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65条
人物
149条
机构
59条
事件
56条
作品
1条

检索条件

共 265 条 1 / 18
1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时代: 不详
郯子,男,郯国国君,郯子学识渊博,才华卓具,以仁孝和博学闻名。
2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时代: 不详
王朗,男,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郯城大儒,经学名家,王朗在经学方面造诣很深。
3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时代: 不详
王肃,男,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郯城大儒,经学名家,王肃才学出众,是曹魏政权中主管文化典籍和文人学士的首脑人物。
4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时代: 不详
匡衡,男,后苍的弟子,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郯城大儒,匡衡幼时“凿壁偷光”,终成学问大家,官至丞相
5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时代:
萧望,男,汉代名儒,萧望之则长期担任汉元帝的师傅。
6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时代: 不详
徐陵,男,字孝穆,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人。南朝著名文学家、诗人,太子左卫率徐摛之子。 出身东海徐氏,以诗文闻名。善于撰文,精通《庄子》《老子》,博涉史籍,颇有口才。梁武帝时期,举秀才出身,出任东宫学士,出入宫中。陈朝建立后,历任左仆...
7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时代: 不详
徐擒,男,字士秀,一字士缋,东海郯人。生于宋明帝泰豫元年,卒于梁武帝太清三年,年七十八岁。幼而好学,及长,遍览经史。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春坊尽学之,号为“宫体。”累官太子左卫率。侯景攻陷台城,简文居永福省,侍卫莫有存者,摛独侍立不动。景...
8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时代: 不详
鲍照,男,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  ,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 ,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   。 鲍照家境贫困,因而年少时曾从事农耕;元嘉十二年(435年),鲍照献诗言志而被刘...
9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时代: 不详
鲍令晖,女,鲍照妹妹,南朝女文学家,生卒年不详,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出身贫寒,但能诗文。 鲍令晖是南朝宋、齐两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另有留传下来:《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
10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时代: 不详
何逊,男,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兰陵县长城镇)人,宋御史中丞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杜甫将二人合称“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于...
11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时代: 不详
何思澄,男,字元静,东海郯人。父敬叔,齐征东录事参军、余杭令。思澄少勤学,工文辞。起家为南康王侍郎,累迁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学博士,平南安成王行参军,兼记室。
12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时代: 不详
何子朗,男,字世明,东海郯人。生卒年不详,约齐高帝建元初年至梁武帝普通三年之间在世,年二十四岁。早有才思,工清言周舍每与共谈,服其精理。尝作败家赋,拟庄周马棰,其文甚工。世人语云:“人中爽爽何子朗。”初,子朗与宗人思澄、逊俱擅文名,时人又语...
13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时代: 不详
李湖,男,曾任郯城县知县。康熙年间一贯书院因地震而倾塌,湖拨款在文庙前街(今实验二小附近)重建。
14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时代: 不详
何业健,男,曾任郯城县知事,1902年,一贯书院改为郯城县立高等小学堂,何业健兼任监督。
15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时代: 不详
于霭辰(1875一1954),男,同盟会会员、马头镇开明士绅。1908一1909年,于霭辰(1875一1954)受民主思想影响,感到要唤起民众,“非教育不为功”,相继创办全县第一所女子学堂一一私立图始女学和求实小学法,改革过去书院式教育落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