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221条
人物
13条
事件
1208条

检索条件

共 1221 条 1 / 82
1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时代: 民国
赵三多,号祝盛,河北省威县沙柳寨人,貧农出身。他早年练习义和拳,並在山东、直隶交界处广設拳場,招收徒弟,鼓动人民反对洋教。1896年4月,赵三多邀义和拳民在山东冠县梨园屯比武亮拳,周圍二十余里的三千多拳民赶参加。1893年,赵三多聚集三千多...
2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时代: 民国
刘士端,山东曹县刘庄人,地主出身。刘士端好打报不平,为人很义气,他是山东江苏安徽交界一带大刀会重要領导者。早在1894年,刘士端就在曹县、单县、鄆县、魚台等地設坛,排刀练枪,展开反洋教斗爭。他和他的战友曹得礼、牛金声及龐三傑組成了一个領导核...
3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时代: 民国
余棟臣,四川大足县龙水鎭人,年少肩煤营生,膂力过人,綽号余蛮子。1887年夏,龙水鎭天主堂将落成,8月8日被当地人民焚毁,后由县筹款修堂。1890年8月4日,教徒王槐之糾集百余人,逮捕毀堂仇教者,並杀伤蔣兴順一名,激起人民憤怒,余棟臣率众搗...
4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时代: 民国
注:朱洪登,又叫朱紅灯、朱占鰲,山东泗水人。1898年,在长靑行医,旋即参加义和拳。他曾領导当地拳民焚毁教堂,並与当地恶棍刘金生进行斗爭,后率众轉向黃河北岸荏平、高唐平原一带,設立拳場,与本明和尚、王立言等联合进行活动。荏平八百六十余庄,立...
5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时代: 民国
孙文,山东高密官亭庄人,是1899-1900年間高密人民反抗德帝国主义强筑鉄路的重要領导人之一。1899年秋,胶济鉄路修至县境姚戈庄,孙文便号召柳河以西一带,南自葛家集,北至車輞,共108村的首領聚众反抗德国侵略者,拔除路标,焚毁窩鋪。淸軍...
6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时代: 民国
張德成,河北省新城县沈格庄人,船夫出身,自幼在冀中自沟鎭操船为业,沿大淸河往来於独流之間。1899年前,沈各庄村民因田产与天主教堂訟,“屈官”,从此在張心中埋下了反洋教的种子。1899年冬,山东义和团来到这村傳授拳术,於是沈各庄神坛林立,团...
7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时代: 民国
刘呈祥,庚子年十九岁,得綽号刘十九,山东人,出身不詳,仅知其“父母是卖袜子为生”的。刘十九是天津地区义和困重要首領之一。1900年春,随父由山东迁来靜海二堡地方,随后他便組織了义和困的祕密活动,設总坛於高家庄,作为其开展活动的根据地。后来刘...
8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时代: 民国
王德成,原名王成德,河北省雄县板家窩人,僱农出身,是冀中义和团的重要首領。1899年冬,山东义和团首領至板家窩傳授拳术,开展反帝反封建斗爭。王德成为义和团大师兄。1900年春,王所部活跃在冀中雄、新、固、垻等县。6月,王德成率众数千来津,設...
9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时代: 民国
楊寿臣,安次县葛漁沽人,家頗富裕,义和团兴起后,他出卖家当,成立乾字团,成为当地著名首領。来天津后,組織团民攻打教堂和抵抗侵略軍都表現得好,在保卫天津南門战斗中負伤。
10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时代: 民国
曹福田,河北省靜海县人,行伍出身。他是在1900年春活动在靜海、盐山、庆云一带的义和团首領之一,曹以太平天国首領楊秀淸自居,主張先反帝、后反封建,宣称“吾将洋人杀尽,卽杀賍官、貪吏”。1990年6月,曹福田率团民由靜海米津参战,設总坛於西門...
11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时代: 民国
黄連圣母,河北人,船戶李有的儿媳,林姓,乳名黑儿。1900年,因李有触犯洋人之“禁条”入獄,她从此对洋人恨之入骨。义和团起后,受張德成影响,想組織义和团,遭家人反对。旋想在楊柳靑文昌閣建坛,又遭当地土豪石元士反对。1990年6月,經張德成建...
12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时代: 民国
龐維,山东临邑十二里庄人,僱工出身。在山东参加义和团,先在河北雄县板家窩当大师兄,后来到天津挑水为业,設坛於大夥巷紅寺內,他作战英勇,是保卫天津的义和团首領之一,天津陷后,返回山东临邑,联合蔣貫一、朱輝〓等首領攻打並焚毁了小張庄教堂,並組織...
13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时代: 民国
傅景涛,年二十五岁,宛平县民,原籍山东德州人,德胜門外关厢居住。我父亲傅紹荣,在馬店聚合店写帳生理。我於前年春間經大学堂总教习丁韪良劝入耶穌教,記名並未領喜。至今年五月十八日,各处教堂被焚,我遂逃至孝順期同居住。二十四日被洋人擄入交民巷英国...
14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类型: 政治事件
1895年4月17日(三、廿三)淸政府和日本签訂馬关条約,条約規定:中国割让台灣、澎湖列島和辽东半島給日本;賠偿日本軍費二万万两;允許日本在华开設工厂;开重庆等地为商埠以及朝鮮独立自主的問題。这个条約,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15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 类型: 政治事件
1895年5月2日(四、八)康有为在北京联合十八省应試举人1300余人联名上万言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书中指出:“使前此而能变法,則可以无今日之禍,使今日而能变法,犹可以免将来之禍,”当时称作“公車上书”。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