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古文训十六卷

知识类型: 基础文献
查看原文
唯一号: 110313020220000025
正题名: 书古文训十六卷
责任者: 薛季宣 撰
分类号: B222
版本: 刻本
馆藏位置: 温州市图书馆
摘要: 《书古文训》是宋朝薛季宣撰写的一本书,共十六卷。有明代内府刻本,《通志堂经解》丛书本传世。此书所录《尚书》,全以古文奇字书写,也即"蝌蚪"古文。晋代人伪造《古文尚书》时,为了说其真,尚伪造了一种假古文,并用其书写《尚书》。传到隋唐,一分为二,奇字不多者自南齐传来,陆德明《经典释文》及孔颖达《尚书正义》即用此本;奇字为多者,《经典释文》、《尚书正义》及额师古《匡谬正俗》亦曾引录过一些文字。而且,当时以南齐本为正统。奇字过多本遂渐罕睹。唐代又将奇字不多本改写成今字本,孔颖达《正义》即本于此,但因改写者卫包不懂文字之学,许多地方以意为之,故虽然改写,舛误仍多。宋开宝年间(968-975),又令陈鄂将《经典释文》中所录奇字不多的《尚书》中凡属奇字怪书者一律改写成今字,此后,奇字不多的《尚书》本亦被罢黜。但在民间,二本仍有保留,宋代吕大防曾于宋敏求处得奇字过多本,王钦臣家亦存,晃公武自认其为真古文,遂刻石于成都。季宣此书即以成都刻石为本,故所录经文,皆奇怪难读,加之以古文笔画改为今体,奇形怪态,不能辨识,诸如战作"□",会作"□"、始作"□"等等。其训义唯重于地名,《尚书》中所载的地名,皆予较详细的考辨,此当于季宣注重事功思想有关。其他方面的说解,无大发明。此书虽然难于辨识,但却是中国古代流存的全以奇字怪文书写《尚书》的完整著作,对研究《尚书》学术史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尚书 儒家 儒学

知识出处

书古文训十六卷

《书古文训十六卷》

责任者:薛季宣 撰

出版地:温州

《书古文训》是宋朝薛季宣撰写的一本书,共十六卷。有明代内府刻本,《通志堂经解》丛书本传世。此书所录《尚书》,全以古文奇字书写,也即"蝌蚪"古文。晋代人伪造《古文尚书》时,为了说其真,尚伪造了一种假古文,并用其书写《尚书》。传到隋唐,一分为二,奇字不多者自南齐传来,陆德明《经典释文》及孔颖达《尚书正义》即用此本;奇字为多者,《经典释文》、《尚书正义》及额师古《匡谬正俗》亦曾引录过一些文字。而且,当时以南齐本为正统。奇字过多本遂渐罕睹。唐代又将奇字不多本改写成今字本,孔颖达《正义》即本于此,但因改写者卫包不懂文字之学,许多地方以意为之,故虽然改写,舛误仍多。宋开宝年间(968-975),又令陈鄂将《经典释文》中所录奇字不多的《尚书》中凡属奇字怪书者一律改写成今字,此后,奇字不多的《尚书》本亦被罢黜。但在民间,二本仍有保留,宋代吕大防曾于宋敏求处得奇字过多本,王钦臣家亦存,晃公武自认其为真古文,遂刻石于成都。季宣此书即以成都刻石为本,故所录经文,皆奇怪难读,加之以古文笔画改为今体,奇形怪态,不能辨识,诸如战作"□",会作"□"、始作"□"等等。其训义唯重于地名,《尚书》中所载的地名,皆予较详细的考辨,此当于季宣注重事功思想有关。其他方面的说解,无大发明。此书虽然难于辨识,但却是中国古代流存的全以奇字怪文书写《尚书》的完整著作,对研究《尚书》学术史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阅读

精细化标引

详细

知识抽取

详细

相关人物

薛季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温州
出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