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二节 冶金

浦城冶金工业开创早。宋代,先后开采的矿场有潘家山、通德、蕉溪、筋竹、余生、余桑、因奖、管查、毛源、宝兴等10个,这些矿场在宋代就相继停废。今发现管查场遗址有矿洞100多处、冶炼场2所,能用加铅法将银、铜分离。明代矿冶颇盛:洪武元年(1368),铁坑梅岭坞和杨村水门母坑各有一规模颇大的铁冶,每炉炉工多达500~700人;永乐五年(1407),朝廷遣官开发马鞍、葛洋、黄恭3坑银铅;永乐十二年废葛洋坑,新开棠岱坑,在棠岱坑开通水垄(排水系统),达到“风顺火明”,提高采矿效率;宣德间(1426~1435年),开发杨树、石崖、石牌、吴山4坑,此外还开发大际、杨梅岭、陈伯、竹施、横缝、山榉林、福罗、斗潭、长洋9坑。明末清初,因已采坑场资源枯竭,遂填塞坑场以防矿工相聚起义。清代矿冶业基本停歇。民国期间,仅部分乡民分散开采铁矿或洗铁砂,为城区铁匠提供原料,部分销往衢州、建瓯等地,全县仅2座铁炉。民国期间产铁42吨。

解放后,开采的矿山有铁、铜、萤石等。

铁矿 浦城解放初,仍然是部分群众分散开采铁矿,1949~1957年仅产铁382吨。1958年7月,永兴始建喇叭炉炼铁。9月11日中共南平地委在永兴召开全专区炼铁现场会,推广青竹土喇叭炉。接着实行“以钢为纲”,大搞群众运动,全民大炼钢铁,中共浦城县委成立钢铁指挥部,各公社成立炼铁兵团,不断抽调农业劳力洗铁砂,烧木炭,建土喇叭炉炼铁。随后建起屏峰铁矿和屏峰铁厂。9月24日至11月6日,连续掀起三个炼铁高产周。县社两级都在屏峰采矿炼铁,建炉120个。11月10日,县委钢铁指挥部发布决战动员令,提出一切为“钢铁元帅”让路,全县集中10万劳力投入炼铁。全县有土喇叭炉2948个、土高炉37个。至12月底,共产土铁5070.33吨,土钢30.57吨。劳动力集中炼铁,影响秋收。又因洗铁砂冲压稻田11968亩。1959年继续贯彻“以钢为纲”的方针,生产土铁4171.96吨。1960年产土铁3600吨。1961年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县、社办的铁厂相继停办。此后,仅有零星小量生产,是年仅产土铁147吨。1966年减为57吨。1970年计划复办屏峰铁厂,投资10万元,拟建高炉2座,年产铁150吨。但至次年,投资超过10万,仅建成一个炉,未正式投产。1972年停止复建屏峰铁厂,改建硫铁矿。

铜矿 1970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在浦城管查成立“铜矿建设指挥部”。次年10月试产。1972年8月正式投产,职工461人,固定资产净值215.73万元。矿山采用平洞开拓,浅孔溜矿法采矿,药剂浮选,最终产品为精矿粉,运往邵武冶炼厂(1984年后运往云南冶炼厂)冶炼。1973年铜矿改属福建省冶金厅。日采矿能力250吨,选矿能力80吨。1975年,有各种凿岩机24台,装置每小时处理矿石20吨的D400×600型“老虎”和19~62型圆锥破碎机各1台、日处理矿石250吨的球磨机1台、单轴分级机和浮选机各2台等选矿设备,日均选矿能力提高到204吨。1983年产铜精矿含铜量389吨,实物量1840.93吨,日采矿综合能力250吨,为铜矿年产最高值。建矿至1986年,共投资754万元,共采铜精矿含铜量3741.96吨,实物量18676.36吨,亏损38.64万元。1987年起,资源枯竭,产量骤降。至1988年,两年共采铜精矿含铜量205.69吨,实物量885.38吨,产值165万元,亏损70万元。全矿职工174人,固定资产原值472万元,净值114万元。

萤石矿 1958年在大炼钢铁的同时,兴办萤石矿,但未能投产。此后时办时停。1962年,建成西岩萤石矿,次年停办。1966年恢复生产,次年又停产。1962~1966年共产萤石1159吨,1972年复办,1978年停办。1982年由公社复采萤石。1984年转仙阳小仁风开采。

其它矿 1958年曾办铅锌矿,未能投产。1966年生产锌精矿1366吨,次年停产。1979年富岭圳边开采钨矿,当年生产钨矿10吨。1986年开发银场铅锌矿。1988年仙阳镇山际开采叶腊石矿,当年采矿30吨。

1988年,乡镇以上冶金工业有省办管查铜矿,乡镇办富岭镇圳边钨矿、仙阳镇山际叶腊石矿、永兴银场铅锌矿。独立核算冶金工业总产值108万元,占总产值的0.94%。职工303人。固定资产原值489万元。年产钨矿石5吨,铜精矿含铜量115吨、实物量503吨。铜矿全员劳动生产率2615元/人,钨矿和铅锌矿的劳动生产率为4488元/人。冶金工业总亏损4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