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縣方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光绪]嘉兴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 卷六十二至卷八十八》 古籍
唯一号: 110520020230000052
颗粒名称: 石門縣方外
分类号: K29
页数: 4
页码: 六十八至七十四
摘要: 本卷目是《光緒嘉興府志》第六十二卷中,編輯石門縣方外人士小傳的卷目。
关键词: 府志 方外 传记

内容


  文喜語溪人姓朱氏開成間 案浙江通志作開平誤 進具初習四分
  律兼講法華嘗往五臺山禮文殊大士夜投古寺遇老
  僧問南方佛法住持衆數師皆答已卻問此間佛法如
  何住持僧曰凡聖同居龍蛇混雜又問多少衆僧曰前
  三三後三三師惘然茶畢令童子送出門俄失所在但
  見高林深谷而已後參仰山契悟命為典座一日見文
  殊跨獅于緣鼐側師訶曰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遂
  掌之文殊湧空曰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修行三大
  劫卻被老僧嫌咸通中築室千頃山居之光啟三年錢
  武肅王請住餘杭慈光院奏賜紫衣及無着號光化三
  年移住無着院是冬夜半告衆曰三界心盡即是湼槃
  趺坐而化時方丈發白光垂樹同色建塔靈隱之西塢
  佛祖通載
  五代
  虛受嘉禾禦兒人納戒後於上都習學內外博通傳講數
  本大經論不憚宣導廣明中抵越大善寺講湼槃維摩
  二經因謙雅等師釋崇福疏繁略不中撰義評鈔十四
  卷餘則法華百法惟識各有別行義章武肅王錢氏按
  部至越出謁王素嚮風乃加優禮言勞再三乾化中於
  會稽開元寺度戒命充監壇選練吳會間行此職者自
  受始 高僧傳
  道宏張氏子祝髮龍興寺初通律部後學大乘內解高勝
  人稱為義龍來錢林村結庵淮海王祖祠之右日誦法
  華夜禪坐而已錢武肅王造寶林寺居之今名證聖院
  崇德靳志
  宋
  王衷字秉忱崇德人宋時遊太學以上書直言遭貶後隱
  於杭之孤山修西方淨業雞鳴而起禮誦達旦風雨寒
  暑未嘗一日廢也朝廷聞其清行召之不赴賜號悟靜
  處士紹興五年八月十二日夙興誦經如常久而聲漸
  低已而不聞就視則端坐逝矣 至元志
  智訥邑人 案浙江通志引徑山志云妙空訥禪師秀州人 受具崇福寺性穎悟佛
  書一覽輒通尤工書紹興間至靈隱寺後住徑山規律
  甚嚴嘗執鼓槌以警衆人稱訥鼓槌一日正升座答問
  間有僧舉普化和尙話且曰能作如此去否曰如何去
  不得即於座上合掌端坐而逝 崇德靳志參袁志
  一長老不知其名居崇福寺能談未來事忽指塔語近寺
  王生曰煩為守此王哂曰恐有力者負之而趨耶越兩
  日塔自摧壞同時有夏和者近郊人亦在寺容服垢膩
  嘗瞑目坐不動人或見和在數十里之外長老與和獨
  厚見輒握手笑談和後坐亡于塔 崇德靳志
  案浙江通志引東坡志林云秀州本覺寺一長老少蓋有名進士自文字言語悟入至今以筆研作佛事所與
  游皆一時文人又引吳志一長老能談未來事一條然志林所云一長老疑即文長老在秀水本覺寺此云崇
  福寺一長老自在崇德別見靳志非即一人也今兩存之
  法成字枯木崇德人出家吳興金山廣法院後住東京淨
  因寺晩復歸廣法立化於水壺峰頂 檇李詩繫
  慧梵字竺卿石門顧氏子受具羔羊澄寂院持守最嚴傳
  宗旨於天竺如虎子學詩于石室陸維仲性至孝縛茅
  奉母扁曰蓬居居側植梅水仙不知數暇日寫二花眞
  亦極其妙得筆法于梵隆茂宗也壽八十九有蓬居集
  至元志
  妙甯號棘庵居崇福性根秀徹博覽群書與義銛皆學詩
  于慧梵格尤清婉如姦雄窺草鶻高潔抱枝蟬蟹芒針
  刺水鷹翼劍摩空皆可味名人多與之游梵林皆近道
  者 柳志
  殳基少入千金鄉山原結茅修道遇異人授以導引之術
  數年趺坐而化面頳若栗支體温柔如生其徒欲收瘗
  之惟有巾氅至今號其山曰殳山有殳仙石桐棺冢諸
  蹟 崇德洪志參名勝志
  行昭紹興初出家密印寺謂唐僧三果嘗靜夜擊鐘墮鬼
  趣者聞之皆脫苦念自睦寇以來罹兵火死者衆非萬
  斤之鐘振雷霆之聲不能警昬夢于是募緣鑄之三鑄
  不就乃易地再鑄萬人環繞金將躍冶昭誓曰若無成
  吾委身爐中矣鐘果成比鄰張氏啓户觀鑄見金甲神
  長數丈環衛鑄所 崇德洪志
  晉水青鎭密印寺僧朱慶歷間衍法華寶典天雨花至高
  麗花瓣刺晉水二字高麗遣僧統義天來傳宗旨并貢
  花上詔藏字寺中起閣貯之至今有寶花閣 崇德洪志
  元
  僧尙族姓浦字希古檇李人七歲母授孝經一過即成誦
  不忘于覺海祝髮為沙彌聞景巖福公住崇德之常樂
  因往參焉晝夜究華嚴經福公悦其穎悟曰異日樹教
  東南者必尙也及侍福公於杭之高麗五年昇座說經
  僉舉為都講領宣政院劄住常樂賜號慈峰妙辨大師
  退處禦溪別峰蘭若江浙行省遣使延之高麗特授御
  製金襴袈裟 貝瓊高麗宗主尙希古塔銘
  子溫字仲言號日觀又號知歸子屠甸村寂照寺僧也善
  畫蔔萄枝蔓皆合草書法性嗜酒豪飮不羈然楊總統
  飮以酒則不一沾脣見輒罵曰掘墳賊嘗在朱宣尉家
  作畫題一詩云昔有朱買臣今有朱宣尉兩箇擔柴夫
  並為朱紫貴朱雖武夫敬日觀軒然笑曰我果會賣蘆
  柴和尙知我厚酬之 堯山堂外紀
  尼文鑒字古心性濮氏梧桐鄉人先世以貲雄于鄉十四
  歲即斷葷穢禮廣福禪師為嗣復授記于天目中峰本
  公即於濮鎭建大刹請於朝勅賜福壽禪寺仍住持廣
  福寺至治庚午歸福壽坐化 吳志
  明
  德昂號伏庵從親避地石門元末遭兵其母禹氏執節投
  河其父倉卒葬之而去未幾父亦殁于兵昂無依出家
  義烏廣愛寺稍長精通内典為叢林耆碩兵事方殷虞
  母墓或毁乃渡江省墓石門修治之會修元史昂亟走
  京師以其母死事告於史氏遂得列傳已還石門治墓
  扁其居曰白雲先隴里人表曰貞母阡 崇德洪志
  慧顯字無極正統間出家石門鎭順慶寺歷任住持郡中
  祥符東禪二寺在徑山口誦心經坐化 桐鄉李志
  法亮眞定人祝髮福嚴寺司殿啟閉成化癸卯六月告去
  寺主不許越旬餘復告曰有二青衣見召耳三日前沐
  浴別衆入龕素不解文字至期作偈鼻中出三昧火自
  焚而化俗稱亮菩薩 崇德靳志
  明曠字公朗陸氏子年十一歲捨身崇福寺讀書學詩詩
  日工四方作者過禦兒必與捉麈遊明曠善病築寶函
  樓居其上西南可望皋亭諸山登臨嘯咏泊如也同邑
  郭舜舉六七輩結社殳山招明曠入焉萬歷庚子卒黄
  儀部汝亨銘其墖著有小品齋詩略紺園集 崇德靳志參檇李詩
  繫
  溥瑛字朗潤住崇福寺與陳眉公郭子直俞丹書諸名宿
  倡和有粲花草 伊志
  國朝
  通容字費隱年十七參湛然和尙於華林寺繼往廬山謁
  憨大師反復縱辨震威大喝作偈云吾年二十五氣宇
  吞佛祖不過古人關豈蹈今時路參天童悟和尙于吼
  山問覿面相提事凡七打所有知見渙然冰釋繼席黃
  蘖住金粟移天童主徑山順治丁酉住福嚴凡五載著
  有法語十四卷及五燈嚴統 舊浙江通志
  實源字一泉江南僧主福嚴方丈工詩善書畫好作墨梅
  疏枝大幹筆意古秀
  明培字蔭寰住福嚴寺康熙四十七年蒙賜心經一卷
  遠聞蘇州人諸生將娶逃至玉溪庵為僧又居祇樹庵忽
  得瘋疾與人談禍福無不曲中人號癡和尙化後異香
  馥郁里人範金為像稱遠聞祖師 以上伊志
  智幻字在眞石門人東墖寺僧有宵寒夢不侵之句秀水
  陳莢嘗稱之謂黃葉老人以秋樹落層陰為陳仲醕欣
  賞作一絕贈云黃葉菴中五字吟曾題秋樹落層陰于
  今疏閣添佳句最愛宵寒夢不侵著有疏菴詩鈔 續檇李詩
  繫
  西印字竺仙崇福寺僧性澄淡終歲不出户惟吟詠鐘魚
  粥鼓閒其訪姚體仁拔貢云花自飄零減卻春禪關幽
  寂此閒身巡檐咒筍速成竹要使清風來故人攜將藤
  杖叩林端如豆青梅一味酸山下人家門巷靜朱櫻未
  熟鳥銜殘餘作稱是 新纂
  棲眞玉溪西竺庵僧清修自勵雲遊金焦兩山閒遇名師
  授石蠏二名賽空青攜歸治目累著奇效同治甲子後
  庵敗賸數椽力為修葺經費出自藥籠中不募檀越一
  文錢而舍宇煥新卒前一夕以餘金囑徒孫滌塵曰此
  年來銖積寸累將以建大王殿及純陽祠者也汝其勉
  諸翼日趺坐逝滌塵亦能成其志并世其醫云 新纂

知识出处

[光绪]嘉兴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 卷六十二至卷八十八

《[光绪]嘉兴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 卷六十二至卷八十八》

出版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地:北京

[光绪]嘉兴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清许瑶光修,清吴仰贤等纂,清光绪三至四年(1877—1878)嘉兴鸳湖书院刻本。前有许瑶光、吴仰贤所作序言及修志衔名。首两卷为巡典及天章,余八十八卷分图说、星野、建置、疆域、城池、桥梁、公署、学校、坛庙、山川、古[光绪]嘉兴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清许瑶光修,清吴仰贤等纂,清光绪三至四年(1877—1878)嘉兴鸳湖书院刻本。前有许瑶光、吴仰贤所作序言及修志衔名。首两卷为巡典及天章,余八十八卷分图说、星野、建置、疆域、城池、桥梁、公署、学校、坛庙、山川、古蹟、坊表等类目。此书是现存内容最为丰富的嘉兴地方志书。蹟、坊表等类目。此书是现存内容最为丰富的嘉兴地方志书。

阅读

相关人物

文喜
相关人物
虛受
相关人物
王衷
相关人物
法成
相关人物
慧梵
相关人物
僧尙
相关人物
子溫
相关人物
德昂
相关人物
通容
相关人物
智幻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嘉興府
相关地名
石門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