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吉安籍开国将领

中将

周贯五

——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

周贯五(1902-1987),吉安县指阳乡人。1926年开始参加当地农民运动。1927年任本村农民协会副主席。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一方面军第三军九师二十七团宣传员、书记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起,先后任红一军团第二师一团特派员、师特派员,军团直属队总特派员。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五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治部锄奸科科长,参加过平型关战斗01939年9月随三四三旅一部开赴冀鲁边区,任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第六支队政治委员,教导第六旅政治委员兼冀鲁边军区政治委员、代司令员,冀鲁边军政委员会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主持冀鲁边区党政军工作,领导军民粉碎了日伪军多次“扫荡”、“蚕食”、“剔挟清剿”以及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武装挑衅,巩固发展了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受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八路军一一五师电报表扬。1944年,周贯五任渤海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暂编第七师政治委员,渤海军区副政治委员,南下干部第三支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干部部副部长,浙江省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0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特邀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周贯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著有长篇革命回忆录《艰苦奋战的冀鲁边》。1987年3月20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85岁。

匡裕民

——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

匡裕民(1907~1977),万安县觇头乡上芫村人。1926年参加本地农民协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自卫队队长,军委警卫团班长,红一方面军总部炮兵连连长,红三军团特科科长、炮兵营营长,红一军团炮兵连副连长、山炮连连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代参谋长、参谋长兼第一营营长、炮兵团副团长,延安炮兵学校副校长。参加了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作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副司令员兼炮兵学校副校长,东北民主联军炮兵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副司令员。率部参加了解放战争中三下江南、四平、辽沈、平津、太原等各次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了抗美援朝。任中南军区炮兵司令员,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指挥部主任,在朝鲜参加了第一至五次战役。1953年回国。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战役系,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并获朝鲜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国旗二级勋章。1977年在北京逝世,终年70岁。

钟汉华

——成都军区政治委员

钟汉华(1909-1987),万安县涧田乡沃富头村人。青少年时,钟汉华曾被选为农民协会秘书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了著名的万安农民武装暴动,任苏区少共区委书记。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三军团补充师宣传科科长,补充团政治委员。1931年在瑞金红军学校毕业。1934年任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军委直属政治处主任,总供给处政治处主任,军委卫生部政治处主任。参加了水口战役、赣南游击战争,历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抗大二期毕业后,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第一团政治委员,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纵队政治委员,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新编第七旅、第四旅政治委员,济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第十军副政委、政委,第二野战军三兵团政治部副主任。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参加了平汉、陇海、挺进大别山、淮海等重大战役;1949年参加了渡江作战及进军西南、解放四川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四川军区第二副政治委员,西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军事审判庭庭长,武汉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政治委员,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在剿匪反霸,土地改革,建设人民政权和现代化人民军队及对越反击战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届、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7年在四川省成都逝世,终年78岁。

彭嘉庆

——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

彭嘉庆(1909-1993),吉安县官田乡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红三军第九十二师五团班长、排长、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连长兼政治指导员,兴国教导第二团政治委员,红九军团第二十二师六十四团政治委员,红五军团直属队总支部书记,第十三师三十七团营政治教导员,红五军团卫生部政治委员、供给部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卫生部政治委员,鲁东支队政治委员,苏鲁支队政治委员,鲁南军区政治部主任,胶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五师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政治委员,辽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辽西军区司令员,江西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山东军区副政治委员,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后勤学院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3年8月14日因病在广州逝世,终年84岁。

周彪

——空军高炮指挥部司令员

周彪(1910-1981),原名周生珍,吉安县桐坪乡人。1928年底参加赣西游击队任排长。1930年红军攻打吉安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军十师三十团班长、排长、宣传队分队长、队长,俱乐部主任、青年干事,1932年入瑞金红军学校学习,结业后,留任红军学校政治教员。1933年任中央模范团总支部书记,红九军团第三师七团政治委员。参加过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五次反“围剿”。广昌保卫战中负伤仍坚持指挥部队作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先后任军团政治部民运部代部长,教导队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巡视员。1936年到达陕北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派往山西离石、临县从事抗日动员和统战工作,曾任临县动员委员会武装部部长。1938年任八路军一二O师独立第四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参加了建立晋西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39年初,任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政委、司令员。1943年任第八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八地委书记。领导军民在沧县、静海、文安、河间、武强一带开展武装斗争,建立民主政权,保卫和巩固了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七旅政治委员、旅长,冀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北军区第七纵队副司令员。先后参加了大同、集宁易满、姚村、石家庄、平津等战役。1949年,任华北军区第二O五师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九军政委,参加了剿灭广西地区国民党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军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第一至四次战役。1952年回国后,任东北军区防空部队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司令员,空军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周彪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1年3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

肖望东

——文化部代部长、济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肖望东(1910-1989),吉安县安塘乡淡江村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13岁当学徒,做帮工。1926年北伐军光复吉安,他参加了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赣西南特委秘书、共青团吉安县西区区委书记。1930年5月起,任红三军第九纵队特务连政治委员,第九师军士队政治委员。红三军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红一军团卫生部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任陕西宜川独立营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民运科科长。1936年2月,红军东渡黄河,他任山西河东游击队政委兼该地区党工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肖望东在延安抗大学习,后奉命去鄂豫皖边区红二十八军工作,后该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他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政治部主任。1938年7月,他遵照中共河南省委指示,组建抗日先遣大队,他任大队长兼政治委员。后任新四军游击队第六支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四师、第二师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淮南军区政治委员兼中共淮南区委书记,渤海军区第七师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十兵团政治部主任,苏北军区政治委员兼中共苏北区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苏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兼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代部长,济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5月11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王道邦

--河北省军区司令员

王道邦(1911-1959),永新县埠前镇栗湖古城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由于斗争性强,作战勇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二军特务营班长,红一方面军司令部警卫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第一师二团总支部书记,第二师五团代政治委员,军团政治部巡视组组长,第一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政治委员,指挥该团英勇地抗击日寇,屡建战功,受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嘉奖。后任第五支队政治委员,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调任第九军分区代司令员。王道邦根据军区统一部署,领导九分区军民大规模挖掘地道,开展地道地。解放战争时期,王道邦历任晋察冀军区第八旅旅长兼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副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第八纵队政治委员,第十九兵团六十五军政治委员。 率部参加了清风店、平津、太原等一系列重要战役、战斗,战功卓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2月,王道邦奉命率部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担任第六十五军军长兼政委,担负保卫朝鲜开城的光荣任务。在保卫开城一年零十一个月里,共进行过大小战斗80余次,歼敌14300多人,击落击伤敌机290多架,击毁敌坦克80多辆、敌汽车200余辆,取得了辉煌战果。王道邦荣获了朝鲜民主共和国颁发的“一级国旗勋章”,被誉为“开城保卫战的英雄将军\1953年6月,王道邦率部载誉归国。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同年9月,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7年从军事学院毕业后,被任命为河北省军区司令员。1959年9月,因病不幸逝世,年仅48岁。朱辉照

——军委民航局局长

朱辉照(1911-1964),莲花县湖上乡南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六军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二军团第四师十二团巡视员、团政治委员,红二方面军第四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参加了湘赣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开辟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随第一二O 师主力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参加了保卫太原的忻口战役。太原失守后,参加了收复晋西北偏黄、神池、王寨等七城战斗。1938年6月,第七一五团被编入大青山支队,在李井泉率领下挺进绥远大青山地区,开辟了绥南、绥中、绥西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率部参加了粉碎日伪对晋中地区的第三、四、五次“围攻”战斗。1939年3月任独立第一旅政治委员兼晋西北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1942年,朱辉照奉命率独立一旅开赴陕甘宁边区,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独立一旅政委、绥德警备区政委,担负保卫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的任务。1943年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日本投降后,朱辉照先后任晋绥野战军独立一旅政委,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独立一旅政委,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副政委,参加了晋中、绥远战役和延安保卫战。1949年2月任第一野战军三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参加了扶郡、兰州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区干部管理部副部长,军委民航局局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获一级

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4年4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53岁。

王辉球

——沈阳军区政治委员

王辉球(1911-2003),万安县五丰乡雁塔村人。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一 OO团连党代表,红一军团特务连政治委员,第九师政治部代秘书长,二师四团俱乐部主任,第一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第二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十三旅六八五团政治处宣教股股长,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冀鲁边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津南支队政治部主任,鲁西军区教导第三旅政治部主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七、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第十六军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五兵团政治部主任,贵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沈阳军区政治委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2003年9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吴富善

——空军副司令员

吴富善(1912~2003),吉安县横江镇人。1927年参加本地工人运动。曾任吉安青工学徒联合会副委员长兼武装自卫队队长。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二师特务连政治委员,师直属机关政治处主任,红一军团第七师十九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第一师二团俱乐部主任,援西军政治部总务处处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及湘江战役、直罗战役、东征作战。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第三支队政治委员,七七一团政治委员,青年纵队政治部主任,新编第四旅政治委员,一二九师政治部巡视团主任,八路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等职。带领部队积极发展地方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先后参加组织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战斗和粉碎敌九路围攻的长乐村战斗,以及与顽固派的反摩擦战斗,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任齐齐哈尔卫戍司令,嫩江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嫩江省林甸地委书记,西满军区独立第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西满野战军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四军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参加了四平、锦州、辽沈、平津、渡江、衡宝、广州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等职,1952年曾率部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志愿军空军联合歼击机指挥所政委。在国土防空作战中,他领导的部队多次击落入侵飞机。1975年他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1978年兼任空军学院院长,分管空军部队的军事训练和院校教育工作,为空军部队军事训练和院校建设、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3年12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袁升平

——北京军区政治委员

袁升平(1912-),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游击队长,赣南独立团排长、连长,红军卫生学校政治教员、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第一师十三团总支部书记,一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副营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二、三团政治委员,第一支队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教导第二旅政治部主任、旅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辽西、辽吉、辽北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七纵队政治部主任,第十二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军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治委员,志愿军干部部副部长,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北京军区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蔡顺礼

--国防科委副主任、中纪委常委

蔡顺礼(1913~ ),吉安县油田乡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红一军团一师三团青年干事,二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第十二团总支部书记,中央保卫营政治委员,红一军团骑兵连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骑兵营、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兼干部科科长,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党校组教科科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锄奸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九旅、七旅政治委员,第八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十九兵团六十五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武装保卫局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昆明军区副政治委员,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

梁兴初

——成都军区司令员

梁兴初(1913-1985),原名梁兴祚,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军十二师三十六团通信班长、排长。1931年9月入红四军随营学校政治训练大队学习,后任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副连长。在黄陂战斗中,两次负伤不下火线,战绩突击,受到军部表彰,并获模范连长称号和红星奖章一枚,所率连被授予“战斗模范连\1933年1月任红一军团二师四团营长。先后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在长征中所部担负前卫任务。参加了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攻占腊子口等战斗。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营长、副团长,苏鲁豫支队副支队长,东进支队支队长兼第四大队大队长,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旅长,新四军独立旅旅长,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山东军区第一师师长。参加了滨海地区1944年反“扫荡”和1945年山东大反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师师长,参加了保卫临江战斗。1947年,先后任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兼十六师师长,第十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了东北1947年秋季、冬季攻势。1948年,在辽沈战役中,指挥黑山阻击战、平津战役。1949年任第四野战军三十八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十八军军长。在第二次战役中,率部于德丿11歼美军一个师后,旋即实施战役迂回,阻敌南逃北援,为取得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条件。所部受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特令嘉奖,电文称“三十八军万岁!”1951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代司令员,志愿军西海岸指挥部副司令员、代司令员。1954年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5年10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王恩茂

——中共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区委第一书记、乌鲁木齐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新疆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王恩茂(1913-2001),小名春伏,永新县禾川镇北门村人,1928年5月上旬,红军第一次攻占永新县城后,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永新县委支部书记,县苏维埃政府文化部部长、县委秘书长,中共湘赣省委宣传部干事,1933年底任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的秘书。他参加了湘赣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红六军团突围西征。王恩茂与150多位富有地方工作经验的同志组成随军工作团,协调军队与地方的工作,将掌握情况供领导层决策和指挥,工作卓有成效。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政治部宣传干事,中共湘鄂川黔、川滇黔省委秘书长,红二方面军政治部总务处处长。参加了长征。1936年10月,王恩茂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政治学院、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政治部宣传部教育科科长、旅政治部副主任、旅副政治委员。从这时起,他一直在王震领导下工作,成为王震的得力助手。1939年12月至1940年间,蒋介石的嫡系胡宗南指挥所部进攻陕甘宁边区,王恩茂随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担负起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重任。1941年3月至1944年9月,他响应毛泽东“自己动手,发展生产,自力更生”的号召,和三五九旅全体官兵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南泥湾精神。1944年9月1日,党中央决定派遣一支部队挺进华南,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王恩茂任八路军南下第一支队副政治委员,湘鄂赣军区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三五九旅政治委员,吕梁军区政治部主任,晋绥野战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第二军政治委员。他在1946年至1949年的4年时间里,率所部参与了延安保卫战、解放大西北、进军新疆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南疆军区政治委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兼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兼乌鲁木齐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兼新疆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在新疆,王恩茂以谦虚谨慎,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为民办实事而著称。他把工作重心放在做团结少数民族工作与发展新疆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王恩茂在新疆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他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有着很高的威信,赢得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1983年至1992年,王恩茂任全国政协第六、七届副主席。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张国华

——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张国华(1914~1972),原名张富桂,永新县怀忠镇官山村人。张国华从小诚实、聪颖,深得父母喜爱,其父决心节衣缩食教儿读书习文。在他5岁时,父母送他入本村私塾念了四年半书,因家境贫寒,张国华不得不放弃学业在家放牛、打柴,协助父母下地劳动。1929年3月,在土地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年仅15岁的张国华毅然参加了永新西北特区游击队,7月游击队编入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班长、干事、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巡视团主任,第二师六团党总支书记,军团政治教导大队政治委员。1934年10月,张国华随红一方面军长征。1936年春,张国华随红军东渡黄河,讨伐山西军阀阎锡山,建立敌后抗日游击队,在山西南部地区广泛发动群众,组建河东游击支队,张国华担任河东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陕南游击支队科长。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8月,张国华再次随八路军一一五师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先后担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战士话剧社社长,一一五师直属队政治处主任,为开展晋西游击战争做了大量宣传鼓动工作。1939年1月,张国华率直属队两个连组成鲁西工作团,在郛城、荷泽地区创建鲁西抗日根据地,组建抗日第七支队,张国华任鲁西军区第七支队政治委员,教导第四旅政治委员兼湖西军区政治委员、中共湖西区委书记。1940年任冀鲁豫军区第九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野战军第一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七纵队副政治委员,豫皖苏军区司令员。他在豫皖苏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以14000人之师战胜敌人10万之众的辉煌战绩。张国华在豫皖苏与敌逐鹿半年,壮大了自己,发展了豫皖苏解放区,策应了刘邓大军作战。同时在配合华东野战军发起的开封、兖济、济南战役中,做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2月,张国华任第二野战军十八军军长。他率领十八军参加了“强渡长江天堑”、“衡宝战役”作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24日,党中央批准成立中共西藏工委,中央代表张经武为第一书记,张国华为第二书记,并命令张国华率十八军火速进藏。张国华二话没说,立即执行命令。他与将士们一道,在空气稀薄、晴雨无常,海拔4000余米的雪线上艰难跋涉,越过雪山草地,冰河激流,森林峡谷,流沙地带,经受冰雹雨雪的袭击和国民党残余匪帮的骚扰,历时近3个月到达西藏。1952年2月,张国华担任西藏军区司令员,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在此期间,张国华坚决执行中央对西藏“慎重稳进”的方针,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注意培养民族干部,开展民主改革,领导西藏人民搞好各项建设事业。张国华作为进军西藏的主将,建设西藏的主要负责人,在西藏艰苦奋斗17个寒暑,从和平解放到站稳脚跟,从平叛到改革,从稳定发展到西藏自治区成立,从进驻边防到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自卫反击战,各个革命历程都有他鲜明的战斗足迹。西藏的每一个发展进步,都有张国华的一份心血。1955年,张国华被授予中将军衔。1967年调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1972年2月,张国华因病在四川省成都去世,终年58岁。

李作鹏

--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兼海军政治委员

李作鹏(1914~),吉安市青原区天玉镇刘家坊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央军委二局参谋、二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参训队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侦察科科长、作战科科长,山东纵队参谋处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处处长,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参谋长,中南军区军政大学副校长,第一、第四高级步兵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陆军训练部部长,总参谋部军训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海军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文化大革命”中积极参与林彪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1973年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林彪反革命集团主犯。

旷伏兆

——铁道兵部政治委员

旷伏兆(1914-1996),永新县埠前镇心田村人。1929年参加本地工会,曾任乡工会委员,县模范团大队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他带领8名共青团员集体参加红军。1932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红八军第七十团班长,红六军团第十八师卫生部政治指导员。参加了湘赣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会合,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旷伏兆受命担任第十七师新兵营营长,后调任龙桑独立团政治委员,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四十六团副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正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的旷伏兆同几位团职干部主动请战,要求到前线去。中央军委批准了旷伏兆的请战报告。他来到山西太原,在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不久,任中共山西省方山县委书记,陕西战总会第二支队副支队长,冀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冀中军区警备旅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十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旷伏兆以他聪明才智和指挥能力,领导军民和游击队建成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既能防毒,又能防火、防水的地道。创造了“以我军极小的代价,换取了歼敌大部的重大胜利”的地道战奇迹,受到了八路军总部的高度赞扬和通报嘉奖。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六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第一纵队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正太、清风店、石家庄、平津、张家口等战役的指挥工作,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取得了许多战役的重大胜利。1949年,旷伏兆北调任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政治委员。他奉命率领六十七军全体指战员执行解放山西省会太原的作战任务。在彭德怀、徐向前指挥下,取得卧虎山战斗的彻底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底,旷伏兆任志愿军第六十七军政委,参加抗美援朝。旷伏兆率部参加了朝鲜金城南地区防御作战。美国军队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大部分返回祖国,旷伏兆奉命留在朝鲜。1954年6月,旷伏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兵团政治委员。旷伏兆在朝鲜战斗和生活了8年,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1958年2月初,奉命率部回国。1960年3月经周恩来亲自选拔,转到地方工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副部长。他在地质部工作了15年,为组织领导地矿、石油资源勘探开发,为地质勘查队伍的建设,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做出了贡献。1975年春,中央军委任命旷伏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治委员。又任铁道兵部队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6年6月4日,旷伏兆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余秋里

——国务院副总理、总政治部主任

余秋里(1914-1999),吉安县敦厚镇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吉安赤卫大队分队长、中队长,湘赣省苏维埃工农检查委员会委员,红军大学第四分校连政治指导员,红六军团政治保卫队队长,红二军团团政治委员O 参加了长征。在长征途中的一次战斗前,与团长等人去察看地形,左臂中弹。因医疗条件差,伤口溃烂,左臂被锯去,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有“独臂将军”之誉称。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直属政治处副主任,总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兼巡视团主任,八路军一二O师支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旅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一军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西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中央军委总财务部部长,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

和国石油工业部部长,国家计划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兼秘书长、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国务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1952年2月,余秋里任西南军区后勤部长兼政治委员时,为解决西藏军区后勤保障问题,亲赴西藏深入部队驻地调查。余秋里任石油部长6年,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建设与发展做了许多工作,其功不可没。1964年9月,大庆油田胜利建成的喜讯传遍了大江南北,震惊了世界。1955年余秋里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99年2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彭林

--海军航空兵政治委员

彭林(1914-2002),原名彭栋才,吉安县官田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兵工厂政治委员,湘赣省工会委员长、省苏维埃政府委员,湘赣军区总医院政治委员、卫生部政治委员、保卫局局长,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团政治委员、五十一团政治委员,军团保卫局局长,第十七、十六师副政治委员,红二方面军第六军模范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上海军委分会三科科长,浙江吴兴县抗日游击队参谋,中共浙西特委委员,新四军金肖支队大队长、支队参谋长、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总队二旅政治委员,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三十二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公安部队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海军旅顺基地政治委员,海军航空兵部政治委员,海军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吴法宪

——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空军司令员

吴法宪(1915-),永丰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十二军第一〇五团青年干事,第六十四师青年科科长,红一军团第二师二团总支书记、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十三旅六八四团政治处副主任,六八五团政治委员,苏鲁豫支队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曾任辽西军区副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副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政治委员,十四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空军政治委员、司令员冲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空军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文化大革命”中积极参与林彪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1973年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林彪反革命集团主犯。

梁必业

——总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纪检副书记、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

梁必业(1916-2002),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文陂村人。1929年任乡、区儿童团团长,少先队指导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政治训练队学员、政治部干事,第十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直属政治处俱乐部主任、总支部书记,军团政治部总务处处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教导团政治委员,一师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师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三十八军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副教育长、教育长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解放军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刘西元

--总政治部副主任

刘西元(1917-2003)吉安县桐坪乡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学校政治部青年干事,十二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委员,鲁南支队政治委员,教导第二旅六团政治委员,滨海军区滨北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通化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独立第二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副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主席,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7月14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6岁。

少将

李元

--山东军区后勤部第一副部长

李元(1894-1979),原名李龙开,吉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方面军第三军九师二十七团机枪连司务长,第三军经理处出纳、会计,红一军团第一师二团供给处会计,第二师供给处会计股股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主力参加长征。在频繁征战中,参与组织红一军团一师二团的作战供给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供给部会计科科长,出纳科科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后随部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1943年起先后任山东滨海军区财委会审计,滨海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参加了滨海地区的抗日反顽斗争、反“扫荡”作战。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组织筹措军需物资,保障前方供给。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供给部副部长,华东军区供给部副部长,山东军区后勤部供给部副部长、后勤部副部长。参加了粉碎国民党军解放区重点进攻的作战,参加了济南、淮海等战役中的战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军区后勤部第一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9年8月26日在济南逝世,终年85岁。

张济民

--沈阳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

张济民(1896~1987),泰和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赣西南独立四团司务长、书记官,红三军第八师政治部秘书处长,红三军政治部组织部科长。1933年1月入瑞金红军学校学习。同年9月调任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调查统计科科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战斗。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1936年秋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干事、校务部供给科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供给科科长、供给部部长、供给部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供给部部长、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经理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财务部部长、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后勤部财务部副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7年11月6日因病在沈阳逝世,终年91岁。李治

——军事学院卫生部部长、高等军事

学院院务部副部长

李治(1899-1989),原名圣治,又名守镜,永新县泮中镇泮中村人。1929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医科大学,决心终生救死扶伤,为人治病,遂改名为“治”。他起初在南昌开诊所,前去看病的国民党军官赞赏他的医术高明,强迫他进入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六团当上尉军医。1930年12月第一次反“围剿”,在永丰龙岗作战中,早就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不满的李治,毅然投奔红军,在红军第四医院任军医。1931年2月,任医务主任,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调任红军第一医院院长。在反“围剿”作战中,救治了一大批红军伤病员,成为红一方面军“三大名医”之一。为了解决缺少医护人员的困难,适应作战需要,他积极筹办红军第一所卫生学校并亲任校长兼教员。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李治随部队行军。长征途中,李治调任干部休养所医务所主任,负责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及贺子珍、邓颖超等部分中央领导同志及家属的医疗保健工作。部队进军云南途中,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患重病,连续高烧,昏迷谑语,前线指挥部好几位医生前去诊断治疗,不见效果。最终被李治确诊为阿迷巴病菌引起的肝脓肿。根据当时医疗条件,李治采取应急措施。几天之后,病情好转。周恩来称赞李治是位医技高超、胆大心细的军医。李治对医疗工作极端负责,由于长期劳累,终于病倒。毛泽东闻讯亲笔题示:“李治同志不能死!”并且嘱咐医务人员精心护理,尽量用好药治好他的病,还派警卫员送去一篮鸡蛋。抗日战争时期,红军卫校改称八路军卫生学校,李治任校长,随红军总部卫生部开赴抗日前线。根据作战需要,李治组织第九、十期学生和部分医生参加平型关战役。1938年2月,李治任卫生部保健科长,负责中央首长的保健工作。1941年1月,李治调任陕甘宁边区卫生处处长。他一方面给中央负责同志看病,一方面大力抓好预防疾病的宣传,以求改变边区卫生面貌,还经常派医疗队下乡给群众看病治疗。他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边区政府高度赞扬和奖励。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12月,彭德怀副总司令亲自提名,推荐李治担任西北野战军卫生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卫生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务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9年李治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张开荆

—沈阳军区副参谋长

张开荆(1905〜1991),原名张漠高、张承漠,吉水县县城人。1925年为吉安学生运动委员会常务委员,1926年入黄浦军校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营教导员,团政治委员,处长,师政治部秘书长,师政治部主任,福建军区司令部通信主任,游击纵队司令员。坚持了南方3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江北挺进纵队参谋长,江南指挥部指导大队大队长,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指挥部参谋长,团长,旅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北岳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兵团第一纵队第三旅旅长,一九八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平原军区副司令员,察哈尔军区副司令员,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吉林省副省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91年逝世,享年86岁。

甘祖昌

——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

甘祖昌(1905~1986),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人。1926年参加本县农民协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会主任。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江西莲花县独立团军需处处长,湘东南保管处主任,湘赣省兵工厂总务科副科长。后任红六军团工人连副科长、第五十三团司务长,湘鄂川黔兵工厂总务科副科长,补充团政治处主任,红六军团供给部材料科科长。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供给部军需科科长。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组织领导纺织厂、鞋袜厂的生产。1944年随八路军南下支队挺进湘粤边,任三五九旅供给部副部长,参加了开辟湘鄂赣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三五九旅供给部部长,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后勤部部长,第二野战军二军后勤部部长,第一兵团后勤部副部长。参与组织了运城、宜川、荔北、扶郡等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继进军新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供给处处长和财务处处长,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7年自愿放弃高位回到家乡莲花县洋桥乡务农。多年来,主动用自己的积蓄支援家乡修水利、建电站,保持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曾被选为中共莲花县委名誉书记。是第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6年3月28日因病在江西莲花县逝世,终年81岁。

刘华春

--总后勤部重庆办事处副主任

刘华春(1905-1993),吉安县指阳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总司令部经理部科员,红一方面军供给部留守处政治委员,闽赣军区供给部仓库主任,中央军委总部军需科科长,红三十二军供给部军需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供给部主任,绥德警备司令部供给部部长,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一旅供给部部长,留守兵团供给部部长,陕甘宁边区物资局绥德分区办事处处长,绥德军分区贸易公司副经理。解放战争时期,任山西贸易公司驻晋绥办事处处长,晋绥贸易六分局局长,第一野战军后勤部供给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副部长、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重庆办事处副主任,成都军区后勤部顾问。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93年11月26日在成都逝世,终年88岁。

罗仁全

--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罗仁全(1907-),吉水县葛山乡小沙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赣江独立团连长、副营长、营长,公略独立营营长,红八军团第七团营长,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参谋长、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干部营副营长,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第六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冀鲁豫独立旅副旅长,第六军分区司令员,江西省军区上饶军分区司令员,湘南军分区司令员,湖南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胡云生

-—沈阳军区后勤部营房管理部部长

胡云生(1908-1980),原名胡镇香,吉安县北源乡人。1930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宣传员,第十师师部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司令部一科科员。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作战科科员,参加了平型关战斗。1938年2月随一一五师主力赴晋西南,任一一五师政治部总务科科长,参加开辟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同年12月随一一五师主力挺进山东,任第一一五师司令部通信科科长。1940年调任第一一五师苏鲁支队参谋长,教导第二旅五团团长,湖西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白彦战斗和鲁南地区反“扫荡”作战。1943年1月赴延安人中央党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师副参谋长,第一纵队一师二团政治委员,参加四平保卫战。1947年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后勤部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司令部管理处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营房管理部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营房管理部部长。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0年12月1日因病在广州逝世,终年72岁。

毛少先

--南疆军区第二副司令员

毛少先(1908~1983),原名毛少轩,安福县洲湖毛田村人。1929年12月参加湘东南赤卫队,任第十一总队战士,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c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在红二十军任班长、排长。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湘赣边河西教导队学习。1932年起任湘赣边工农民主政府警卫队队长,红六军团连长、营长。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参加了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二方面军十七师营长,参加了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连长、营长,一二0师独立第二支队支队长、团长,八路军南下支队司令部科长、团长。参加开辟湘鄂赣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吕梁军区第十六团团长,晋绥军区第二纵队独立三旅团长,第一野战军三军八师团长。先后参加了吕梁、汾李、临汾、太原、扶郡等战役。1949年任第一野战军三军后勤部军械处处长,甘肃军区酒泉军分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司令部军械处处长、管理处处长。1954年入西北军区干部文化学校学习。后历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南疆军区第二副司令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3年2月15日因病在乌鲁木齐逝世,终年75岁。

袁光

——军事法院副院长

袁光(1909-1998),泰和县樟塘乡钟埠村人。1927年参加了官山村农民暴动,被推举为土地委员。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总司令部无线电分队政治指导员,红八军团无线电分队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政治处主任,八路军留守团特务团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秘书处处长,绥蒙军区骑兵旅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绥蒙军区第十一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第二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铁道兵团政治委员,铁道兵团干部部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指挥所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军事审判庭副庭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10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龙福才

——解放军空军副参谋长

龙福才(1909-1965),乳名四朵,永新县在中乡在中村人。1928年,毛泽东领导的工农红军在他家乡开展群众工作,龙福才进了夜校,学习文化,接受革命教育。1929年3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任乡少先队队长。1930年10月,龙福才参加了配合红军第九次攻打吉安的战斗。攻克吉安城之后,他参加了红军,编入红三军九师二十六团三连当战士,不久任班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次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1年3月,龙福才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到达陕北,龙福才进入抗日军政大学一期学习。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3月,龙福才任八路军第四后方医院政治委员,八路军卫生学校政治委员。1941年6月,龙福才被选调赴冀中担任冀中军区警备旅兼第六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晋绥军区第六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12月,他任冀中警备旅代政委,奉命在太行一分区开展活动。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六军分区副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第七纵队十二旅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七军二十师政治委员。1948年10月,龙福才率领全师参加解放山西太原战役,担负攻坚作战。1949年春,龙福才率领二十师,参加解放了大西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炮兵第七训练基地政治委员,华东军区防空部队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防空军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参谋长。为我军空军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5年9月,龙福才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56岁。

欧阳家祥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长、总参防化兵部顾问

欧阳家祥(1909-1980),吉安县固江镇人。1929年在当地参加农民运动。1931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湘赣独立第一师一团俱乐部主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四十九团通信主任,五十一团团长,第十六师参谋长,红六军团侦察科科长。参加了湘赣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1934年8月随红六军团西征,参加了龙家寨战斗和开辟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长征。1936年入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参谋长,八路军留守兵团和警备第一旅参谋长、副旅长。参加了晋西北收复七城战斗。1940年起,先后担负保卫中央领导机关,保卫和建设陕甘宁边区的作战和生产任务。1945年随八路军南下第二梯队挺进湘粤边。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热辽军分区司令员,热河军区副司令员。领导建立政权,肃清土匪,扩大武装,建立解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辽东军区副司令员,东北军区空军参谋长。1952年入军事学院学习。1954年毕业后,任第五十四军副军长、军长。1957年任第二十兵团参谋长。1958年任高等军事学院高级系副主任。1962年任防化学兵学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防化学兵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0年8月3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

刘辉山

--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

刘辉山(1909~1983),永丰县三坊乡宗溪太平人。1927年参加当地农民协会和游击队,任副大队长。1930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一军团直属特务营一连班长、工兵连排长、警卫连连长等职,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战斗。193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参加了直罗镇东征等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中央教导大队军事教员、第一中队中队长、训练队队长,中央警备团参谋长、第一营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警备团团长。1947年,在保卫党中央转移过程中,他带领部队跟随毛泽东、周恩来为首的党中央前委转战陕北,带兵侦察敌情,机智灵活地完成了任务。任中央公安部纵队第二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公安部警卫师师长,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1953年,赴朝鲜担任板门店和平谈判会议的警卫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3年5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4岁。

汤光恢

——江西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

汤光恢(1909-),永丰县恩江镇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c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四师宣传队队长,师政治部组织干事,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连政治指导员,第二师侦察大队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干事、巡视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育干事,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军法处副处长、处长,保卫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一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军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胶东军区政治委员,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军区公安部政治委员,黑龙江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江西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金如柏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炮兵政治委员

金如柏(1909-1984),永丰县佐龙乡湖头金家村人。1926年参加当地农民运动。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三军政治部收发股股长、中共永丰县委军事部秘书、政治指导员、科长,江西军区独立第三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红二军团第六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二军团政治部副部长、部长。参加了湘赣苏区反“围剿”作战。参加了开辟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先后参加了滑石片、黑马张庄、齐会、陈庄等战斗和百团大战。1941年先后入延安军事学院和中央党校学习。参加了晋绥区1944年秋季攻势作战和1945年大反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独立第三旅政治委员,西北军政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率部参加了大同集宁战役和进军西南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空军预科总队总队长、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云南军区副政治委员,昆明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兼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顾问,炮兵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4年3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5岁。

萧新春

——军事学院政治部主任

萧新春(1909-1989),永新县西乡禾山南汶村人。1926年,萧新春毅然参加农民协会,不久成了农协骨干。192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湘赣军区医院六所政治指导员,第四分院总支书记,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团总支书记。在湘赣苏区反“围剿”斗争中,萧新春作战勇敢,斗志顽强,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1934年8月,萧新春随六军团突围西征,后调任红二军团第四师十团总支书记,团组织部代部长,投入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工作。1934年11月,萧新春任第五师政治部主任,随部队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直属队政治处主任,独立第二旅政治部主任,三五八旅政治部副主任,他率部奔赴抗日前线,转战于冀中地区,1940年,任三五九旅政治部副主任,率部参加了中外闻名的百团大战,在同蒲铁路一带对敌实施破袭战,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军队的嚣张气焰。1944年8月,任三五九旅南下支队直属政治处主任。1945年1月任河南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参加了开辟豫鄂皖边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三旅政治委员。1948年3月,萧新春率部参加了著名的临汾战役,成功担负主攻任务。中央军委批准授予该旅为“临汾旅”的光荣称号。1949年2月,二十三旅改编为第十八兵团六十军一七九师,萧新春任师政治委员。他率部参加了太原战役,拔除了敌军在华北残留的最后一个据点。接着萧新春率部转战西北,参与指挥扶眉、秦岭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率部进军西南,参加了解放成都的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西军区茂县军分区政治委员,川西军区干部部副部长、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干部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9年6月27日,萧新春因病逝世,享年80岁。

刘义

——海军后勤部政治委员

刘义(1909-1996),永新县在中乡江坊村人。1928年,19岁参加了革命。1930年春,刘义担任在中乡赤卫队队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春,刘义调任南阳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不久,他调县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长。刘义任裁判部长期间,纠正了不少冤假错案,解救了不少被错误打成“AB团分子”的革命同志,受到苏区群众好评。1933年12月初,湘赣省委组织部派刘义到中央苏区中华苏维埃司法部学习。1934年7月间,毛泽东亲自任命刘义为赣南特别法庭主席。1934年10月,刘义随中央红军机关开始长征。在长征途中,刘义跟随部队过了两次草地。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骑兵团营长,三八五旅政治处主任,一二九师供给部政治处主任。由于工作忙碌,原来在长征途中所患的肺病,越来越重。在刘伯承、邓小平的关心下,刘义被护送到延安治病。1942年7月,肺病基本治好,进入中央党校学习,直到1945年8月才从党校毕业。被安排为供给部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后勤部政治委员。1947年8月,刘义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十纵队供给部部长,1949年5月,任湖北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造船部部长,海军后勤部政治委员,海军第三研究院副政治委员,海军航空兵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1月23日,刘义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肖元礼

--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

肖元礼(1909-1998),万安县窑头乡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红十二军第三十六师一O六团连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三师三团政治处主任,第八团政治委员,红十五军团教导营政治教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历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七O团政训处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七七o团政治委员,留守兵团军政餅究班班主任,延安部队艺术学校政治委员,南下第一支队一大队副政治委员,湘鄂赣军区第一支队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十三旅副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旅副政治委员,中原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三十三旅政治委员、第三十一旅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十七军副政治委员,赣东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第二十四步兵学校政治委员,江西军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杨怀珠

——海军技术部、工程部政治委员

杨怀珠(1910-1999),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福建军区武平县独立团连政治指导员,红军总兵站第二十兵站政治委员,军委二局管理科科长,红十五军团政治保卫部侦察队队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保卫部侦察科科长,东进纵队政治部保卫科科长,冀南军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公安总局二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南进支队政治部保卫科科长,辽西纵队、冀察热辽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政治部保卫部部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军卫生部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海军军事法院院长,海军技术部政治委员、工程部政治委员,海军后勤部顾问。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99年10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蔡长风

——海军后勤部副部长

蔡长风(1910~2001),吉安市青原区富滩镇藉塘村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村农协、村苏维埃政府秘书,少先队指导员,参加赤卫队攻打吉安。参加红军后,任红十二军第三十六理由军需处粮秣股股长,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供给处主任,师供给处处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供给处主任,一一五师后方留守处主任,教导第五旅供给部部长,新四军独立旅供给部部长,滨海军区后勤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山东野战军供给部部长,华东野战军供给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兵团后勤部部长,华东军区海军后勤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财务部部长,海军后勤部副部长,海军后勤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年1月28日逝世,享年91岁。

张文碧

——浙江省军区司令员

张文碧(1910-),吉水县白沙皂坪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军区建黎泰军分区司令部特派员,独立师连政治指导员,红七军团营、团特派员,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师特派员,挺进师第三纵队副政治委员,第二纵队政治委员,坚持了南方3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政治处组织处组织股副股长,江南指挥部苏皖支队政治部调查统计科科长,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司令部军法处主任,新四军第一师南通警卫团政治委员,浙东纵队政治部主任,苏浙军区第一纵队三旅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二师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二十军五十九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装甲兵政治委员,军区工程兵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浙江省军区司令员,浙江省革命委员会主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南京军区司令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周志刚

--武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周志刚(1910-1996),永新县龙田乡凤山村人。1927年春,大革命运动在永新蓬勃开展,周志刚勇敢地投身大革命浪潮,参加了工会,并担任了潞江镇学徒工会的组织委员。1930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被选送到吉安县永阳镇的红军教导队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周志刚从红军学校学习结束,被分配到红六军九师任副排长。在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斗中迅速成长,他历任红一军团第三军九师二十七团连长,连政治指导员,团副政治委员。1932年秋,组织上选派周志刚到瑞金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学习。1933年8月以后,历任第九军团卫生部政治委员,军团政治部巡视团主任。1934年10月,周志刚随中央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陕甘宁边区独立师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七团政治委员,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三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五师十五旅、十三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鲁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鲁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鲁中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志刚历任第四步兵学校政治委员,湖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武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武汉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周志刚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86岁。

贺庆积

——辽宁省军区司令员

贺庆积(1910~1998),永新县沙市镇汤贺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随后,担任了汤贺村苏维埃政府主席、厚田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并当选为区委常委。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1月,贺庆积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一团连指导员。1934年8月,贺庆积任五十一团侦察参谋,随红六军踏上西征之路,历尽千辛万苦,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与红二军团在黔东胜利会师,首战百家寨,开创湘鄂川黔边根据地。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红二、六军团转入外线作战,实行第二次东征。此时,贺庆积担任五十一团一营营长,率部参加了第二次东征。两次东征,贺庆积得到血与火的锻炼,成长很快。他先后担任团参谋长,团长。1935年11月,贺庆积率部随军告别湘鄂川黔,踏上长征之路。到达陕北后,贺庆积任十七师师长,被选送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团长,旅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满军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十三旅旅长,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八师师长。他率部参加1947年的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1948年的春季攻势和辽沈、平津、渡江三大战役。他成功地指挥了残酷、激烈的黑山阻击战,使之成为我军防御作战的典范而载入史册。1949年9月,贺庆积被任命为江西军区副司令员。他积极参与组织指挥闽浙赣联合剿匪,建立地方武装,支援抗美援朝等重大活动。1954年4月,被任命为辽宁省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8年4月19日,贺庆积在沈阳逝世,享年79岁。

李道之

——辽宁省军区政治委员

李道之(1911-),吉水县葛山乡甫广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随营学校班长,红四军警卫排长,红一军团保卫局总务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五大队营长,军分区司令部侦察科科长,河南支队政治委员,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代科长,第二军分区地方武装部部长,冀东军区第十二军分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东军区第十六军分区副司令员,冀热辽军区第十二军分区司令员,冀察热辽军区独立四师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一五八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部队第十师师长兼广州警备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十军参谋长,辽宁军区副司令员、政治委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董永清

——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

董永清(1911-1995),吉水县县城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二军经理处出纳科科员、科长,红一军团直属供给处主任,军团供给部军实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一师供给处处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供给部部长,冀热辽军区供给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东军区后勤部部长,华北野战军后勤部指挥所主任,第十九兵团后勤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第四分部部长、第五分部部长、志愿军后勤部副部长,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11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肖学林

——解放军防化学兵部政治委员

肖学林(1911~1964),永丰县桥南乡篡口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任军委总兵站会计、文书科科长,红军总部队列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途中参加了直罗镇战役。1936年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统计调查科科长,新四军第四师二团政治委员,师司令部科长,新四军第二师六旅政治部代主任、副主任、师特务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五旅政治部副主任兼十三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黄桥战役、淮南津浦路东军民反“扫荡”战斗。参加了华中1944年攻势作战和1945年大反攻。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师五旅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十九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二十五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淮南、苏中、苏北、淮阴等战役。1947年后,参加了莱芜、孟良箇、南麻临胸、莱阳、兖州、济南、淮南、渡江、上海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副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海军要塞区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海军干部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海军监察部部长。防化学兵部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4年7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3岁。

王茂全

--河北省军区副司令

王茂全(1911~ ),吉安市吉州区曲瀨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一团班长、排长、连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二团营长,冀察热挺进军第三十四大队营长,第七团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十一军分区九团副团长兼茹平支队支队长,第十六区队区队长,第七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独立第四旅十二团团长,第一纵队三旅副旅长,第二十兵团六十六军一九八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罗元娇

--江西省军区副司令

罗元忻(1911-),泰和县小龙镇伯佐村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第四军二师五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司令部教育科科员、教导队队长,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三团政治委员、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一团营长,特务团副团长,警备第三旅九团参谋长、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二十九师八十六团团长、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一四O师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西军区宁都军分区司令员,南昌军分区司令员,宜春军分区司令员,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一级红星勋章。

童炎生

--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

童炎生(1911-1985),安福县严田青桥磨下村人。1929年在当地参加打土豪、分田地等革命活动。1930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湘赣边区红军独立第三团排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调任湘赣挺进队分队长。在茶陵、攸县、莲花等地执行筹款任务。1935年10月调任茶(陵)攸(县)莲(花)游击队队长,湘赣独立团副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连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先后参加了韦岗战斗和黄桥战役。随后调任新四军二纵队四团政治处主任。1941年入中共华中局党校学习。毕业后任第一师二旅四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苏中1941年夏季反“扫荡”作战。1943年任苏中军区特务三团政治委员。参加指挥讨伐顽伪军的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苏中军区独立旅政治部主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八旅政治部主任,苏中军区笫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司令员,苏北军区泰州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渡江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苏北军区参谋长,江苏军区参谋长,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5年5月2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74岁。

廖明

——伊犁军区司令员第二政治委员

廖明(1911-1988),安福县洲湖深溪村人。1928年在当地参加县红色袭击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省政治保卫队侦察员、中队长,红六军团第十八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湘鄂川黔军区龙桑独立团政治委员,红六军团第十六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十八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政治部组织干事,师政治部组织干事,一二O师独立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三五九旅七一七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员,三五九旅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科科长,八路军南下支队第四大队政治委员。参加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任三五九旅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二军五师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政治部直工部部长,军区直属政治部主任,伊犁军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第二政治委员,浙江省军区顾问。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病逝,终年77岁。

左齐

--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

左齐(1911~1998),永新县怀忠镇泉塘村人。1927年10月,参加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的斗争。1929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四十九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湘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8月随红六军突围西征,参加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曾用步枪击落一架敌机,受到全军通报嘉奖。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司令部作战参谋、侦察科科长,七一七团参谋长,教导营政治委员,旅政治部组织科科科长,七一八团政治委员,南下支队后勤部政治委员。1938年12月,战斗中左齐右臂负了重伤。白求恩大夫为他做了截肢手术,从此左齐成了我军的独臂将军。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五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战军二军政治部主任。1949年9月,我军第一兵团第二、六军10多万子弟兵,在司令员兼政委王震率领下进军新疆。时任第二军政治部主任的左齐,和军长郭鹏、政委王恩茂一道率领第二军到南疆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副政治委员,南疆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新疆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济南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左齐青年时期失去一条臂膀后,照样骑马挎枪打天下;晚年又以其独具特点的“左书”,赢得了“神笔”的赞誉。1998年8月左齐逝世,终年87岁。张华

——北海舰队航空兵政治委员

张华(1912~1998),永丰县沙溪乡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少共永丰县区委书记,永丰县儿童局局长,红三军第四师十团排长、连长,红三军团司令部前敌指挥部参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锄奸科科长,第三十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晋军区第四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补训兵团第二旅政治委员,华北军政大学第二总队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学校副政治委员,海军青岛基地防空司令部政治委员,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北海舰队航空兵政治委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98年5月5日在青岛逝世,享年86岁。

李铃

--新疆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新疆

自治区区委书记处书记

李铃(1912~1968),吉安县人。1929年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二十军一七三团连指导员,湘赣独立一师一团团部支部书记、干事,红六军团十七师四十九团政治处支部书记、没收委员会主任,红六军团特务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十八师政治部主任,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红二方面军随营学校政治部副主任。先后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七一七团政治委员,三五九旅副政治委员。1944年冬随八路军南下支队挺进湘粤边,日本投降后北返中原。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参加中原突围任三五九旅政委。后转战至陕甘宁边区,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解放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晋西南、汾(阳)孝(义)、青化眨、羊马河、蟠龙、沙家店、宜川、西府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师政委,第二十二兵团政治部主任,第五军政治委员,中共伊犁区委书记,伊犁军区政治委员,新疆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处书记。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8年因病在乌鲁木齐逝世,终年56岁。

李木生

――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

李木生(1912-1971),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十三师三十五团排长、连长,红三军团第四师十团营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 “围剿”作战。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长征途中任红三军团四师十团副团长。参加了强渡乌江、金沙江战斗。1936年底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营政治教导员、营长,第五支队十五团营长,第二师五旅十三团参谋长、副团长,六旅十八团团长。先后参加了金牛山战斗、山子头战役和华中1945年攻势作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十二纵队三十四旅副旅长、旅长,第三野战军第三十四军一O二师师长。先后参加了涟水、淮海、渡江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入华东军区军政大学学习。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军六十九师师长,参加了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1958年回国后,任南京军区公安军副司令员,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1年9月17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59岁。

刘绍文

--北京卫戍区第二政治委员兼

中共北京市委书记

刘绍文(1912-1981),原名刘秀文,吉安市吉州区长塘镇人。1929年参加少年先锋队,并被选为区苏维埃青年工会委员。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十二军第三十五师一0三团副排长,红五军第四十四师一三0团政治干事,军政治部青年科科长,第四十四师团政治处总支书记,第十三师三十八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政治部俱乐部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参加长征。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刘绍文入红军大学学习。1937年1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直属政治处宣传股股长,中央军委三局政治处主任。1942年入中央党校学习。1944年调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一旅组织科科长,后任教导旅二团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教导旅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延安保卫战和青化眨、单马河、蟠龙、沙家庄、榆林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处长、三部副部长,山西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北京卫戍区副政治委员、第三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兼中共北京市委书记。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1年6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9岁。

游胜华

——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游胜华(1912-1996),万安县五丰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卫生部医生,军团司令部卫生所医生,军团医院医务科科长,后方医院第二所所长,第一师三团卫生所所长,红一军团卫生部医务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卫生部部长,第十九兵团后勤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预防处处长、预防局局长,湖南医学院院长,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7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况开田

--济南军区后勤部部长

况开田(1912〜1983),莲花县升坊乡长岭村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三军团特务营政治处宣传员、军团总指挥部机要科见习译电员。1933年3月入红三军团经理处训练班和红军学校供给训练队学习。后任红军步兵学校供给处出纳员。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曾参加赣州、水口乐安、宜黄、东黄坡等战斗。1934年10月任红军干部团第三科会计,随团参加长征,参加了贵州土城战斗。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供给部会计、财务科副科长、会计科科长,红军前敌总供给部会计科科长。参加过东征战役。抗日战争时期,随八路军第一一五部一部进至晋察冀边区开辟抗日根据地。1937年底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分区供给部长,参与开辟创建晋东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参加了1938年晋察冀边区反“八路围攻”和1944年北岳区秋季反“扫荡“。1944年10月任晋察军区供给部部长,冀察军区后勤部部长兼供给部长。参加了绥远战役。1947年起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野战军后勤指挥所副主任,第十九兵团后勤部政治委员。参与组织怀来、平绥路等战役中的前方供给工作。在太原、兰州、宁夏战役中,组织后勤保障工作,保证了作战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后勤部政委,志愿军后勤部第六分部部长兼政委、第三分部政委,志愿军财务部部长。回国后,于1957年10月入解放军政治学院速成系学习。1959年11月起历任济南军区后勤部第一副部长、部长,济南军区司令部顾问,济南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3年1月1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

欧阳奕

——广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

欧阳奕(1912~1987),别名汝兰,安福县

连村乡高丘清溪村人。1927年秋参加当地苏维埃政府工作,任乡少年先锋队队长。1930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红军卫生学校学习。1934年任红军第四预备医院主治军医。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中担任前方战地救护工作。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到达陕北,参加了直罗镇战役。1936年任红一军团野战医院二所所长。抗日战争时期,在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卫生部医政科工作,平型关战斗中参加前线卫生勤务工作。1938年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卫生队队长,随部队深入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1939年秋在河北磁县战斗中,率卫生队将一百多名被敌包围的伤病员和一批群众安全转移,受到上级表扬。1940年任新编一旅卫生处处长,参加了百团大战。1942年入中共中央北方局学校学习。1943年起任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卫生处处长,太岳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参加了太岳区反“扫荡”。1945年参加上党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部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五纵队卫生部部长,第十九军团后勤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卫生部副部长,参与组织第五次战役中的卫生勤务工作。1952年回国后入第一军医大学学习。1957年毕业后,任广州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部长,广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军区后勤部顾问。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7年7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5岁。陈云开

——总后勤部西安办事处副主任

陈云开(1912~1990),原名陈永桂,泰和县万合乡东林村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于1927年参加农民协会,1929年参加赤卫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转战于泰和、万安、遂川、永新、吉安、安福等县。历任红六军团司令部译电员,第五十三团连政治指导员,游击队一支队政治委员,军团保卫局执行科科长。1931年4月7日在攻打袁州彬江中负重伤休克,右腿骨被打断。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O师晋南工作团副主任,三五九旅炮兵营政治委员,晋西北独立第一团政治委员,雁北支队政治委员,雁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副政治委员。1937年9月,陈云开奉命到山西的洪洞、临汾、霍县等地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参军,动员3000多优秀青年入伍,受到朱德、贺龙、王震的赞扬。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旅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五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47年6月,在郛城的战役中,陈云开率全旅全歼敌55师,活捉敌中将师长,全旅立集体大功,陈云开荣获一级战斗英雄奖章。1947年8月7日,刘邓大军以第一旅为前卫,千里挺进大别山。他还参加了淮海、渡江战役。1949年底,陈云开率十六军在黔剿灭匪特15万多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参加了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六军政委,1952年底率军进入朝鲜,参加了西海岸新安州等地反登陆、防空降,开赴三八线中段阻击敌军。1954年1月回国后,在北京总政治学院高干班学习。

1955年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西安办事处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红星勋早。

梁仁芥

——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

梁仁芥(1912-1991),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石城县游击大队政治委员,县独立团代政治委员,懋功独立营政治委员,共青团川康省委组织部部长、副书记,红二方面军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教导团政治处副主任、师政治部科长,津南自卫军政治部副主任,第三五八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六军分区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三军七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兵团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委员,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政治委员,甘肃省军区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91年11月8日因病在西安逝世,终年79岁。

何运洪

--武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何运洪(1912-2001),吉水县水南乡何家村人。192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团班长,红四军连长、新兵团营长,兴国补充师特派员,中央教导第三团特派员,红三军团第四师十二团十团特派员,红四师特派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保卫部科长、代部长,师教导大队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哈南支队政治委员,黑龙江省双城军分区政治委员,合江军区第四支队政治委员,汤原军分区政治委员,合江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东北军政大学第三团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武汉市公安总队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五十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河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武汉军区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武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姚国民

--解放军装甲兵政治委员

姚国民(1913-),吉安市青原区富滩镇江头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总警卫连排长,防空连副政治指导员o 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营政治教导员、大队政治处主任,冀中军区第七军分区十九团政治处主任、十七团政治委员,第八军分区二十三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黑龙江军区绥化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中共绥化县委书记,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二十旅政治部副主任,十九师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四十四军一三0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政治委员,军干部部部长,军政治部副主任,东北军区第一文化速成中学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肖大荃

―工程兵后勤部副部长

肖大荃(1913-1995),吉安县横江镇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七师军需处支部书记,红一军团供给部会计,独立第一师供给处会计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三团供给处主任,第一军分区供给处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供给部部长,第十九宾团六十三军后勤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后勤部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财务部部长,志愿军财务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后勤部副部长兼财务部部长,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后勤部部长,工程兵后勤部副部长。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95年8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王英高

——北京军区装甲兵政治委员

王英高(1913-2001),泰和县老营盘乡五丰村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泰和县乡苏维埃政府儿童团书记、少先队队长,红一军团野战医院第一所指导员,中央军委附属医院政治委员兼卫生学校政治主任,后勤政治部北方工作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野战医院政治教导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大队政治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炮兵团政治委员,炮兵旅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炮兵第一旅政治委员,炮兵第三师政治委员,西南军区军政大学第二总队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八兵团军事代表,川东军区步兵学校副校长,军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装甲兵副政治委员,北京军区装甲兵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少将军衔。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年5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刘华香

--内蒙古军区副司令

刘华香(1913~ ),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第二纵队政治部宣传队队长,机炮连政治指导员,红三军第八师二十四团政治委员,红九军团第三师七团团长,红三十二军第九十四师参谋长,第九十六师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雁北第六支队支队长,第五军分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绥蒙军区参谋长,绥远军区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绥远军区莎县军分区司令员,蒙绥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邓龙翔

--南海舰队副司令

邓龙翔(1913~1979),原名邓新春,吉安县永阳镇人。1928年参加当地苏维埃政府工作,任少年先锋队队长。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战士、通讯员、文书。参加了八次攻打吉安战斗。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排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主力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科员。先后参加了直罗镇、东征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平型关战斗。1939年任苏鲁豫支队第四大队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参加了开辟建立微山湖以西地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0年任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十三团政治委员,同年随教导五旅南下华中地区支援新四军,参加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苏北反“扫荡”、反“清乡"。1943年返山东,任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副司令员,北海军分区司令员,华东军区警备第四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胶东保卫战和解放长山列岛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警备第四旅旅长兼政委,并兼烟台警备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二十七军七十九师师长。1952年5月起先后任海军水警区司令员,海军青岛基地副司令员,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南海舰队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9年5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

张太生

--第一公安军学校、第二人民警察干部学校政治委员

张太生(1913-1981),吉安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三军团第四师十二团排长、连长,红十五军团七十八师二三四团营长,团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主力参加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参加了东征、西北战役。1937年1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被派往河南确山县竹沟镇新四军留守处任中队长。不久随彭雪到豫东开辟工作。参加了开辟建立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参加了淮北地区1942年反“扫荡”和春季攻势作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十二旅政治委员,华中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开封市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参加过淮海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公安军学校政治委员,第二人民警察干部学校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1年5月21日因病在江西逝世,终年68岁。

刘福

--北京卫戍区第四政治委员

刘福(1913-1987),永新县埠前镇湖田村人。1930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第二师六团战士、副排长、排长,参加了五次反 “围剿”斗争。193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长征,在抢渡湘江战斗中,刘福身负重伤。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奇迹般地战胜了死神,终到达陕北吴起镇。进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八大队政治教导员,路南大队政治委员,第三十六团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三十四团政治委员。参加了平型关、普门口、百团、易太山等战役作战。解放战争时期,刘福奉命调回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十旅二十九团任政治委员。该团是四纵队的主力团,英勇善战,闻名全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福从野战军调到公安战线,先后任北平市公安总队第一团政治委员,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兼人民警察总队政治委员,北京卫戍区第四政治委员、顾问。1962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7年8月,刘福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周长胜

--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

周长胜(1913~1987),吉水县人。1928年参加县苏维埃政府保卫队任队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六团机枪连排长,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长征中所率连被评为红一方面军的“巩固部队模范连”。到陕北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副营长、营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1938年底随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一部挺进苏鲁豫边区,任苏鲁豫支队第三大队大队长,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二团团长。参加了开辟苏鲁豫皖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第四军第三师七旅二十团团长。1942年入中共华中局党校学习。后调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十三团团长,教一旅一团团长,鲁中军区第四团团长。参加了山东大反攻作战。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第四师参谋长、副师长兼参谋长,鲁中军区警备第一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入纵队二十四师师长。先后参加了莱芜、孟良崗、洛阳、豫东、济南等战役。1948年11月入华北军区军政大学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二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参加指挥了闽北地区清剿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的战斗。1951年1月调任苏南军区副司令员,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一军副军长,参加指挥了金城反击战。1956年回国,任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功勋章。1987年1月14日因病在杭州逝世,终年74岁。

郭金林

——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政治委员

郭金林(1913〜1990),吉安县大冲乡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一团副排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财政部审计局审计。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会计,中共河南省委秘书处会计科长,新四军第六支队会计科长,新四军师供给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供给部副部长兼工厂管理处处长,华东野战军供给部副部长,第三野战军供给部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后勤供给部部长,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南京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0年12月30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77岁。

黄厚

——内蒙古军区司令员

黄厚(1913~1992),别名黄加瑞,安福县拓田乡寨上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任本村苏维埃政府主席。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四十九团副排长、连副政治指导员、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的严酷斗争。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了抢渡金沙江的激烈战斗。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连政治指导员,绥蒙军区骑兵第一团玷政治委员,骑兵第四支队支队长、骑兵第二团团长。他随部队进入绥远地区,开辟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参加并指挥了宁武攻坚战、忻州攻坚战、井儿沟攻坚战等。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绥一二0师军政干校三支队支队长、绥蒙军区绥东军分区司令员。参加并指挥了集宁防御战、包头进攻战、蒙古寺防御战等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蒙绥军区二十师代理师长,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二兵团二OO师副师长,绥蒙军区察盟军分区司令员,内蒙古军区平地泉军分区司令员,内蒙古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57年6月,国防部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2年1月11日因病在呼和浩特逝世,终年79岁。

龙潜

--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

龙潜(1913~1992),永新县高溪乡九陂村人。1926年在大革命运动的影响下,年仅14岁的龙潜参加九陂暴动队任队长。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1月任第五纵队司令部通讯排副排长,9月任中央军政学校学员排政治指导员,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9月,任红十二军三十四师一O—团特派员、党总支书记,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后期,龙潜任团长。参加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龙潜调任中央军委干部团特派员,担负中央领导及中央机关的保卫工作。到陕北后,龙潜担任陕甘宁军区政治部红军工作科科长,参加了保卫、巩固和发展陕北根据地的多次作战。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9月,任新四军第五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兼军法科科长。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锄奸部部长,淮北行政公署公安局局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苏皖边区政府公安总局局长兼淮阴城防司令员,华东军区后备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教导师政治委员,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渡江等重要战役。1949年6月,龙潜受命担任南京市公安局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南京军区防空军政治委员,南京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军区军事检察院院长,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军区军事法院院长,浙江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河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龙潜长期从事军队的政治工作,在他的直接领导和精心组织下,南京军区话剧团推出《霓虹灯下的哨兵》、《东进序曲》、《红霞》等一批优秀话剧。龙潜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92年12月13日,龙潜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80岁。

赖春风

--广州军区副参谋长

赖春风(1913〜1993),井冈山市古城乡沃壤村人。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十八师五十三团连长、营长。参加过七溪岭、石灰桥、沙市伏击战,黄洋界保卫战,江西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延安留守兵团教导营营长,陕甘宁陇东军分区参谋长,三五九旅三支队参谋长等职,参加过保卫延安战役和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独立第六团团长,西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副司令员,中原军区第一纵队参谋长,第十四旅副旅长,冀鲁豫军区随营学校副校长,平原省军区副参谋长兼军政干部学校校长。参加中原突围、陕南游击战、淮海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长春军事师范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广州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赖春风曾先后在湘赣红军学校、陕北红军大学、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摩托学校、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军政高级研究班、延安中央党校、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等院校学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3年1月1日因病在广州逝世,终年80岁。

刘世相

海军榆林基地副司令员

刘世相(1913~1993),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人。1929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九军团三师七团连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部教导营营长,军部作战参谋,第一支队一团参谋长,新四军第七师十九旅五十五团参谋长,师参谋处作战科代理科长,侦察科科长,独立团参谋长,新四军第七师参谋处作战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七师干部学校副校长,第二十旅参谋长,鲁南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华东野战军后备兵团教导师副师长,第一师副师长,江阴要塞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吴淞要塞区参谋长,西营基地司令员,榆林基地副司令员,南海舰队顾问。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93年2月170因病在广州逝世,终年80岁。

龙道权

——广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

龙道权(1913-2000),原名段士俊,永新县在中乡排形村人。1927年10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进抵永新三湾,恰好龙道权在三湾缝衣服,亲眼看到工农革命军组织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开仓济贫,萌发了要当红军的愿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7月至10月,参加西路分委组织的第六、七、八、九次攻打吉安城的战斗,从中受到了锻炼。1930年10月,他率领20多名青年集体报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12月第一次反“围剿”开始后,他随预备队猛烈穿插,英勇作战,缴获敌人许多枪枝弹药及医药品。1931年2月,第二次反“围剿”作战前夕,他随红一0二团驻守东固。在那里,龙道权加入了入中国共产党。随后,龙道权参加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由于他作战勇敢,先后任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五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营政治教导员,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一0二团特派员,第十三师特派员,红五军团保卫局第二科副科长。1934年10月,龙道权随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转战到甘孜地区。当时红军在那里组建大金省委和省政府,龙道权任大金省保卫局代局长。1936年9月,他被任命为红五军团三十五团政治委员,随西路军主力西渡黄河,转战在会宁、古浪、山丹、临泽等地,在那里与敌人艰苦作战,最后到达延安,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保卫部第二科副科长,第二分校政治部保卫科科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第三团政治委员,第一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在满城地区组织开展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争,在广录、蔚县山区开辟了新的抗日根据地。日本宣布投降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龙道权指挥所部在华北参加解放战争。他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二纵队四旅政治委员,第十九兵团六十三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委,参与指挥了张家口、绥远、大同、正太、清风店、平津、太原、兰州等战役,多次立功受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0月,龙道权接到中央军委赴朝作战命令后,他和军长郑维山指挥六十三军打得很出色,取得了防御作战的重大胜利。龙道权在朝鲜战场上艰苦指挥作战两年零七个月。1953年9月25日奉命率全军回国。此后,龙道权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政治部主任,武汉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广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0年2月广州逝世,享年88岁。

舒行

——吉林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舒行(1913~2001),原名胡元绍,吉安市吉州区长塘乡人。1930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特务连班长、排长、连指导员。参加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战斗。1933年,任福建南丰县委书记。长征开始时,任红一军团第四师十团总支书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大队三队队长,第二分校二大队大队长,冀中军区游击第五部队总队长,晋察冀军区十三团团长,第十四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军区参谋长,冀热察军区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

参谋长,第四野战军五十军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参谋长,吉林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1年1月3日在吉安逝世,享年88岁。

严俊

--总后勤部副部长

严俊(1914〜1998),泰和县澄江镇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反解放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二军政治部青年干事,红六十四师军需处政治委员,红四军经理处军械科科长,红一军团供给部军实科科长、保管处处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军需处处长,军委总供给部政治处主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供给部部长,太岳军区供给部部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供给部部长,北岳军区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员,第十八兵团后勤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十兵团后勤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部副部长,行政经济管理部副部长,国防部办公厅管理局政治委员,总参谋部管理局政治委员,总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8年10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康庄

--东海舰队副政治委员

康庄(1914-),泰和县上田乡新池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五师一团政治处宣传队分队长,工人师第二团连政治指导员、团特派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政治部组织部巡视团副主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供给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第十八兵团六十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学校第二分校政治委员,海军高级专科学校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海军政治学校校长,海军上海基地第二政治委员,东海舰队副政治委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一级红星勋章。

刘鹤孔

--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刘鹤孔(1914~ )永新县禾川镇西门外

人。1929年10月,15岁的刘鹤孔投身革命,参加永新县学徒联合会当选为委员长。1930年3月,他在战斗中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参加了第九次打吉安的战斗。在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时,刘鹤孔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团支部书记、青年干事、连政治指导员,一军团第三师七团总支书记。1934年1月,他出席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随即又参加在瑞金召开的第一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由于他工作出色,被推荐到红军大学学习C1934年10月,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他随九军团参加长征。1935年7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刘鹤孔历任红九军团政治部干事、科长、团政治处主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三十军二六七团政治委员,红军西路军总队干部队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2月刘鹤孔赴苏联学习无线电通讯技术。1939年4月学成回国,受党组织派遣前往上海组建党在上海的地下电台。为党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情报处科长,华东野战军七纵队二十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八兵团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参加了胶济线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并率部接管镇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东空军干部部部长,南京军区空军干部部部长,空军第五军副政治委员。1969年转入地方工作,在国务院第一机械工业部任政治部主任,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杜文达

--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杜文达(1914-1995),吉安县大冲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二军特务团勤务员,红一军团随营学校排长、一连指导员、总支书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三军分区十一大队政治委员,第一军分区六团政治委员,冀中军区第七军分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三纵队十一旅旅长,第十一军分区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独立第九旅旅长,独立第二O六师副师长、师长兼保定警备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北军区参谋长,第二十兵团副军长、代军长兼天津警备区司令员,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3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肃森

--总参三部副政治委员

萧森(1914~ ),又名吉元,永新县台岭乡南汶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第九纵队司令部通信员,中共苏区中央局电台报务员,军委二局三科一股副股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二局三科股长、政治指导员、二科科长、政训办副主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二局二办公室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南军区司令部二局二处处长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三部二局副局长、局长、政治委员,总参谋部三部副政治委员,三部顾问。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朱家胜

--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朱家胜(1914~ ),莲花县荷塘乡安全

村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莲花县乡苏维埃政府委员、主席,区苏维埃少先队主任委员,游击队政治委员,警卫营政治委员,红八军第二十四师七十一团宣传干事、连指导员,红六军团模范师政治部技术书记,军团政治部总务处处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教导营队指导员,第七一八团营教导员,八路军南下支队营政治委员,第三五九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第一兵团组织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后勤部政治委员,政治部干部部代部长,南疆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乌鲁木齐军区

政治部顾问。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刘镇

——兰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

刘镇(1914~2001),莲花县神泉乡太湾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政治处宣传队队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统战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供给部汽车队队长兼政治指导员,军委卫生部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供给部政治处主任,军委经济建设部经建处副处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保卫团团长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延属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警备第四旅十二团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四军十二师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空军干部学校政治委员,西北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顾问。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1年5月26日在西安逝世,享年87岁。

胡登高

——第四野战军卫生部政治委员

胡登高(1914-1991),莲花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学校第四分校特科队区队长,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五十三团机枪连连长,第十七师五十团副营长、营长,补充团参谋长、代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大队教育主任、第三分校大队长,延安军事学院院务部部长,抗大总校校务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军政大学第一支队支队长,东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第四野战军卫生部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三十三文化速成中学政治部副主任、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1年逝世,享年77岁。

王力生

--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

王力生(1914-),原名王叙坤,吉安市青原区河东镇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十二军独立第四师排长、连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十六团连政治指导员,第六团政治处敌工干事,第四团总支书记,第二师组织科长、四团政委。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组织干事,三四三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五支队政治委员兼鲁北支队支队长,鲁西军区运河支队政治委员兼太西军分区司令员,一一五师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二旅政治委员,山东军区滨海独立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辽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辽北军区副司令员,辽宁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安东军区司令员,辽南军区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预备纵队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辽东军区一七一师师长、军区副司令员,志愿军第六十八军副军长,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郭林祥

——中央军委纪检书记兼总政治部副主任

郭林祥(1914~ ),永丰县石马乡层山

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第四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一师十三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大队长、支队长、团长,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政治委员,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第六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一旅副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独立师副政治委员,华北野战军第十三纵队政治部主任,第十八兵团六十一军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北军区副政治委员,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副政治委员,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总后勤部、新疆军区、南京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纪律检察委员会书记兼总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十一、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1985年9月18日至23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谭开云

——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

谭开云(1914-),永新县高市乡芳塘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任红三军第八师二十二团排长、连长,红十四军第三十八师一团连指导员,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他在中央苏区的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多次立功。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谭开云调任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总支书记,陕北独三团政治委员。在长征途中,他吃苦在前,身先士卒。在湘江战役中负伤,他咬紧牙关,拄着拐杖,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大队队长,第一分校支队政治委员。1939年春,受党组织派遣,赴中共北方局党校学习。党校学习结业后,即奔赴抗日前线,被任命为鲁中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九师政治委员,在四保临江战役中,他率九师指战员取得了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此后不久,谭开云任辽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沈阳军区干部部部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辽宁省军区政治委员,新疆军区副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郭延林

--铁道兵副政治委员

郭延林(1914~ ),吉安县固江镇人。

1928年参加赣西农民起义,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司令部交通科参谋,第一师一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营政治教导员,三团营长,延安炮兵学校工兵科教员兼协理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护路军三团政治委员,南满护路军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四支队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师长、军副政治委员,铁道兵后勤部政治委员,铁道兵科学研究院政治委员,铁道兵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谢斌

——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谢斌(1914~ ,原名谢海龙,吉安市吉州区禾埠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二师五团排长,红一军团第二师特务连连长,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三师司令部第一科科长,第七十三师二一七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兼军事教员、第三分校大队长,珠江抗日纵队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政大学大队长,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第八师副师长、第九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上海航空办事处主任兼政治委员,华东军区防空部队参谋长,华东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空军军长,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司令员,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廖鼎琳

——解放军炮兵学院政治委员

廖鼎琳(1914~ ),吉安市青原区富田

镇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炮兵营通信员、警卫员,教导师第二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政治指导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大队政治处组织股股长、一分校政治协理员,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营政治教导员,冀中军区第二军分区自卫团营政治指导员,第十七团政治处主任,第七军分区三十六区队政治委员,第七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军区第三纵队十一旅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第九、第十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定县军分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旅长、师长,中国人民志愿军装甲兵指挥部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副政治委员,北京军区工程兵主任、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训练基地政治委员,炮兵学院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景瑞

——解放军通信兵副主任兼训练部部长

李景瑞(1914-1969),原名李金水,吉水县盘谷乡文元村人。1929年参加当地农民运动。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入红军学校和红军通信学校学习。后任红一方面军第三十四师电台报务员,少共国际师电台报务员,粤赣军区电台报务主任。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先后任军委电台报务员,红三军团电台代报务主任,红四方面军电台报务主任,红五军团电台队长,援西军电台队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电台队长。1938年入中央军委三局学习。同年9月调任新四军第一支队电台中队长,苏北指挥部电台总队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通信科科长兼电信大队大队长,第三科科长,苏浙军区司令部第三科科长。参加了苏中地区反“扫荡”、反“清乡”斗争。1944年随部渡江南下。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司令部通讯科科长,华东野战军通信局局长,第三野战军通信联络处处长兼政治委员。参加过苏中、淮海、渡江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副主任兼训练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9年4月6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4岁。

袁佩爵

--旅大警备区政治委员

袁佩爵(1914-1972),泰和县人。1929年10月参加当地少年先锋队,任中队长。1930年在本村列宁小学当教员,并参加组织赤卫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任红军总政治部文书科缮写员。到达陕北后,调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秘书科科长。1936年红军东渡黄河返回陕北后,任总支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支队指导员、大队政治处主任、秘书科科长兼直属政治处主任。1943年调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区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第七区队副部长。参加了晋察冀边区1945年攻势作战和大反攻作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冀晋纵队一旅政治部主任、旅代政委,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一九0师代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古北口保卫战,张家口保卫战和滦易、清风店、石家庄、太原、宁夏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六十四军政治部主任。1951年2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四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1951年夏秋防御战。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四军政治委员,旅大警备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2年2月14日因病在沈阳逝世,终年58岁。

龙炳初

——甘肃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

龙炳初(1914~1975),莲花县坪里乡社下村人。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交通员、管理科科长。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入红军学校第四分校学习。1934年调任红六军团保卫局侦察员,红军学校第四分校教导团特派员。同年夏随红六军团向西转移,随后参加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反“围剿”。1935年11月随红六军团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六军团第四十九团政治处干事。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特派员,第四支队政治委员,南下支队第三大队副政治委员,第九团政治委员。参加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参加了开辟湘粤赣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五师十五团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沙家店、宜川、西府、陇东、荔北、扶郡等战役,继进军新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军二十七师师政治委员。1955年毕业于中央马列学院。后历任天水步兵学校政治委员,甘肃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5年12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1岁。

杨家保

——安徽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杨家保(1914-1981),原名欧阳家保,吉水县人。1930年在家乡参加少年先锋队、儿童团,参加打土豪、分田地等革命活动。同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三团当勤务员、班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保卫局政治侦察员、科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1934年10月随红军主力长征。长征中任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侦察、检查科副科长。到达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后任一军团补充团特派员。红二十九军政治部地方工作科科长。1936年5月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西安事变”时,随周恩来去西安做保卫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部军法处第一科科长,江北指挥部军法处军法官,第五支队八团营政治教导员,第二师政治部锄奸部侦察科科长,锄奸部副部长,淮南津浦路西军分区公安局局长,苏南行署公安局局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东野战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第三野战军二十军五十九师副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宿北、鲁南、莱芜、豫东、渡江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十军六十师政委,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六十师政治委员,参加了第二、第五次战役。1952年回国入军事学院政治系学习。1955年毕业后,历任第六十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安徽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顾问。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1年7月25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67岁。

曾如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治委员

曾如清(1914-1989),吉安县永和镇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巡视员,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教育部副部长,中共于都县谭头区委书记兼游击大队政治委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政治部民运部组织科科长,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一团政治处主任,苏中军区第三军分区泰州独立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一旅一团政治委员,苏中军区教导第一旅政治部主任,苏浙军区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一师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二十军五十八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副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江苏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9年4月27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74岁。

罗文华

--南海舰队副司令员

罗文华(1914〜1989),吉水县黄桥山原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侦察科科员,第一师十三团特派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省纵队第四支队一团政治委员、第三支队十团政治委员,山东纵队特务团参谋长,警卫第一旅三团副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八师二十三团政治委员,辽宁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一二五师政治部主任,独立第九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二军一一五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七航空学校参谋长,海军航空兵第三师师长,东海舰队航空兵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南海舰队航空司令员,南海舰队副司令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病逝广州,终年75岁。

刘子云

--广州军区副参谋长

刘子云(1914-1990),乳名寿秀,永新县怀忠镇西塘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任红三军第七师十九团排长,红五军团特务团工兵连连长,军团通信队副队长,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政治教员,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局作战参谋。1934年10月,刘子云随红五军作战略转移,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路上由连长升为营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参谋长,三五八旅司令部第一科科长,第八团参谋长。1942年,组织上选调刘子云到延安中央党校参加整风学习。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任三五九旅参谋长的刘子云奉命进入北满剿灭土匪武装。为顺利进行辽沈战役,全歼东北敌军奠定了基础。他在东北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一师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八师参谋长。1949年4月,刘子云调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副参谋长,一四O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系训练处处长、基本系主任,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司令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0年6月,刘子云在广州市逝世,享年76岁。

刘贤权

--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刘贤权(1914-1992),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192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六团连政治指导员,师卫生部政治委员,师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治部民运科科长,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五支队政治委员,运河支队政治部主任,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冀鲁边军区政治部主任,渤海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牡丹江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三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治委员,海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军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青海省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政治委员、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1992年6月15日因病在济南逝世,终年78岁。

罗斌

——海军后勤部政治委员

罗斌(1914~1994),永新县龙源口乡白口村人。1927年参加暴动队、赤卫队。1928年春末,罗斌随贺敏学领导的永新赤卫队大队编入红四军三十二团任传令排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1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这时红军主力转战赣南、闽西,罗斌留在井冈山坚持斗争。他先后多次参加攻打吉安。1933年6月成立红六军团时,罗斌担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团连长。1934年7月底,罗斌带伤随红六军团突围西征。1935年春,罗斌担任湘哪川黔军区龙永独立团代政治委员,红六军团模范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八旅独立第一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教员,晋绥军区第六军分区十九支队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五军分区司令员,独立第十四旅旅长,华北军区第二十三师师长。参加了大同、集宁、张家口、汾孝、察南、绥东、晋中、平津决战、和平解放绥远、剿灭西北残匪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师政治委员。1959年5月后,罗斌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青岛基地航空兵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政治部副主任,海军后勤部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94年11月2日,罗斌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病逝,享年81岁。

王学清

—东海舰队副司令员

王学清(1914-1998),永新县江畔乡洋湖街人。1930年永新的革命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16岁的王学清在一次扩大红军热潮中,报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由于他作战勇敢,纪律性强,1931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以后他随部队到中央苏区,参加了反“围剿”战斗。在战斗中他多次负伤。1934年4月随中央红军长征。历任红十二军电话队政治指导员,红二十八军第十二团政治委员,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政治指导员,第二分校大队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第二分校政治部训育科副科长,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队列科科长,晋西北军区第三军分区游击支队支队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和敌后反扫荡战役。为建立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做出了很大贡献。1943年5月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至抗战胜利。解放战争时期,任吕梁军区第九军分区参谋长,第八军分区副司令员,晋中军区独立第五旅副旅长。参加了冀西南、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屡立战功。1949年2月,他奉命率领从晋中军区抽调的干部随第四野战军南下,担任湖南省军区浣陵军分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王学清指挥了湘西剿匪,胜利完成了剿匪任务,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1950年6月起,王学清任空军第一航空预科总队总队长、师长。1955年8月入军事学院空军系学习。1959年1月,担任空军第二军副军长。1961年7月调海军部队工作,先后任东海舰队航空兵司令员,东海舰队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8月11日,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4月17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

龙振彪

--总参通信部副主任

龙振彪(1914~2000),永新县石桥乡梅田村人。1929年,永新的土地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5岁的龙振彪被选送到乡苏维埃当交通员。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湘赣省军区举办第二期无线电通信训练班,龙振彪被选送学习班学习无线电通信技术。结业后,被分配到红六团当报务员,成了一名红军通讯战士。1935年4月任第六军团电台队长,在长征途中,被军团记二、三等功各一次。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电台队队长,师电台中队长,代理大队长。1944年4月,龙振彪调延安抗大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调处执行部电台队长,晋绥军区司令部通信科副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通信科科长,西北军区通信联络处处长兼西安军管会电讯处处长。曾参加晋北、保卫延安和解放西安等一系列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通信处副处长,高级通信学校校长,通信学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副主任,总参谋部通信部副主任、顾问。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黎有章

--福州军区参谋长

黎有章(1915-1958),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入瑞金红军学校学习并兼任副排长。毕业后留校任机枪连副连长,特科学校机枪营营长,干部团特务连连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6年任红军大学教导师特科团副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队长、支队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特科营营长、第三大队大队长。1941年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党校学习并兼任副队长。1942年返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任第二大队大队长。1943年起,任山东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参谋长、司令员,参加了滨海地区反“扫荡”“反顽”斗争。1944年参加了山东区攻势作战。次年参加了山东区大反攻。解放战争时期,任滨海军区滨北军分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参谋长,第三野战军三十一军参谋长。参加过潍县、兖州、济南、渡江、福州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第八兵团参谋长,华东军区司令部军事交通处处长兼政委,福建省军区参谋长,福州军区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会议代表。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6月26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43岁。

张锂秀

--昆明军区司令员

张铚秀(1915~ ),永新县怀忠镇虹桥村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5月,张锂秀任红六军团十七师四十九团排长。在反“围剿”战斗中,他冲锋在前,屡立战功。1935年11月他随红六军团参加长征。1936年7月,担任红十师第二营营长,随后,部队又从甘孜继续北上。1937年,张锂秀进入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新一支队二团中队长、侦察参谋、团长,新四军第七师五十六团团长,皖江军区含和支队参谋长,新四军第七师十九旅参谋长。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英勇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十七军八十师师长。先后参加了孟良崗、解放济南、淮海等战役。淮海战役结束后,八十师开往宿东整训,准备南下渡长江作战。此后,张乍至秀又率八十师参加了淞沪战役,为解放大上海做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军长,1950年11月,张锂秀调任二十六军任副军长,同时奉命入朝鲜作战。1952年6月,二十六军奉中央军委命令回国。1953年5月,张卡至秀任二十六军军长。1969年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75年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1979年2月,张锂秀指挥了对越自卫反击西线战役。1980年1月任昆明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江勇为

——海军科研部政委

江勇为(1914-),莲花县人。193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三师七十团三连支部书记,红军学校高干队支部书记,教导团俱乐部主任,红军学校宣传科科长,红六军团总务处处长,第五十团总支书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营政治教导员,七一八团政治处主任,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南下支队第二大队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三五九旅七一八团政治委员,吕梁军区、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三纵队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总政治部组织部组织处处长,海军青岛基地政治部副主任,海军学院干部部部长,海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科研部政治委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副政治委员,中共中央监委驻第六机械工业部监察组组长,福州军区二一四指挥部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罗通

——济南军区装甲兵政治委员

罗通(1915~ ),吉安市青原区新号镇

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表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瑞金特科学校排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大学连政治指导员,陕甘宁边区关中保安司令部政治科长,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第四团政治委员,中共豫鄂区委军事部副

部长,路西指挥部参谋长,新四军第五师十四旅四十一团政治委员,中原军区第四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湘鄂赣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鄂东军区参谋长,晋绥军区第九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中原军区补充旅政治委员,江汉军区独立第二师师长,第四野战军五十一军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战车学校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政治部干部部部长,济南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政治委员,济南军区政治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钱江

--总参三部政治委员

钱江(1915〜1996),原名钱昌鑫,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总司令部宣传员,粤赣军区电台报务主任,军委二局报务员、电台科股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二局研究员,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二局工作队队长,八路军总部科长,中原军区司令部二局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军区二局处长、副局长、局长,中南军区二局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三部三局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三部副部长兼解放军技术工程学院院长,总参谋部三部政治委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96年8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黄荣海

--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黄荣海(1915-1996),万安县涧田乡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军特务训练队班长,红一军团政治部特务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警卫连政治指导员,特务营政治教导员,一一五师政治部直工科科长,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第三军分区五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师二十一旅副旅长,第六纵队十八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一二八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副军长兼师长,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军长,广东省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1996年10月13日在广州逝世,享年81岁。

王东保

——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王东保(1915-2000),吉水县尚贤秧塘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警卫连通信员,第四师四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一营特派员、教练员,苏鲁豫支队第一大队营政治教导员、大队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七旅二十团团长、副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十六师副师长、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一二七师师长兼海南岛海口市警备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政大学上干一大队大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一军军长,三十九军军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四川省生产建设办公室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0年在成都逝世,享年85岁。

周涌

--总参通信部副主任

周涌(1915-),永丰县七都乡人。1927年参加永丰县总工会学徒工会。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一军团电台报务员、报务主任,红六军团电台报务员,红三十二军电台队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电台区队长,教导第一旅电台区队长,山东军区司令部通信科科长兼通信营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参谋处副处长兼通信科科长,安东军区参谋处处长,辽东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辽东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辽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参谋长、副主任,总参谋部通信部副主任、顾问。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谢锡玉

——福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

谢锡玉(1915-1995),莲花县坊楼乡奢下村人。1930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通科招待所代所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警卫连指导员,山东纵队军政干部学校大队长兼政治教导员,陇海南进支队第三团政治委员、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第五纵队三支队八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四师九旅二十六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六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二十一军六十三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空军混成旅政治部主任,师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福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9月6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0岁。

曾传芳

--上海警备区副政治委员

曾传芳(1915〜1982),别名张平,永丰县石马乡阳固山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在三军团政治部秘书处当警卫员。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三十一师第九十三团政治处青年干事,连政治指导员,师政治部科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四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入红军大学学习,同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调任中央军委五局管理员、二局管理排长。到达陕北后,入红军大学上级干部队学习。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步兵学校连指导员、抗日军政大学笫三团总支书记、政工教员。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陇东特委青委会主任。1938年5月入中央党校学习,同年11月赴苏联养病。1940年回国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01942年被国民党军阀盛世才关押监禁四年,1946年5月出狱后回延安。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第一军分区津南支队政治委员,第十七团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第十一师十八团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三十三军九十八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潍县、济南、淮海、渡江、上海诸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上海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2年9月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67岁。

李夫克

——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

李夫克(1915-1988),原名李瑚开,又名李富开、李中俊。莲花县人。1929年担任本地模范少年先锋队大队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湘赣红八军特务连排长,国家保卫队第二大队大队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五次反“围剿”。1934年兼任汀(东)宁(化)清(流)太(雷)四县指挥部副总指挥,指挥部队平定了四县“大刀团”、“童子兵”的叛乱。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任国家保卫局保卫部队参谋。遵义整编后,任红三军团五师十二团参谋,参加了土城、四渡赤水等战斗。战斗中两次负重伤,仍坚持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北。1936年任红三十军参谋长,指挥部队在绥德、米脂一带牵制阎锡山部队,掩护主力红军西征。1937年1月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先后任军事教员、队长、支队长兼军事主任教员,抗大训练部军事教育科科长。1939年2月任八路军第一二0师三五八旅参谋长。次年参加了百团大战和晋西北地区反“扫荡”,参与指挥田家会、甄家庄等战斗。1944年4月任晋西北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兼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绥军区第三纵队参谋长,参加了晋中、绥远战役,参与指挥攻打文水和歼灭敌骑兵四师战斗。1947年起任西北野战军独立第五旅旅长,西北野战军副参谋长,第一野战军副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参谋长、代参谋长,参与指挥西南地区清匪、反霸斗争和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入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1958年毕业后任军事科学院军事学术部主任、战役研究部部长、学院副秘书长。1975年任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兼理论研究部部长。1977年12月任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6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3岁。

周志飞

--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

周志飞(1915-1988),永新县沙市张家院村人。1927年5月,14岁的周志飞参加了村儿童团,站岗放哨,工作积极。不久,他参加了红军游击队。1928年春,周志飞在红五军第一师特务连当战士。1932年夏,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周志飞奉命调往中央直属部队政治处工作。在极为艰难的长征途中,他一边赶路,一边进行政治宣传鼓动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周志飞任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二连连长,率部参加平型关战役,所部为前卫连。之后,转战娘子关,任二八五团二营营长、一一五师干部队队长。1938年初,调抗日军政大学任军事教员。1940年调任晋察冀军区独立五旅参谋氏。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冀热察军区热西军分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六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志飞任五十二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奉命率部进入广西剿匪。1951年参加军委组织的研究小组赴朝鲜战场研究美军战术。1952年任粤东军区司令员。1960年任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为海防部队及民兵队伍建设做了大量工作。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8月,在广州逝世,享年74岁。

陈信忠

--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

陈信忠(1915-1989),永新县龙门镇黄冈村人。1928年年仅13岁的陈信忠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1月,陈信忠随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向赣南闽西进军,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三军第九师十七团排长,红一军团骑兵团排长。参加了长征。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陈信忠被选送红军大学学习深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骑兵团连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骑兵营营长,第四军分区行唐支队支队长,第三十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三旅一团团长,第十旅二九八团团长,第十旅参谋长,副旅长,第十九军团六十四军一九0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1952年11月,陈信忠奉命随六十四军离开朝鲜回到祖国。不久,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深造。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四军副军长,军长,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沈阳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陈信忠在大连工作了30多年,经常深入部队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为加强部队建设,特别是辽南地区的国防建设,做岀了特殊贡献,赢得了广大官兵的信赖和爱戴。1989年12月3日,陈信忠因久病医治无效,在大连逝世,享年75岁。

江燮元

--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江燮元(1915~1990),永新县三湾乡曾瓦潭村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带着伤病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部电话班班长,红一军团第而师二团连副政治指导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排长琏政治指导员、连长,苏鲁豫支队第四大队营长,教导第五旅十四团团长,新四军独立旅第二团团长,胶东军区第十四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十二旅旅长,第十二师师长,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十二师师长。1948年10月初,江燮元参加和指挥了闻名中外的塔山阻击战,取得了这一战役的彻底胜利。所部第三十四团、三十六团分别获得“塔山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光荣称号。接着他挥师参加平津战役。1949年4月中旬,他奉命进军江南,参加了渡江作战、衡宝战役、广西战役,克全州、下桂林,所向披靡,继而挥师东进广东,参加了粤东、粤北剿匪,消灭土匪武装近万人。他的上级和下属皆称颂他是个“铁打的师长”、“阵上英雄,一代名将”。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一军一二三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海南军区参谋长兼副军长,军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1974年指挥了西沙永乐群岛自卫反击作战。1978年12月13日,他亲率五十五和四十三军参加指挥对越自己还击作战。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候补委员。1990年5月6日,江燮元在广州逝世,享年75岁。

贺盛桂

——解放军后勤学院副院长

贺盛桂(1915-1990),永新县象形乡觇口村人。1931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贺盛桂调到红八军军部任通讯班班长,跟随军长萧克,在萧克的教育帮助下,他进步很快,由通讯班长提升为排长,不久先后担任连长、营长等职务。1934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长征途中,他在一次与敌作战中负伤,同时还患伤寒病,以坚强的意志,忍受极大痛苦,走完长征路,最后到达了陕北。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补充团营长,七一八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参加了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在涯北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参加了田家庄、小石庄、上下细腰涧、灵丘、邵家庄等战斗。1939年11月,贺盛桂随三五九旅参加了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由于他的成绩显著,受到上级的高度赞扬。1944年11月,他跟随王震、王首道率领南下支队挺进豫、鄂、湘、赣、粤边区,在华南开辟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三五九旅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六师副师长,第一野战军二军参谋长。1946年参加了中原突围,一路血战,去荆紫关,渡丹江,涉江水,翻秦岭,过渭河,在极其险恶的形势下,战胜了敌人,胜利北返,回师延安。然后奉命从山西黄河之东渡河西进,参加了著名的瓦子街战役。先后参加了西府、荔北、扶眉、兰州等战役作战,为解放大西北做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9月在王震的指挥下,他又踏上了进军新疆的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后勤组织系主任、训练部部长、后勤指挥系主任、副教育长、副院长,总后勤部军事运输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10月9日,贺盛桂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彭龙飞

--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彭龙飞(1915-1992),永新县怀忠镇市田村人。192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11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任江西永新县保卫队排长、党支部书记,参加了九次攻打吉安的战斗。1931年起,参加了湘赣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任湘赣第十八师五十三团连政治指导员。1934年7月底,随红六军团突围西征,参加了数十次作战,到达湘西与红二军团会师。在湘鄂川黔根据地,先后担任湘鄂川黔边区永顺县毛巴游击队政治委员,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四十七团营政治教导员。1936年11月长征到达陕北,在三五九旅教导队任政治委员,肩负保卫延安保卫党的重任。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孟县保安大队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正、新、灵支队支队长、区队长,军区教导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沈阳保安第三旅旅长,辽宁独立师师长,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十四师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二军一二五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初,彭龙飞到南京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51年调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十二军副军长,赴朝鲜作战。回国后,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彭龙飞在指挥部队作战中,全身多处负伤,两只手少了8个指头,他的同事、战友、下属都十分敬佩这位身残志坚的断指将军。1992年6月9日,彭龙飞在长沙病逝,享年79岁。

马辉

——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河北省军区司令员

马辉(1915-1998),原名善士,永新县象形乡马家村人。马辉不满13岁便参加了少先队,曾装扮成卖柴郎为红军侦察敌情。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改名马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4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任红三军团第把师二十三团通信员,师军需处见习供给员,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测绘员,第二师通信主任。在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场上取得的仅有两次胜利仗之一的温坊战斗中,他以身体代替电话线,保证了师指挥所与主攻团阵地的联络畅通。1934年10月,长征途中,马辉担任红一军团二师五团侦察参谋。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连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滦源支队支队长,骑兵营营长,第二十五团副团长,第二区队区队长,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区独立旅旅长。马辉率部参加了解放大同、石家庄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十兵团师长,1951年6月,马辉率部奔赴抗美援朝保家为国的战场。从朝鲜战场回国后,他先后任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河北省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63年的河北抗洪抢险和1976年的唐山抗震救灾,他夜以继日地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忘我地工作。1984年离职休养后,他仍然关心党和国家大事,关心部队建设。1998年4月190,84岁的马辉将军在北京逝世。

龙飞虎

--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

龙飞虎(1915~1999),永新县在中乡斜陂村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夏,龙飞虎随部队进入赣西南地区,任红三军团八军六师七团尖刀班长。龙飞虎在战斗中成长起来,先后任红三军团第八军六师七团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三军团保卫局侦察参谋科科员,红一方面军保卫局侦察科科长。1935年10月,龙飞虎随部队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不久,被组织选派进入中央红军大学二科学习,并担任了二科学员二队党支部书记。1936年12月12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龙飞虎被调任为周恩来的卫士长,跟随周恩来去西安。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驻太原、南京、武汉、桂林、重庆办事处副官、科员、科长等职。1938年12月,龙飞虎任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行政处长、周恩来的警卫副官,负责办事处及周恩来的安全工作。1945年8月,毛泽东主席在重庆谈判期间,由龙飞虎负责毛泽东整个谈判过程中的保卫工作。1946年10月底,龙飞虎因工作需要奉命返回延安,担任了毛泽东主席的行政秘书,直接负责毛泽东的保卫工作。1947年春,龙飞虎响应党中央支援前线的号召,主动要求到第一线战斗部队任职。经组织批准,他离开中央机关,奔赴前线,先后担任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八师八十二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二十八军八十二师副政治委员。参加了济南、渡江、解放上海、福州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福建军区后勤部部长,福州军区后勤部部长,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顾问。参加和指挥了闽西剿匪战役、金门炮战。还成功地组建了我国最大的核潜艇生产基地,为海军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1999年7月龙飞虎因病在福州逝世,享年85岁。

尹明亮

——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

尹明亮(1915~1999),泰和县沙村乡尹家村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六师十六团卫生队队长,第五师卫生部部长兼政治委员,第十三团卫生队队长,陕北独立一师一团卫生队队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卫生队队长,第三军分区卫生部部长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以后,任热辽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冀察热辽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第十三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军事学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军政治部主任,炮兵学院副政治委员,闽北指挥部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肖文玖

——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肖文玖(1915-2001),吉水县枫江乡江头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吉水独立团勤务员,红三军团九师青年干事,红三军第九师二十五团连指导员,红一军团补充一师营政治委员,第二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十无线电队政治委员,二师教导营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特务团政治处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四团政治委员,平西军分区政治委员,第十一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二纵队五旅旅长,第七旅旅长,北岳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山西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西省军区代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三军军长,华北军区参谋长,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年逝世,享年86岁。

左爱

——海军学院政治委员

左爱(1916-),永新县芦溪乡社口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五十二团连政治指导员,第十七师五十团营政治教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营政治教导员,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三团政治处主任,警备第一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一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一旅政治部主任,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警备第一旅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第四军十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兼政治委员,海军学校管理部部长、海岸炮兵部部长,第一海军学校校长,海军学院副院长,福建基地政治委员,海军工程学院政治委员,海军学院政治委员。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刘发秀

——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

刘发秀(1916~ ,永新县石桥乡虎山村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至1933年6月任红八军保卫局通信员,1933年7月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五十三团连副指导员、指导员。参加了湘赣苏区反“围剿”战斗,1934年7月底,奉命跟随红六军团突围西征,于湘鄂川黔建立根据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连指导员,第七一八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在王震、王首道领导下,参加南下支队挺进华南建立游击根据地、中原突围、北返延安等重要革命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第五师十四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参与指挥扶眉、宁夏、青海等解放大西北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兵团副师长,新疆军区第四师师长,南疆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萧思明

——武汉军区政治委员

萧思明(1916~ ,永新县台岭乡台岭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三军第九师政治部组织课青年干事,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参谋、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到达陕北后,萧思明被选派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副营长,晋察冀军区独立第一师二团副团长,第十一支队三四三大队大队长,第七团团长,第三军分区参谋长,第一军分区六团团长。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创建晋察冀根据地,开辟平西,挺进冀东,并参加百团大战和多次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军区参谋长,察哈尔军区平西军分区司令员,北岳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二0六师师长。参加了平郊、保北、保卫石家庄、平津等重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西军区代司令员,华北军区干部部副部长,军政治委员,河北省军区司令员,第二政治委员,新疆军区政治委员,武汉军区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盛治华

--二炮副司令员

盛治华(1916-),永新县沙市镇洛溪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盛治华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通信排长。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到达陕北后,盛治华进入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连长,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营长,第三游击司令部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营长,第三游击司令部参谋长,晋察冀军政学校大队长,冀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十六团团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大队长、高干科副科长,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三十五团团长,军分区参谋长、司令员。他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在战斗中率部奋勇杀敌,立了战功。他还参加了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二纵队六旅旅长,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二00师师长。参加了清包、郑太、清风店、石家庄、张家口、太原等一系列重大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公安总队总队长,公安部队师长。1952年,盛治华奉命率部赴朝鲜。1954年春,盛治华回国先后担任华北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公安军副司令员,高级公安学校校长,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戴润生

——东海舰队政治委员

戴润生(1916-),吉水县阜田镇总溪村人。1928年参加农民运动,任儿童团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学校政治营青年干事,公略步兵学校政治指导员,军委干部团俱乐部主任,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保卫局政治指导员、巡视员,第四师十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子军三四三旅六八六团营政治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独立旅第一团政治委员,黄河支队、教导第四旅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冀鲁豫军区第十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军分区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旅政治委员、旅长,第二野战军十六军、十七军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贵州省安顺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任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部长,十六军政治委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政治委员,军事电讯工程学院院长,海军东海舰队政治委员、顾问组组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罗维道

--福建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罗维道(1916〜),泰和县灌溪乡界溪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会万泰独立营排长,独立团连政治指导员,湘赣军区游击第二大队队长兼政治委员,中共茶攸莲县委书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第一师二旅六团政治委员,一旅一团政治委员,苏南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第六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第六师十六旅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六师师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七军八十一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空军预科总队总队长兼政治委员,防空军军政治委员,福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福建省军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一级红星勋章。

曾威

——天津警备区政治委员

曾威(1916~ ),泰和县苑前乡琴塘村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省保卫局特务员,红六军团保卫局特务员,西安办事处副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入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总务科科长,挺进军第九团营政治教导员,挺进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晋察冀军区第十二军分区十团政治委员兼中共昌延县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独立第五旅副政治委员,独立第八旅副政治委员,察哈尔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平北军分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三十二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三兵团师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副军长,北京军区工程兵政治委员,天津警备区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一级红星勋章。

罗文坊

——北京军区副参谋长、

水电部副部长

罗文坊(1916~2000),吉安县永和镇人。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第二纵队连指导员,军政治部青年干事兼大队长,红三军第八师政治部青年科长,军委政治保卫局侦察科科员,红九军团保卫局科长,红一军团保卫局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锄奸科科长,冀中军区政治部锄奸部部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侦察科科长、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独四旅副旅长、独一旅副旅长,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争军第六纵队十八旅旅长,第二十兵团二0四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公安总队总队长,公安部队第二师师长,公安部队第二副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参谋长,国务院水电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0年11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陈德先

--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

陈德先(1916-),泰和县上圮乡上圮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保卫局交通员,陕北红军大学步兵学校第一团特派员,第三团总支部书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组织干事,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政治部锄奸科科长,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武装科副科长,山东军区特务团营政治教导员,特务团政治处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八师二十二团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八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三野战军二十二军六十五师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工程兵第二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获一级红星勋章。

王元和

--天津警备区政治委员

王元和(1916〜),安福县洲湖乡中洲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宣传员,第十一团政治处青年干事,中央军委警卫营连政治指导员,红四军第十师政治部副科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反 “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直属队总支书记、直属政治处主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四十七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组织部副部长,华北军区补训兵团第四旅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公安总队副政治委员,公安部队军政干部学校政治委员、内卫第三师政治委员,河北省公安厅副厅长兼人民武装警察总队政治委员,天津警备区政治委员。1962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徐国贤

——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

徐国贤(1916-2000),莲花县琴亭镇南门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第二十二师师部通信班长,红六军团第十七师四十九团通信排代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营长,模范师营政治教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营长、副团长,雁北支队支队长,特务团团长,南下支队第四大队大队长,湖南抗日救国军第四支队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团长、副旅长,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旅长,第一野战军二军五师师长兼新疆阿克苏军分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兼师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军长、代理军长,新疆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0年7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金钟藩

--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

金钟藩(1916-),莲花县三板桥田南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一团连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营政治教导员,七一八团政治处主任,七一九团政治处主任,七一七团参谋长,南下一支队第一大队参谋长,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支队副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六师十七团团长,第一野战军二军六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兵团师长,第二高级步兵学校训练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训练部副部长,新疆军区副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贺振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治委员

贺振新(1916-1966),永新县北乡象形村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成为湘赣红十七师的战士,参加了湘赣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由于他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在战火中转为中国共产党,并任红六军团第五十一团副排长。1934年8月,随红六军团突围西征,10月与红二军团会师后,投入开创湘鄂川黔根据地。先后担任湘鄂川黔军区第二军分区干部大队分队长,游击队政治委员,独立团连指导员,干部大队政治委员,红六军团第十七师政治部组织干事,第四十九团政治处总支书记、营教导员。1935年11月,贺振新率部跟随红二、六军团首长开始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兼宣传股股长、团政治处主任,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一支队政治处主任,三五九旅七一七团政治委员。1937年9月率部随军东渡黄河,在忻口西北大牛店、雁门关、王董堡伏击日寇连战连捷。1940年冬,他率部投入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与战士一起开荒山、打窑洞,把杂草丛生、野兽出没的荒山川,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1944年11月,贺振新参加了被誉为第二次长征的南下北返行动。此番征战10余月,一路跋山涉水,连续作战,历尽艰辛,他总是勇往直前,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战友们称他是“迎着困难上的带头人”。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三五九旅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战军一师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野战军师政治委员,1952年,贺振新奉命到北京中央马列学院学习5年,毕业后先后任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炮兵系副主任、政治委员兼工程系军机械科学研究所研究委员,炮兵工程学院副院长,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政治委员。1966年3月,贺振新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6年贺振新逝世,终年50岁。

吴融锋

一一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

吴融锋(1916-1974),永新县才丰乡洲湖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吴融锋在部队作战英勇,冲锋在前,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三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第九师政治部俱乐部主任,红九军团第七团俱乐部主任、总支书记,红三十二军第二八0团政治处主任、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吴融锋于1937年9月被选派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先后任八路军一二O师第三五八旅教育股股长、政治处主任、宣传科科长,第三五八旅七一五团政治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三五八旅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解放沙家庄、瓦子街、宝鸡、青海等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奉命赴朝鲜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一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回国后,任第二十一军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1年周恩来亲自任命他为国防工业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部党委代理书记。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1974年,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58岁。

余致泉

——兰州军区副参谋长、后勤部部长

余致泉(1916~1977),原名余新涛,吉水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公略独立团当战士。1934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后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五十三团排长、连长。参加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中的龙家寨、陈家河、板栗园、忠堡等战斗。1935年11月随红二、六军团长征。1936年12月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奉命到山西汾阳,组织地方游击队,任队长,后编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任连长,1939年调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营长。1945年5月率营随南下第二支队进入湘粤边。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三五八旅七一八团副团长,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三十六师一O八团团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九军一四七师四四一团团长。先后参加了辽沈、平津、衡宝、广西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任第四十九军一四七师四四一团团长。率部参加了桂林地区清剿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的战斗。1951年7月升任第十三兵团副师长兼参谋长,1952年10月入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班学习。1954年底毕业后,调任步兵第十一师师长。1962年参加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后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副参谋长、军区后勤部部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力年9月26日在甘肃山丹县不幸殉职。张强生

——济南军区副参谋长

张强生(1916-1977),安福县严田屋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湘赣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部司号长,游击队分队长。参加了湘赣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连长、营长。随部挺进敌后,参加了开辟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参加过新丰、延陵、东湾、陈巷桥、魏村等战斗。1940年8月任第一支队二团参谋长,参加了黄桥战役。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一师二旅四团参谋长,第五团团长。率团参加开辟建立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2年入中共华中党校学习,同年任新四军第一师二旅六团团长,奉命南渡长江,任苏南茅山地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员。1944年起任新四军第一师十六旅四十八团团长,苏浙军区第一纵队三支队副支队长、二支队支队长,苏南第二支队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师十六团、十八团团长,华中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三十一旅参谋长,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三十三旅副旅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九军八十七师师长、八十六师师长。参加过苏中、淮海等战役。率部参加了渡江、上海战役,继南下福建,参加了福州、漳州、厦门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空军十一师师长。1951年入空军航空学校学习。1952年起,任华东军区空军军政干部学校校长,防空高射炮兵第一O四师师长,空军第四军副军长,济南军区副参谋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7年1月12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61岁。

胡备文

--总参三部部长

胡备文(1916-1986),吉安市吉州区长塘乡桥南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一团宣传队队长,师政治部青年干事,军委无线电总队报务员,军委二局股长。参加过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战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二局电台科副科长、三处副处长、系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委二局二处处长、一处处长兼政治委员、二局副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前委二大队大队长,率部密切配合西北野战军的战略行动,取得了青化眨、洋马河、蟠龙镇、沙家店等重大战役的胜利,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嘉勉。1948年圆满完成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情报保障任务,受到中央传令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情报部第三局局长,军委技术部二局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三部副部长、部长、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2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0岁。

任昌辉

——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郑州卫戍区司令员

任昌辉(1916~1989),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十二军三十师一O七团排长,第三十六师工兵连副连长、连长,陕北独立第一师四团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大队区队长、第二分校大队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武装部部长,第二团副团长,冀东军区第十五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七师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六军一三八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南省军区参谋长、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兼郑州卫戍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9年11月30日因病在郑州逝世,终年78岁。

易耀彩

——北海舰队政治委员

易耀彩(1916~1990),泰和县苑前乡螺冈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军区独立团排长,独立第五师十五团政治处青年干事,红八军团第二十三师连政治指导员,军委一局二科科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子军一二0师三五八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十四团营长、团长,晋察冀军区第五军分区参谋长,第四军分区参谋长,冀察军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张家口卫戍司令部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八旅旅长、七旅旅长,第十九兵团六十三军副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基地司令员,1953年至1958年入苏联海军学院学习,获学士学位。回国后任海军潜艇学校校长,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政治委员,海军军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肖峰

——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

肖峰(1916~1991),原名肖忠谓,泰和县万合乡南坑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万安农民暴动。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万太县游击队分队长,东固县游击队中队长,太和县游击队二大队大队长,万太独立团团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干事,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总支书记、政治委员。参加中央苏区的第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骑兵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三团政治委员,第五团团长,军分区副参谋长。他作战英勇,指挥果断。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警六旅旅长,山东军区第七师副师长,华东野战军第十一师师长,第三野战军二十八军副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特种纵队副司令员、装甲兵副司令员,解放军装甲兵第一坦克训练基地司令员,第三坦克学校校长、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顾问。为我国装甲兵的建设做出了贡献。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肖锋一生经历过1365次战斗,先后6次负重伤。他先后获得三级红星奖章、秋收起义勋章、二级红星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勋章、老有所为精英奖章。1991年在北京逝世,终年75岁。李继开

——解放军空军副参谋长

李继开(1916~1994),字德芳,新干县城上乡大坑村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三军团兵站警卫连排长,中央军委警卫营参谋,军委一局参谋。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1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兵站运输科科长,兵站部延川办事处处长,八路军总政治部总务科科长,太岳纵队第二支队副支队长兼参谋长,八路军南下支队情报处处长。参加了开辟中条山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3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4年随部队挺进湘粤边开辟湘鄂赣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鄂东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原军区独立第二旅参谋长。1946年中原突围时,奉命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继而率部突围到皖西地区,同年回到延安。1947年任华东胶东军区副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参谋长,华东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先后参加了胶河、莱阳、兖州、济南、徐州、淮海、渡江等战役。1949年任苏南军区参谋长兼无锡市警备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参谋长,福建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参谋长,沈阳军区空军后勤部副部长,军区空军后勤部顾问,济南军区空军司令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4年逝世,终年78岁。

贺光华

--工程兵副司令员

贺光华(1916-2001),永新县埠前镇紫雾源村人。1929年秋,13岁的贺光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参加了第八、九次攻打吉安的军事行动。在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斗争中,他冲锋陷阵,英勇作战,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红军长征时,他担任了军机要科长,肩负着全军技术侦察重任。长征后,贺光华在中央军委一局、二局长时间地从事机要、技术侦察工作,成绩非常出色。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一局作战科科长,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八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豫南军分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六旅参谋长,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部作战处处长,第六纵队十七旅副旅长。1949年2月,贺光华调任十一军三十五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他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3月,任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副参谋长兼淞沪警备司令部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7年担任第十二军副军长。1959年以后,他先后担任军事科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军事技术直观教研馆政治委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为军事科学研究工作做出了贡献。1966年贺光华调任国务院第四机械工业部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党组书记。1979年4月,贺光华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是第五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2001年贺光华逝世,享年85岁。肖前

——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

肖前(1916-2001),万安县枫头乡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五师十六团连政治指导员,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红军总部直属队总支书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教导大队政治委员、代大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部警卫团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总直属队政治部主任兼佳木斯卫戍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合江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二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四野战军四十四军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部主任,华南军区干部部副部长,中南军区空军干部部部长,武汉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1年逝世,享年85岁。

刘昂

——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

刘昂(1916-2002),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九兵团第三师九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三十二军政治部敌工科科长、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营长,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五团副团长,八路军南下支队分队长,湘鄂赣军区东分区参谋长,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平原军区干部教导团团长,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参谋长,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华北军政大学高级干部队队长、副总队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三十二步兵学校校长,南京步兵学校校长,南京军区炮兵副司令员,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空军军政治委员,南京军区空军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2年逝世,享年86岁。

刘兴隆

——广州军区副参谋长

刘兴隆(1917-),泰和县万合乡集义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军委警卫团班长、排长、连长,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营长,陕北独立第一师参谋长,总部特务团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参谋长,第六团团长,第三军分区二十团团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大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军区热东军分区司令员、热中军分区司令员,东北军区临时整训第四师师长,江西军区赣州军分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分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兼军参谋长,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李水清

--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二炮司令员

李水清(1917-),吉水县阜田镇水南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本村儿童团长、少先队长,参加红军攻打吉安。参军后任红军班长、排长、团司号长、团青年干事,红一军团政治部巡视员,敌工部干事,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宣传员、宣传队队长,十三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营政治教导员,冀察热挺进军第三十三团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七团政治委员,第十一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野战军第三纵队七旅副政治委员、五旅政治委员,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一九九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六十七军副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七军军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198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曾光明

——南疆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

曾光明(1917-1985),吉安县油田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军团第三军七师十九团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第一师二团营政治教导员。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主力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一师政治部干部科科长,参加了东征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四团政治处股长,一二O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政治处主任,晋绥军区独立第四旅十三团政治委员。1938年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独四旅政治部主任、旅副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第二军四师副政治委员。参加了蟠龙、运城、宜川等战役。1949年参加了扶郡、兰州战役,后进军新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四师师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4年任南疆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司令员、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5年因病逝世,终年68岁。

陈云中

——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副院长

陈云中(1917~1995),永新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四师文书、测绘员,红二十八军作战参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参谋,第四纵队参谋,冀热察挺进军第十二支队侦察科长,挺进军作战科长,第七团参谋长,冀东军分区第十三团参谋长,第十三团、十六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晋纵队第二旅副旅长,热河军区独立第十三旅副旅长,冀察热辽军区军政学校训练部副部长,第十九军分区副司令员,宜宾军分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副部长兼参谋长,1954年至1958年入苏联海军军事学院学习。回国后任海军东海舰队第六支队支队长,国防部第七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长、副院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颜文斌

--旅大警备区副司令

颜文斌(1917-),永新县澧田镇匡塘村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8月初调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排长,第五十一团连副指导员。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颜文斌正在龙家寨红军医院养伤。他下定决心要跟部队走。在长征途中,他以超常的毅力,赢得了战友们的敬佩。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连副指导员,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敢死队”队长、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十四旅七十团副团长,第五师十五团团长,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团长,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一一五师参谋长。1948年,他调任东北野战军二纵四师十二团团长,奉中央军委命令率部秘密入关,参加平津战役,担负天津战役中由西出击的纵深战。经过这场血战后,颜文斌调任三十九军一一五师参谋长,率部参加渡江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接着又朝柳州、南宁、镇南关方向追歼残敌,取得了五战五胜的辉煌战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师长、师长。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他积极致力于国防建设和生产建设,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黑龙江建设兵团第一副司令员,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肖荣昌

--总参三部副部长

肖荣昌(1918-),吉安县敦厚镇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团无线电队报务员,军委二局报务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二局报务训练班主任,二局一科研究员、组长、股长,二局三科科长,二局二系副主任,八路军南下支队司令部副科长,中原军区司令部三处副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委二局一处处长,晋绥军区司令部三处处长,西北军区司令部二局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司令部二局局长,军委三部一局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局总参谋部三部局长,三部副部长兼后勤部部长,总参谋部三部顾问。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彭富九

--总参三部部长

彭富九(1918-),永新县高溪乡梅花村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7月,彭富九从湘赣省军区无线电训练班毕业后,分配在任红六军团无线电报务员。1934年8月,彭富九随红六军团突围西征。1935年12月,彭富九随红二、六军团从湘鄂川黔边界开始长征。他先后担任红二军团报务主任,红六军团电台队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彭富九历任军委二局前方工作队报务员、电台股长、副科长、一处副处长、干部科科长、系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局副局长、局长,华北军区二局局长,中南军区二局局长。他的工作任务已不是单纯领导无线电台的通信工作,还肩负起开展侦察敌情,刺探情报的特殊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彭富九奉命组织和领导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情报保障工作。为中央军委,志愿军总部提供大量重要的可靠情报,为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回国后,他先后任军委技术一局局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三部第一副部长、代部长、部长兼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院长,军事科学院副政治委员,总参谋部三部部长、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党内军内称彭富九为“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

彭清云

--总参纪检副书记

彭清云(1918-1995),永新县白沙塘乡铁炉下村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8月,彭清云随红六军团突围西征,于10月在黔东印江县与红二军团会师。他先后担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五十三团连政治指导员,第十六师四十七团营政治教导员,第十八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35年11月,他随红六军团开始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经历千辛万苦,到达陕北保安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营政治教导员,教导营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二十八师十四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一六0师政治委员。 彭清云率部参加了解放哈尔滨,攻取四平等战斗。随后率部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1949年底调任四十七军二四一师政委兼任湖南永顺地委第一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1951年2月,彭清云所在的四十七军奉命开赴朝鲜。1954年9月,随四十七军奉命回国。1955年8月,彭清云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学习毕业后留院工作,先后任系主任、党委书记、学院政治部主任等职。1964年调总参工作,先后担任了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总参谋部三部政治委员,总参谋部通信部政治委员。中国共产党总参谋部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95年7月30日,彭清云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李真

--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

李真(1918~1999),永新县莲洲乡黄石坊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团卫生部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医生,七一八团主治医生,冀中军区特务团卫生队队长,冀中人民自卫军卫生部政治委员,冀中军区警备旅卫生部部长兼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卫生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军区卫生部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察哈尔军区察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华北野战军第三纵队九旅政治部主任,第十九兵团六十三军一八八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事学院政治部干部部部长,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兵部政治委员,工程兵政治委员,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李真这位少年时代只念了9个月私塾和1年半列宁小学的放牛娃,转战南北,戎马径您几十载,革命战争把这位放牛娃锤炼成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李真将军擅长行书和草书,笔势苍劲,潇洒自然,形成了以军人气度为特点的豪放跌宕的艺术风格。从1983年起,李真有一万多幅书法作品问世。诗词创作方面也收获颇丰。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99年5月25日,李真逝世,享年81岁。

蔡永

——福州军区空军第一副司令员

蔡永(1919-2001),泰和县中龙乡上石尾村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政治处青年干事,第二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政治处青年干事,营政治教导员,苏鲁豫支队鲁南独立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六支队特务团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第十七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四师十旅二十八团政治委员,淮海军分区特务团团长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六师十七团团长、师参谋长,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一一六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军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前线指挥所参谋长,空军军长,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福州军区空军第一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获一级红星勋章。2001年9月10日在大连逝世,享年83岁。

宋景华

--北海舰队副政治委员

宋景华(1919-),原名宋金泉,吉水县醪桥山下村人。1930年参加村苏维埃政府工作。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国际师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第一师二团俱乐部主任,红二十七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处警备第一团政治处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四团政治委员兼腳甘警备区政治部主任,三八五旅七七0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林军区吉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十一师政治委员兼长春卫戍司令部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第一六四师政治委员、炮兵第六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炮兵学校政治委员,第二海军学校政治委员,旅顺基地政治委员,北海舰队副政治委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林茂源

——沈阳军区军事法院院长

林茂源(1919~1972),泰和县人。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6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三军第九师二十五团班长,红十三军第三十师一团青年干事。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长征途中任中央军委二局译电员。到达陕北后,任中央军委外交部技术书记。1936年“西安事变”时,跟随周恩来赴西安工作。抗日战争时期,随叶剑英、彭雪枫先后任八路军驻云阳办事处机要科科长,太原办事处机要科科长。1939年9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三大队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1944年2月调任冀晋军区第三军分区六团政治委员,冀东军区第十五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晋察冀边区1945年攻势作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冀东纵队第十二旅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骑兵第五师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辽沈、平津诸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辽东军区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军事法院院长。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2年8月14日因病在沈阳逝世,终年53岁。

朱云谦

--总政治部副主任

朱云谦(1919~1989),莲花县荷塘乡院

背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边区独立第三团政治处干事,少共区委书记,中心县委书记。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部教导营连政治指导员,特务营政治教导员,江北游击纵队政治处副主任,新四军第五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十五团政治委员,淮南吁嘉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中共吁嘉县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淮南路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淮南军区副参谋长,苏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三十一旅副旅长、旅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九军八十五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参谋长,空军陆战师师长,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学院副院长,广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9年逝世,享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