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99条
析出资源
89条
图表
1条
作品
9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高彤皆” 相关
共 99 条 3 / 7
31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为高彤皆为周焯的传记所作的随笔一则。卜砚山房集一卷,楷书,精椠,字体与查莲坡蔗塘未定稿查俭堂沽上题襟集工致相等,封面亦朱导江分书。续集稍逊,然亦不苟。月东寒士,又好收藏古物,馆谷所入,有时不给。生平与俭堂契分最深,临卒以卜砚贻之。当日诗...
32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为高彤皆为周焯的传记所作的随笔一则。谢文节卜卦砚,周月东得之于海潮庵,庵在文昌宫西,中有总兵蓝理所书楄,亦古刹也,后併为辅仁书院,院之西学舍即其地。
33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为高彤皆为徐永鑑及其子传记所作的杂著随笔一则。天津徐氏有五,皆望族。一徐学渊,原籍鄞县,明季迁大兴,顺治初子孙迁天津。乾隆以来,科名不绝。道光壬午,兄弟叔侄三人同登文武榜,俗称祥开三凤者也。门第之盛,至今为一邑冠。一徐观孙,其先会稽人,...
34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为作者高彤皆为乐樟及其子乐立本的传记所作的随笔杂著。乐飞泉撰殷思录,附哭母诗三十首,读之凄怆动人。议者以责文文山之言责之,谓为非礼。然梦莪六章,岂非古人哭父母诗乎?孝子不得终养,悲恸之思,迸集于怀。知不待终丧而始发也。后世士大夫多蔑礼之...
35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此篇是高彤皆阅读传记后的随笔,高彤皆志于随笔二则。昔时文武并重。世家子弟。或亦发迹武科。故娴于武艺之人。多解文事。非若后世截然两途也。俞厚菴金门待漏图序。文情斐叠。颇有可观。金氏又存其七言绝句一首盖中表兄弟赠答之词。同事栾树堂。且以武生而入...
36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是高彤皆为《沈世华传》所作的一条小批注,详细介绍了沈世华一枝的世袭。沈氏原籍余姚,明时有名应文者,官南京吏部尚书,应文生景怡,景怡生振嗣宏嗣,振嗣顺治戊戌进士,选庶常,年十八,偕弟南旋,道卒,宏嗣不能归,遂留天津,生继元允齐,以继元继振...
37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是高彤皆为《沈峻传》所作的一条小批注。沈存圃先生初宰吴川,前令王公以亏帑不得归,先生悯其贫老,慨然为代偿补,王感泣不知所报,乃以先人所遗念珠为赠,曰愿留为公子翰苑之用,时文和方五岁,迨嘉庆丁丑,文和捷南宫,入词林,先生尚在,得亲见之。
38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是高彤皆为《沈峻传》所作的一条小批注。存圃先生到官后,五年之久,未尝进谒省垣,故当道罕识其面,及盐案挂议,莫有为缓颊者,先生既解组入省,人始重其品学,以为微过被黜,未免可惜,大吏主严议,而司道张公吴公力争不得,遂有新疆之役。
39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是高彤皆为《沈峻传》所作的一条小批注。读王介山年谱,使人有迁善改过之心,读沈存圃年谱,使人有安贫乐道之心,而公皆晚年握管,自述生平,故而亲切有味,可见传志行状,倩人为之,虽属名手,终是隔靴搔痒。
40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是高彤皆为《沈兆沄传》所作的一条小批注。咸丰癸丑,沈文和公以豫臬摄藩篆,适有粤匪之警,巡抚出剿柘城,省城防守,一委诸公,其时兵单饷绌,贼攻甚急,事机颇危,而朝旨督责严,属望切,惟公是赖,逮贼退,巡抚陆应谷嫉之,故掩其功,且生龃龉,时公已...
41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是高彤皆为《沈兆沄传》所作的一条小批注。文和耿介寡援,当己未入觐时,浙事已急,肃顺言于上,遂简浙藩,被命后即陛辞出都,迂都至淮安,前途已梗,长江禁渡,翌年二月,杭州不守,同城官殉焉,虽未久克复,而公已进退维谷矣,六月召还,旋奉军机函属募...
42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是高彤皆为《沈兆沄传》所作的一条小批注。曾文正公庚午至天津,曾一谒文和,事以前辈之礼,迨李文忠公来,造谒尤勤,其后文和孙女适安徽道赵曾重,赵为文忠夫人之侄,因以有连,乡人不知,谓有师生之谊也。
43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是高彤皆为《沈兆沄传》所作的一条小批注。文和以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翰林,至光绪三年重逢丁丑,应得重宴琼林荣典,定例先一年奏请加恩,丙子公年九十有四,精神矍铄,李文忠公适有烟台议约之役,以为公体尚健,俟事竣回天津出奏未晚也,及还,公已以腹疾遽...
44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是高彤皆为《沈兆沄传》所作的一条小批注。篷窗录之进呈,盖其时文和孙恩嘉,为军机章京,尝以其书致常熟翁文恭公,文恭为师傅,携以入直每引以为言,故上颇知之,其后遂命南书房呈进,德宗虚心好学,于此可见一斑。
45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是高彤皆为《李煦传》所作的一条小批注。李提督煦,后嗣侨居四川,声息隔绝,尚幸国史有传,故能得其祥,其弟总兵经世,世载家谱,李氏在明已为诗礼之家,至乾隆间文武科第并起,焜耀一时,今虽式微,书香未绝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