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96条
析出资源
526条
作品
70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补庵” 相关
共 596 条 29 / 40
421
漫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是作者写给某报记者的书信,谈论写作者的品格和文格。吾辈稍识文宇,乃父母之教师友之训,其来不易,即不能以正义人道与天下相见,亦不应自丧其学,日夜呕心血,搅脑浆,迎合无耻男女不肖心理,造作绮语淫词专以备若辈无聊时解闷醒脾之用,是其自待,直不...
422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评论民国时代的中学教育。前几个月,替朋友介绍了一处报社,中有类似「铺底」的代价三千元,这是「小报不准立案」的福荫,凡是我们「报混子」(报虫子除外)只要在二年以前,那怕用五十元资本的局面,弄到「立案」二字,以及「登记」,种种手续完备,到如...
423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探讨了民国时代的政府借债问题。七年中政府所发公债总额,已达九万三千余万;此仍属公报中上半年之结数,实则名非公债,而实质等于公债之各种库券期券暂借息借。有抵押无抵押之借款,殆又不知几万万,举债之易,盖无过今日者。有何要政?如此举债,浮耗侵...
424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述说民国时代的时事。滦东口北的青年妇女,恨不得把面皮变成黑的,所以常常抹一脸烟煤灰,诸位摩登们,请时常想着一点,因为不久便有滦东口北之望!
425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为作者补庵围绕衣食住行中的住及其中哲学进行的探讨与议论。世界是物质的,社会是经济的,人生是衣食住行乐等等的,还要什么哲学,今天因为一种谈话,(一家人的住房问题)触起许多近于哲学的感想,可以用我这十几年对于「住」的经过,说明我的矛盾思想。...
426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为作者补庵围绕衣食住行中的住及其中哲学进行的探讨与议论。试举一位鼎鼎大名的要人罢,易培基君,因为上海外滩某银行的二十五万存款,为讼事暂提不动,还不见得准丢了,他便大骂张继夫妇,骂法庭,骂政府,犹可言也,他们屈枉易先生,能不骂吗?而连「你...
427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为作者补庵所作的对中国士大夫阶级的探讨及议论。为什么题作士大夫阶级,而不用时式的『知识阶级」呢?因为知识阶级的名词,在人家各体系都完成的国家,是专指那「搜求知识同时传播知识」的人而言,至于专以贩卖知识为职务的,就不叫知识阶级了。而在我们...
428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为作者补庵针对当时政府政策进行的讨论与批评。四年前在某杂志上,和某君讨论「父性政策与母性政策」结果理论谁然战胜,而事实终于是事实。因为我们这「扶不起的阿斗」,太不教人疼,所以不管父性母性,同样地是阿斗受罪,父母没法子疼我们,现在「母性」...
429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为作者补庵所作的对中国士大夫阶级的探讨及议论。自古常言讲得好「聪明不过读书人」,于是乎一般读书人觊定机会,分头进行,在那时眞是一个黄金时代,随便那里,都是出路,只要会到乡下弄几张票(是选举票不是现在到乡下绑票),亦不愁吃饭,再总而言之,...
430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为作者补庵针对当时社会对爱国的议论表达的自己的看法。我在某评论上,看到一篇论「反省」,「爱国」的文章,得到这样一个感想,亦可说是结论。人是只管自己的 文章不是好东西 拉洋车的,最怕冬天「雨搅雪」。一则受罪,二则没座儿,在我看转而有诗意,...
431
漫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为作者补庵对自己日常见闻所作的感想随笔。以人与人之间,必须有所谓礼者,大概不外表示两种意思,一是恭敬,二是亲爱,普通之礼尤是第一类的表示为常。所以作揖磕头,立正举手乃至点头鞠躬,都是礼,至于那一种算对,这是不能武断的,因为都是表示恭敬(...
432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是作者对于孔子学说的探讨。这几日,发扬孔子学说的名言伟论,连篇累牍,洋溢乎中国。本来名流要人们,不少秀才举人进士翰林之流,抖一抖老家私,自是出色当行,我们末学,是不敢赞一词的。我虽然不曾对孔子公然倒戈,说一句神灵共鉴的话,多少有点「不是...
433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本文是作者对于爱国的讨论。但在摸不着饭吃的,可又是一个心理,任你是心理学博士,你只知道书本上的心理,可摸不着穷人饿了三天以后那份心理。他不但没津贴的盼望,而且他不知道政府是谁的,教他怎个爱法?我交个朋友他常常幇助我,自然我祷祝他百年长寿,无...
434
漫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吾国祭礼,有所谓大三献者,一切仪式,统由唱者指导,唱者曰举哀,则孝眷齐哭,唱者曰哀止,则哭者立止,与乐工之伺人而奏乐正同,曰奏则奏,曰止则止,不容有丝毫自由,夫乐工之随人动止可也,若孝子之所以哭其亲,是否由衷而发,傥由衷也,则哭时何从得此急...
435
知识出处: 广智馆星期报 | 类型: 文章
文章讨论关于戏剧角色的扮演。这个「官的」「反的」,和「反串」又不同。反串是生角扮旦,旦角扮凈等,官的又叫「打官将」,反的又呌「打反将」,就是戏中官兵和反叛的分别,规矩很严,如反将不许坐『大帐」,不许穿正红,多了,「尾」(注)亦是代表反将的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