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伏兆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人物》
唯一号: 140330020230000400
人物姓名: 旷伏兆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3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14
卒年: 1996
籍贯: 永新县埠前镇心田村

传略

旷伏兆(1914-1996),永新县埠前镇心田村人。1929年参加本地工会,曾任乡工会委员,县模范团大队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他带领8名共青团员集体参加红军。1932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红八军第七十团班长,红六军团第十八师卫生部政治指导员。参加了湘赣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会合,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旷伏兆受命担任第十七师新兵营营长,后调任龙桑独立团政治委员,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四十六团副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正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的旷伏兆同几位团职干部主动请战,要求到前线去。中央军委批准了旷伏兆的请战报告。他来到山西太原,在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不久,任中共山西省方山县委书记,陕西战总会第二支队副支队长,冀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冀中军区警备旅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十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旷伏兆以他聪明才智和指挥能力,领导军民和游击队建成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既能防毒,又能防火、防水的地道。创造了“以我军极小的代价,换取了歼敌大部的重大胜利”的地道战奇迹,受到了八路军总部的高度赞扬和通报嘉奖。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六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第一纵队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正太、清风店、石家庄、平津、张家口等战役的指挥工作,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取得了许多战役的重大胜利。1949年,旷伏兆北调任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政治委员。他奉命率领六十七军全体指战员执行解放山西省会太原的作战任务。在彭德怀、徐向前指挥下,取得卧虎山战斗的彻底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底,旷伏兆任志愿军第六十七军政委,参加抗美援朝。旷伏兆率部参加了朝鲜金城南地区防御作战。美国军队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大部分返回祖国,旷伏兆奉命留在朝鲜。1954年6月,旷伏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兵团政治委员。旷伏兆在朝鲜战斗和生活了8年,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1958年2月初,奉命率部回国。1960年3月经周恩来亲自选拔,转到地方工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副部长。他在地质部工作了15年,为组织领导地矿、石油资源勘探开发,为地质勘查队伍的建设,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做出了贡献。1975年春,中央军委任命旷伏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治委员。又任铁道兵部队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6年6月4日,旷伏兆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知识出处

吉安人物

《吉安人物》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对从晋代到现代1700多年间五百多位在江西吉安历史上有重要建树、重要影响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学、医学等领域名人进行了介绍。收集、挖掘、整理、研究历代吉安名人的活动资料,遴选了从晋迄今1700多年间554位吉安人物,《吉安人物》是一部进行继承优良传统和地情教育的极好教材,也是一部启迪今人,昭示来者,宣传吉安,了解吉安的传世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