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一 老师

朱子的老师,有其童年的启蒙塾师;有其遵父遗嘱同时从学的“武夷三先生”;有将其引入禅门的道谦,以及最终引导其“弃禅归儒”,重返正学的延平先生李侗等。以下分别述之。

杨由义,字宜之,一字仪之,开封人,后寓居浙江海宁盐官。绍兴八年(1138),朱子九岁,其父朱松为秘书省校书郎。本年三月,朱子随母到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杨由义为其塾师,授以司马光《温公杂仪》等课程。①《咸淳临安志》载其生平:杨由义,字宜之。父奉直,建炎初以正将扈跸,寓杭。兀术犯杭,奉直御敌,由义将母及妹避地海昌。敌卒至,母曰:“汝父必死国难,我当死妇节。”携女沉运河。由义被执,累日而逸。领漕荐,不第,馆于诸公之门。吏部朱松,尝延请以诲其子熹。后以父恩补右阶监,赡军南库。隆兴初,卢仲贤使金辱命,由义请行,以门祗密院干官充奉使金国通问审议官。金折之使拜,由义誓死不屈,全节而归。……后官至刑部侍郎转朝奉大夫,卒于盐官私第。朱熹欲铭其墓,尝曰“忠义大节,夷夏称叹”。会熹卒,不果。①厉鹗《宋诗纪事》载其事迹云:“由义,字宜之,开封人,避地盐官,与漕荐,不第。以父奉直恩补右阶,监赡南军库。隆兴初,以门祗候使金,不屈而还。孝宗嘉叹,累迁太府卿,兼刑部侍郎。徽国朱文公曾受业焉。”②并录其《吊王忠肃》一诗:太原城下屹行宫,云树茏葱掩碧空。

铁马无声汾水急,满天风雨泣英雄。

王忠肃,即王禀,靖康时任副都总管,统领宣抚司兵守太原。靖康元年(1126)六月,除建武军节度使。九月,太原援绝,军民断粮,城陷,犹率疲兵巷战,身中数十枪,后父子同赴水而死。坚守太原二百五十多天,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正是在王禀“满天风雨泣英雄”的事迹激励下,杨由义在赴金之际方能保持崇高的民族气节。《氏族大全》对杨由义的气节大加赞赏,认为杨由义“隆兴初,与胡昉使金国。不肯供退海、泗、唐、邓四郡,又不拜。曰:‘若死此间,做得个忠孝鬼!’全璧归朝。二公抗节异域,争礼毡帐,千载之下,凛然犹有生气!”③清嘉庆《浙江通志》对杨氏“馆于诸公之门”一事则有所增益,称其“幼时颇从事学问,久之,遂与漕荐,丰度俊伟,词翰典丽,馆于贤士大夫之门者凡二十年”。

正是由于杨由义有长达二十年塾师的教学经验,以及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对幼年时的朱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淳熙元年(1174),朱子还将“顷年杨丈尝以教授”过的《温公杂仪》一书作为儿童教材,委托友人建宁知府傅自得刊刻出版。①并对杨由义奉使全节而归,有“忠义大节,夷夏称叹”的赞语。

刘勉之(1091—1149),字致中,号白水,又号草堂,建州崇安县(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其世系,属“建州三刘”中世居建阳马伏的“西族南派”,而与号“东族”而世居崇安五夫的刘子翚一族有别。

刘勉之自幼向学,日诵数千言。成年后,以乡举入太学。当时蔡京擅权,禁止伊洛之学的传播。刘勉之待深夜同舍生睡熟后,暗暗地抄写和默读这类被禁的伊洛程氏之书。程颐的门人谯定对《易》学有研究,刘勉之于是从其学《易》。后因厌科举,便离开太学相继问学于刘安世和杨时。回到家乡后,刘勉之相继在五夫白水、建阳萧屯构建草堂,读书讲学其中,而对功名利禄淡然无求。与胡宪、刘子翚等人往来密切,论道讲学。

绍兴八年(1138)四月,因中书舍人吕本中等奏:“建州进士刘勉之,学有渊源,行可师法,闽中士人无不推仰,伏望特赐录用。”②特召他入京。其时因秦桧当权,“专柄国政,方决和戎之策,恶闻天下正论”。对刘勉之这样来自“山林之下,不顾利害,敢尽言触忌讳”的一介布衣特别感到害怕,“尤不欲使见天子谈当世事”,于是下令“策试后省,给札,俾上其对”。③刘勉之深知权奸窃国,“道不易行”,即日谢病而归。从此杜门不出,躬耕讲学以终。

绍兴十三年(1143)三月,朱松临终时,命朱子前往五夫从学于“武夷三先生”,刘勉之为其中之一。

由于刘勉之终生不仕,以学行闻名于世,《宋史》将其事迹列入《隐逸传》。对其教导朱子方面的成就,史称“熹之得道,自勉之始”④。

胡宪(1085—1162),字原仲,崇安五夫人。朱松临终前,命朱子前往从学的“武夷三先生”之一。

胡宪幼年从学于胡安国,绍兴间以乡贡入太学。时伊洛之学被禁,胡宪与刘勉之在暗地里诵习其说。既而二人又从谯定学《易》。不久即返乡,以躬耕和卖药以及讲学为生,以奉养其亲。胡安国称其有“隐君子”之操守,从学者尊称为“籍溪先生”。

绍兴六年(1136)九月,因朝中大臣屡举荐不赴,而赐进士出身,授左迪功郎,添差建州教授。在州学讲学七年,授诸生以儒家修身为己之学,后因母年高请祠而归。

绍兴二十二年(1152),出任福建路安抚司准备差遣。因帅守张宗元再榷监法,与民争利,胡宪上书,“告以为政大体,宗元不悦。久之,宪请岳祠而去”①。

绍兴二十九年(1159)六月,被命为大理司直。八月,改命为秘书省正字。当时,胡宪已七十五岁高龄,“人谓先生必不复起,而先生一辞即受,虽门人弟子莫不疑之”②。次年六月,胡宪赴都任职。因病不能上朝,乃草疏言:“金人大治汴京宫室,势必败盟。今元臣、宿将惟张浚、刘锜在,识者皆谓金果南牧,非此两人莫能当。愿亟起之,臣死不恨。”③当时,张浚、刘锜这两位抗金名将皆受朝中主和派打击,无人敢言起用他们,胡宪是第一个敢说此话的人。疏送入内宫,胡宪即请求辞官离京。孝宗嘉其忠直,命其为左宣教郎,主管崇道观。对胡宪以七十五岁高龄而赴京上任的目的,唯有朱子心领神会,他在《送籍溪胡丈赴馆供职》诗一中写道:祖饯衣冠满道周,此行谁与话端由?心知不作功名计,只为苍生未敢休。④只为苍生未敢休”一句,道出了胡宪为国家社稷和天下苍生的爱国忧民情怀。清代全祖望评价胡宪为“籍溪少尝卖药,其后书堂中尚有胡居士熟药正铺牌,卒成一代儒者,真人豪哉!”①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号屏山,又号病翁,建州崇安县五夫里人。以父荫补承务郎。父刘韐、兄刘子羽均为著名抗金将领。其父靖康间出使金国,金人强迫其投降,刘韐宁死不屈,以身殉国。当时,刘子翚为真定府慕僚。服丧三年,被命为兴化军通判,有治绩。绍兴二年(1132)八月,以疾辞归,以右宣教郎主管武夷山冲佑观。从此里居在屏山之下,建屏山书院讲学著述,前后达十七年。

刘子翚与胡宪、刘勉之交情深厚。史称,其三人“每见,讲学外无杂言”②。所交多海内知名人士。朱子、魏掞之、刘珙、黄铢、欧阳光祖等均是他的学生。

刘子翚长于《易》学,是著名学者、研治《春秋》的大家胡安国的高弟。朱子在少年时,曾从其学《易》。刘子翚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代表作《汴京纪事》二十首,追记靖康之难汴京沦陷的历史,尖锐斥责权奸误国,是其诗作中的名篇。刘子翚反对和议,坚持抗金的政治立场;崇尚理学,以二程为宗的理学思想,给少年朱子以深刻的影响。

刘子翚的著作有《屏山集》二十卷,由其子刘玶编辑,朱子为之序而行之。今存明正德七年(1512)其后裔刘泽刊本,清光绪武夷云屏山房潘政明刊本和四库全书本。民国年间,里人詹继良编有记其遗言轶事的《屏山志略》二卷付梓,今存1921年建瓯詹屏山房排印本。

道谦禅师(约1105—1152),崇安五夫里人。俗姓游,家世业儒,因幼年失怙,乃于宣和元年(1119)十五岁时落发,在五夫里拱辰山下之开善寺为僧。后北游东都,师从名僧大慧宗杲。绍兴四年(1134)随宗杲入闽,先后在五夫开善寺、泉州云门寺升座说法,与刘子翚、刘子羽交往密切。绍兴七年(1137)复随宗杲迁往径山,名声渐起,与名士吕本中、张嵲、张浚等过从甚密。绍兴九年(1139),在崇安五夫里仙洲山下建密庵,筑清湍亭,弟子众多,士大夫多来问法。

受武夷三先生均信奉禅学的影响,朱子在青年时曾师事道谦。据朱子自述:某年十五六时,亦尝留心于此(指禅学——编者注)。一日在病翁所会一僧,与之语。其僧只相应和了说,也不说是不是;却与刘说,某也理会得个昭昭灵灵底禅。刘后说与某,某遂疑此僧更有要妙处在,遂去扣问他,见他说得也煞好。及去赴试时,便用他意思去胡说。是时文字不似而今细密,由人粗说,试官为某说动了,遂得举。①这段话是朱子后来在讲学中,与其弟子所述。其中提到了在刘子翚居所始识道谦的过程,以及他以佛学而不是以儒学参加策试而中举的经历。朱子向道谦问学,前后有三次,地点在五夫仙洲山密庵。朱子所作《祭开善谦禅师文》云:我昔从学,读《易》《语》《孟》。究观古人,之所以圣。既不自揆,欲造其风。道绝径塞,卒莫能通。下从长者,问所当务。皆告之言,要须契悟。开悟之说,不出于惮。我于是时,则愿学焉。师出仙洲,我寓潭上。一岭间之,但有瞻仰。丙寅之秋,师来拱辰。乃获从容,笑语日亲。一日焚香,请问此事。师则有言,决定不是。始知平生,浪自苦辛。去道日远,无所问津。未及一年,师以谤去。我以行役,不得安住。往还之间,见师者三。见必款留,朝夕咨参。师亦喜我,为说禅病。我亦感师,恨不速证。别其三月,中秋一书。已非手笔,知疾可虞。……②这篇祭文将朱子师事道谦的时间、地点,问学的次数,以及往返讨论的主题都作了叙述。道谦圆寂后,朱子仍陷溺在禅学之中而不能自拔。据其自述,朱子前后“出入于释、老者十余年”。

朱子师从道谦出入佛老,为其日后援佛入儒,即以佛学思想的长处来改造儒学思想打下了基础。

道谦的著作,今存《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一卷、《大慧禅师禅宗杂毒海》二卷。

李侗(1093—1163),字愿中,号延平,南剑州剑浦县(今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

政和六年(1116),年二十四岁时,从学于杨时的高弟罗从彦。罗授以《春秋》《中庸》《论语》和《孟子》之说。李侗从师累年,事事处处以罗从彦为榜样。罗从彦不愿出仕,李侗亦布衣一生;罗从彦筑室罗浮山,李侗亦“退而屏居山田,结茅水竹之间”。罗从彦提倡“静中体认喜怒哀乐之未发”,李侗亦“默坐澄心,体认天理”。①在罗从彦的指教下,李侗学有所成。史称:其始学也,默坐澄心,以验夫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气象为何如。久之,而知天下之大本真在乎是也。既得其本,则凡出于是者,虽品节万殊,曲折万变,莫不该摄洞贯,以次融释,各有条理,如川流脉络之不可乱。大而天地之所以高厚,细而品汇之所以化育,以至经训之微言,日用之小物,玩之于此,无一不得其衷焉。由是操存益固,涵养益熟,泛应曲酬,发必中节。②绍兴二十三年(1153)五月,沉溺于禅学的朱子首次拜见李侗,得其指点。绍兴二十八年(1158)正月正式拜其为师。在学术上,最终完成了“弃禅归儒”,重返正学的转变。

在政治思想上,李侗也给朱子许多有益的影响。《宋史》载:侗既闲居,若无意当世,而伤时忧国,论事感激动人。③朱子《延平先生李公行状》则称“其语治道,必以明天理、正人心、崇节义、厉廉耻为先”①。绍兴三十二年(1162),朱子生平首次上封事,文稿得到李侗的指点。这年七月,李侗写信给朱子,要他在封事中突出主战,反对议和的思想,他说:今日所以不振,立志不定、事功不成者,正坐此以和议为名尔。

……要之,断然不可和。自整顿纲纪,以大义断之,以示天下向背,立为国是可尔。②文中的“大义”,指的是“尊王攘夷”的《春秋》大义。李侗还时常告诫朱子:“今日但当将‘不共戴天’四字贴在额头上,不知有其他,是第一义。”③在朱子《壬午应诏封事》中,有“金虏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则其不可和也,义理明矣”④之句,就是受李侗的启发和影响。

李侗逝世后,朱子为其撰《行状》。其著作今存朱子辑录的《延平答问》,以及李氏后人在《延平答问》基础上增辑的《李延平集》。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从祀孔庙。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康熙皇帝御书“静中气象”匾额赐延平李氏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