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翚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272
人物姓名: 刘子翚
人物异名: 字:彦冲;号:屏山;又号:病翁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0182.pdf
出生年: 1101年
卒年: 1147年
籍贯: 建州崇安县五夫里
亲属: 刘韐;刘子羽;刘子羽
非亲属: 胡宪;刘勉之;朱熹

传略

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号屏山,又号病翁,建州崇安县五夫里人。以父荫补承务郎。父刘韐、兄刘子羽均为著名抗金将领。其父靖康间出使金国,金人强迫其投降,刘韐宁死不屈,以身殉国。当时,刘子翚为真定府慕僚。服丧三年,被命为兴化军通判,有治绩。绍兴二年(1132)八月,以疾辞归,以右宣教郎主管武夷山冲佑观。从此里居在屏山之下,建屏山书院讲学著述,前后达十七年。 刘子翚与胡宪、刘勉之交情深厚。史称,其三人“每见,讲学外无杂言”②。所交多海内知名人士。朱子、魏掞之、刘珙、黄铢、欧阳光祖等均是他的学生。 刘子翚长于《易》学,是著名学者、研治《春秋》的大家胡安国的高弟。朱子在少年时,曾从其学《易》。刘子翚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代表作《汴京纪事》二十首,追记靖康之难汴京沦陷的历史,尖锐斥责权奸误国,是其诗作中的名篇。刘子翚反对和议,坚持抗金的政治立场;崇尚理学,以二程为宗的理学思想,给少年朱子以深刻的影响。 刘子翚的著作有《屏山集》二十卷,由其子刘玶编辑,朱子为之序而行之。今存明正德七年(1512)其后裔刘泽刊本,清光绪武夷云屏山房潘政明刊本和四库全书本。民国年间,里人詹继良编有记其遗言轶事的《屏山志略》二卷付梓,今存1921年建瓯詹屏山房排印本。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子文化大典介绍了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 朱子文化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关于构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的理论学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为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历史根据,这就是儒家的“道统”。二者共同构成了朱子文化的所有内容,涵括了儒家的哲学及其历史文化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