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鹽縣方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光绪]嘉兴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 卷六十二至卷八十八》 古籍
唯一号: 110520020230000050
颗粒名称: 海鹽縣方外
分类号: K29
页数: 9
页码: 三十九至五十六
摘要: 本卷目是《光緒嘉興府志》第六十二卷中,編輯海鹽縣方外人士小傳的卷目。
关键词: 府志 方外 传记

内容

三國吳
  康僧會赤烏間自康居國來江東設像行道吳人以為妖
  異以狀上聞孫權召會問佛有何靈瑞曰佛晦靈迹遺
  骨舍利應現無方權曰何在曰佛神迹感通祈求可獲
  權曰若得舍利當為興寺經三七日至誠求請遂獲瓶
  中旦呈于權光照宮殿權執瓶瀉于銅盤舍利下衝盤
  即破碎權大驚異乃立塔寺名為建初改所住地名佛
  陁里後遊方至金粟寺施茶因名茶院後立化於天禧
  寺其眞身一現永欣再現金粟奇骨瘦露眉間時放光
  明顯靈異之迹明洪武二十年詔移歸金陵天禧供養
  法苑珠林
  晉
  道人不知姓名常齎一杖一箱自隨忽詣縣向令乞一人
  給使自選取守鵝鴨小兒形服最醜者將去時已逼暮
  道人令小兒捉杖行但聞足下波浪倏忽間至一山山
  上有屋屋中有三道人相見欣然共語以一小甌食與
  小兒狀如熟艾食之饑止向瞑道人欲還屋中人作書
  付道人云寄廣陵白土埭上史宗道人以書付小兒比
  曉便至縣令呼小兒問知道人先所經并說山中人所
  寄書尙在衣帶令開看多不解乃令人將此小兒至白
  土埭訪史宗送之宗開書大驚曰汝那得蓬萊道人書
  耶宗著麻衣身多瘡疥性調不恒在白土埭凭埭謳唱
  引䋏得直隨以布施人棲憩無定時或隱或顯後遊吳
  會止上虞龍山不知所之先道人與山中三道人共語
  謂宗謫限將滿矣亦小兒云 陶淵明梁慧皎記
  南北朝
  陸逸沖字敬遊陶隱居弟子誠慤恬澹志遠棲逸齊永明
  中隱居遯蹟茅山偕逸沖于西嶺立華陽館七年而後
  成逸沖之力也隱居嘉其勤勩名為棲靜處士作十賚
  文策之許長史碑陰手書上清衆館弟子亦以逸沖稱
  首焉
  法寵姓馮氏納妻半歲捨家入邑之光興寺後出都徧學
  經論採元析奥音吐蘊藉名學罕不倒戈號上座法師
  初都下有法願道人善相術謂寵年滿四十當死惟禮
  懴可免遂還海鹽光興禮懴至四十歲暮夕覺兩耳腫
  痛彌信死促忽聞户外有人言曰君死業已盡開户無
  見及審耳痛乃是生骨後壽七十四歲 以上海鹽圖經
  慧開姓袁氏海鹽人初出家為宣武寺寵公弟子仍從學
  阿毗曇及成實論建武中游學上京住道林寺歷聽藏
  旻二公經論後移住鼓城處衆演教咸慶新聞同寺有
  曇儁者以游學顯名通貫衆經兼勤禮誦侍中王慈司
  徒長史江革並與之朋游焉 續高僧傳
  隋
  慧因姓干氏晉太常寶之後出家開善寺又造長干辨法
  師所禀學三論窮實相之微言宏滿字之幽旨辨後歸
  靜山林以學徒相委受業弟子五百餘人踵武傳燈傳
  三十載陳僕射徐陵尙書毛喜咸歸導首隋仁壽三年
  起禪定寺奉為知事上座訓肅禪學唐初居大莊嚴寺
  預十大功德之選嘗感冥司召講大品般若經七夕蘇
  云有兩束絹為襯遺學徒檢箱内果得之以貞觀元年
  卒于莊嚴寺春秋八十有九 高僧傳
  唐
  徐彎少有道術能收伏邪精錢唐杜氏女患邪彎為作術
  召魅即見丈夫著白裌葛單衣入門彎一叱之即成白
  龜一日與群從兄弟數人登石崎山斫春柴日暮彎獨
  不返明旦尋覓見彎在山上腋挾鐮倚樹不動或向前
  拖惟有空殻今天僊湖即彎故居也 張君房雲笈七籖洞仙傳
  馬湘字自然鹽官人常指溪水令逆流食頃指柳樹隨溪
  水走指橋令斷續有告以病者但以杖頭指之口吹杖
  頭如雷鳴便愈遊越州洞巖禪院二僧慢之湘去二僧
  不能下牀追懇乃免卒于宣宗大中十年東川奏湘白
  日上昇勅發棺驗之一竹杖爾 吳志
  良準大中咸通間法喜寺僧也司空曙有寄準上人詩業
  四分律慧行精通有墖葬本寺棲鳥不止時放瑞光 海鹽
  圖經
  慧稜姓申屠 海鹽圖經作姓孫 本邑人吐言質朴談理入微時人
  號為得意稜童齔日於通元寺登戒後游閩嶺謁雪峰
  頓明本性閩主召往長樂府長慶院號超覺大師得度
  者不減一千五百衆 高僧傳參海鹽圖經
  五代
  譚峭字景升國子司業洙之子師嵩山道士十餘年得辟
  穀養氣之術周遊無所不之夏則服烏裘冬則綠布袍
  或臥于風雪霜中經日人謂已斃視之氣怵怵然邑中
  有譚仙嶺相傳是其煉藥得道處仙鑒載峭詩線作長
  江扇作天靸鞵抛向海東邊蓬萊原是無多地只在譚
  生拄杖前此尤其寄蹟海嶠之證成化間遷善橋居人
  陸麒樓懸仙翁像一日鄰人滕晟見仙從樓窗上冉冉
  向東北乘雲渡海去 筆叢參海鹽圖經
  宋
  若愚海鹽人馬氏賜號法鑒學教于辨才號稱夙成群以
  南屏興教延之不就奉辨才杖履間居龍井者六年後
  于湖之仙潭營長堂接待建大閣造西方像結道俗念
  佛嘗數百人三十年中預會者多蒙佛接之瑞靖康丙
  午九月謂其徒曰我夢神人告曰汝同學則章得普賢
  行願三味已生淨士彼方待汝曷可淹留即命衆諷觀
  音經甫畢乃云聖相現前吾其往矣即留偈而逝闍維
  得舍利數百粒塔於東廡初入道夢白衣女授七十二
  策後壽果及其數 佛祖統記
  蔣十八居士與其妻念二孺人日誦大乘經斷除嗜欲積
  四十年同日洗漱更衣焚香書頌而終 海鹽圖經
  茂實可舒二僧住持資聖寺建炎間寺煨燼為瓦礫荆刺
  之墟二僧與其師履常由一金一縷之施積累以成凡
  為錢三千一百萬有奇視向之祇園精舍功與齊而力
  倍之 李正民集
  竹筒和尙鹽官人入徑山講論禪教後因觀為溜以杵通
  竹節有聲豁然開悟其徒因號為竹筒和尙
  朱智標鹽官人感夢為僧參賢首宗教紹興間住常川華
  嚴院禱雨有應孫尙書覿記之卒建塔于審山 以上趙圖記
  慧辯字訥翁賜號海月傅氏子剃度普照教寺中得法于
  明智智命代講八年遂領寺事時蘇軾作倅高其行嘗
  為撰敘言辯容止端靜不蓄長物有盜夜入其樓脫贈
  以衣使從支徑去後隱草堂將示寂遺言須軾至方可
  闔龕四日軾果至見其端坐如生頂尙溫遂作三絕以
  弔之 劉志參平湖朱志
  敏秀魯氏子賜號法雲年十五參慧 案舊志作慈誤 辯命與首座
  抗論竟為所屈紹聖初主杭菩提寺元符寺遷孤山六
  一泉樞密蔣之奇聽闡楞嚴大旨欽服之後還當湖庵
  居紹興七年寂去後十八年以其地為延祥觀遷塔闍
  維貌如生出舍利百種如菽 吳志
  妙普字性空華亭鄉人結庵青龍之野善吟咏好吹鐵笛
  稱鐵笛禪師建炎初徐明叛經烏鎭肆殺戮師荷䇿而
  往賊怒欲斬之師曰大丈夫要頭便斫去奚怒為因索
  筆作自祭文訖大呼斬斬賊駭異稽首謝過廬舍免焚
  紹興庚申冬造大盆穴而塞之致書雪竇持禪師曰我
  將水葬矣壬戌持至嘲曰拙哉老性空剛要餧魚鼈去
  不索性去只管向人說師白待兄來作證明耳遂至海
  濱盤坐盆中順潮而下口吟曰船子當年返故鄉沒蹤
  跡處妙難量眞風徧寄知音者鐵笛橫吹作散場以笛
  擲空而沒後三日于沙上趺坐如生迎歸闍維舍利甚
  多 平湖朱志參柘上遺詩
  可觀字宜翁號竹庵華亭戚氏子十三祝髮十六具戒依
  南屛精微師聞車溪擇卿聲振江浙負笈從之一日聞
  舉唱般若寂寥忽有悟八建炎初主嘉禾壽聖遷當湖
  德藏居閲世堂乾道七年丞相魏杞請主北禪適當九
  日指座云胸中一寸灰已冷頭上千莖雪未消老步只
  宜平地去不知何事又登高復歸當湖搆山月池松風
  臺以樂餘年無疾而逝壽九十一著有楞嚴說題楞嚴
  集解補註蘭盆補註金剛通論事說圓覺手鑒山家義
  苑竹庵草錄菊坡集等書 柳志參佛祖通載
  案可觀墖在德藏寺西北隅嘗自製塔銘明嘉靖間為築城所毁知縣謝良弼夢一紫衣老僧曰我竹庵和尚
  也以塔累公旦日因為繕治立石表之培銘自敘春秋九十一僧臘七十八微疾而化檇李詩繫作九十九誤
  從進早歲聰辯久依超果貝得其道出主德藏講訓有法
  作楞嚴解尤高妙示寂留龕月餘容色不變及從火浴
  舌根不壞若紅蓮華 當湖宋元高僧錄
  隱峰俗稱長爪師葬圖澤庵西竹林下人或啓之見師端
  坐如生十爪盤旋于腹者數圍衆驚急掩之因塑師像
  于佛殿祈禱輒應 平湖程志參吳志
  元
  張興材龍虎山天師三十八代孫至元中潮嚙鹽官海鹽
  兩州為患特甚奉詔以術治水一夕大雷電明日見物
  魚首龜形磔于水澨潮患遂息 元史
  案張與材元至元時人吳志誤以至元為貞元遂列于馬湘之下今正之
  明本號中峰錢塘人住持佑福禪院即今海門寺也聰明
  博覽士大夫從游者甚衆仁宗賜號廣惠禪師文宗賜
  諡智覺元統中命學士揭奚斯序其廣錄入梓 澉水志
  彭素雲汝陽人大德丁未年十二禮劉月淵為師稍長遊
  武當時張眞人集雲水三千餘人于紫霄宮素雲求執
  厨役汲水苦行三年得授棲神鍊氣之旨走青城八武
  夷陟天目凡古仙過化處歷覽殆遍洪武辛酉至當湖
  華亭鄉結茆居之一日旦起沐浴更衣趺坐翛然而逝
  七日顔色如生 劉志
  清珙字石屋常熟溫氏子出家海鹽崇福寺遍游天目淮
  陽遇二高僧參悟禪旨及庵嘗語衆曰此子乃法海中
  透網金鱗也元統間住持當湖福源禪寺歸隱太湖至
  正間詔降香幣賜金襴衣後示寂于湖州雲霧山建塔
  焉又因高麗國王表達詔諡佛慈慧照禪師有上堂法
  語山居詩 柳志參檇李詩繫
  眞諦德藏寺僧執樵汲役一日楊璉眞伽率衆過寺將往
  發雲問陸左丞女朱提舉夫人墓時楊衆百餘名執畚
  鍤利器蜂擁左右眞諦忽現神力大怒叫呼掣韋䭾尊
  者所執杵躍身丈許亂擊之狀如隼撇虎騰不可抵禦
  衆盡傷諸械亦寸斷楊以為神不敢問徑去墓竟得全
  諦後行腳峨嵋不知所終 海鹽圖經
  道隱字仲儒號月澗俗姓李工畫蘭石師趙子固墨竹宗
  王翠巖 平湖程志
  壽量資聖寺僧有戒行至天目傳法於中峰大師行脚歸
  隱禪室題曰大隱時宣城貢師泰為總管以張氏陷平
  江脫身易姓名為端木氏嘗寓寺與量相得甚懽因為
  作大隱記 新纂
  明
  蘇應元明成化間棲眞觀道士也清修勤恪為邑士大夫
  所重雲谷朱祚作詩贈之 伊志
  梵琦字楚石小字曇曜象山人姓朱氏出家天甯永祚寺
  吳興趙文敏器之為請牒得薙詣徑山元叟端禪師諮
  決不假辭色令自證會元英宗詔令金書藏經聞譙樓
  鼓聲豁然大悟由是徧主法席名滿海内晩歸天甯築
  西齋退老明興再被詔徵說法蔣山恩禮甚隆洪武三
  年復徵八問鬼神事館天界寺忽趣左右具浴更衣書
  偈而逝奉詔歸葬賜謚佛日普照慧辯禪師宋濂為撰
  塔銘著有楚石語錄 載明史藝文志 和陶諸詩北遊鳳山西齋
  三集姚廣孝謂梵琦於淨業一門至老力行不倦雲棲
  宏禪師亦推為明朝宗師第一 海鹽圖經參檇李詩繫
  惟則字天眞姓費吳興人夢異僧而生因名曰僧寶七歲
  棄俗出家受業于佑福元林壽公為師薙染受戒二十
  五歲往匡廬參無極禪師始得啓發元奥後開法於海
  門佑福禪院洪武初召天下高僧作大法會師預是列
  以足疾賜歸海上示寂有冰蘗禪師語錄行世 海鹽仇志
  高林善壽寺僧天眞惟則師也住佑福庵後勅賜海門禪
  寺開廣故址搆殿宇置佛世尊像演法授徒天眞徒景
  南東濟繼之淨業益卓 張甯集
  法聚資聖寺僧嘗結庵澉湖荆山芝產座下人號玉芝和
  尙後移錫武康天池示寂聚初投偈于王陽明先生陽
  明有答人問良知詩即聚也晩參夢居禪師于金陵問
  如何不落人圈繢居與一掌聚即大悟開講天池應機
  接引與王畿蔡汝楠等共證儒釋大同之旨 海鹽圖經
  案檇李詩繫法聚號月泉嘉興人出家海鹽資聖寺嘉靖間嘗結庵澉湖荆山云云吳志于嘉興有月泉法聚
  海鹽又有法聚俱云問道于陽明是誤以一人為二人矣
  寶林和尙常遊杭嘉二郡冬夏一衲乞食自活宿無恒居
  平時惟念佛不絕口人喚之纔應答即連聲念佛更無
  雜語後于海門寺忽若顚狂者將半月餘僧呵曰爾平
  生實行當與世人作眼目何得乃爾珠曰既如是吾行
  矣索浴畢安然立化 雲棲往生集
  覺軒靈隱書記僧行端望重為覺林主寺事毅然以興修
  為己任乃裒衆施解槖市材建造殿閣規制大備遂請
  于朝賜額覺林禪寺因舊名也 呂學士集
  善明陳性從幼持齋辭俗居天妃行宮時慈會將傾明從
  衆請主寺敝衣糠食益修苦行遐邇捐金濟其所需而
  寺遂興後金粟寺僧惠欽復繼明而大振之 陳善集
  秀碧峰者天甯寺僧自幼即不茹葷每日五鼓起誦經禮
  佛無間寒暑衆中最名有戒行嘉靖壬寅秋忽得疾臥
  牀月餘終日酣睡自言甚適忽一日起沐浴衣新衣跏
  趺端坐念阿彌陀佛數十聲既而止呼佛字亦數十聲
  與徒衆言别而逝越三日神色不變左手捻中指作字
  右手仰開指猶軟頸骨挺然 西園雜記
  明秀字雪江出家天甯巨目闊吻面骨巉岩肖枯木怪石
  無一毫澤媚態少時即好為詩晩年縛茆勝果山之石
  門郭公泉側居久之夜夢陳姓者揖曰西有月岩請觀
  前生所為詩旦乃求之蓁莽中果得月岩刻元人詩題
  曰雪江陳天瑞與和尙號正同因悵然若有所悟有雪
  江集 董穀集
  圓悟字密雲荆溪人過桐棺山頂豁然大悟遍參諸方上
  天台探禹穴繼席龍池遊匡廬之南嶽住天台通元寺
  遷海鹽金粟山廣慧寺緇素雲集檀施山積大厦鴻構
  食堂常萬指上舍朱上申夢神告曰師乃慧受後身也
  悟出龍池夢至一亭下覆巨井足食千人有偉衣冠者
  進曰此師住處也金粟故有千人井蓋有前定云住金
  粟五年入閩黃蘗五月住鄮山阿育王寺三月入天童
  宗風遠被王公將相下及韋布獠倭蠻重譯問法無
  虛日晩居太白山示寂化去 劉志
  通乘號石車金華朱氏子年十七偶閱龎居士問石頭不
  語萬法為侣者是什麽人話大起疑情遂往天眞庵請
  益海藏師至瑪瑙寺薙髮次到龍居忽聞隣單舉六祖
  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頓然有省迺策杖遍參江湖耆宿益精元旨嗣主席金
  粟法化大行其付法弟子出自金粟者二十餘人 金粟寺志
  宋觶者 案海鹽圖經稱比邱尼 幼聰慧十一歲從硤石廣福寺僧宏
  道出家因無際禪師引參海門天眞和尙舉狗子有佛
  性語言下大悟辭歸深得圭峰禪師之奥旨 劉志
  戒襄姓李氏永祚寺僧從文徵仲遊能書兼善蘭竹有平
  野集
  廣化字無期俗姓王梅溪人初薙染永祚寺尋參訪四遠
  挂錫郡城藕花庵復歸本山建古東林社穿池種竹以
  吟咏自娛
  斯學字悅支慈會寺僧工詩好行腳南陟台雁北至岱岳
  清凉歸築道林庵于靈祐有幻華集姚士粦為之序
  文湛永瑛戒逸斯德四僧俱住永祚寺工詩自明初楚石
  倡詩教于本山踵而起之者遂不一其人 以上海鹽圖經
  如元蕭山史氏子入雲岫投堅公披薙修淨能詩詠山居
  云枝上兩三聲巧鳥窗前五七片閒雲山翁潦倒無籌
  算盡把生涯訴與人蕭然物外 新纂
  徐月汀字湛虛棲眞觀道士能詩觀圯壞月汀傾槖興葺
  其自述有人愚自墮移山計天漏誰傳補石方之句 新纂
  國朝
  張道人澉川人自幼出家嘗遊天台山從桐柏宮學道還
  復結茅于烏龍并之山嶺冬夏衣衲衣寒不冠履暑不
  袒露時亢旱道人露頂跣足偕衆祈雨雨即至酬以擔
  石米辭與升斗受冬月積雪没脛者累日人疑其凍餒
  死矣道友上山探之見其趺坐依然因目為張半仙云
  海鹽續圖經
  吾琦號虛舟棲眞觀道士清峭拔俗篤志修持嘗語人曰
  人生一小天地固守三關勿戕三寶坎離交合奠定乾
  坤還吾天地之自然養砂添汞近在吾身人自不悟耳
  時傳冷仙有煉五行丹法虛舟得其旨不炫于世世亦
  無知之者
  陳紹藩字松崖怡雲其號也精元學閉户焚修篤志不倦
  嘗撫琴有鶴翔于庭年八十而羽化
  賀炳字松庵號雲濤散人仰慕高潔隱于黃冠棲眞道院
  中常坐一小樓日讀唐宋諸家文手摹黃庭經客有過
  訪者烹茗焚香彈琴賦詩著有拾古吟月軒存稿杖藜
  集等詩 以上伊志
  道忞字木陳潮陽林氏子甫冠棄弟子員為天童密雲悟
  和尙嗣悟示寂遂繼席天童順治己亥
  祖章皇帝遣官徵至京住齋宮
  萬善殿結冬開堂
  勅封宏覺禪師法嗣天岸本昇亦
  召對萬善殿 舊浙江通志參吳志
  覺元字滄曉朱孝廉瑞岩子自幼披剃秦溪甯海寺得法
  于天台祖憲道風高潔士大夫樂與之遊有語錄行世
  吳志
  隱然孫氏子年三十餘棄妻子薙髮于圓通庵師事退院
  僧昱安昱器之令行腳參學歷峨嵋五臺歸主太平寺
  席憨嬉若狂徒衆狎之忽一日歸詣昱曰弟子將化去
  敬來訣昱呵之曰毋䛘言卒告化期而去日往市募薪
  得數束高架於倉址上至期沐浴更衣禮諸佛畢拈香
  徐步出寺至積薪處趺坐其上合掌辭衆俄而火發下
  體灼爛猶朗誦藥師佛號不絕額焦乃瞑體凝然不仆
  化後三日其徒舉龕殮之
  如圭號三六劉氏子八天甯寺圓通房素呆鈍忽路逢一
  道人指其禮觀音文乞慧夜即不寐殿上虔禮者三年
  一夕更深見琉璃光燄嗣後誦經過目不忘詣雲棲蓮
  池大師座下受具戒歷名山訪耆宿暮年隱觀音殿
  源受字朗印好天台教雲遊數年歸云既奉佛祖當為佛
  祖竭力崇禎戊辰年重建千佛閣閣左搆禪關講演諸
  經聽法甚衆順治戊子重建大殿修葺古塔廣宣上乘
  至理
  行日字東明葉孝子䔲子幼失怙讀蓮池大師七筆勾有
  悟受拂於婁江二音師搆密庵數楹中堂供禮大士左
  側設母榻右側誦經焚修五十年如一日臨終趺坐手
  書偈云今年五十有七幻影本來空寂逍遙獨步西遊
  了此一生消息有萍遊草梅花百咏節孝集
  超海字四航俗姓陸生時啼哭不止有老尼撫其首曰汝
  可仍入清福中毋苦即不復啼幼出家紫雲庵以師祖
  雪如為法靜攝好學嘗咏里社古羅漢松曰不羡大夫
  褒上國願將羅漢老塵寰其素志如此後開堂杭之福
  嚴龍泉等寺最後鼎建崇福寺會城有徐氏婦病久夢
  高僧至乃痊因訪請海將至病婦已知令家人迎扶出
  户拜謝病隨愈年六十六預示期而化後賜紫禪師親
  承
  世宗憲皇帝明問具言其賢因已殁飭其嗣僧住揚之天甯寺
  慧融字虛白號枯石本陸姓北關外搆數椽鋤地種菜自
  給戒律精嚴竟日危坐給諫張公欽其道行延請居住
  放庵未幾辭去隱于楊家浜結茅為棚上無片瓦人爭
  襄版築漸成精舍
  法演字古椿當湖名族子自幼多病遊學天甯佛閣遂受
  朗印法師宗教博綜內乘歷講壇于雲間苕溪後回山
  疾篤傳缽楚洄結趺咏偈辭世有樹香詩集 以上海鹽續圖經
  實智字心如澉川祝姓子也幼薙髮海門禪寺後受天台
  萬年寺本覺禪師衣鉢深得定慧之學幼未讀儒書悟
  後輒工吟咏兼擅古文晩年住持金粟方丈著有閑齋
  詩稿
  眞炯字古燈號遁齋又號晦巖仙居庵詩僧也受法于悟
  進性好遊遍歷南北晚居郡之龍淵寺又退居横山廟
  同時潘稼堂彭羨門皆與倡酬 以上伊志
  際一號雪樵又號田衣生海鹽印氏子母就蓐時見老僧
  入户乃產三歲能隨母誦藥師佛號剃度嘉興南院歷
  主白蓮漏澤諸寺著有田衣詩鈔蒼瘦峭拔似黃葉老
  人近體兼皎然貫休之長彌伽居士張庚作行腳圖錢
  塘丁處士敬身為篆額 石瀨山房詩話
  再修幼披薙靈佑寺嘗渡海苦修白塔山旋以裹糧不便
  歸居純一觀誦金剛經輒療人疾坐化時鼻垂玉
  筯 新纂
  萬思石字竹樓建閣禮斗助修後殿為城隍神行宮能精
  思練氣虔修證道 新纂
  張謙字雲槎自幼出家城隍廟熟精元理兼通儒術工詩
  畫著有補梅居士吟稿輯歷朝道家詩為方壺合編同
  時棲眞觀羽士趙蓮字蔆洲亦工詩善寫梅花秀逸有
  致嘉興張廷濟題其居曰畫梅廬 新纂
  蔚然工翰墨為明錢太常薇司祠僧少時曾親□石宗伯
  遂得遺意工蘭蕙沈文節嘗讀書祠中贈詩賞其畫 新纂
  海岳字中洲京江張氏子主席海鹽金粟寺黄山一賦宇
  內喧傳毛西河太史嘗謂佛門無博學者中公是賦博
  極群書得法於愚山禪師主席黃山慈光寺最久歷移
  福嚴金粟諸名刹詩清微緜速不染蔬笋氣著有綠蘿
  菴詩稿 續檇李詩繫
  期懷字拙安海鹽人母俞氏期年而生故名住五磊山著
  有語錄五卷 續檇李詩繫
  實智字心如號閒齋海鹽祝氏子出家海門寺主持金粟
  寺初不知書後因坐禪心光迸露自是遂大通内典兼
  工詩著有閒齋集 續檇李詩繫
  源瀚字覺海號玉峰崑山人海鹽天甯寺僧天甯自前明
  楚石禪師後道場荒落覺師主持其中鼎新功幾倍開
  山乾隆辛未
  南巡與金粟僧源達詣吳門觀音山迎
  駕
  敕賜墨寶心經各一卷著有水雲集 續檇李詩繫

知识出处

[光绪]嘉兴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 卷六十二至卷八十八

《[光绪]嘉兴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 卷六十二至卷八十八》

出版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地:北京

[光绪]嘉兴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清许瑶光修,清吴仰贤等纂,清光绪三至四年(1877—1878)嘉兴鸳湖书院刻本。前有许瑶光、吴仰贤所作序言及修志衔名。首两卷为巡典及天章,余八十八卷分图说、星野、建置、疆域、城池、桥梁、公署、学校、坛庙、山川、古[光绪]嘉兴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清许瑶光修,清吴仰贤等纂,清光绪三至四年(1877—1878)嘉兴鸳湖书院刻本。前有许瑶光、吴仰贤所作序言及修志衔名。首两卷为巡典及天章,余八十八卷分图说、星野、建置、疆域、城池、桥梁、公署、学校、坛庙、山川、古蹟、坊表等类目。此书是现存内容最为丰富的嘉兴地方志书。蹟、坊表等类目。此书是现存内容最为丰富的嘉兴地方志书。

阅读

相关人物

康僧會
相关人物
道人不知姓名
相关人物
陸逸沖
相关人物
慧開
相关人物
慧因
相关人物
徐彎
相关人物
譚峭
相关人物
若愚
相关人物
從進
相关人物
張興材
相关人物
蘇應元
相关人物
高林
相关人物
秀碧峰
相关人物
張道人
相关人物
際一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嘉興府
相关地名
海鹽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