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金塔县” 相关
共 5768 条 27 / 385
391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隋代金塔纺织业随着畜牧业发展而兴盛,唐代民营纺织作坊增多,中唐时期脚踏纺车出现沿用至清代。吐蕃占据时期金塔皮革加工业比较重要。晚唐时期金塔棉纺织业发展迅速,成为民众生活中的必需品,手工纺织业兴盛。
392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隋唐时期金塔手工业种类繁多,包括各种匠师和先生等,主要种类有石匠、画匠、塑匠、铁匠等,还有从事丝织业、造纸业、酿酒业等的手工业者。
393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隋唐时期金塔酿酒业得到发展,民间酿酒手工业恢复。唐代前期少数人垄断酒业市场,后期酿酒技术成熟,酒品种繁多。葡萄酒是河西地区重要礼品。吐蕃占领时期青稞酒成为当地酒基本种类。
394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在五代宋夏时期的手工业发展迅速,包括畜产品、农产品、制盐业、金属冶炼、金银加工、玉器加工和纺织业等方面。金塔县的酿酒业也得到了发展,酒的种类很多,有麦酒、粟酒等,由官府专营。同时,金塔县的纺织业也比较发达,主要纺织原料是棉花...
395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隋朝统一为盐业发展创造条件,隋文帝至唐代前期政府实行宽松政策,促使盐业生产规模扩大和技术提高。隋代初继承北周制度,盐由政府垄断经营,安史之乱后食盐税收被重视并实行专卖制度。唐代金塔有记载的池盐在县城北部,周边百姓取食于此。
396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隋唐时期金塔县境内古代人类开始采金,并生产制作玉器,雕琢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出土的玉制酒杯薄如蛋壳,纹理清晰,质地细腻。
397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金塔境内有皮匠专门从事酿皮子(熟皮子,即鞣皮子,通过加工使皮子柔韧)和皮具加工,制作皮袄、皮靴、皮帽、皮衣及车辆、马匹挽具等生活及生产用品,畜毛织成褐,羊毛织成毡毯等用品,满足当地人们的生活需要。
398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金塔境内农产品加工主要是粮食加工,如酿酒、做醋等。金塔酿酒业到西夏时期逐渐兴盛,酒的种类很多,有麦酒、粟酒等,酒的生产和销售也由官府专营。官府专事各种酒的生产,并在境内各地对酒实行专卖。
399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西夏政府设盐铁使管理盐铁开采和销售,金塔以出产岩盐而著名。西夏时期形成了以池盐生产为核心的盐业加工生产体系,池盐生产有天然采掘和人工畦种两种方法,人工畦种是主要手段。
400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西夏时期金塔境内盛产矿石,采用先进的鼓风冶铁技术和冷锻硬化工艺,掌握了高温和冷锻技术,制造军械和各种铁器生活用品,部分用于交换,铜器生产主要有佛像等。
401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西夏时期金塔一带的工匠已经熟练掌握了铸、锻、焊、抛光、切削、钻孔、鎏金等工艺技术,加工的金银产品有生活器具、佛像、装饰品、祭祀用具等。西夏法律中对金银器具加工、金银耗减等都有比较详尽的规定。
402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蒙元时期金塔地区的手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情况。
403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金塔所产玉器采用黑河流域黑石精雕细琢而成,所需材料来自肃州及周边采玉口,其中西夏时期的采玉口位于祁连山鹰膀沟。玉工采制老山玉需历经艰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
404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五代西夏时期,金塔境内畜牧业发达,皮毛原料充足,毛织业成了居民比较普遍的家庭副业。主要纺织原料是棉花、麻和羊毛,棉花织成布,由染布匠染色。
405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元朝在金塔鼓励手工业发展,政府设置专门机构管理,采取多种方式获取原材料,发展官府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其中民间手工业包括自给自足的家庭手工业和城镇手工作坊。但民间手工业发展受到元朝分封制、军事化社会生产关系的限制,规模小、工艺简单。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