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34条
析出资源
28条
图表
6条

检索条件

共 34 条 1 / 3
1
封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封面
2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书名页
3
目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目次
4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刘文彬的家乡李哥庄镇河荣庄,地处大沽河东岸,抗战时期有360戶人家。日军非常凶残,为了控制铁路,在两侧挖了护路沟。他们清村、清坡,到处抓人去挖沟,不去的抓到当场就杀掉。刘文彬村战洪臣在家打麦子,被日军遇见,当场就被打死。挖的路沟不合日宼的规...
5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1943年秋,九龙山一带有了武工队,两个分队就活动在日伪据点一一黄泥崖周围。雷邦云家住雷家孝源村,恰在武工队的根据地九龙山与潢泥崖之间。在武工队同志的启发教育下,雷邦云参加了抗日斗争,由一个普通庄稼汉,成长为一名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士。4...
6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1943年,毛贞起在毛家屯当村长,表面上要应付敌人,实际上为共产党办事,为抗日斗争服务,是个两面村长。这一年,麦子快要开镰时,接到上级指示:小麦上场后,敌人一定会前来抢粮,各村要有所准备,不能让粮食落到敌人手中。古历六月初四的上午,从胶县城...
7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1947年秋,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纠集了大批兵力,气势汹汹地向我胶东解放区发动进攻,妄图消灭我胶东解放区的武装力量。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活动在胶州、平度一带的解放军主力部队避实就虚,进行了战略转移,留下胶高武工大队在小高一带活动,...
8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1948年,胶县县委从杜村迁往辛置以后,我和赵吉汉同志按县委指示,带领工作队进驻杜村。当时翻身农民还缺乏生产自救的能力,再加还乡团的活动还十分猖獗,时常袭扰我们,所以刚建立的新生政权还不巩固。我们来到杜村以后,紧紧依靠翻身农民,打击敌人,扶...
9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1949年,倪清堂任胶高县北都区的武装部长,当时的县政府设在夏庄村。2月7日,县政府通知各区的武装部长参加紧急会议,倪清堂便赶到了夏庄村。会议由韩育民县长主持。他先作了形势报告,大意是说淮海战役已胜利结束了,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消灭了大量的国民...
10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1945年8月19日,从滨海区来的解放军,一夜之间解放了胶城和王台。一周后,解放军因战略转移,放弃了胶城,日伪军又蚁聚胶城。此时王台周围成为解放区。春节后,胶县南乡民主政府建立,我们后奋村来了反奸诉苦工作组。宝山区公所驻在大张八村,我又联络...
11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1944年春,当时的盟国美国派陈纳德将军率空军第十四航空队来华助战。他们的飞机主要是破坏日军控制下的铁路、桥梁、港口、军营、机场等。自此,经常有飞机到青岛地区轰炸或扫射,破坏日方的交通运输线。其中的P51型单座机以扫射为...
12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点燃的抗日烽火,燃遍了祖国大地,也燃烧到海滨城市青岛。我当时19岁,在青岛政记轮船公司当店员。我们于1938年秋毕业,被派回山东,为当时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整顿地方部队的骨干。我于1939年秋被派至胶州一带的...
13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逢家沟在解放前是一个封建势力雄厚的村子,全村140多户,只富豪之家就有22户,他们都有护院武装,依靠上层权势,横行乡里,这就给张鸿飞扩充势力提供了条件。张鸿飞在我村,前后践踏4年之久。我从小生长在逢家沟,亲眼目睹张鸿飞的所做所为,回忆起来,...
14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在旧社会那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岁月里,我村人民和周围村一样,饱尝了日伪“三光政策”的苦头。我是一个幸存者,对当时的一些惨景至今记忆犹新。相名忱获悉,随即进行报复,由王台远程奔袭张鸿飞的总巢逢家沟。张鸿飞闻风倾巢北逃,遗患于百姓,相匪对逢家沟...
15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胶州湾畔盛产食盐。明清时期就有农民合伙经营制盐池,后来当地财主见制盐有利可图,就雇人经营小型盐场。1918年,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了青岛,于第二年在济南开办了中日盐业株式会社,设立青岛分会社,并在攫取胶州东营附近一些分散小盐池的基础上,建立了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