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22条
人物
286条
机构
110条
事件
15条
专题
11条

检索条件

共 422 条 1 / 29
1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 时代: 不详
凯孟,男,德国人,德商美最时洋行青岛分行成立后,凯孟曾任改行经理人,他除直接雇用懂英、得外语的华人为其服务以外,还采用了其他洋行的”买办”制,由买办承包其进出口的全部业务。1932年以后,又取消了买办帐房,直接雇用华人经营,给予一定扣佣。
2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 时代: 不详
梅雪生,男,德国人,德商美最时洋行青岛分行成立后,梅雪生曾任改行经理人,他除直接雇用懂英、得外语的华人为其服务以外,还采用了其他洋行的”买办”制,由买办承包其进出口的全部业务。1932年以后,又取消了买办帐房,直接雇用华人经营,给予一定扣佣...
3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 时代: 不详
付朗德,男,德国人,德商美最时洋行青岛分行成立后,付朗德曾任改行经理人,他除直接雇用懂英、得外语的华人为其服务以外,还采用了其他洋行的”买办”制,由买办承包其进出口的全部业务。1932年以后,又取消了买办帐房,直接雇用华人经营,给予一定扣佣...
4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 时代: 不详
白切尔,男,德国人,德商美最时洋行青岛分行成立后,白切尔曾任改行经理人,他除直接雇用懂英、得外语的华人为其服务以外,还采用了其他洋行的”买办”制,由买办承包其进出口的全部业务。1932年以后,又取消了买办帐房,直接雇用华人经营,给予一定扣佣...
5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 时代: 不详
石德,男,德国人,德商美最时洋行青岛分行成立后,石德曾任改行经理人,他除直接雇用懂英、得外语的华人为其服务以外,还采用了其他洋行的”买办”制,由买办承包其进出口的全部业务。1932年以后,又取消了买办帐房,直接雇用华人经营,给予一定扣佣。
6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 时代: 不详
田昭麟,男,德商美最时洋行青岛分行成立后,田昭麟被改行聘为买办,所谓"买办”就是洋行业务的总代理人,买办必须懂得商业经营,在商界有一定威信而且有一定的资产作为抵押才行。买办在当时是所谓“高级华人”。
7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 时代: 不详
丁敬臣,男,青岛禅臣洋行成立后,由丁敬臣包帐房作买办。即由丁出具房产或现金作抵押,洋行每月给他一定的"帐房费”作为尚定开支。该行出进口货物,全由买办代为买进卖出,买办从经手买卖中取得佣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这些德国洋行也就随着德国的战败...
8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 时代: 不详
海勒,男,德国人,1928年,青岛禅臣洋行在青岛市重新开办,海勒任经理。
9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 时代: 不详
李国贤,男,1928年,青岛禅臣洋行在青岛市重新开办,李国贤为进货售货员,即买办。1933年,李国贤挪用了该行的进口货款一两万元,弃职潜逃。
10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 时代: 不详
曾熊铭,男,1928年,青岛禅臣洋行在青岛市重新开办,曾熊铭该行管帐,工资均甚低,不足养家,因而生活很困难,子女多,又常有病,生活经常不能维持。
11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 时代: 不详
刘雨亭,男,1928年,青岛禅臣洋行在青岛市重新开办,刘雨亭在该行跑码头,工资均甚低,不足养家,因而生活很困难。刘雨亭父子两人,因生活困难,其子后来成了神经病。
12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 时代: 不详
李宗尧,男,东北人。1928年,青岛禅臣洋行在青岛市重新开办,李宗尧在该行跑码头,管专门推销德国普达钢厂的工具钢,工资均甚低,不足养家,因而生活很困难。
13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 时代: 不详
杜兴,男,德国人。1928年,青岛禅臣洋行在青岛市重新开办,杜兴曾为该行负责人。1933年,李国贤当该行买办,当买办都是拿佣金的。杜兴不按数给他佣金,于是他就挪用了该行的进口货款一两万元,被杜兴发现后,他就弃职潜逃了。这时。潍县德盛福号卖给...
14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 时代: 不详
魏德迈,男,英国人,1906年,魏德迈被上海怡和总行派往青岛,在北京路河南路口设立分行,经营航运和进出口业务。
15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 时代: 不详
颇乐客,男,英国人。在鸦片战争后,一八四二年(道光二十二年),中英签订《江宁条约》,清朝政府被迫将上海等地开为商埠,怡和洋行捷足先登,首先在上海设立总公司,颇乐客为该公司懂事之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