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 相关
共 2182 条 139 / 146
2071
知识出处: 七里海 | 类型: 照片
2072
知识出处: 七里海 | 类型: 照片
2073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扫尘:就是打扫房我县城镇乡村住户,在腊月下旬前后,拣个晴朗天气,实行打扫房,把室内外打扫干净,清洗家俱,擦玻璃,糊窗户,来一次卫生大扫除,干干净净过春节。
2074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挂年画:它是随着春节来临送旧迎新,渲染节日气氛的一种活动。最初是由除秽避恶产生的。绘二神像贴在门左右,左神荼,右郁垒;相传他们是两弟兄能除恶鬼。古时人贴他俩画像以求除祸降福。后来逐步演化成套色木板年画;到了明末清初,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
2075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贴窗花:(剪纸)过去我县家家户户在打扫房以后在洁白崭新的窗户纸上(那时玻璃窗户很少)贴上红绿相配的窗花。窗花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2076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粘长钱:“长钱”是我县丰台镇大多数妇女精巧的手工艺术产品。入腊月以后,她们精雕细剪,花样百出,各种图案,层出不穷。我县各户一到春节,把长钱粘在门楣上或窗楣上。随风飘荡。
2077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放鞭炮:春节燃放鞭炮是我国古老民间习俗。古人焚竹发声,名曰爆竹。除夕之夜,我县不管是繁华的城镇,还是偏僻的乡村,鞭炮声,此起彼落,不绝于耳。
2078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守岁:年三十晚上人民习惯上称为除夕。是旧岁到此夕而除迎接新岁之意。我县城镇乡村家家户户,在年三十这天都把庭院门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家老少共饮年酒。入夜,青年男女儿童换穿新衣鞋帽,妇女们抹粉涂脂,靓妆齐整,一家老少围坐一起守岁。我县民间守岁的...
2079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包饺子:除夕之夜家家妇女边守岁边包饺子。除夕子时一到,听到新年的钟声,新年到了。屋外燃放鞭炮,屋内开始煮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寓意万事吉利,辞旧迎新。
2080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拜年:春节拜年是我县民间传统习俗。除夕之夜,一交子时,新年开始,吃完饺子后,晚辈先给长辈拜年,平辈相互拜年道喜,长辈给孩子们押岁钱。正月初一开始到戚朋友家贺年。早晨走出家门遇着邻里亲友,见面彼此作揖。辛亥后鞠躬,解放后行握手礼。这拜年的习俗...
2081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元宵节: 古时正月叫元月,夜叫宵,所以把农历正月十五日叫元宵节。元宵节又名“灯节”。元宵节之夜,过去我县城镇乡村,大街小巷,都有张灯结采的习俗。如宁河(现宁河镇)芦台、丰台、潘庄等乡镇,大都由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悬灯结采三天各种花会上街表演。...
2082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填仓节: 农历正月二十五日,过去我县乡村农业户,在这天“黎明即起”,在自己的院子里,或堂屋地上打谷场上,用白粉子划上大小不等的园圈,粮食囤形状。中间放些五谷杂粮,写“粮食满囤”四字。
2083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年九节: 元宵节刚刚过去,人们余兴尚浓,沿袭古老“社火”的遗风,又迎来了当地民间节日,“年九节”。过去我县民间各乡镇组织的“火会”(那时没有消防队)在农历正月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这三天向所谓“火神”献祭。各住户,商号和灯节一样悬灯结采三昼...
2084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春龙节: 农历二月二日春龙节。又名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前后是惊蛰,经过冬眠的龙,应该抬头出穴,到江湖河海里去治水了。过去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把水缸动一动,用粪箕盛柴灰边走边洒,并喊“懒龙出窝”,一直送到蓟运河畔。这天各户吃饼叫龙鳞饼,吃面叫...
2085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三月清明节: 这一节日反映了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重大变化。《岁时百问》里说:“万物生长,天时气候,这时皆清洁而明净,故曰清明。”农谚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可见在农业生产上,清明是个重要节气。 我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