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黄丕烈” 相关
共 277 条 8 / 19
106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三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内容是关于黄丕烈(荛圃)校勘宋本《列子》的记录。他校勘的是《列子》在殷敬顺释文未行之前的版本,发现这个版本中的字句常与释文所述“一本作某”相符,确认为古本。
107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三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述了黄丕烈(荛圃)在乾隆乙卯季冬,通过书船郑辅义获得了一部宋刻本的《列子》。
108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三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主要记录了一系列关于《道德真经指归》一书的校勘、收藏和流传过程。
109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三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述黄丕烈(荛圃)在十月十九日得知阊门文秀堂书坊有旧书出售,便与友人顾涧薲一同前往查看。在众多书籍中,他们发现了一本《抱朴子》的旧钞本,并在书卷末尾发现了吴岫的小方印及“姑苏吴岫尘外轩”的印记,确定其为旧本。
110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三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述黄丕烈(荛翁)在文中澄清了一个关于他家藏有宋刻本的传闻之误,实际上他所收藏的是姑苏吴岫家藏的旧钞本《梦华录》。
111
集類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四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主要记录了和描述,涵盖了不同的作品、版本、作者以及收藏者的信息。
112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四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介绍了收藏家余所藏《湛然居士文集》的流转和校勘过程。余原先收藏的文集仅有七卷,非全本。后于古董铺购得王西莊家藏的完整十四卷本,且该版本经宋賓王校勘,极具价值。余利用原有七卷本校勘新获版本的前七卷,修正了其中的差异和错误,使文集更加完善。
113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四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述了《遺山集》是一部珍贵的元代文学作品集,元刻版本极为罕见,仅见于五硯楼。过去,该集曾藏有十余卷,并曾被借出校对家传抄本。
114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四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详细记录了对《藏春诗集》这一元代文学家刘秉忠(刘公)作品集的收集、校勘及版本比较过程。作者先提到自己收藏的诗集版本只包含七言律诗、七言绝句和词作,而缺失了古诗和五言律诗等,显然不是全集。文中还提及了刘公的章奏碑版之作的丰富性,但同样在集...
115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四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述了《此月屋漫藳》原为王莲泾家所藏之书。秋濤作为王莲泾的族孙,因此收藏了许多王家的书籍。秋濤曾向黄丕烈展示此书及其他一些书籍,但因价格过高,黄丕烈并未购买。一年后,秋濤告知黄丕烈这些书现在可低价售予他,原因是其中一些书已被窃贼偷走,最...
116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四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述了在章慶庚申年秋季,获得了元刊本的行状,共计十二页。随后,对其进行了一次手动勘校,并纠正了其中的错误文字,
117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四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讨论了诗歌风格的演变与近世诗歌的特质,指出近世诗歌虽言辞工整但意境浅薄,缺乏古人诗歌的深厚韵味。同时,文章盛赞了山周先生的诗歌才华,认为其诗歌体现了温柔敦厚的诗教精神,并称赞其诗歌语言平和、无郁愤放傲之色,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德。文章还记...
118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四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录了一次古籍交易的经过。作者提到《知非堂稿》这一古籍,四库全书仅收录其六卷,而所谓的十七卷和十六卷版本则未曾见过,推测可能是后人删减后留存下来的六卷。作者之前曾对此书产生过兴趣,但已赠予他人。后来,平湖的古董商王徵麟带来了本地人家所藏...
119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四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录了一部旧鈔本的得而复失、最终又获得的过程。这本书原本是作者所在地区的物品,卷中有白隄钱聽默的印章。作者曾在京城的市场上见过这本书,但当时未及购买,之后想要寻找却再也找不到。去年冬天,五柳主人的族弟忽然代作者购得了这本书,令作者喜出望...
120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四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录了一部旧鈔本的《范德機詩》的收藏和校勘过程。这部鈔本最初由芙蓉江的周仲榮赠予作者,但作者并未意识到它与毛刻本的差异。在仔细观察后,作者发现该鈔本是根据元刻本抄录的,但其中多处与作者家藏的元刻本不符,因此作者进行了手校。此外,作者还提...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