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区图书馆
镇海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镇海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455条
基础文献
41条
析出资源
948条
图表
667条
人物
312条
事件
295条
地名
50条
专题
962条
作品
1448条
实物
1732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民國]鎭海縣志 二
[光緒]鎭海縣志 卷...
[光緒]鎭海縣志 卷...
[民國]鎭海縣志 十
[光緒]鎭海縣志 卷...
[光緒]鎭海縣志 卷...
[光緒]鎭海縣志 卷...
[光緒]鎭海縣志 卷...
[光緒]鎭海縣志 卷...
[民國]鎭海縣志 三
[民國]鎭海縣志 十...
[光緒]鎭海縣志 卷...
[光緒]鎭海縣志 卷...
[民國]鎭海縣志 十...
[光緒]鎭海縣志 卷...
[民國]鎭海縣志 十...
[光緒]鎭海縣志 卷...
[民國]鎭海縣志 七
[民國]鎭海縣志 十...
[民國]鎭海縣志 十...
[民國]鎭海縣志 六
[民國]鎭海縣志 二...
[民國]鎭海縣新志備...
[民國]鎭海縣志 五
[民國]鎭海縣志 四
[民國]鎭海縣志 九
[光緒]鎭海縣志 卷...
[民國]鎭海縣志 八
[光緒]鎭海縣志 卷...
[民國]鎭海縣志 十...
[民國]鎭海縣新志備...
[民國]鎭海縣志 十...
[民國]鎭海縣志 十...
镇海县志
[光緒]鎭海縣志 卷...
[民國]鎭海縣舊志詩...
[光緒]鎭海縣志 卷...
[民國]鎭海縣志 一
[光緒]鎭海縣志 卷...
[民國]鎭海縣志 二...
[民國]鎭海縣志 十...
[民國]鎭海縣志 二...
检索条件
与 “镇海县” 相关
共 6455 条
409
/
431
6121
和合浦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三
|
类型:
河流
和合浦 練子衜頭直北流出大浹江
6122
義勇浦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三
|
类型:
河流
義勇浦 濟川亭東
6123
利市浦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三
|
类型:
河流
利市浦 濟川渡西北以上五浦據張志稿補
6124
白家浦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三
|
类型:
河流
白家浦 淸川門外乾隆志 縣南三里光緖志
6125
山家浦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三
|
类型:
河流
山家浦 武寧門外乾隆志 縣南四里光緖志
6126
縣前溝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三
|
类型:
河流
縣前溝 在縣署東百步許乾隆志深三尺闊二尺水直通南城外濠河雍正府志
6127
東泉池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三
|
类型:
湖泊
東泉池 在縣東泉有二脈其東之脈鹹其西之脈甘甘泉常盈雖遇旱暵不耗竭鹹者多涸有時而出味未嘗雜宋嘉祐三年令鄭洙以石甃四旁其廣二十餘丈其長居廣之半其深得長四之一邑人至今蒙其利寶慶志 後淤塞明崇禎間令張琦重浚甃石長廣不能如舊而泉脈亦不可得今所名一鑑池...
6128
洗馬池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三
|
类型:
湖泊
洗馬池 縣東北巾子山下嘉靖志 相傳宋張世傑飲馬於此故名乾隆志
6129
沙井池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三
|
类型:
湖泊
沙井池 在北城雍正府志沙井西南采訪册
6130
梓山池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三
|
类型:
湖泊
梓山池 今爲鯤池書院映池乾隆志
6131
日池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三
|
类型:
湖泊
日池縣署東北乾隆志
6132
月池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三
|
类型:
湖泊
月池縣署北乾隆志
6133
放生池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三
|
类型:
湖泊
放生池 一在總持寺前一在城北廣濟林王廟西一在東郊東嶽宮西乾隆志東嶽宮放生池旁有石碑爲淸康熙年間藍總鎭立年久失濬里人陳傳菁周運鯤捐貲濬築東西闊一丈九尺南闊五丈四尺有奇長凡五十丈二尺四旁甃石完固池水淸漣可資汲飲采訪册
6134
夾江河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三
|
类型:
河流
夾江河 卽前大河從西市抵鄞桃花渡綿亙六十里原港久湮田疇失溉舟楫不通宋淳祐六年制帥顏頤仲役工浚之故河盡復廣五丈深一丈二尺民頌其德因名爲顏公渠張卽之書以刻於石明邑令王文貢丁鴻陽先後疏之淸康熙二十六年令周家齊濬之田上出穀甲上出夫民稱兩便紀以詩歌曰...
6135
中大河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三
|
类型:
河流
中大河 俗呼後大河發源於慈之丈亭江由夾田橋過茅洲化紙二閘以達定之西城其長亙五十里中又節以貴勝大寺二堰以嚴蓄洩東西管兩鄉俱賴其利嘉靖志〇案光緖志遺此條今補 其屬於東管者自大市堰東流綿亙二十里至白龍洋與前大河合而入平水閘橋其支流在北岸者曰包家港...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