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酒泉师范” 相关
共 43 条 3 / 3
31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内容包括:(一)恢复、扩建、调整时期(1953一一1966 );(二)十年动乱时期(1966一一1976 );(三)“拨乱反正"和大发展时期(1976一一1988 )。
32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1953年3月,由酒泉专署三科(教育科)副科长林树三负责恢复酒泉师范学校的筹备工作。当年八月正式建校招生,地址仍为原酒泉师范校址。当时教职工27人,班级6个,学生200多人。1957年由于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学校十八名专任教师中被划为右派者达...
33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1966年夏季“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教学活动完全处于停顿状态。学生造反、串连,学校领导和教师挨批挨斗。学校名称也随之改为“育红师范学校”。1972年恢复师范建制,更名为“酒泉地区中等师范学校",并于秋季招收二年制中师班。学生由社队推荐选...
34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全校师生欢欣鼓舞,进一步增强了办好师范的信心。1978年朱廷藩调回公安处,崔同书恢复校长职务,陈世勇任党支部书记,段宗儒任副书记兼副校长。这是“文革"以后领导班子第一次大调整。学校恢复了招生考试制度,学制也...
35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1919年至1947年间,国民党在酒泉活动情况。
36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师范是甘肃省建校最早的学校之一。其前身为1467年(明成化三年)肃州都御史徐廷璋创建的“肃州儒学”。介绍了酒泉师范的发展历程,包括明清时期的“儒学”、“举院”;民国初期的讲习科;简易师范科的艰辛历程;建置完备的师范学校;解放后的发展状况...
37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崔氏家族,从明洪武九年(1379年)到酒泉,经历了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朝代,620年历史。繁衍子孙21代,唯生活在明代的七代人功名显赫令人景仰,特别是二世到六世五代忠烈功德昭著。内中有为国捐躯的百户长;有几名肃州卫指挥佥事;...
38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在此后清王朝的二百七十七年中,崔氏门中子孙再也没有袭授官职、显宗耀祖的机会。从第八世始,生活在酒泉的又七代人,最大也不过出了几个百户长而已,代代务农。
39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近现代,酒泉于氏家族在社会上较有影响的人士。
4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1935年9月,中央政治学校肃州分校成立,设中学、师范、小学三部,隶属中央政治学校南京校本部。马宁邦任任国文教师。
4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介绍酒泉师范毕业的红军指挥员王铭五的事迹。
4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西路军红五军的前身红五军团中,有一位曾是酒泉师范毕业生的指挥员,十三师三十七团参谋长等职的王铭五。他于1931年参加董振堂、赵博生等领导的“宁都起义”。1933年,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不幸牺牲。
43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不详
崔同书同志,1921年生,甘肃省临沈县人。1947 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中文专修科。解放前夕在兰 州参加中国共产党,为当时地下党员。解放后在兰 州女中、兰州师范任教,并任副教导主任。 为了加强党对酒泉师范的领导,1953年9月甘 肃省文教厅...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