申夢神告曰師乃慧受後身也

悟出龍池夢至一亭下覆巨井足食千人有偉衣冠者

進曰此師住處也金粟故有千人井蓋有前定云住金

粟五年入閩黃蘗五月住鄮山阿育王寺三月入天童

宗風遠被王公將相下及韋布獠倭蠻重譯問法無

虛日晩居太白山示寂化去 劉志

通乘號石車金華朱氏子年十七偶閱龎居士問石頭不

語萬法為侣者是什麽人話大起疑情遂往天眞庵請

益海藏師至瑪瑙寺薙髮次到龍居忽聞隣單舉六祖

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頓然有省迺策杖遍參江湖耆宿益精元旨嗣主席金

粟法化大行其付法弟子出自金粟者二十餘人 金粟寺志

宋觶者 案海鹽圖經稱比邱尼 幼聰慧十一歲從硤石廣福寺僧宏

道出家因無際禪師引參海門天眞和尙舉狗子有佛

性語言下大悟辭歸深得圭峰禪師之奥旨 劉志

戒襄姓李氏永祚寺僧從文徵仲遊能書兼善蘭竹有平

野集

廣化字無期俗姓王梅溪人初薙染永祚寺尋參訪四遠

挂錫郡城藕花庵復歸本山建古東林社穿池種竹以

吟咏自娛

斯學字悅支慈會寺僧工詩好行腳南陟台雁北至岱岳

清凉歸築道林庵于靈祐有幻華集姚士粦為之序

文湛永瑛戒逸斯德四僧俱住永祚寺工詩自明初楚石

倡詩教于本山踵而起之者遂不一其人 以上海鹽圖經

如元蕭山史氏子入雲岫投堅公披薙修淨能詩詠山居

云枝上兩三聲巧鳥窗前五七片閒雲山翁潦倒無籌

算盡把生涯訴與人蕭然物外 新纂

徐月汀字湛虛棲眞觀道士能詩觀圯壞月汀傾槖興葺

其自述有人愚自墮移山計天漏誰傳補石方之句 新纂

國朝

張道人澉川人自幼出家嘗遊天台山從桐柏宮學道還

復結茅于烏龍并之山嶺冬夏衣衲衣寒不冠履暑不

袒露時亢旱道人露頂跣足偕衆祈雨雨即至酬以擔

石米辭與升斗受冬月積雪没脛者累日人疑其凍餒

死矣道友上山探之見其趺坐依然因目為張半仙云

海鹽續圖經

吾琦號虛舟棲眞觀道士清峭拔俗篤志修持嘗語人曰

人生一小天地固守三關勿戕三寶坎離交合奠定乾

坤還吾天地之自然養砂添汞近在吾身人自不悟耳

時傳冷仙有煉五行丹法虛舟得其旨不炫于世世亦

無知之者

陳紹藩字松崖怡雲其號也精元學閉户焚修篤志不倦

嘗撫琴有鶴翔于庭年八十而羽化

賀炳字松庵號雲濤散人仰慕高潔隱于黃冠棲眞道院

中常坐一小樓日讀唐宋諸家文手摹黃庭經客有過

訪者烹茗焚香彈琴賦詩著有拾古吟月軒存稿杖藜

集等詩 以上伊志

道忞字木陳潮陽林氏子甫冠棄弟子員為天童密雲悟

和尙嗣悟示寂遂繼席天童順治己亥

祖章皇帝遣官徵至京住齋宮

萬善殿結冬開堂

勅封宏覺禪師法嗣天岸本昇亦

召對萬善殿 舊浙江通志參吳志

覺元字滄曉朱孝廉瑞岩子自幼披剃秦溪甯海寺得法

于天台祖憲道風高潔士大夫樂與之遊有語錄行世

吳志

隱然孫氏子年三十餘棄妻子薙髮于圓通庵師事退院

僧昱安昱器之令行腳參學歷峨嵋五臺歸主太平寺

席憨嬉若狂徒衆狎之忽一日歸詣昱曰弟子將化去

敬來訣昱呵之曰毋䛘言卒告化期而去日往市募薪

得數束高架於倉址上至期沐浴更衣禮諸佛畢拈香

徐步出寺至積薪處趺坐其上合掌辭衆俄而火發下

體灼爛猶朗誦藥師佛號不絕額焦乃瞑體凝然不仆

化後三日其徒舉龕殮之

如圭號三六劉氏子八天甯寺圓通房素呆鈍忽路逢一

道人指其禮觀音文乞慧夜即不寐殿上虔禮者三年

一夕更深見琉璃光燄嗣後誦經過目不忘詣雲棲蓮

池大師座下受具戒歷名山訪耆宿暮年隱觀音殿

源受字朗印好天台教雲遊數年歸云既奉佛祖當為佛

祖竭力崇禎戊辰年重建千佛閣閣左搆禪關講演諸

經聽法甚衆順治戊子重建大殿修葺古塔廣宣上乘

至理

行日字東明葉孝子䔲子幼失怙讀蓮池大師七筆勾有

悟受拂於婁江二音師搆密庵數楹中堂供禮大士左

側設母榻右側誦經焚修五十年如一日臨終趺坐手

書偈云今年五十有七幻影本來空寂逍遙獨步西遊

了此一生消息有萍遊草梅花百咏節孝集

超海字四航俗姓陸生時啼哭不止有老尼撫其首曰汝

可仍入清福中毋苦即不復啼幼出家紫雲庵以師祖

雪如為法靜攝好學嘗咏里社古羅漢松曰不羡大夫

褒上國願將羅漢老塵寰其素志如此後開堂杭之福

嚴龍泉等寺最後鼎建崇福寺會城有徐氏婦病久夢

高僧至乃痊因訪請海將至病婦已知令家人迎扶出

户拜謝病隨愈年六十六預示期而化後賜紫禪師親

世宗憲皇帝明問具言其賢因已殁飭其嗣僧住揚之天甯寺

慧融字虛白號枯石本陸姓北關外搆數椽鋤地種菜自

給戒律精嚴竟日危坐給諫張公欽其道行延請居住

放庵未幾辭去隱于楊家浜結茅為棚上無片瓦人爭

襄版築漸成精舍

法演字古椿當湖名族子自幼多病遊學天甯佛閣遂受

朗印法師宗教博綜內乘歷講壇于雲間苕溪後回山

疾篤傳缽楚洄結趺咏偈辭世有樹香詩集 以上海鹽續圖經

實智字心如澉川祝姓子也幼薙髮海門禪寺後受天台

萬年寺本覺禪師衣鉢深得定慧之學幼未讀儒書悟

後輒工吟咏兼擅古文晩年住持金粟方丈著有閑齋

詩稿

眞炯字古燈號遁齋又號晦巖仙居庵詩僧也受法于悟

進性好遊遍歷南北晚居郡之龍淵寺又退居横山廟

同時潘稼堂彭羨門皆與倡酬 以上伊志

際一號雪樵又號田衣生海鹽印氏子母就蓐時見老僧

入户乃產三歲能隨母誦藥師佛號剃度嘉興南院歷

主白蓮漏澤諸寺著有田衣詩鈔蒼瘦峭拔似黃葉老

人近體兼皎然貫休之長彌伽居士張庚作行腳圖錢

塘丁處士敬身為篆額 石瀨山房詩話

再修幼披薙靈佑寺嘗渡海苦修白塔山旋以裹糧不便

歸居純一觀誦金剛經輒療人疾坐化時鼻垂玉

筯 新纂

萬思石字竹樓建閣禮斗助修後殿為城隍神行宮能精

思練氣虔修證道 新纂

張謙字雲槎自幼出家城隍廟熟精元理兼通儒術工詩

畫著有補梅居士吟稿輯歷朝道家詩為方壺合編同

時棲眞觀羽士趙蓮字蔆洲亦工詩善寫梅花秀逸有

致嘉興張廷濟題其居曰畫梅廬 新纂

蔚然工翰墨為明錢太常薇司祠僧少時曾親□石宗伯

遂得遺意工蘭蕙沈文節嘗讀書祠中贈詩賞其畫 新纂

海岳字中洲京江張氏子主席海鹽金粟寺黄山一賦宇

內喧傳毛西河太史嘗謂佛門無博學者中公是賦博

極群書得法於愚山禪師主席黃山慈光寺最久歷移

福嚴金粟諸名刹詩清微緜速不染蔬笋氣著有綠蘿

菴詩稿 續檇李詩繫

期懷字拙安海鹽人母俞氏期年而生故名住五磊山著

有語錄五卷 續檇李詩繫

實智字心如號閒齋海鹽祝氏子出家海門寺主持金粟

寺初不知書後因坐禪心光迸露自是遂大通内典兼

工詩著有閒齋集 續檇李詩繫

源瀚字覺海號玉峰崑山人海鹽天甯寺僧天甯自前明

楚石禪師後道場荒落覺師主持其中鼎新功幾倍開

山乾隆辛未

南巡與金粟僧源達詣吳門觀音山迎

敕賜墨寶心經各一卷著有水雲集 續檇李詩繫

平湖縣

張復陽名復以字行號南山齊景鄉人自言為張果老後

身宣德中為朝天宮道士妻亦感悟為尼後主餘杭洞

霄宮正統中居郡城南宮一枝堂性沉靜工修鍊明周

易姤復之旨作復陽圖兼善書畫年八十餘步履輕捷

後傳尸解去 檇李詩繫參兩浙名賢錄

案張復陽舊志皆作宋人吳志又別分張復一人以張 復陽為宋人列仙釋中張復為 國朝人列技藝中然

檇李詩繫敘述甚詳并云郡邑志誤入宋省志採其說編入明代今從之

張如忠字思亮母娠時夢白鶴降生萬歷甲戌年十八就

學一夕忽不見及歸自言為群仙擁去令閉目飛行但

聞雷聲約度萬餘里開睫履地則清虛境矣有一仙曰

子五世修仙未成今當尸解復令閉目沖舉雷聲如前

但去時冷歸時暄耳一日攜絳桃大如盞復探袖出大

李如拳屆重九忽有二金鶴在地若飛舞狀藏之家中

時聞鐵笛聲一夜里中見火光如旦則已危坐脫去空

中聞鶴唳數聲檢笥失金鶴所在 平湖朱志

魯志剛字雲陽簡肅後裔善飮盛暑中或衣綿絮遇霜雪

嘗赤體遊行至人家索酒言禍福奇中引之坐輒倒挂

椅間或抱兩膝旋滚地上望之如圓毬其疾如風時喜

倒挂大樹枝上風吹搖曳以為樂又能于城上聳身上

下飛走雉堞頃刻周四門人皆呼為魯癡自言當在雲

間脫殻後至松江路遇知府方岳貢作醉顚狀大呼方

當橫死方怒杖之至橋下洗去血痕即坐脫已而岳貢

大拜為李自成所殺越二年平湖人有遇諸閶門外者

吳志

吳守義字印池性好清修嗜茶工于煮點主天妃宮事善

趙文敏筆法所書行香子四幅甚可愛馮夢禎書匾贈

之 九山補志

宗衍字道原吳郡人元末居石湖寶積院洪武初住持德

藏寺吳下諸名士賦詩送之著碧山堂集 載明史藝文志 危素

為序 柘上遺詩

雲峰出家五臺後至當湖迎大佛居馬維銘園中歲餘善

講經言行古質有御賜千佛衣每佛一尊珠一粒金彩

耀日後于武林天竺寺講經一朝坐化越三年五臺舊

徒移師龕北還 袁志

法霦號東池俗姓王初住鹽官福業院出參天池山玉芝

師者十九年晚居福源建法華塔于圓珠圩臨逝牀褥

發異香茶毗後數日香猶未散陸莊簡撰塔銘 平湖朱志

心源姓吳名可化字龍淵弱冠遊庠丙子已中式檢原卷

為燭仆損置乙榜偶赴雲棲聽蓮池講經名心頓冷遂

披剃參師說法庚戌六月十九參拜大士畢沐浴趺坐

而化 平湖程志

眞可字達觀自號紫柏道人俗出吳江沈氏五歲不語有

異僧過其門摩頂謂曰此兒出家當為人天師言訖不

見遂能言年十七宿虎邱聞僧夜誦八十八佛名心大

悅既剃髮過匡山窮相宗奥義萬歷壬辰陸莊簡遊五

臺訪師師遣密藏出遊請解帶為山門鎮癸巳莊簡子

基志延居泖上名其室曰爾庵癸卯師受誣繫詔獄臨

寂口授偈十餘跏坐而瞑藁葬西郊後啓瘗入龕端坐

如生茶毗雙徑築墖于庵東北隅陸基志撰墖記著有

紫柏語錄紫柏老人集載明史藝文志 平湖朱志參檇李詩繫

大瑞姓王出家和州航海至平湖寄蹤洋瀆廟十餘年麄

率狂誕人目為王癡每持鉢乞錢米隨獲隨散徒手言

旋鼓掌大噱衆僧夜演法梵唄交振大瑞倚牀熟寐迨

衆僧偃息則披衣躍起獨誦貝葉文兀坐斗室中錄法

華楞嚴諸密藏成數十帙天啓丙寅秋忽謂主僧曰余

腹豈久為五穀作主人遂絕粒俄而趺坐于牀兩目西

向瞪視玉筯雙垂二尺許膠不可斷圓寂後容愈光澤

焚龕有異香 袁志

雪空初為行腳萬歷己未正月至鄉民夏姓家留齋言今

日汝家有難可急移夏從之晚火焚其廬雪空因留寓

行堪輿術為主人擇地居半年一夕曰我去矣更衣沐

浴而逝逾時復甦曰我誤矣不宜死于汝家即起大步

至聖堂從容謂衆曰我今的去即葬我堂後言畢果死

衆具龕斂舉燭者誤以油漬空股上忽作聲曰不小心

衆驚肅急閉龕今墖在聖堂田中 吳志

大遂字梵印號筠隱萬歷間乍浦會濟庵僧覺成講主之

法子有出林草

海旭字竹浪東林院僧有蕪林草 以上柘上遺詩

圓映字元徹號雪溪嘉善西林庵僧銳志教理詩句清新

崇禎間居乍浦與李天植唱和有西林焚餘草 檇李詩繫

通霽字西生號耕霜性孤潔好學中年參禪行腳諸方善

書喜為詩有斷雲草自閩歸住持湯山堂中有一聯云

到此自然淡其餘無所親

行凉字勤密俗姓趙繼于宋性至孝事繼父能盡孝道初

歸蓮池後禮報恩以年老專修淨土晝夜不輟年八十

三而終 以上九山補志

行海字萬徹性清潔律行甚謹嚴駐柏子庵愛惹山北麓

幽勝舉人李天植因搆精藍卓師錫即以潛庵名杜門

簡出能細書手寫華嚴經八十一部施斛食三百壇康

熙辛巳示疾卒 平湖朱志參九山補志

通變號一葦居乍浦嘗從周翼明援遼敗歸遂出家天童

為化主誠信感人募無不施後棲黃泥之竹隱庵年七

十將示寂曰必歸我骨山中適湯山有一空冢欲售者

其徒雪鑒募得之乃築墖瘗焉 九山補志

國朝

王懋德字心一鍊眞城隍廟中歷請禱雨必應廟東趙姓

婦為邪所惑作法斬之則一溺器也廟西民家日夕有

抛瓦礫者擒磔之則一白蛇也順治戊子預告諸檀端

坐羽化清芬滿室 吳志參平湖朱志

周之臣字爾襄邑諸生康熙丁未受鍊師王昆陽戒倡建

松麈道院壬子上元遇黄冠絳服兩道者來□乃謂家

人詰朝予將歸閬苑矣□偈遂長逝小斂後繐帳中火

光陡照如□畫衆迫視則見其所唁帛上當腹簇涌三

寶珠大如鷄卵光射三尺有奇手足皆挺花數朵越二

日始休顧明傑為鐫紀其事 平湖朱志

郭長彬字去勝母夢呂祖授桃食之而孕年十三從邑廟

許自修為道士及長受法于穹窿山施諒生遊句曲龍

虎諸名山得五雷傳歸住松麈道院行法屢驗晚至京

師棲白雲道院院為元邱長春蛻化之所一日悉更衣

履靜息踰日不飮食視之則已化 豫親王親至瞻禮

為龕以葬之題曰拂袖白雲相國張玉書題曰長春接

軌後弟子孫楚昂迎龕歸葬啓之顏色如生 吳志參受中編

陸微字濟蒼志氣高潔不屑逐塵俗工詩善畫能鼓琴入

太學試棘闈不售再娶無子請于母為道士受正一法

登壇行法祈雨晴必應治疾或藥或符水俱有效居松

麈道院晚年别作數椽于東偏足不出門臨没索水盥

手焚香而逝著有松間道人詩集 平湖張志

道援字汝航福建溫陵人俗姓陳初工舉業年十五喪母

撫膺悲慟遂祝髮參博山大師已至天台高明寺閱台

宗三大部淹通內典卓錫于杭之橫山足跡不出户者

十五年崇禎庚辰當湖馬訥庵延住平山别業次年陸

基志請駐西林提唱宗風順治戊戌移供寶雲林檢藏

多校正功後留四偈辭世有詩文語錄行世 平湖朱志參柘上遺

宏覺字夢破仁和縣人俗姓江少負才名豪宕自喜嘗獨

遊郡西樂其幽勝遂挾琴書挈妻子居橫山之麓題曰

蜨庵後棄去從道援剃落為僧隨至當湖從雲門禮公

受具名濟斐號日用往來江淮戊子冬坐脫于佛日寺

同社諸子建塔靈隱五寺橋之西裒其遺稿曰蜨庵集

柘上遺詩

通奇字林野四川人十歲薙染十九南遊徧歷講席丁卯

掩關德藏寺一日失足墮樓大悟遂破關走姑蘇見悟

和尚于清凉庵隨入天童人稱林古佛後從悟至嘉興

寓黃承昊園中受付囑乙酉主法天童通元峰頂衲子

奔趨墖于太白玲瓏巖

通賢號浮石俗姓趙世居武林徙平湖父老無子禱神得

生年十三不茹葷父母欲為娶婦遂至普陀禮紹宗禪

師薙染三月即歸省親為泣絕乃育髮日閱釋典一日

在母前講說因果母曰汝既決志出家但無遠去山是

復剃度受雲棲蓮池大師戒隨湛和尙開講海鹽天甯

結刹秦山復至嘉興東墖後住海鹽鷹窠山養親喪葬

畢赴東墖請復上天童後隨本師密雲和尚至嘉興舉

拂授之是冬退居青蓮寺復往報恩終焉 以上檇李詩繫

行堅字鋤雲婺源人幼出家受菩薩戒行腳諸方遍參知

識得旨于金粟苦行于報恩駐當湖普濟庵四七前預

知時至遂絕粒說偈進龕出三昧火自焚香煙旋繞觀

者如堵參議陸光旭勒碑湖濱晦山顯禪師為之序 平湖

朱志

性慈字大音湖廣長沙人少從南嶽覺定吉禪師剃度聽

教于石城月潭碧空二師繼圓具于天童悟和尙參究

有年至德藏寺杜門閱藏者十餘年塑大悲文殊普賢

三香像竣日建大懴場飯僧俗作無遮勝會復主報本

墖院建塔五層置常住田己未歲祲設寮煮粥全活甚

多後無疾趺坐而逝 平湖朱志參吳志

天息上虞人俗姓陳祝髮于新帶之復庵游謁天台牧雲

嗣法歸隱三十餘年厭世之為棒喝者互相標榜遂僻

居不出山康熙丙辰六月忽沐浴而逝

海布字蒼雲監生鄒銓也葬親畢析家產惠族人就性慈

披剃售所居築墖右之長堤及石橋性慈寂後為建幢

搆三楹以守之丙寅春往天台過石梁朝銅殿墖畢還

至梁巓飛身入萬丈潭中墖院僧堅密往攜其骨歸瘗

性慈側

本哲字伊湖廣孝感人薙髮後遍歷名區結茅黄草山

日趺坐惟以澗水浸乾糗充饑晨昏必飮冷泉順治間

隨平陽宏覺禪師應

召同諸名僧入侍

萬善殿覺垂問師大喝

上善之時有間答還山後深自韜晦移錫當湖報本塔院徒澹

雲請住邑南之竹溪天童再請主席辭不赴西歸日沐

浴危坐書偈擲筆而逝 以上平湖朱志

宗泰字白山號古笠繆氏子年十八受具于華山三昧律

師歸侍費隱容和尙為記室專以究明大事為念後住

徑山之高庵自稱高庵道人暇輒寄情吟咏有閱世堂

稿時喜作顚草繪蘭石自饒生趣年五十一卒 柘上遺詩參德

藏寺志略

常岫字蒼林别號懦翁又稱松阿樵者姓鄭其先本黃岩

人十五歲薙髮于大千佛寺為法華老人之孫性沉静

喜讀書所居堂前有古松數株吟咏自得如是三十年

徙大房山之邃園再遷良鄉宏恩寺慕永嘉天台諸山

水思歸老于浙後居籜藪園示寂詩沖澹居千佛寺有

祖華堂聽濤寒濤閣墨香幢遂清堂等集住大房六聘

山有邃園東峰蘭若等集寓宏恩寺有復古堂稿 檇李詩繫

行深字山年自稱山道人居邑之北郊三一庵曲水精舍

有寄寄吟 檇李詩繫

費雲俗姓陸甫七齡幾死于白刃者再遂發願為僧十二

薙髮于嘉邑善住庵勵志焚修改名行曇嗣後行腳四

方道益進康熙癸亥止邑之雨花庵一日召集徒衆沐

浴更衣端坐而化 西 筆談

元璟初名通圓字以中後更今名俗姓蕭自幼祝髮化城

庵性椎魯每夜虔禮大士像積數年夢見大士舒金臂

傾金瓶水灌頂門覺而通字義學為詩就正于陸孝山

義山因自號借山又號紅椒上人後為天童侍者康熙

四十二年癸未春

聖祖仁皇帝南巡有以元璟名進者

召見吳門

行宮備問法門淵源世始末元璟獻詩並書擘窠大字稱

御書棲心寺額及砥石硯製硯說以賜已而隨

駕至黃壩

召登御舟命賦維揚雨霽詩秋復

召見暢春園乞還山

上命内大臣佛寶送在崇福棲止

詔曰留爾在京以備顧問善自調養無庸苦辭閒可賦詩以副

朕懷晚年仍歸棲心寺又數年圓寂葬寺後著有完玉

堂詩集載

四庫全書 平湖張志

心樹字覆千善山水遊京師見知于

聖祖詔師王原祁遂為司農代筆後居萬壽寺 平湖王志

案心樹為棲心寺僧元璟弟子工畫每 幅自署棲心心樹王志引畫徵錄恐誤

聖潛字師林號浮山平湖陸氏子母見紫衣僧入室而生

幼即茹素旋受靈隱碩公戒歸住鹿苑竹谿歷游雲門

天童諸名山詩筆雅潔有蕊香草四卷 續檇李詩繫

德衛字高遰號栽松道人平湖陸氏子名競烈號懶眞為

勝國諸生滄桑後棄儒冠祝髮杭之靈隱寺歸結小庵

於邑之南門外名松在作生詩十首同時和者甚衆

族兄清獻卒賦十斷句輓之可以見向道之篤詩格鉥

肝擢腎語必驚人著有停雲檳影集 續檇李詩擊

德音字默聞號雪垞屠康僖七世孫幼禮浮山為師十九

具足於雲林所著擊竹草多清新語 續檇李詩繫

觀我字成已平湖人居乍浦大王廟孤吟獨往性不諧俗

嘗學詩于潘皜庵皜庵洛如吟社老宿也稱成已沈靜

端雅喜從儒者游名流多與倡和著有西谿詩存 續檇李詩

源衍字朗懷號柏谷平湖謝氏子萃鳳庵僧清羸善病日

以苦吟為事嘗作當湖櫂歌百首水鄉舊迹搜歷殆盡

與圓通寺僧闊堂有春雨滑牛背野香開豆花之句為

沈文恪所賞著有柏谷詩鈔 續檇李詩繫

石門縣

文喜語溪人姓朱氏開成間 案浙江通志作開平誤 進具初習四分

律兼講法華嘗往五臺山禮文殊大士夜投古寺遇老

僧問南方佛法住持衆數師皆答已卻問此間佛法如

何住持僧曰凡聖同居龍蛇混雜又問多少衆僧曰前

三三後三三師惘然茶畢令童子送出門俄失所在但

見高林深谷而已後參仰山契悟命為典座一日見文

殊跨獅于緣鼐側師訶曰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遂

掌之文殊湧空曰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修行三大

劫卻被老僧嫌咸通中築室千頃山居之光啟三年錢

武肅王請住餘杭慈光院奏賜紫衣及無着號光化三

年移住無着院是冬夜半告衆曰三界心盡即是湼槃

趺坐而化時方丈發白光垂樹同色建塔靈隱之西塢

佛祖通載

五代

虛受嘉禾禦兒人納戒後於上都習學內外博通傳講數

本大經論不憚宣導廣明中抵越大善寺講湼槃維摩

二經因謙雅等師釋崇福疏繁略不中撰義評鈔十四

卷餘則法華百法惟識各有別行義章武肅王錢氏按

部至越出謁王素嚮風乃加優禮言勞再三乾化中於

會稽開元寺度戒命充監壇選練吳會間行此職者自

受始 高僧傳

道宏張氏子祝髮龍興寺初通律部後學大乘內解高勝

人稱為義龍來錢林村結庵淮海王祖祠之右日誦法

華夜禪坐而已錢武肅王造寶林寺居之今名證聖院

崇德靳志

王衷字秉忱崇德人宋時遊太學以上書直言遭貶後隱

於杭之孤山修西方淨業雞鳴而起禮誦達旦風雨寒

暑未嘗一日廢也朝廷聞其清行召之不赴賜號悟靜

處士紹興五年八月十二日夙興誦經如常久而聲漸

低已而不聞就視則端坐逝矣 至元志

智訥邑人 案浙江通志引徑山志云妙空訥禪師秀州人 受具崇福寺性穎悟佛

書一覽輒通尤工書紹興間至靈隱寺後住徑山規律

甚嚴嘗執鼓槌以警衆人稱訥鼓槌一日正升座答問

間有僧舉普化和尙話且曰能作如此去否曰如何去

不得即於座上合掌端坐而逝 崇德靳志參袁志

一長老不知其名居崇福寺能談未來事忽指塔語近寺

王生曰煩為守此王哂曰恐有力者負之而趨耶越兩

日塔自摧壞同時有夏和者近郊人亦在寺容服垢膩

嘗瞑目坐不動人或見和在數十里之外長老與和獨

厚見輒握手笑談和後坐亡于塔 崇德靳志

案浙江通志引東坡志林云秀州本覺寺一長老少蓋有名進士自文字言語悟入至今以筆研作佛事所與

游皆一時文人又引吳志一長老能談未來事一條然志林所云一長老疑即文長老在秀水本覺寺此云崇

福寺一長老自在崇德別見靳志非即一人也今兩存之

法成字枯木崇德人出家吳興金山廣法院後住東京淨

因寺晩復歸廣法立化於水壺峰頂 檇李詩繫

慧梵字竺卿石門顧氏子受具羔羊澄寂院持守最嚴傳

宗旨於天竺如虎子學詩于石室陸維仲性至孝縛茅

奉母扁曰蓬居居側植梅水仙不知數暇日寫二花眞

亦極其妙得筆法于梵隆茂宗也壽八十九有蓬居集

至元志

妙甯號棘庵居崇福性根秀徹博覽群書與義銛皆學詩

于慧梵格尤清婉如姦雄窺草鶻高潔抱枝蟬蟹芒針

刺水鷹翼劍摩空皆可味名人多與之游梵林皆近道

者 柳志

殳基少入千金鄉山原結茅修道遇異人授以導引之術

數年趺坐而化面頳若栗支體温柔如生其徒欲收瘗

之惟有巾氅至今號其山曰殳山有殳仙石桐棺冢諸

蹟 崇德洪志參名勝志

行昭紹興初出家密印寺謂唐僧三果嘗靜夜擊鐘墮鬼

趣者聞之皆脫苦念自睦寇以來罹兵火死者衆非萬

斤之鐘振雷霆之聲不能警昬夢于是募緣鑄之三鑄

不就乃易地再鑄萬人環繞金將躍冶昭誓曰若無成

吾委身爐中矣鐘果成比鄰張氏啓户觀鑄見金甲神

長數丈環衛鑄所 崇德洪志

晉水青鎭密印寺僧朱慶歷間衍法華寶典天雨花至高

麗花瓣刺晉水二字高麗遣僧統義天來傳宗旨并貢

花上詔藏字寺中起閣貯之至今有寶花閣 崇德洪志

僧尙族姓浦字希古檇李人七歲母授孝經一過即成誦

不忘于覺海祝髮為沙彌聞景巖福公住崇德之常樂

因往參焉晝夜究華嚴經福公悦其穎悟曰異日樹教

東南者必尙也及侍福公於杭之高麗五年昇座說經

僉舉為都講領宣政院劄住常樂賜號慈峰妙辨大師

退處禦溪別峰蘭若江浙行省遣使延之高麗特授御

製金襴袈裟 貝瓊高麗宗主尙希古塔銘

子溫字仲言號日觀又號知歸子屠甸村寂照寺僧也善

畫蔔萄枝蔓皆合草書法性嗜酒豪飮不羈然楊總統

飮以酒則不一沾脣見輒罵曰掘墳賊嘗在朱宣尉家

作畫題一詩云昔有朱買臣今有朱宣尉兩箇擔柴夫

並為朱紫貴朱雖武夫敬日觀軒然笑曰我果會賣蘆

柴和尙知我厚酬之 堯山堂外紀

尼文鑒字古心性濮氏梧桐鄉人先世以貲雄于鄉十四

歲即斷葷穢禮廣福禪師為嗣復授記于天目中峰本

公即於濮鎭建大刹請於朝勅賜福壽禪寺仍住持廣

福寺至治庚午歸福壽坐化 吳志

德昂號伏庵從親避地石門元末遭兵其母禹氏執節投

河其父倉卒葬之而去未幾父亦殁于兵昂無依出家

義烏廣愛寺稍長精通内典為叢林耆碩兵事方殷虞

母墓或毁乃渡江省墓石門修治之會修元史昂亟走

京師以其母死事告於史氏遂得列傳已還石門治墓

扁其居曰白雲先隴里人表曰貞母阡 崇德洪志

慧顯字無極正統間出家石門鎭順慶寺歷任住持郡中

祥符東禪二寺在徑山口誦心經坐化 桐鄉李志

法亮眞定人祝髮福嚴寺司殿啟閉成化癸卯六月告去

寺主不許越旬餘復告曰有二青衣見召耳三日前沐

浴別衆入龕素不解文字至期作偈鼻中出三昧火自

焚而化俗稱亮菩薩 崇德靳志

明曠字公朗陸氏子年十一歲捨身崇福寺讀書學詩詩

日工四方作者過禦兒必與捉麈遊明曠善病築寶函

樓居其上西南可望皋亭諸山登臨嘯咏泊如也同邑

郭舜舉六七輩結社殳山招明曠入焉萬歷庚子卒黄

儀部汝亨銘其墖著有小品齋詩略紺園集 崇德靳志參檇李詩

溥瑛字朗潤住崇福寺與陳眉公郭子直俞丹書諸名宿

倡和有粲花草 伊志

國朝

通容字費隱年十七參湛然和尙於華林寺繼往廬山謁

憨大師反復縱辨震威大喝作偈云吾年二十五氣宇

吞佛祖不過古人關豈蹈今時路參天童悟和尙于吼

山問覿面相提事凡七打所有知見渙然冰釋繼席黃

蘖住金粟移天童主徑山順治丁酉住福嚴凡五載著

有法語十四卷及五燈嚴統 舊浙江通志

實源字一泉江南僧主福嚴方丈工詩善書畫好作墨梅

疏枝大幹筆意古秀

明培字蔭寰住福嚴寺康熙四十七年蒙賜心經一卷

遠聞蘇州人諸生將娶逃至玉溪庵為僧又居祇樹庵忽

得瘋疾與人談禍福無不曲中人號癡和尙化後異香

馥郁里人範金為像稱遠聞祖師 以上伊志

智幻字在眞石門人東墖寺僧有宵寒夢不侵之句秀水

陳莢嘗稱之謂黃葉老人以秋樹落層陰為陳仲醕欣

賞作一絕贈云黃葉菴中五字吟曾題秋樹落層陰于

今疏閣添佳句最愛宵寒夢不侵著有疏菴詩鈔 續檇李詩

西印字竺仙崇福寺僧性澄淡終歲不出户惟吟詠鐘魚

粥鼓閒其訪姚體仁拔貢云花自飄零減卻春禪關幽

寂此閒身巡檐咒筍速成竹要使清風來故人攜將藤

杖叩林端如豆青梅一味酸山下人家門巷靜朱櫻未

熟鳥銜殘餘作稱是 新纂

棲眞玉溪西竺庵僧清修自勵雲遊金焦兩山閒遇名師

授石蠏二名賽空青攜歸治目累著奇效同治甲子後

庵敗賸數椽力為修葺經費出自藥籠中不募檀越一

文錢而舍宇煥新卒前一夕以餘金囑徒孫滌塵曰此

年來銖積寸累將以建大王殿及純陽祠者也汝其勉

諸翼日趺坐逝滌塵亦能成其志并世其醫云 新纂

桐鄕縣

潘爛頭前朱廟黃冠也有道術能呵致風雨往來濮川有

玩月者不禮潘潘于壁上畫月影以片紙粘之月遂雲

翳其人求潘去紙月皎如故嘗一日召天神至則無事

神以硃筆點其頭頭爛故人號為潘爛頭云 以上吳志

朱涵臺崇福宮道士萬歷壬子師疾割股煎湯以進疾遂

愈同知宋萬略題割股痊師額贈之 伊志

宏道字存翁號竺隱梧桐鄉人 案桐鄉徐志誤作道宏吳江人 元末出家

密印寺住持杭之上天竺洪武三年被召赴京十六年

授僧錄司左善世二十四年歸老嘗奉旨同全室具庵

箋楞嚴等經永樂間示寂 姚廣孝竺隱禪師塔銘

若愚字極蒙號鐵庵洪武間青鎭寶閣寺僧精修苦行洞

明宗乘嘗于靜夜演說妙理天燈群集人咸異之江湖

禪學咸師禮焉永樂庚辰夜辭衆脫化 劉志

聖行號智河菩提庵僧初不知文義苦參十餘年豁然有

悟著山宗緒言麈餘集

方擇字覺之號振林薙染于密印寺博通禪講為李樂曹

學佺所重時稱竹寮和尙詩清眞有華嚴要略内外詩集

文貞字蓮生晚號夢堂秀水精嚴寺冬溪之裔孫從秋潭

上人遊得其詩法工書著有萍庵藻影雜藁嘗取嘉郡

詩僧裒其遺稿為檇李禪林詩輯僧大持序之 以上檇李詩繫

國朝

元盛字慰宏自號杼山沈氏子嘗山行遇虎露坐樹下聞

樹杪若有聲曰此禪師也虎顧視跳擲而去由是披薙

參報恩大覺國師工詩婁東吳偉業題其卷曰杼山詩

缽有語錄杼山集行世

慶雲紹興人康熙五十年卓錫龍翔貌古行高僻靜枯坐

里人逃瘧者撫其禪牀即愈年七十餘偶至山門恍然

有得書偈而逝鼻垂玉箸數寸許

橓叟字聖修號木石道人玉溪鎭清蓮庵僧通内典善寫

牡丹人争購之性樂枯寂凡名刹延主講席辭不赴年

七十五趺坐而化 以上伊志

篆玉字讓山號嶺雲仁和萬氏子年十七投淨慈薙染雍

正十二年遊京師 和碩莊親王招住海淀法界勸心

佛堂十三年侍郎海望帶領引見奉

旨速還會同永覺禪師超盛查加封妙圓正修智覺禪師法派

仍住萬峰游情翰墨善鼓琴工行草句法摩詰乾隆十

六年

六飛初幸江浙制府遴選道德清高十僧迎

鑾以備

顧問師在其列後住龍翔寺作偈辭世著有話墮詩南屏續志

杭世駿嶺雲禪師塔銘

蓮堂雍正間僧不知所從來瓢笠無常遇破廟古佛則栖

息其中集善緣以修葺采塑為事事竟又棄去以餘錢

市鯤鮞誦往生咒放諸水濱即困而斃者亦噞喁遊去

冬夏不履不韈持咒外不諳内典言多奇中每以諧語

出之人遂目為癡和尙後示寂于佑聖宮 桐鄉李志

明中字大恒號嘯巖又號烎虛上人桐鄉施氏子幼薙染

於嘉興楞嚴寺出住杭州聖因寺轉住淨慈寺乾隆丁

聖駕南巡

幸寺蒙

賜紫衣生平博通內外典兼善寫生寄意篆刻著烎虛詩鈔 續檇

李詩繫

復顯字夢因號雪廬桐鄉張氏子出主揚州建隆寺鐘魚

佛語吟聲滿林師伏几手披口授訓兩僧雛讀書臨帖

呫嗶如學究所著雪廬集沖淡婉約氣韻在元和長慶

間 續檇李詩繫

德輝住東門外茅蓬庵庵多竹新筍冒上德公每手劚貽

方處士薰鮑淥飮時載書來恒入座共飯參玉□禪間

亦評詩論畫薰為寫墨筍卷流傳至今藏於孫氏 錢儀吉紀

事槀

禪一字心舟號小顚桐鄉人自幼脫白南屏萬峰萬峰為

明季遠祖元津壑法師與董香光黃貞父諸公結香嚴

社于此小顚承其宗風已傳七葉其師讓山與厲樊謝

杭堇浦交善小顚侍側每得句必與推敲性灑脫工詩

善草書著有法喜集 續檇李詩繫

沈道珣自幼受正一法簪戴於高眞聖堂道行修潔為衆

皈仰遂改建聖堂為道院宣德初籍名太常寺授修職

佐郎山川壇籍田祠祭署祀丞正統間乞老歸卒 桐鄉李志

尼德密梧桐鄉人夫故即參内典誦佛號一日遇名僧喝

示曰念佛者誰爾試參之密晝夜靜參一時領悟年七

十餘歲無病坐化踰日鼻垂玉箸頂放白光觀者如堵

吳志

嘉興府志卷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