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37条
人物
30条
地名
6条
作品
1条

检索条件

共 37 条 1 / 3
1
知识出处: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时代: 不详
贾笑天,共和国同龄人,1978-1984年在兰州大学物理系就读,获学士、硕士学位。曾任中共永昌县委书记,甘肃省经济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自1991年至今20余年一直致力于骊靬文化研究。
2
知识出处: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时代: 不详
德效骞,近代西方著名的汉学大师,曾长期担任牛津大学汉学教授,是目前骊靬文化研究的重要源头。
3
知识出处: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时代: 不详
刘继华(1978一),男,江西安福人,历史学博士,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意大利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西北区域史、宗教史及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
4
知识出处: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时代: 不详
张维华(1902—1987年),字西山,原籍山东省寿光市。曾任齐鲁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1952年执教于山东大学。是我国老一辈著名历史学家,在中西交通史、秦汉史和明清史领域都有突出贡献。
5
知识出处: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时代: 不详
王宗维,1934年生,甘肃民勤人,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讲授和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史和历史地理。主要论著有《西戎八国考述》、《汉代河西与西域之间的关系》、《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汉代祁连山路考述》、《汉武帝的民族思想和政策》、《秦汉及其以前我国...
6
知识出处: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时代: 不详
常征,历史学家,原北京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所主任。
7
知识出处: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时代: 不详
王萌鲜,中国作协会员。
8
知识出处: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时代: 不详
宋国荣,甘肃省作协会员,现供职于永昌县文化馆。
9
知识出处: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时代: 不详
德效骞,英文名为Homer Hasenpflug Dubs(1892—1969),于1892年3月28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迪尔菲尔德(Deerfield),是近代西方著名的汉学家。他早年跟随父母来华过颠沛流离的传教生活,青年时出于宗教热...
10
知识出处: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时代: 不详
刘继华(1978一),男,江西安福人,历史学博士,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意大利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西北区域史、宗教史及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
11
知识出处: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时代: 不详
陈正义,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12
知识出处: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时代: 不详
姬庆红,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13
知识出处: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时代: 不详
高倩,女,江苏徐州人,兰州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所研究生。
14
知识出处: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时代: 不详
丁得天,男,甘肃永昌人,兰州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所研究生。
15
知识出处: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 | 时代: 不详
把多勋,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