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黄丕烈” 相关
共 277 条 5 / 19
61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三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述王闻远在孝慈堂东窗校勘了一本宋鈔本,发现该书虽欠七页未校,但已校正的部分质量极高,无错误可指摘。他注意到宋本行格与现代不同,缺少古意,但序文特别被影写入宋本中,增添了可观性。
62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三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述黄丕烈收藏了《丛书堂钞本》和《学斋佔毕残本》二卷,并长期寻找合适的善本进行补全。友人顾子千里从扬州带回一旧钞足本,与之校对后发现虽非同源但可互补。
63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三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述了宋廛一翁收藏了一本他四十多年聚书生涯中最为出色的《论衡》版本,这是一本真正的宋刻本,经过元代的修缮和明代的增补。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每页的行数和字形各异,且文字质量远胜于其他版本。
64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三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述黄丕烈(荛翁)在校勘一本旧抄本《麈史》时遇到了诸多困难,因书中错误过多几不可读。他尝试利用沉景倩的校正版本,并在落小菴中再次审阅。沉景倩去世后,校勘之路几乎断绝。
65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三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述黄丕烈(荛翁)在嘉庆丙子时期对《笔谈》这部宋人著作的刻本进行了评价。他认为《笔谈》在宋人的说部中最为完备,因此特别珍贵,但宋刻版本极为罕见。
66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三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述黄丕烈去冬在书店偶然检阅并购买了三四种书籍,并提及了他取出的旧藏《七檜山房鈔本》,此书经立齋相国手校,并载于毛汲古珍藏的秘本书目中。书中提到,该鈔本原属于顾秀野收藏,与毛本相近。
67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三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述黄丕烈与新交陈子仲遵(居住在西畇草堂)的交往,并提及了陈子仲遵收藏的古籍。
68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三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述了黄皮烈多次校对《春渚纪闻》的过程,包括使用不同版本的鈔本和宋本进行比对。黄皮烈最初从楊氏处借得毛斧季手校的津逮本,随后又收集到旧鈔本和藍格鈔本,并对这些版本进行了详细的校对和比较。
69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三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录了黄丕烈徐度《却扫编》三卷的校勘过程,包括他从平湖钱君梦庐处借得宋刻本进行校对,并与毛刻本、穴砚斋缮写本等版本进行比较。
70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三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是黄丕烈在嘉庆己未年冬十月所写的一篇关于宋刻本的记录。他描述了一本宋刻《愧郯录》,共计八册十五卷,虽然其中有些部分被抄录且存在十页的空白,但黄丕烈认为这些抄录并非无据,空白部分也属于古书的原貌。
71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三 | 类型: 正文卷目
黄丕烈在文中描述了他所收藏的《捫虱新话》三本,这些书是明代的旧刻本。他通过与津逮中本的对勘,发现这些明代刻本质量稍优于毛本,并保留了潮溪先生的小传,因此认为是善本。他考证了《敏求记》中记载的两种版本,其中一种是影宋本,标题中包含“朝溪先生”...
72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三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述黄丕烈(荛夫)拥有一部明代佳作《霏雪录》的旧钞本已久,曾借给浙中的梁眉子,但不清楚其是用于传抄副本还是校对。最近,他获取了坊间的一个刻本,并进行了校对。
73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三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述黄丕烈(复翁)记录了其对一本旧钞本的校勘过程。这本旧钞本中包含《洞天清录》等书籍,原本是从他的好友吴丈枚菴处借来的,但由于吴丈枚菴的书籍在楚中寄放时散失了一半,黄丕烈只能从吴丈处借得剩余的书籍进行抄录。
74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三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录了两个不同时间点的校本活动和后续的传录过程。首先,在嘉庆丙子二月,訒菴根据道藏本对某文献进行了校补,修正了其中的脱漏和错误。然后,在道光纪元辛巳冬孟,士礼居再次从读异斋处借得这个经过校补的版本,并传录了一部。
75
知识出处: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三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记述了姚咨(皇山人)与一部宋刻本《续谈助》的关联,以及他与这本书的一些友人间的交流。姚咨的故友徐君子寅家藏有这部五卷的宋刻本,但子寅去世后,其家人将其出售给了秦汝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