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99条
人物
19条
机构
4条
事件
33条
专题
28条
作品
15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99 条 1 / 7
1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时代: 西汉时期
西汉时期就有著名学者董仲舒,他下帷读书,三年不窥园亭。他的政治主张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西汉的统一思想,巩固封建统治,起到重要作用,对后代儒家思想,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历代儒家把他推崇为孔、孟以后的儒学大师。
2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时代: 西汉
西汉名臣东方朔,也是西汉平原郡(平原郡在隋朝曾称德州)厌次县(今陵县神头镇)人。他为人胸怀广阔,学识渊博。他常用讽谏手段,对汉武帝的一些施政方针,多有匡正,受到武帝的倚重。西晋惠帝时,散骑常侍夏候湛所撰《东方先生画赞并序》,并经唐代名臣兼书...
3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时代: 清代
清初的田雯,历任江苏、贵州巡抚,户部左侍郎,为当代著名学者,著有《古欢堂集》,其中《黔书》二卷和《长河志籍考》尤为后代学者所重视。其所居山姜书屋,清康熙四十一年南巡,曾作为驻跸之所,御书“寒绿堂”匾额颁赐田雯。遗址在今吕家街。
4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时代: 清嘉庆
卢荫溥,清嘉庆翰林,历任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尚书、体仁阁大学士,人称卢阁老。他家五代共有进士七人,在他的“相府”里悬有“五代七进士”匾额。以上举例,虽然都属于封建时代的事,但它是历史实际,并且表明德州过去文风之盛。
5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时代: 不详
孙星衍,字渊如,江苏阳湖(今武进县)人。乾隆三十二年,殿试一甲第二名。他的著述非常丰富,大部分都收入他所刊行的《岱南阁丛书》和《平津馆丛书》之内。清代以至于现代的一些学者,对他的著作,都给予高度的评价。
6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时代: 不详
孙湘波,政协德州市委员会副主席兼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主任。
7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时代: 不详
符浩,国务院外交部顾问 。
8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时代: 抗日战争时期
高凤林,男,政协德州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委员、德州军分区组织科科长(已离休)。
9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时代: 明代
郑和,本姓马,云南昆明人,小字三保,父名马哈只,原是回教巨族,元代时从西域迁云南。郑和的祖父和父亲都曾朝过圣地麦加。郑和从幼就常听先人缕述航海经验。朱元璋平云南后,郑和被迫投靠朱棣。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朱棣賜和姓郑。永乐二年擢为内宫监太...
10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时代: 不详
张诚博,男,山东省德州地区地震局助理工程师。
11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时代: 元魏
高植,字子建,中书侍郎,为济州刺史,历青、相、翔、桓四州剌史。元魏司徒高肇之子。
12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时代: 不详
高肇,后魏蓨人,字首文,文昭皇太后之兄,尚世宗姑高平公主。景明初(公元500),录尚书事。
13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时代: 不详
高湛,后魏蓨人,字子澄,累官镇军将军,南荆州刺史。陈庆围城,拒却之,城得全。
14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时代: 不详
孙星衍(1753—1818),字渊如,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清乾隆进士(殿试一甲第二名),历官山东督粮道。当时的督粮道署,就设在德州(现在的德州行署所在地)。他在德州居官的时间较长,他深究经史、文字、音训之学,旁及诸子百家。他还研精金石版本...
15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时代: 不详
李孟才,男,政协德州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政治经济组成员,原德州第二造纸厂退休职员。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