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诏安县” 相关
共 1902 条 93 / 127
1381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3年8月,诏安县县工商业联合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1382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3年,诏安县成立县收音站。1955年改名诏安县广播站。1963年成为我省首个“万户喇叭县”。
1383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3年11月,诏安县召开三级干部会,贯彻学习党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掀起声势浩大的宣传运动。
1384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4年6月,诏安县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385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6年5月,召开中共诏安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刘秉仁当选为县委书记。
1386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经济事件
1956年诏安县兴建港口渡工程,投入50万个劳动日和53万人民币,建成600米长土石混凝坝,港内水域300亩。
1387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6年2月间根据党中央《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文件精神,龙溪地委点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总团(社教总团)进驻我县,总团长董友伦(地委副书记兼地监委书记),下设办公室。从地直机关和华安县抽调数百名干部组成...
1388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6年5月下旬,传达贯彻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由毛泽东主席主持制定的《五·一六通知》,宣布“四清”(社教)纳入“文化大革命”。县委宣传部和文艺界首当其冲,潮剧古装戏《玉念珠》和现代剧《凤山歼敌》被当作“毒草”批判。其后,一场席卷全县...
1389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6年6月8日,在北京大学的第一张大字报影响下,诏安一中贴出《陈源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应当批判》的大字报。
1390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6年6月10日,县委派工作组进驻诏安一中和各个中学。诏安一中师生由此引发一场大辩论。
1391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6年6月15日,部分学生同工作组辩论,并发动学生上街游行,向县委请愿,要求“改组工作组”。县委答应学生要求,但认为幕后有人操纵,派县武装部长进校调查。在师生中,反对校长陈源、支持工作组和支持陈源、反对工作组两种观点针锋相对。
1392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6年暑假期间,县委举办中小学教员集训班,为期2个多月,以大鸣大放大字报形式,揭发教师队伍中的问题,批判“走资派”和“牛鬼蛇神”。
1393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6年8月下旬,诏安一中出现两个不同观点的组织,名曰“红卫兵团”“红卫兵大队”。其他中小学也组织“红卫兵”“红小兵”。之后,许多中学师生纷纷上北京和革命胜地,进行大串联。
1394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6年诏安县成立红卫兵大串联接待站,为南来北往,数以千计来我县串联的红卫兵免费提供膳宿。
1395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6年诏安县城各系统、各街道于11月间开始成立名目繁多的“造反派”组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