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340条
人物
15条
机构
1条
地名
1条
专题
287条
作品
36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340 条 1 / 23
1
知识出处: 临洮牡丹 | 时代: 不详
笔记中提到的李正封,是郡望陇西人,即现在甘肃临洮人(《唐诗纪事》)。唐文宗(公元827年—835年)时他在朝廷任中书舍人。李正封能写出此千古名句,既与中后唐时期长安牡丹繁盛、人们赏花如痴如狂的热烈情景有关,也与他儿时观赏祖籍牡丹,至少与父辈...
2
知识出处: 临洮牡丹 | 时代: 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曲家李渔,在其代表作《闲情偶寄》中写道:"予自秦之巩昌(今陇西),载牡丹十数本而归。"李渔长期居于南京,并在寓所芥子园广植花木。他千里迢迢"载牡丹十数本而归",反映出当时"秦地”牡丹之盛,影响之大。
3
知识出处: 临洮牡丹 | 时代: 唐朝
唐代诗人牛峤是西汉陇西郡护羌校尉牛邯后裔、大唐宰相牛僧儒之孙,祖籍陇西狄道。
4
知识出处: 临洮牡丹 | 时代: 当代
豆生福,甘肃农民画研究会会员,今年63岁。他原籍临夏,自幼在临洮长大,自称“丹痴”,专画牡丹。作品着力表现紫斑牡丹的高贵典雅,颇获赞誉。
5
知识出处: 临洮牡丹 | 时代:
张晋,男,明末陇上著名诗人。
6
知识出处: 临洮牡丹 | 时代:
解缙:字大绅,明•江西吉水人,永乐初任翰林学士,主持篡修《永乐大典》,著有《文毅集》等。
7
知识出处: 临洮牡丹 | 时代:
吴镇(1721年一1797年):字信辰,号松崖,别号松花道人。清•狄道州(即今临洮县)人。乾隆六年拔贡,曾任湖南沅州府知府,后归乡,受聘主讲兰山书院,著有《松花巷全集》等。
8
知识出处: 临洮牡丹 | 时代: 不详
冯国瑞(1901年一1963年):字仲翔,天水人。他先后任甘肃通志局分纂,青海省政府秘书长,西北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编纂。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省政协委员、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
9
知识出处: 临洮牡丹 | 时代: 不详
杨国沐(1891年一1969年):字景周,甘肃省临洮县人,是著名的水利专家和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委员,常驻西安,1954年任甘肃省民盟委员。
10
知识出处: 临洮牡丹 | 时代: 不详
张蓁:字味根。甘肃临洮人。1923年生。著有《自缚诗草》《雕虫文摘》。
11
知识出处: 临洮牡丹 | 时代: 不详
吴辰旭:甘肃省临洮县人。甘肃省作家协会理事,甘肃省杂文学会会长,《甘肃经济日报》高级顾问。著有诗集《鸿爪集》、杂文集《温柔的力量》、散文诗集《西出阳关》等。
12
知识出处: 临洮牡丹 | 时代: 不详
张昌言:甘肃省诗词学会原副会长,曾任西北师大校长、甘肃省教育厅厅长。教授,硕导。
13
知识出处: 临洮牡丹 | 时代: 不详
杨崇玉:1940年生,甘肃临洮人。曾任临洮县教育局副局长兼督导主任,定西地区驻临洮督学。著有《一得诗抄》等。
14
知识出处: 临洮牡丹 | 时代: 不详
于基高:笔名于平,临洮县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临洮中学党委书记。
15
知识出处: 临洮牡丹 | 时代: 不详
牟明祥: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甘肃诗书画联谊会常务理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